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on Reducing Error Risk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Dispensing
1
作者 Xinhong ZHAO Zhenhua LIU +3 位作者 Chao SUN Xu XIAO Lixue ZHAO Chunhua CAI 《Medicinal Plant》 CAS 2022年第2期63-69,共7页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on reducing error risk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dispensing.[Methods]A research team was established to identi...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on reducing error risk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dispensing.[Methods]A research team was established to identify the failure mode(FM)in each link of the formulation process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by HFMEA,quantify the severity(S),occurrence(O)and detection(D)of FM,and evaluate FM by risk priority number(RPN).For FM with the values of RPN>16,failure cause analysis was conducted,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The weight coefficient and random consistency ratio(CR)of deployment process were calculated in Matlab R2018a by compil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program.Six month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ment measures,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of the values of RPN which was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rate of dispensing erro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FMEA.[Results]I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a total of 13 FMs with medium and above risk were found,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medical order review,dosing and mixing was 0.2703,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drug dispensing check and review was 0.1432,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print label was 0.1015,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distribution was 0.0716,and CR=0.0491<0.1.After six months of intervention,the total RPN value decreased by 64.81%from 127.8 to 45.0.The deployment error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HFME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rror risk in preparation of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pensing and promote the safety of neonatal med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 Dispensing errors Risk manage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下载PDF
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全合一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永豪 焦光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全合一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 目的:比较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全合一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医院自行配制的全合一营养液,研究组采用工业化三腔袋全合一营养液。比较两组肠外营养时间,肠外营养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外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ALB、PA、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的全合一营养液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均能改善机体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但工业化三腔袋全合一营养液可节约成本,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全合一营养液 工业化三腔袋 肠外营养 医院自配
下载PDF
肠外营养液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的评估方法与研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彬 李颖 +2 位作者 庞国勋 靳会欣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892-896,共5页
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全营养混合液由于处方组分复杂多样,患者群体广泛,用药风险较大,其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一直备受关注,相关领域值得药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深入研... 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全营养混合液由于处方组分复杂多样,患者群体广泛,用药风险较大,其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一直备受关注,相关领域值得药学工作者不断探索、深入研究。本文参考最新中外文献、指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肠外营养液配伍稳定性及相容性,提出较为明晰的评估方法与研究策略,为开展肠外营养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液 稳定性 相容性 评估方法 研究策略
下载PDF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医嘱合理性分析
4
作者 刁巍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357-359,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的合理性... 目的分析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相关指南、共识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医嘱的合理性,总结预防对策。结果120例全肠外营养液治疗患者中,不合理医嘱共13例,不合理医嘱占比10.83%,包括热氮比不合理5例,氨基酸浓度不合理3例,二价阳离子不合理、葡萄糖浓度不合理各2例,组方不合理1例。结论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液不合理医嘱类型相对较多,需要加强医嘱审核,并通过对应措施进行预防处理,以保证医嘱合理、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全肠外营养液 医嘱合理性
下载PDF
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输注性能试验
5
作者 高娜 孙慧杰 +4 位作者 张露文 聂佳祺 李坎园 吴其玉 李帆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22-26,共5页
该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输注含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液专用输液器产品,同时通过比较不同药液过滤器材质、不同结构的输液器输注性能,研究微观截留机理,提出适用于输注肠外营养液的专用输液器产品优势,并建立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输注试验方法,... 该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输注含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液专用输液器产品,同时通过比较不同药液过滤器材质、不同结构的输液器输注性能,研究微观截留机理,提出适用于输注肠外营养液的专用输液器产品优势,并建立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输注试验方法,得到满足临床要求的输注性能指标。通过宏观试验分析输注肠外营养液在完成输注量不同阶段0、500、1500 ml后的输液流速变化和微观药液膜截留分析,药液过滤器的不同材质和面积大小对输注肠外营养液影响较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临床需求,完善输注性能试验方法,制定临床安全使用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的输注性能指标。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产品提出和对应方法、指标的建立可为临床输注肠外营养液提供保障,并为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行业标准的建立提供支撑,从而保障用械的安全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专用输液器 肠外营养液 输注性能 试验研究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降低新生儿全肠外营养液调配差错发生率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娜 傅淑银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180-182,共3页
目的评估PDCA循环降低新生儿全肠外营养液(TPN)调配差错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行TPN支持治疗的100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与对照组(2020年3—9月),每组50例... 目的评估PDCA循环降低新生儿全肠外营养液(TPN)调配差错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行TPN支持治疗的100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与对照组(2020年3—9月),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营养液调配差错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液调配差错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实施TPN调配差错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全肠外营养 PDCA循环 营养液调配差错 满意度
下载PDF
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考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范明霞 舒文琳 +1 位作者 谢黎崖 邵志宇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考察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4组加入不同电解质的全肠外营养液,于配制后0h及20℃~22℃下贮存4、8、12、16、24h后分别取样测定pH值和溶液微粒数变化,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4组pH值在24h内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目的:考察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4组加入不同电解质的全肠外营养液,于配制后0h及20℃~22℃下贮存4、8、12、16、24h后分别取样测定pH值和溶液微粒数变化,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4组pH值在24h内均未发生明显变化;≥5μm的微粒数除加入1、2价电解质组(第4组)一开始就急速增至峰值外,其余均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加入2价电解质组(第3组)和加入1、2价电解质组(第4组)配制后6h即出现分层现象,加入1价电解质组(第2组)12h发生乳凝反应,而未加入电解质组(第1组)24h内无沉淀和分层现象.结论: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在配制时应注意电解质用量,配制后应尽快输注,放置不宜超过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肠外营养液 电解质 稳定性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争 王海昌 +4 位作者 贾国良 李寰 李虎 黄建荣 张晓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 (GMPS)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采用 GMPS随机对 3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2 wk治疗 ,另设 3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 .对治疗前后患者甲襞微循环等指标进行测定 ,并观察症状及...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 (GMPS)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 采用 GMPS随机对 3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2 wk治疗 ,另设 3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 .对治疗前后患者甲襞微循环等指标进行测定 ,并观察症状及生命体征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GMPS能更明显地增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甲襞微循环的管襻密度[(7.0± 1.1)条· mm- 2 vs (6 .0± 1.0 )条· mm- 2 ,P<0 .0 1]、管襻直径 [输入枝 (4 .5± 0 .6 ) μm vs(3.8± 0 .5 ) μm,输出枝 (6 .8± 0 .8)μm vs (5 .9± 0 .7)μm,P<0 .0 1]、管襻长度[(2 36± 5 1) μm vs(16 2± 6 2 ) μm,P<0 .0 1]和血流速度[(10 10± 2 2 1)μm· s- 1 vs (789± 195 )μm· s- 1 ,P<0 .0 1],减少交错 [(1.6± 0 .6 )条· m m- 2 vs(2 .0± 0 .4)条· mm- 2 ,P<0 .0 1]和畸形 [(0 .3± 0 .1)条· mm- 2 vs (0 .5± 0 .1)条·mm- 2 ,P<0 .0 1]的管襻数 ,更明显改善红细胞的聚集性 (治疗后轻度及正常为 16 / 30 vs8/ 30 ,P<0 .0 5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微循环 参附注射剂 疗效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狗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金涌 李俊 +3 位作者 吕雄文 过林 葛金芳 徐叔云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研究狗静脉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狗交叉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和参比制剂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 ,应用 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估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进行... 目的 研究狗静脉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狗交叉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和参比制剂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 ,应用 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估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T1/ 2 、C0 、AUC0~ 180 分别为 (33 0 3± 2 12 )min、(4 2 8± 0 6 8)mg·L-1、(14 4 4±31 7)mg·min-1·L-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上述参数分别为 (31 2 0± 2 18)min、(4 5 7± 0 73)mg·L-1、(15 4 6± 33 4 )mg·min-1·L-1。两制剂间的lnAUC0~ 180 ,lnAUC0~∞ 及lnC0 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发现 ,具有生物等效性 ,甲磺酸罗派卡因注射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3 4± 4 4 ) %。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血药浓度时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间具有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罗哌卡因 甲磺酸 药代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 AUC 盐酸 研究 制剂
下载PDF
蟾酥注射液对小鼠免疫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洋 安娜 +1 位作者 王小亮 邓旭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6,共6页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的免疫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以及LPS或者ConA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将蟾酥注射液与小鼠腹腔巨... 为了观察蟾酥注射液对小鼠的免疫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采用中药免疫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蟾酥注射液作为试验组,分别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以及LPS或者ConA共同孵育48 h,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将蟾酥注射液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将蟾酥注射液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培养,检测蟾酥注射液对NK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取脾细胞与蟾酥注射液共培养上清,ELSIA法检测蟾酥注射液对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12)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蟾酥注射液单独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蟾酥注射液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说明蟾酥注射液在体外能够显著提高几种主要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研究结果显示蟾酥注射具有显著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注射液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增强
下载PDF
5-氟尿嘧啶与肠外营养液配伍制剂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广宣 赵茜 +4 位作者 隋月 关丁越 孙博 朱丹彤 齐先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与肠外营养液配伍制剂(简称5-Fu肠外营养液)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配制空白肠外营养液及5-Fu肠外营养液,室温条件下观察配制24 h内两种营养液的外观、脂肪乳微粒的平均粒径...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与肠外营养液配伍制剂(简称5-Fu肠外营养液)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抗肿瘤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配制空白肠外营养液及5-Fu肠外营养液,室温条件下观察配制24 h内两种营养液的外观、脂肪乳微粒的平均粒径及变异系数、p H值、渗透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分析5-Fu肠外营养液中5-Fu含量的稳定性。将小鼠肝癌细胞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接种第3天将小鼠随机分为5-FU-TPN-L、5-FU-TPN-M、5-FU-TPN-H、5-FU-NS、TPN及对照组,每组10只。前三组分别腹腔注射含30、65、130 mg/kg 5-Fu的5-Fu肠外营养液,后三组分别腹腔注射含65 mg/kg 5-Fu的生理盐水注射液及等量的空白肠外营养液、生理盐水,均隔天给药1次,共给药5次。末次给药结束第2天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结果 5-Fu肠外营养液与空白肠外营养液配制24 h内外观、脂肪乳微粒的平均粒径及变异系数、p H值、渗透压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5-FU-TPN-L、5-FU-TPN-M、5-FU-NS、TPN组抑瘤率分别为24.3%、91.8%、78.7%、14.6%,5-FU-TPN-M、5-FU-NS组抑瘤率均高于5-FU-TPN-L、TPN组,且5-FU-TPN-M组高于5-FU-NS组,组间比较P均<0.01;5-FU-TPN-H组药物毒性较大,给药过程中死亡6只,未统计抑瘤率。结论 5-Fu肠外营养液配制24 h内性质稳定,抗肿瘤活性较单独给予5-Fu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肠外营养液 配伍 抑瘤率 小鼠
下载PDF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顾晓怡 姜藻 董丽钧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仅1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化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P<0.05),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参芪扶正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是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液 蒽环类药物 化疗 心脏保护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敏 黄亮 +4 位作者 李闽云 曹春水 郭国明 季勇 黄晓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及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AL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激素治疗、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表达及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AL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治疗原发病、机械通气、激素治疗、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3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d后测定血清PAF、血栓素B2(TXB2)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及血气分析。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PAF、TXB2和PT、APTT、FIB、血小板参数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氧合均改善,PAF和TXB2下降,胛、APTT延长,FIB下降,血小板参数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氧合显著改善,PAF和TXB,显著下降,PT、AFTT显著延长,FIB显著升高,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能减少ALI患者PAF的表达,改善ALI患者高凝状态和氧合,为临床早期治疗ALI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小板活化因子 复方丹参注射液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新星 徐珽 +1 位作者 金朝辉 唐尧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03-204,共2页
目的:介绍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进行了综述。结果: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找到了两个主要来源,给予了一些解决措施。结论:重视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加强肠外营... 目的:介绍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方法: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进行了综述。结果: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找到了两个主要来源,给予了一些解决措施。结论:重视肠外营养液中的铝污染,加强肠外营养液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污染 肠外营养液
下载PDF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晟凌 梁晓美 谢雅清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7期1149-1151,1156,共4页
目的:考察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组方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引起各环节(生产、复配使用、贮存)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科室的10份TPN液处方,包括外科、内科系统,在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净化环境下,... 目的:考察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组方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引起各环节(生产、复配使用、贮存)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科室的10份TPN液处方,包括外科、内科系统,在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净化环境下,按TPN液标准操作规程配制后,在常温下,采用外观观察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考察TPN液在0,4,8,12,16,20,24,30 h各时间点外观、pH、微粒的变化,并进行无菌考察.结果:10份TPN液在各时间点,外观未见明显变化,10组TPN液的pH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组TPN液的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配伍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10 μm和≥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不同组TPN液的微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建议TPN液在净化环境下配置,其pH在5~6范围内稳定性最好,TPN配制后不溶性微粒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需引起临床注意并及早输注,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肠外营养液 处方 稳定性
下载PDF
应用参芪扶正液降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辉 桂金川 +4 位作者 方向东 宋竹梅 付江萍 吴海波 张小静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SQF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虽然都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肌钙蛋白I升高值明显高于SQF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脑钠肽升高值明显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QFZ组(P<0.001)。两组在生活质量改善率相比较,SQFZ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参芪扶正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是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液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对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加辉 万国仕 +2 位作者 郑元秀 黄芳芳 王珠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COPD合并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5 d。采用HAMD24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障碍,采用MoCA量表评定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共73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HAMD评分、MoCA评分及CAT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HAMD评分及CAT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HAMD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负相关(r=-0.686、-0.73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94,P<0.01);MoCA评分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呈明显正相关(r=0.707、0.682,P<0.01),与CAT问卷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63,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并能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水通道蛋白1和水通道蛋白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姜丹 李彬 +2 位作者 马军 陈命家 汪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IP)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防治组和川芎嗪药物对...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IP)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防治组和川芎嗪药物对照组。脑缺血2h,分别再灌注1d、3d、7d,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结果在缺血侧额顶叶皮质IP,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组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平均吸收光密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舒血宁注射液和川芎嗪药物对照组再灌注1d、3d、7d,AQP1和AQP9蛋白表达的阳性总面积和(或)平均吸收光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通过抑制AQP1、AQP9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9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蔡雪芬 王樟连 陈利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0-434,439,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造成慢性盆腔炎模型。黄芪注射液穴注组和生理盐水穴注组选用关元、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药物对照组用妇科...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造成慢性盆腔炎模型。黄芪注射液穴注组和生理盐水穴注组选用关元、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药物对照组用妇科千金片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IL-2、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慢性炎症改变,黄芪穴注组和妇科千金片组改变不明显;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黄芪穴注组,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其它5组。黄芪针穴注组IL-2、TNF-α含量接近正常。结论:黄芪针穴注治疗慢性盆腔炎大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优于生理盐水穴注组及妇科千金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治疗应用 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立武 钱海凌 +6 位作者 孙淑荣 庞路莎 乔丽 麦丽莎 莫霄云 桂贞才 潘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66例 ,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3 3例 ,对照组 3 3例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输液型黄芪注射液 ,疗程 2 0天 ,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66例 ,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3 3例 ,对照组 3 3例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输液型黄芪注射液 ,疗程 2 0天 ,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胰岛素 (Ins)、血糖 (FBS)、胆固醇 (CH)、甘油三酯 (T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以及血液流变学等 ,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反映 ,并于治疗后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 ,其中ISI明显降低 (P <0 0 1) ;同时CH、FBS、FINS以及血液流变学各异常指标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恢复期胰岛素抵抗、降低异常升高的血脂、血粘度 ,提高临床疗效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老年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