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对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馨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对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联合手术室护理对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温、术后应激指标、低体温事件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始30 min及术后,试验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体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相比,联合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护理能有效维持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低体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血输液加温仪 手术室护理 低体温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助运床在危重患者外出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琼花 孙旭日 +3 位作者 尤德源 赖清泉 万紫丽 辛馥娉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1期19-21,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助运床并观察其在危重患者外出CT检查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并制作助运床,优化外出检查流程,并与传统外出检查对比,比较助运床检查组和传统检查组两组危重患者的外出检查总时间、外出护送人员数、并发症数、患者家属满... 目的设计一种助运床并观察其在危重患者外出CT检查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并制作助运床,优化外出检查流程,并与传统外出检查对比,比较助运床检查组和传统检查组两组危重患者的外出检查总时间、外出护送人员数、并发症数、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助运床组的外出检查总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检查组(P<0.05),并发症数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且外出护送人员数较传统组可减少1人。结论ICU危重患者使用助运床转运有利于减少外出检查时间,降低转运并发症,减少转运护送人员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运床 危重患者 外出检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救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窦建洪 单桂秋 +5 位作者 郑理华 徐波 陈宏文 彭加凡 潘泽森 何兴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8期21-26,共6页
目的研发一套适用于现场紧急医疗救援的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能实现液体快速、精准地输注和加温,且具备自动排气功能。方法采用Pro/E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设计,主机以PIC16F1947微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采用蠕动泵实现精准控速。可分离式... 目的研发一套适用于现场紧急医疗救援的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能实现液体快速、精准地输注和加温,且具备自动排气功能。方法采用Pro/E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设计,主机以PIC16F1947微处理器芯片为核心,采用蠕动泵实现精准控速。可分离式加温器单独使用PIC16F1936微处理器与主机通讯,通过PID算法实现控温。采用铝合金材料做加温盒传热表面,并采取双面加温和对向齿形铝板结构设计,提高了加温效率。结果研制出最大速度200 mL/min的急救输血输液加温控速装置,可满足加温加压快速输血输液的临床要求。该机设计先进、操作便捷,适合短时间大容量输血和输液加温。结论该装置可满足各类重伤员的输注救治要求,在现场和院外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输液 加温 控速 便携式 医疗救援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护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汪涛 《临床护理杂志》 2014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1年8月~2013年8月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45例,根据早期抗休克治疗过程中是否加温输液输血分为加温治疗组23例和未加温治疗组22例。比较两组部分凝血活... 目的探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1年8月~2013年8月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45例,根据早期抗休克治疗过程中是否加温输液输血分为加温治疗组23例和未加温治疗组22例。比较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酸中毒程度(PH值)、ICU驻留时间、寒战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PH值、APTT、PT、ICU驻留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寒战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加温输液输血,可明显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和供氧,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器官衰竭,其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输液 输血 加温
下载PDF
加温加压输血仪器核心性能检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艳辉 施琳颖 +3 位作者 周谋 许京菁 谢婷婷 单桂秋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4期448-454,共7页
目的检测自主研发加温加压输血仪器(输血/输液速度和温度可控)的核心性能。方法使用透析参考仪表检测并比较室温下生理盐水和悬浮红细胞实际流速;检测生理盐水(初始温度为(10±0.5)℃和(20±0.5)℃)在36℃、38℃、40℃和42℃预... 目的检测自主研发加温加压输血仪器(输血/输液速度和温度可控)的核心性能。方法使用透析参考仪表检测并比较室温下生理盐水和悬浮红细胞实际流速;检测生理盐水(初始温度为(10±0.5)℃和(20±0.5)℃)在36℃、38℃、40℃和42℃预设加温条件下,流速达50 mL/min、100 mL/min、150 mL/min和200 mL/min时的输出温度;检测2~6℃冷藏悬浮红细胞在42℃预设加温条件下,流速为50 mL/min、100 mL/min、150 mL/min和200 mL/min时的输出温度,比较加温加压前后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含量、钾离子浓度及血常规差异。结果生理盐水和悬浮红细胞的实际流速无明显差异(P>0.05);加温加压输血仪器可使起始温度为(10±0.5)℃和(20±0.5)℃的生理盐水输出温度达到31~34℃。在42℃不同流速条件下,4℃冷藏悬浮红细胞的输出温度分别为(40.8±0.3)℃、(36.4±0.2)℃、(34.7±0.9)℃和(32.8±0.4)℃,高于初始温度(F=878.641,P=0.000,P<0.05)。加温加压后悬浮红细胞上清中FHb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仍符合国家标准(≤0.72 g/L);钾离子浓度无明显升高;HGB、HCT、MCV、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温加压输血仪器显示了较佳的加温加压效果,对悬浮红细胞的溶血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 输液 输血 加温加压
下载PDF
基于指南的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杨旻斐 王钰炜 +3 位作者 詹玥 陈芳 陈鹏远 张欢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指南的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的复温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40例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措施;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就诊... 目的探讨基于指南的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的复温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40例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措施;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40例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作为复温组,在常规复温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加温输液输血。比较两组患者体核体温、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寒颤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0.5h、1.0h、1.5h及3.0h后的体核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和寒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个时问点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输血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具有显著复温效果,并且可以改善凝血障碍状况和降低寒颤发生率,为探索临床简单方便的复温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患者 低体温 加温输液输血 复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