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理群体多鳞鱚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健东 马龙 +5 位作者 陈刚 潘传豪 汤保贵 周晖 黄建盛 王忠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78-5681,共4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对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进行了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可量性状及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湛江与北部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对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进行了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可量性状及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湛江与北部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而阳江群体则单独形成一个聚类分支。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群体在主成分1和主成分2上的分化较显著,但仍有部分重叠交错现象;在主成分1分布上,3个群体中湛江和北部湾群体相对较接近,而与阳江群体稍微分离,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头部和尾部纵向长短对多鳞鱚3个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贡献率最大。同时,通过对8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比例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P2以及综合判别率均为100%。综合以上3种多元分析的结果表明,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而3种多元分析方法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3个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4 位作者 王美珍 陈汉春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8-652,共5页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表明,海州湾群体与杭州湾群体形态差异最大,连云港与杭州湾的慈溪群体和乍浦2群体形态距离分别达到了4.92和5.58,而杭州湾慈溪群体和乍浦群体形态最为相似,形态距离仅为2.16。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54.40%,主成分2为13.50%,累积贡献率为67.90%;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较高,这些因子主要是第1主成分中的性状AB、AD、AB、SW、EF、GH、AI和IJ以及主成分2中的AE。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区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经6步判别分析后应用AF、IJ、AE、AB、SW和GH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0%~100%,P2为82.86%~100%,综合判别率为88.89%,说明判别方程可以有效的将上述群体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明樱蛤 地理种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我国南海4个青蛤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古恒光 刘建勇 杨国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用8个形态性状比较我国南海4个野生青蛤群体间的形态变异。聚类分析表明,湛江群体和汕头群体的形态较接近,海口群体的趋异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2、3的贡献率分别为26.441%、21.104%、15.884%,累计贡献率为63.428%。逐步判别... 用8个形态性状比较我国南海4个野生青蛤群体间的形态变异。聚类分析表明,湛江群体和汕头群体的形态较接近,海口群体的趋异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2、3的贡献率分别为26.441%、21.104%、15.884%,累计贡献率为63.428%。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4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51.4%~71.4%,判别分析准确率P2为60%~75.8%,4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64.3%。Mantel-test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南海青蛤不同地理群体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4227,P=0.3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广西西江干流斑点半鲿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峰 谭虹雨 +3 位作者 张曼 王振光 汪开成 陈秀荔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分析广西西江干流10个地理群体野生斑点半鲿(Hemibagrus guttatus)的形态分化情况和野外生存现状,为斑点半鲿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测定广西西江干流上游(天峨、东... 【目的】分析广西西江干流10个地理群体野生斑点半鲿(Hemibagrus guttatus)的形态分化情况和野外生存现状,为斑点半鲿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测定广西西江干流上游(天峨、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中游(武宣、桂平、平南和藤县)及下游(梧州)10个地理群体共333尾斑点半鲿的形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3种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其形态特征。基于体长和体质量参数,构建各群体的回归方程并计算肥满度。【结果】主成分分析共提取7个主成分(PC1~PC7),累积贡献率为72.686%,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高,主要反映鱼体头尾轴、躯干部和尾部的形态变化。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中下游的5个群体和上游的天峨群体及东兰、大化、合山和来宾等4个上游群体间具有较明显的形态离散分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半鲿10个地理群体可分为两大类群,其中中下游群体的欧氏距离最接近,聚合为一类,而上游群体的形态较相似,亲缘关系相近,聚为另一类。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各性状相关系数建立各地理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为92.7%~100.0%,综合判别率达95.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长-体质量回归分析及肥满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地理群体样本斑点半鲿生长均匀适中,鱼体较肥满。【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统计方法可判断广西西江干流10个斑点半鲿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分化,且野外生存状况良好,可用于指导斑点半鲿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和良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半鲿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方法 西江干流
下载PDF
多鳞四指马鲅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阳 庄平 +4 位作者 张涛 侯俊利 赵峰 黄晓荣 汤滔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9-854,共6页
针对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突出问题,本实验分别采集了来自江苏东部海域(QD)、广东湛江附近海域(ZJ)、上海崇明附近海域(CM)、海南琼海附近海域(QH)4个地理群体共计144个样本,借助多变量形... 针对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群体分布广泛,种群结构不明等突出问题,本实验分别采集了来自江苏东部海域(QD)、广东湛江附近海域(ZJ)、上海崇明附近海域(CM)、海南琼海附近海域(QH)4个地理群体共计144个样本,借助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为多鳞四指马鲅不同地理群体结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对144个样本数据校正后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4个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结果表明,4个群体分为两支,CM和QD群体欧式距离最为接近,聚为一类;ZJ和QH群体聚为一类。CM、QD群体和ZJ、QH群体亲缘关系较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共计32项形态参数中,后背部和头部特征对各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运用判别分析建立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7.4%。分析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鲅4个地理群体在形态上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四指马鲅 地理群体 多变量形态度量学 形态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