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花香薷体外对代谢综合征相关酶抑制活性研究
1
作者 程研 张彦 +4 位作者 张迎 闫平 党玉婷 井波鑫 张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7期50-60,共11页
目的:探讨密花香薷粗提物体外对酶抑制的作用,初步阐明其对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体外测定密花香薷粗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对多种酶活性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比较IC50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花香薷中主成分含量。分子对接计... 目的:探讨密花香薷粗提物体外对酶抑制的作用,初步阐明其对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体外测定密花香薷粗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对多种酶活性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比较IC50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花香薷中主成分含量。分子对接计算主成分与酶抑制作用相关目标基因的结合能。结果:密花香薷粗提物对α-淀粉酶、黄嘌呤氧化酶、胰脂肪酶、乙酰胆碱酯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0.199 mg/mL、0.254 mg/mL、0.258mg/mL、0.057 mg/mL。密花香薷乙酸乙酯部分对酶抑制作用最强,其中含量最高为绿原酸57.40 mg/g和槲皮素37.51 mg/g。分子对接发现绿原酸、槲皮素与以上代谢综合征酶抑制作用相关目标基因结合作用良好。结论:密花香薷粗提物对代谢综合征相关多种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初步认为密花香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绿原酸与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酶抑制活性 含量测定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藏药齐如巴的急性毒性研究
2
作者 拉毛草 占堆 +1 位作者 陈静 魏荣锐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藏药齐如巴系唇形科植物密花香薷。通过评价齐如巴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小鼠灌胃齐如巴提取物的体内毒理实验。结果: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将其随机均匀分为6组,每组10只,5组给药组,1组空白... 目的:藏药齐如巴系唇形科植物密花香薷。通过评价齐如巴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小鼠灌胃齐如巴提取物的体内毒理实验。结果: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将其随机均匀分为6组,每组10只,5组给药组,1组空白组。给药前16 h开始禁食不禁水,根据之前预试验设计剂量,以120.45、108.40、97.56、87.81、79.03 g/kg的剂量进行灌胃给药,空白组灌胃双蒸水。给药后3 h内严密观察,详细观察并记录每组小鼠症状及是否出现耸毛、眯眼、步履蹒跚、肌肉瘫痪、呼吸急促、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现象,之后连续观察14 d,每天观察1次并记录小鼠外观,行为活动状态,排泄情况,中毒症状,死亡时间,死亡小鼠主要脏器外观以及死亡只数,并根据改进寇氏法{LD_(50)=lg^(-1)[Xm-i(ΣP-0.5)]}计算药物半数致死量LD_(50)。藏药齐如巴LD_(50)=96.54 g/kg, 95%置信区间为92.14~101.16 g/kg,可以认为藏药齐如巴的毒性较低或无毒。结论:藏药齐如巴作为藏民族常用的药食同源药材,建议进一步开发出具有多种医学保健功能的食品,为人民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齐如巴 密花香薷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秋蓉 王亚男 +3 位作者 王玥 陈红 辛文媛 马丹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共8页
通过超声波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试验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评价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具有清除... 通过超声波法提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密花香薷总黄酮,体外抗氧化试验和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评价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对O_2^-·的清除能力优于VC;MTT实验结果显示总黄酮对4株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其中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48 h抑制效应最明显,IC50值为0.5 mg/m L;形态观察显示,在总黄酮作用下,SMMC-7721和Hela细胞逐渐变圆,粘附性降低,细胞表面皱缩,产生细胞碎片,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AO/EB染色观察发现随着总黄酮处理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密花香薷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且总黄酮对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总黄酮 抗氧化 抗肿瘤
下载PDF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继 王振恒 +4 位作者 姚健 黄爱仑 谷丽萍 王杰 郭香玲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 柠檬烯(11.17%);2,5,5 三四基 1,3,6 庚三...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 柠檬烯(11.17%);2,5,5 三四基 1,3,6 庚三烯(6.30%);6 亚甲基 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 碳 3,5 二甲基环己 1 烯(2.88%);α 3 环己烯 1 醇(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萼果香薷中的五种新化合物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序维 郑尚珍 +2 位作者 尹昨栋 宋占午 王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40-542,共3页
萼果香薷中的五种新化合物沈序维,郑尚珍,尹昨栋,宋占午,王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关键词萼果香薷,唇形科,呋喃黄酮,呋喃香豆素萼果香薷(Elshoftziadensa)是一种... 萼果香薷中的五种新化合物沈序维,郑尚珍,尹昨栋,宋占午,王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关键词萼果香薷,唇形科,呋喃黄酮,呋喃香豆素萼果香薷(Elshoftziadensa)是一种用于消炎和止血的唇形科植物。本文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果香薷 呋喃黄酮 呋喃香豆素
下载PDF
密花香薷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丽萍 尹作栋 +2 位作者 傅正生 郑尚珍 沈序维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8期672-676,共5页
从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 Benth.)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 :二十九碳烷 (1)、丁二酸 (2 )、5- (3″,3″-二甲基烯丙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3)、5-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4)、5- (3″... 从密花香薷 (Elsholtzia densa Benth.)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 :二十九碳烷 (1)、丁二酸 (2 )、5- (3″,3″-二甲基烯丙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3)、5-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4)、5- (3″-羟基 - 3″-甲基丁基 ) - 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 (5)、3,4-二羟基肉桂酸 (6)、5-羟基 - 3′-甲氧基双氢黄酮 - 7- O-芸香糖甙 (7)、槲皮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8)、山奈素 - 3- O- β- D-葡萄糖甙 (9)、5-羟基 - 4′-甲氧基黄酮 - 7- O-芸香糖甙 (10 )。其中 ,化合物 4和 5是新的天然产呋喃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唇形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密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艺 斯建勇 +2 位作者 曹丽 贾晓光 李晓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0-107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测得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得率为0.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密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6.04%。体外抗菌试验和抗病毒试验的结果表明:密花香薷挥发油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挥发油 抗细菌活性 抗真菌活性 抗病毒活性 GC—MS
下载PDF
密花香薷花蜜腺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彦成 邓彦斌 +1 位作者 杨箴 党荣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9-244,共6页
密花香蕉花蜜除分布于子房基部和子房表面,属于一朵花中具二种花蜜腺类型。子房基部的盘状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上角质层局部有小孔。子房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安组织组成。泌表皮大部分特化为单细胞的... 密花香蕉花蜜除分布于子房基部和子房表面,属于一朵花中具二种花蜜腺类型。子房基部的盘状蜜腺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及维管束三部分组成,分泌表皮上角质层局部有小孔。子房蜜腺由分泌表皮和产安组织组成。泌表皮大部分特化为单细胞的蜜腺毛,其上具特殊的角质层纹理。以上两种类型花蜜腺的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液泡都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淀粉粒的动态也较明显,以上变化与宣汁的合成和分泌规律相关。最后形成的蜜计由盘状蜜腺表面的小孔和以渗透方式通过分泌表皮细胞壁泌出。在子房蜜腺中,则从蜜腺毛表面薄的角质层处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密花香薷 花蜜腺 解剖学
下载PDF
密花香薷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宁 沈宁东 +3 位作者 韦梅琴 陈瑞英 李军乔 包锦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的形态、种子质量、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密花香薷的种子为近卵圆形,灰褐色,长2.123~2.705 mm,宽1.414~1.806 mm,千粒重2.808 g,生活力67.50%,净度88.23%,含水率13.18%。种子的种皮薄,不是...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的形态、种子质量、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密花香薷的种子为近卵圆形,灰褐色,长2.123~2.705 mm,宽1.414~1.806 mm,千粒重2.808 g,生活力67.50%,净度88.23%,含水率13.18%。种子的种皮薄,不是造成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逐渐提高,种子存在后熟现象;黑暗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赤霉素和硝酸钾对打破种子休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7%和8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种子 形态 质量 萌发特性
下载PDF
青海密花香薷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包锦渊 李军乔 肖远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和不同海拔区密花香薷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密花香薷的花和叶是释放挥发性...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和不同海拔区密花香薷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密花香薷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密花香薷的花和叶是释放挥发性成分的主要部位,始花期和盛花期是释放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时期,其挥发性成分含量随海拔升高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盛花期密花香薷全草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类34.57%,醇类17.17%,酚类14.68%,酸类9.91%,烷烃类9.52%,醛、酯、芳烃、醚类5.44%,而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和不同海拔地区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不同。结论:本研究为密花香薷的科学采集和有效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GC/MS法测定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尚珍 杨红澎 +2 位作者 许先芳 沈序维 任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用GC/MS测定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的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对他们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别按加改性剂与不加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萃取萼果香薷中的精油。用GC/MS法鉴定精油中的化学成分。最佳优化萃取条件:压力2... 目的:用GC/MS测定超临界流体CO2萃取的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对他们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别按加改性剂与不加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萃取萼果香薷中的精油。用GC/MS法鉴定精油中的化学成分。最佳优化萃取条件:压力25.5 Pa,温度45℃,时间10 min,CO2液态萃取量4 mL,改性剂乙醚-氯仿(1:1)0.2 mL。GC/MS条件:SE-54型石英毛细管柱(0.32 μm×30 m,0.25 μm),柱温从45℃开始(保持3 min)3℃·min-1 280℃;分流进样,分流比1:50;气化室温度260℃,EI检测器,温度为230℃。结果:共鉴定出47种成分,占该精油总成分的83%,其中百里香酚12.64%,乙酸百里酯6.47%,香薷酮5.67%,二十烷-6-酮4.73%,1,8-桉叶油酸3.89%,β-桉叶油醇3.69%,香荆芥酚2.34%。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草药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法 测定 超临界流体 CO2萃取 萼果香薷精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萼果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丽萍 王进欣 +2 位作者 康淑荷 郑尚珍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
采用GC MS联用技术分析了萼果香薷的精油成分 ,通过INCOS数据系统检索及与质谱资料核对 ,共鉴定出 2 8个化学成分 ,占精油总成分的 56 8% .
关键词 萼果香薷 精油 化学成分 GC-MS 中药 唇形科
下载PDF
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包锦渊 李军乔 张璐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66-1668,共3页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于80℃,加入3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 h;密花香薷中总黄酮提取含量为13.72%。总黄酮正...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密花香薷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于80℃,加入3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 h;密花香薷中总黄酮提取含量为13.72%。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结果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总黄酮 正交试验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密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宁东 韦梅琴 +3 位作者 李宁 陈瑞英 李军乔 包锦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1-43,共3页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的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密花香薷种子发芽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聚乙二醇6000浓度处理的密花香薷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并随干旱胁迫程... 以密花香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的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处理对密花香薷种子发芽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聚乙二醇6000浓度处理的密花香薷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并随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密花香薷种子萌芽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都有所增加,但经5%PEG浓度处理后丙二醛含量上升不明显,10%和15%PEG处理的,丙二醛含量上升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水分胁迫 密花香薷 种子 萌发
下载PDF
野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尚珍 尹昨栋 沈序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3期33-36,共4页
从野紫苏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3;檞皮素-3-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5-羟... 从野紫苏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3;檞皮素-3-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甙6。除化合物1和2外,其余4个黄酮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野紫苏 中药 香薷属
下载PDF
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多种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车国冬 周昌范 +1 位作者 王洪伦 索有瑞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8期40-44,共5页
对高原香薷、萼果香薷、密花香薷、细穗香薷等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的17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薷植物中常量元素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Ca、Mg、Na;必需微量元素中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非必需微量元素As、Hg... 对高原香薷、萼果香薷、密花香薷、细穗香薷等四种药用香薷植物中的17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薷植物中常量元素以K含量最高,其次为Ca、Mg、Na;必需微量元素中以Cu、Fe、Mn元素的含量为高;非必需微量元素As、Hg、Pb、Cd、Sb含量较低,从重金属元素的角度考虑,使用所测定的4种香薷植物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香薷 萼果香薷 密花香薷 细穗香薷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不同株高密花香薷光合色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17
作者 阿的鲁骥 王长庭 +1 位作者 字洪标 赵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5-759,共5页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是川西北高寒草甸的常见植物,为了探讨其对高寒生态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分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不同株高密花香薷叶面积、比叶质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是川西北高寒草甸的常见植物,为了探讨其对高寒生态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分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不同株高密花香薷叶面积、比叶质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高度的密花香薷植株,其比叶质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叶面积随着植株增高先增加后减小,当植株高度在40-45 cm之间的叶面积最大,此时叶绿素含量最高,且Chl a/b最大;不同株高密花香薷根际土壤的纤维素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大于对照,随着植株高度增加,根际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脲酶活性与叶片Chl 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大于46 cm的植株根际脲酶活性显著大于对照(P〈0.05).研究表明,密花香薷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释放根系分泌物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根际氮素水平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密花香薷 株高 生理适应 根际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霜霉菌的一个新记录和新寄主
18
作者 杨海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103-104,共2页
在新疆哈密口门子山区真菌标本采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霜霉属(Peronospora)一个我国新记录种,寄生于平卧糙草(AsperugoprocumbensL.)上的糙草霜霉(Peronosporaasperuginis... 在新疆哈密口门子山区真菌标本采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霜霉属(Peronospora)一个我国新记录种,寄生于平卧糙草(AsperugoprocumbensL.)上的糙草霜霉(PeronosporaasperuginisShroet.)。一个未报道香薷霜霉(P.elsholtziaeLiuetpai)的寄主植物(Elsholtziaden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草霜霉 香薷霜霉 密花香薷 新记录种
下载PDF
密花香薷侵入对高寒草甸土壤特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云星 王亚男 +4 位作者 马丹炜 周汐婕 吴雨要 谢雨思 周吴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常见杂草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的扩张机制。【方法】调查了密花香薷侵入斑块和对照斑块的群落特征,测定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细...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常见杂草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的扩张机制。【方法】调查了密花香薷侵入斑块和对照斑块的群落特征,测定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细菌多样性。【结果】密花香薷侵入斑块的群落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显著,但总生物量下降,豆科植物被排斥;从供试土壤中共检测出细菌33门,其中根际土30门,非根际土27门。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Chao1指数在根际土中分别为9.22、0.99和3024.91,在非根际土分别为9.09、0.99和2707.58。放线菌(Actin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厚壁菌(Firmicutes)、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等为土壤细菌的优势门,其中,根际土以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最高,非根际土以放线菌门所占比例最高;与非根际土相比,根际土有机质、全磷、全钾、全氮、速效磷、速效氮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速效钾显著降低(P≤0.05);其中,速效磷增幅最大,为非根际土壤的6.88倍,其次为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酸性磷酸酶变化不显著。【结论】改变了土壤特性和细菌多样性是密花香薷扩张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密花香薷 扩张 土壤特性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密花香薷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子林 李军乔 +2 位作者 王雅琼 马新虎 侯琴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优选大孔树脂对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以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吸附率、解析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析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发现DM130型大孔树脂在以下工艺条件下对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佳:上样... 为优选大孔树脂对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以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吸附率、解析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析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发现DM130型大孔树脂在以下工艺条件下对密花香薷全草中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佳:上样液总黄酮为3.50 g·L^-1,上样体积为3 BV,上样液pH为4,流速为1 mL·min-1。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4 BV,流速为1 mL·min-1。总黄酮的吸附率为89.20%,解析率为89.66%,回收率为77.85%。且纯度由40.96%提升到87.94%。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密花香薷全草中的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全草 总黄酮 分离纯化 大孔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