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重现毛细管电泳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振朋 陈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4-554,共11页
毛细管电泳(CE)因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分离模式丰富等特点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但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出峰稳定性或重现性不佳的问题。CE长期采用信号强度对迁移时间作图的测量模式,但迁移时间并非自变量,受诸多直... 毛细管电泳(CE)因具有微量、快速、高效、分离模式丰富等特点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但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出峰稳定性或重现性不佳的问题。CE长期采用信号强度对迁移时间作图的测量模式,但迁移时间并非自变量,受诸多直接和间接因素的影响,故很难测得稳定或精密的电泳谱图。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内外很早就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出现了至少三类解决策略:一是设法控制和稳定电泳特别是影响电渗的条件,以提高出峰的重复性;二是设法调整电泳峰参数,主要是利用内标来校正出峰位置,以提高出峰的重现性,如作时间比例谱、校正时间谱、有效淌度谱、校正淌度谱等;三是寻找建立高重现CE(HRCE)实时测量的新理论、新原理、新方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如本团队提出的加权淌度谱、迁移电量谱、电密度谱、偏摩尔电密度谱及其比例谱等,这些新式CE方法在适当范围内可以抵抗CE条件或参数的波动,给出高重现的电泳谱图。本综述旨在总结构建HRCE的理论表述和研究进展,阐明影响CE重现性的一些关键因素,核心是电泳峰的表述方式。综述简要归纳分析了CE发展以来文献中对电泳峰表述方式的研究,但不直接涉及和讨论通过仪器改进、实用方法相关的参数的优化、改善等提升CE重复性或重现性的研究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泳谱图转换 非时间测量模式 高重现谱图
下载PDF
地骨皮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楚清脆 傅亮 +1 位作者 林淼 叶建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CZE-AD)同时分离测定了中药地骨皮中刺槐素、莨菪亭、山奈酚、对香豆酸、香草酸、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考察了运行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CZE-AD)同时分离测定了中药地骨皮中刺槐素、莨菪亭、山奈酚、对香豆酸、香草酸、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考察了运行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直径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950 mV(vs. SCE),在80 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pH 9.0)中,7组分在24 min可实现基线分离.7组分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3~1.0×10-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S/N=3)达3.5×10-5~6.0×10-5 g/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药地骨皮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地骨皮 电化学特性图谱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生物活性成分 安培检测法 最佳实验条件 分离测定 氧化电位
下载PDF
云芝糖肽的HPCE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3
作者 袁萍 洪筱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98-700,共3页
目的 :为建立云芝糖肽 (PSP)高效毛细管电泳 (HPCE)的分析方法从而建立PSP的特征指纹谱而进行的电泳条件优化。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CZE) ,通过对电解质种类、浓度、电解质溶液的 pH、电压、温度以及毛细管柱长和柱径等参数的优... 目的 :为建立云芝糖肽 (PSP)高效毛细管电泳 (HPCE)的分析方法从而建立PSP的特征指纹谱而进行的电泳条件优化。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CZE) ,通过对电解质种类、浓度、电解质溶液的 pH、电压、温度以及毛细管柱长和柱径等参数的优化 ,对PSP(糖蛋白 )和作为标准品的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分离分析。结果 :10mmol·L-1的硼酸缓冲液 ,pH =9.18,毛细管直径 5 0 μm ,柱长 5 7cm ,有效柱长 4 8.5cm的泡状柱 ,运行电压 30KV ,温度 2 5 °C ,样品用 5 0mbar进样8S ,分析时间 7min ,DAD全波长扫描检测条件下可以成功地进行PSP和BSA的分离分析。结论 :本法简便 ,快速 ,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PSP 高效毛细管电泳 CZE DAD检测 特征指纹谱 中药
下载PDF
亚洲棉(G.arboreumL.)种子醇溶蛋白质电泳谱带与分类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沈端庄 陈松 +1 位作者 程德荣 颜启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23-27,共5页
采用ISTA醇溶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亚洲棉(G.arboreumL.)6个地理族系的30个品种。结果表明,蛋白质电泳谱带不仅在族系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族系的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分类差异,谱带既有区别,又有部分相... 采用ISTA醇溶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亚洲棉(G.arboreumL.)6个地理族系的30个品种。结果表明,蛋白质电泳谱带不仅在族系间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族系的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分类差异,谱带既有区别,又有部分相同之处,因而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棉 电泳谱带 分类 棉花
下载PDF
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HPCE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刚 孙学刚 魏凤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7-1408,共2页
目的建立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CE/DAD分析技术,缓冲液为含16.7%甲醇的40mmol/L硼砂,压力进样:137.9kPa,5s;分离电压:0~5min,25kV;5~25min:22kV;毛细管温度:20℃。结果建立了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的... 目的建立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CE/DAD分析技术,缓冲液为含16.7%甲醇的40mmol/L硼砂,压力进样:137.9kPa,5s;分离电压:0~5min,25kV;5~25min:22kV;毛细管温度:20℃。结果建立了葛根及粉葛化学成分谱的HPCE分析方法,鉴定了葛根素、大豆苷元两种主要成分。结论本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用于葛根及粉葛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粉葛 化学成分谱 高效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中药毛细管电泳谱图的可视化比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医 王艳霞 +1 位作者 景聪 陈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谱图记录模式,以迁移时间t与分离电压V的乘积的负倒数(-1/t.V)来代替原来的迁移时间t作为新谱图的横坐标,并在新坐标体系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谱峰,对变换后的电泳谱图实施平移操作.选择中药赤芍为分析对象考察了这种新... 提出了一种新的谱图记录模式,以迁移时间t与分离电压V的乘积的负倒数(-1/t.V)来代替原来的迁移时间t作为新谱图的横坐标,并在新坐标体系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谱峰,对变换后的电泳谱图实施平移操作.选择中药赤芍为分析对象考察了这种新变换在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条件下对重现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泳谱图,由处理前的迁移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3%,降为处理后的(-1/t.V)RSD 1.5%;对于平行实验间电泳谱图,由处理前的迁移时间RSD介于0.90%-1.39%,降为处理后的(-1/t.V)RSD介于0.17%-0.70%.这些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谱图变换方式可显著提高谱图可视化比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谱图 记录模式 可视化
下载PDF
滇池高背鲫和方正银鲫酯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生民 秦长庚 +3 位作者 潘淑英 王修勇 李晓辉 田树魁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8年第1期69-78,共10页
本研究以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和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sp.)的各种组织器官为材料,进行酯酶(Esterase)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9种不同组织中酯酶同工酶... 本研究以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和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sp.)的各种组织器官为材料,进行酯酶(Esterase)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9种不同组织中酯酶同工酶谱带各不相同,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滇池高背鲫的酯酶谱图有3种表型。方正银鲫和滇池高背鲫同一组织的LDH同工酶酶谱也有明显差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T=7.5%,C=5%)的结果又表明这二种鱼的肝脏、脑、卵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电泳扫描图亦有差异。这些结果揭示滇池高背鲫与方正银鲫至少在生化水平上已有明显的分化,很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祖先,独立演化而形成。滇池高背鲫与云南普通鲫的LDH酶谱较为接近,这说明滇池高背鲫最可能起源于云南本地的普通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普通鲫 方正银鲫 滇池高背鲫 酯酶 乳酸脱氢酶 等电聚焦电泳图
下载PDF
Novel algorithms for accurate DNA base-calling
8
作者 Omniyah G. Mohammed Khaled T. Assaleh +2 位作者 Ghaleb A. Husseini Amin F. Majdalawieh Scott R. Woodward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The ability to decipher the genetic code of different species w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futur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important areas, including medicine and agri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DNA sequencing necessita... The ability to decipher the genetic code of different species would lead to significant futur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important areas, including medicine and agri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DNA sequencing necessitated a need for efficient automation of identification of base sequences from traces generated by existing sequencing machines, a process referred to as DNA base-calling. In this paper, a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 was adopted to minimize the inaccuracy in DNA base-calling. Two new framework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Polynomial Classifiers are proposed to model electropherogram traces belonging to Homo sapiens, Saccharomyces mikatae and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e-correlation, de-convolution and normalization were implemented as part of the pre-processing stage employed to minimize data imperfections attributed to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s involved in DNA sequencing.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 each chromatogram trace were subsequently extracted and subjected to the chosen classifiers to categorize the events to their respective base classes. The models are trained such that they are not restricted to a specific species or to a specific chemical procedure of sequencing. The base- calling accuracy achieved i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 ing standards, PHRED (Phil’s Read Editor) and ABI (Applied Biosystems, version2.1.1) KB base-callers in terms of deletion, insertion and substitution errors.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models achieve a higher base-calling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PHRED and a comparable performance when compared to ABI. The results obtained demon- 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models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DNA base-ca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Base-Calling electropherogram POLYNOMIAL CLASSIFIER (PC) SEQUENCING
下载PDF
基于多媒体图像采集卡的生物学电泳图谱图像分析系统研制和应用
9
作者 李继龙 金曼宜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7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采用多媒体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电泳图谱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分析。文中还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研制方法,介绍了如何利用该系统提高分析正确率的方法并列举了该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采用多媒体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电泳图谱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分析。文中还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研制方法,介绍了如何利用该系统提高分析正确率的方法并列举了该系统进行电泳图谱分析的实验结果,同时对该系统的研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图像分析 电泳图谱分析 计算机
下载PDF
多效唑和高美施对大豆和水稻增产作用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香兰 李月梅 +2 位作者 王连敏 王立志 王俊河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9,共3页
通过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增产机理初步探讨认为,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的代谢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增加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含量及其活性;同时对叶绿素合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叶绿素 大豆 水稻 多效唑 高美施 增产作用
下载PD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Missing Persons using DNA from Surviving Relatives and Femur Bone Retrieved from Salty Environment 被引量:1
11
作者 Kofi Adjapong Afrifah Alexander Badu‑Boateng +5 位作者 Samuel Antwi‑Akomeah Eva Emefa Motey Emmanuel Boampong Peter Twumasi Paul Poku Sampene Augustine Donkor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Human identification using forensic DNA profiling has made enormous advancement over the past two‑and‑half decades.Forensic DNA profiling provides enormous genetic data from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and indiv... Human identification using forensic DNA profiling has made enormous advancement over the past two‑and‑half decades.Forensic DNA profiling provides enormous genetic data from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and individualsto help solve many important criminal and civil cases that confront society.Under 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he total deterioration of soft-tissue leaves skeletal remains as the only available sample for DNA testing to identify missing persons,victims of natural disasters,or exonerate suspect(s)in a criminal case.We report the findings of a case involving the human remains of a missing person submitted to the Forensic Science Laboratory of the Ghana Police Service for forensic DNA profiling in comparison to an alleged living relative of the deceased.DNA from the femur bone and buccal swabs of alleged relative of the deceased were extracted,quantified,and short tandem repeat(STR)profiled using Qiagen’s Investigator kit,Applied Biosystem’s Quantifiler trio,and GlobalFiler kits.Full STR profiles were generated for both the femur bone from the salty environment and the buccal swabs from the alleged relative.The femur bone was genetically identified to be that of the missing person.The remains were thus handed over to the relatives for final funeral rites and burial to bring closure to the long search for the missing per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pherogram GENOMIC profiling short tandem repeat SKULL
原文传递
小米蛋白提取、测定以及SDS-PAGE电泳 被引量:11
12
作者 闫舟 郝利平 +1 位作者 梁亚萍 陈振家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7-232,共6页
依照Osborne法对小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进行分离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小米蛋白提取时的最佳条件,并通过SDS-PAGE对小米蛋白组分进行了亚基分析。结果表明,小米清蛋白提取的最佳温度为40℃,球蛋白提取的最佳氯化钠质... 依照Osborne法对小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进行分离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小米蛋白提取时的最佳条件,并通过SDS-PAGE对小米蛋白组分进行了亚基分析。结果表明,小米清蛋白提取的最佳温度为40℃,球蛋白提取的最佳氯化钠质量分数为2%,醇溶蛋白提取的最佳醇体积分数为80%,谷蛋白提取的最佳氢氧化钠浓度为0.05 mol/L。小米蛋白各组分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小米清蛋白的亚基主要分布在(97.4~22)ku范围内且含有二硫键;小米球蛋白的亚基主要分布在(66.2~10)ku范围内;小米醇溶蛋白的亚基条带分布广泛且含有二硫键;小米谷蛋白的亚基条带分布在(66.2~10)ku范围内。不同提取条件不仅会影响提取率,同时也会影响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蛋白 提取 质量浓度测定 电泳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