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泳中获得稳定电渗流的毛细管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良 王进防 +2 位作者 王俊德 商振华 H.Frank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10-1113,共4页
报道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分析中获得重复性分析结果的毛细管柱预处理方法。通过 采用有机溶剂的碱性溶液对毛细管柱进行预冲洗,可得到内壁均一的能产生稳定电渗流的毛 细管柱,实现了强极性有机化合物如硝基酚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关键词 电渗流 毛细管预处理 分析 硝基酚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低电渗流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芳香胺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甫 叶盛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利用低pH值(pH≤2 0)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建立起低电渗流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体系,并分离了7种芳香胺。在此体系中,芳香胺质子化而带正电荷,故采用在毛细管阳极端进样,阴极端检测。实验考察了pH值、电解质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当pH&... 利用低pH值(pH≤2 0)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建立起低电渗流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体系,并分离了7种芳香胺。在此体系中,芳香胺质子化而带正电荷,故采用在毛细管阳极端进样,阴极端检测。实验考察了pH值、电解质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当pH<pKa(pKa=14-pKb)时,pH值的微小增大会导致芳香胺的迁移时间迅速延长;芳香胺的出峰次序与其pKb值及分子中含有的胺基和酸性取代基的数目有关,分子中含胺基愈多,pKb值愈小,出峰愈早;芳香胺含酸性取代基则使峰序滞后。实验选择的最优条件为40mmol/LNaH2PO4(pH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胺 分离 低电渗流毛细管区带电泳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样品带示踪法测定毛细管电泳过程中的电渗流
3
作者 傅崇岗 王安宝 +1 位作者 叶建农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5,共3页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oosmotic mobility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 zone" itself was used as a marker of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The elution time of the sample zone fr...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lectroosmotic mobility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sample zone" itself was used as a marker of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The elution time of the sample zone from the capillary was derived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electrophoretic current step. Based on it the mobility of electroosmotic flow can be calculated.The results was well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neutral marker method. Furthermore,the present method was easy to operate and need no additive equip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流淌度 毛细管电泳 样品带示踪法 CZE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
4
作者 印燕 吴冲若 《电子器件》 CAS 1998年第1期46-52,共7页
毛细管区带电泳是毛细管电泳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本文主要回顾了1993年至1996年有关的文献,就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基本理论、进样、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单片集成装置做了总结。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渗流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低电渗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丹酰氨基酸
5
作者 邓超 何金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建立了低电渗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丹酰氨基酸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缓冲体系的浓度,pH值以及各种添加剂的影响。发现组分迁移时间对缓冲体系pH值极为敏感;添加一定量的甘氨酸,使分离选择性极大的改善;即,能改善待测组分的电离平... 建立了低电渗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丹酰氨基酸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缓冲体系的浓度,pH值以及各种添加剂的影响。发现组分迁移时间对缓冲体系pH值极为敏感;添加一定量的甘氨酸,使分离选择性极大的改善;即,能改善待测组分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均能有效地改善分离选择性。对低电渗流区带电泳分离机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渗流分离 毛细管区带电泳 丹酰氨基酸
下载PDF
pH对毛细管电泳分离多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益升 凌昊 +1 位作者 杨金凤 于锋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2,共4页
设计了一个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用以研究pH对生物小分子多肽分离的影响。5种多肽包括Bradykinin、[Hyp^3]-bradykinin、Angiotensin I、Leucine Enkephalin和[Met^5-]-Enkaphalin,被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实验。研... 设计了一个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实验,用以研究pH对生物小分子多肽分离的影响。5种多肽包括Bradykinin、[Hyp^3]-bradykinin、Angiotensin I、Leucine Enkephalin和[Met^5-]-Enkaphalin,被用于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实验。研究了毛细管电泳生物分析实验中最重要的2个因素即电渗流和样品吸附随pH的变化以及对于分离的影响。在pH一10的条件下,酸性多肽几乎没有吸附,少量的碱性多肽有吸附。在pH=6的条件下,碱性多肽具有非常强的吸附从而导致非常差的分离效果,在pH=2.3的条件下,5种多肽都能被很好地分离,由于多肽此时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几乎没有吸附。而在此pH,电渗流消失。对具有一定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物分析实验,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环境因素对仪器分析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仪器分析 毛细管电泳 多肽分离pH 电渗流 多肽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