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O model-based study on water nitrogen pollution transfer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1
作者 Kunyu Niu Xudong Han +1 位作者 Qianxin Niu Yu Zho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9年第2期176-183,共8页
This study uses the global pollutant emission databases and global input-output model in 2015 to calculate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global water nitrogen emission patterns,based on considering the total am... This study uses the global pollutant emission databases and global input-output model in 2015 to calculate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global water nitrogen emission patterns,based on considering the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 transfer and pollutant emission intensity of trade flow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There are always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nitrogen emissions transferring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to developing economies embodied in their bilateral trade activities.Small amount of transfers are of some areas with similar endowment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r long distances.(2) In 2015,the net import of water nitrogen pollution embodied in China's trade was 160,000 tons,accounting for 2.72% of the global water nitrogen imports.The sharp increases in cereal imports,together with high food storage as well as high pollution intensity embedded in trade are the main reason.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rough applying alleviations such a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ssistance and technical training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and spread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Africa,Asia,and other regions,thus helping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ductivity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nd reducing the pollution intensity embodied in trade flows from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develop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trade WATER NITROGEN pollution embodied emissionS emissionS transfer MRIO model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embodied carbon in China's wood products trade using input–output methodology
2
作者 Zhijie Guan Qiong Zhao Yan X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embodied carbon in imports,exports,net exports,and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China's wood product sector between 2001 and 2016 using a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I-O)model.The results dem... 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embodied carbon in imports,exports,net exports,and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China's wood product sector between 2001 and 2016 using a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I-O)model.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mbodied carbo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between 2001 and 2016.Embodied carbon was lowest in wood furniture imports and highest in paper and paperboard imports.The embodied carbon in sawnwood and veneer sheet exports was the lowest and paper and paperboard exports was the highest.The embodied carbon in the processing trade of paper and paperboard was the highest.To reduce the embodied carbon in China's wood products,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encour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ut-output model Wood products Processing trade IMPORT EXPORT Net export embodied carbon Carbon emissions
下载PDF
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Russia tra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3
作者 Yang YU Yiming DU +1 位作者 Wei XU Qi LI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576-588,共13页
Based on the latest China-Russia input-output data sets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7 to 2015,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flow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Russia trade using the emission embodied in bilateral trad... Based on the latest China-Russia input-output data sets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7 to 2015,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flow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Russia trade using the emission embodied in bilateral trade(EEBT)approach.In addition,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driving factors that affect embodied carbon in imports and exports.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1)China was a net exporter of carbon emissions i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during 2007–2015.Despite that the bilateral trade scale had expanded considerably,the net export volume of CO_(2)from China to Russia decreased from 13.21 Mt in 2007 to 4.45 Mt in 2015.2)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sectors,the metal manufacturing and the chemical sectors of China and Russia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CO_(2)emissions.3)In terms of driving factors,it was found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contributing to embodied emission reduction.Moreover,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imports reached to 95.26%,as well as 108.22%in exports.The bilateral trade scale was the main driver for the increase in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to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imports and exports were 14.80%and 65.17%,respectively.4)This study argued that China and Russia should further optimize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O model China-Russia trade SDA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of China'S Embodied CO_2 Emissions during 2000-2009 被引量:4
4
作者 Shuzhong Ma Ying Chen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1年第6期109-126,共18页
The problem of CO2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hina. To analyze this issue, the present paper directly calculates emission factors for 15 industries in 2002, 2005 and2007. We... The problem of CO2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hina. To analyze this issue, the present paper directly calculates emission factors for 15 industries in 2002, 2005 and2007. We then examine a consumption-based system and a single-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to estimate China's embodied emissions during 2000- 2009.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en a consumption-based system is adopted, China's emissions are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by so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rapid growth in China 's exports'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China's rising total emissions. All countries shouM strengthen their cooperation in improving their current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Furthermore, China needs to encourage trade in low-carbon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odied CO2 emissions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single- 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domestic consumption
原文传递
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对“双碳”目标的影响——基于中国与44个国家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黎帆 《中国商论》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形式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根据最新的双边服务贸易数字化数据,选取中国与44个国家2007—2018年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可知...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服务贸易这一新兴贸易形式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根据最新的双边服务贸易数字化数据,选取中国与44个国家2007—2018年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可知,中国出口服务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抑制出口隐含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双碳”目标 出口隐含碳 引力模型 投入产出法 出口贸易 碳排放
下载PDF
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媛 魏本勇 +2 位作者 方修琦 和夏冰 杨会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对国际贸易产生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隐含碳的研究。以中国2005年为例,对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进行估算,应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LMDI)对影响隐含碳净转移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因生产排放碳量远大于其消... 对国际贸易产生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隐含碳的研究。以中国2005年为例,对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进行估算,应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LMDI)对影响隐含碳净转移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因生产排放碳量远大于其消费需要排放的碳量,从国外净转移到中国的隐含碳为395.66MtC;净转移隐含碳影响因素中强度效应(进出口商品完全碳排放系数差异)贡献率为60%,规模效应(进出额差异)贡献率为55%,结构效应(进出口结构差异)贡献率为-14%,此结果表明中国相比国外的高碳排放强度是造成目前碳转移额外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构效应发现中国主要净出口行业大部分不是高碳排放强度行业,而净进口行业却主要由高碳排放强度行业构成,特别是与碳排放密切相关的能源行业居净进口行业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对数平均D氏指数法
下载PDF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的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安静 孟渤 +1 位作者 冯宗宪 刘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4,共10页
借助增加值贸易概念,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在跨省跨产业的中国国内价值链框架下测算各省二氧化碳的生产侧排放、消费侧排放,将区域间排放转移按传统贸易、简单价值链贸易和复杂价值链贸易进行分解测算并评估不同贸易路径上排放转移的... 借助增加值贸易概念,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在跨省跨产业的中国国内价值链框架下测算各省二氧化碳的生产侧排放、消费侧排放,将区域间排放转移按传统贸易、简单价值链贸易和复杂价值链贸易进行分解测算并评估不同贸易路径上排放转移的潜在环境成本。研究发现:(1)2012年中国大部分省份参与国内价值链过程中的碳排放占其生产侧总碳排放的80%以上,有一半的省份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2)与通过跨省的传统贸易创造增加值方式相比,通过国内价值链贸易创造的增加值更高碳;(3)2012年中国跨区域的排放转移比2007年增加了148.2%,约29.8亿吨,其中通过简单价值链和复杂价值链的排放转移分别增加了119.6%和336.7%,约10.8亿吨和15.9亿吨,这两条价值链上排放转移的环境成本也有较大增加;(4)西北地区是碳排放净流出最多的区域,东部沿海地区是净流入最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增加值贸易 价值链 贸易隐含碳 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65
8
作者 李艳梅 付加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3-57,共5页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总量相当可观,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分别为290.61Mt和940.69Mt,占中国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总量相当可观,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分别为290.61Mt和940.69Mt,占中国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8.47%和45.53%。进而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为4种: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出口总量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并以1997-2007年为样本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述4个因素的贡献值分别为-638.95Mt、132.41 Mt1、266.38 Mt和-109.77Mt。可见造成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其次是中间生产技术的变化。虽然直接碳排放强度下降和出口结构改善都产生了一定的减排效应,但是相对于巨大出口量所产生的增排效应,仍显得微不足道,因而中国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还是呈不断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隐含碳排放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基于隐含碳测算的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金田 董博 许冬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5,共8页
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5和2007年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并对相应的贸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我国是国际贸易中的碳污染转入国,且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高隐含碳排放产业,而这样的贸... 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2005和2007年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并对相应的贸易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我国是国际贸易中的碳污染转入国,且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高隐含碳排放产业,而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利于降低碳排放。为改善现有的贸易结构,给出以下建议:鼓励发展碳污染转出产业以及因贸易而存在少量碳污染转入但顺差额较高产业的贸易;限制因贸易而导致大量碳污染转入且顺差额较低甚至是逆差产业的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结构优化 隐含碳测算 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格局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10
作者 蒋雪梅 刘轶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6,共8页
基于覆盖全球40个主要经济体的全球范围投入产出表(WIOT),本文实证比较了1995年和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获得出口增加值所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分解方法从时间维度上对各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的变化进... 基于覆盖全球40个主要经济体的全球范围投入产出表(WIOT),本文实证比较了1995年和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获得出口增加值所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分解方法从时间维度上对各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单位增加值的隐含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但发展中国家为获得出口单位增加值所承担的隐含碳排放远高于发达国家。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在碳减排技术上的相对差距,因此从全球角度,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技术"转移是实现全球碳减排的关键且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碳 全球范围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水体氮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坤玉 金书秦 钟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7,共8页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氮足迹与全球氮循环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水体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氮肥生产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本研究利用全球污染排放数据库,基...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是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氮足迹与全球氮循环问题日益引发关注,水体氮是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氮肥生产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本研究利用全球污染排放数据库,基于2015年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从污染转移总量以及贸易流污染排放强度两方面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全球水体中的氮排放格局的影响。主要结论:(1)水体氮排放量的转移方向与大小与区域距离的远近、农业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经济发达程度有关。水体氮排放转移量较大的贸易流大部分为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向经济次发达区域的污染转移,一些农业资源禀赋程度相似、区域距离较远的区域污染转移量一般较小。一个国家向经济发展程度比自己低的区域出口的产品流隐含的污染强度低,向比自己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区域出口的产品污染强度高。建议通过农机具援助、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快对非洲、亚洲等区域的农业技术转移和扩散,帮助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降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出口的贸易流中的污染强度。(2)2015年,中国贸易隐含的水体氮污染净进口量为16万t,占到全球水体氮进口的2. 72%,谷物进口大幅增加是产生水体氮净进口的重要原因。大幅增加的进口以及过高的粮食库存不仅给世界带来资源环境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本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因此不仅应从产量上关注粮食安全,还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调整粮食供给结构、种植结构和进出口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农业生产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水体氮 隐含排放 排放转移 全球环境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玉梅 廖程胜 +1 位作者 吴贤荣 田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44-54,共11页
利用MRIO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在2002-2011年间的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进口隐含碳排放量总体均处于增长态势,且后者增速较之前者更快;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逐年降低,自2003年开始成... 利用MRIO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在2002-2011年间的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进口隐含碳排放量总体均处于增长态势,且后者增速较之前者更快;农产品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逐年降低,自2003年开始成为碳排放污染转出国;我国农产品隐含碳排放与净出口隐含碳排放较大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隐含碳排放量相对较小。继而采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有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最后提出优化农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全方位监管"隐性"碳排放的国际转移;设定区域农产品生产环境规制级差,实施区域碳转移补偿制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隐含碳排放 时空分析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规模效应
下载PDF
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贸易内涵碳转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7,共8页
采用MRIO模型,对1995—2011年中美两国20个行业的贸易内涵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总体及行业特征。研究得出: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碳远大于其从美国进口的内涵碳规模,从而中国通过贸易承接了美国大量的内涵碳转移;另一方面,相对于两... 采用MRIO模型,对1995—2011年中美两国20个行业的贸易内涵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总体及行业特征。研究得出: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碳远大于其从美国进口的内涵碳规模,从而中国通过贸易承接了美国大量的内涵碳转移;另一方面,相对于两国的贸易规模,中国承接了更多的内涵碳转移,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的"碳泄漏"。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方法将贸易内涵碳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得出:规模效应总体为正,且贡献率最高,表明中国日益增长的对美出口是推动两国贸易内涵碳转移不断扩大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总体为正,但影响很小;技术效应为负,证明中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两国贸易内涵碳转移规模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内涵碳 MRIO模型 碳泄漏 SDA 技术效应
下载PDF
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余丽丽 彭水军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9,共14页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并构建相应的碳排放账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试图从价值链渠道、区域(国别)流向、部门结构和影响因素等角度解释我国各区域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国内...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并构建相应的碳排放账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试图从价值链渠道、区域(国别)流向、部门结构和影响因素等角度解释我国各区域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国内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通过国内价值链实现并且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而国际价值链对于对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的贡献程度更大;国内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国外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碳排放强度和增加值系数的下降有助于降低国内-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而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变动效应则相反。本文结论对于如何协调国内-国际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和碳减排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内价值链 增加值碳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2,共12页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贸易的内涵污染平衡及贸易污染条件,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污染赤字国问题。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剔除出口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影响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转为污染盈余国,污染更多地由他国承担,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出口品污染性低于进口品,但废水、废气的污染盈余有下降趋势,出口品的SO_2污染性有上升趋势;中国出口品生产的国内废水和COD污染降低,废气、SO_2、固体废物污染上升,其中,一般贸易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是污染产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出口生产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产生;中国通过进口大量节约了本国的废气、SO_2和固体废物污染,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但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需从技术角度入手,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降低重污染行业污染系数,通过调整贸易结构降低污染系数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相应提高进口份额,尤其是提高其进口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以降低高污染工序的参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 出口的国产内涵污染 贸易内涵污染平衡 贸易污染条件
下载PDF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玉焕 白佳 《中国能源》 2015年第9期32-38,共7页
本文采用了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将中国划分为八大区域,使用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并分析了2007年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从区域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区域和北部沿海区域的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总量较大;... 本文采用了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将中国划分为八大区域,使用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并分析了2007年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从区域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区域和北部沿海区域的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总量较大;东部沿海、南部沿海、西南区域是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主要的净进口区域;京津、东北和西北区域是区域间贸易隐含碳主要的净出口区域。与相关文献1997年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分布情况相比,2007年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分布产生趋势性变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削减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区域的CO_2排放,优化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净进口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间贸易隐含碳 MRIO模型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的测算与责任分担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0,共9页
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Full-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与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首次提出将贸易利益作为分配因子,对中国与各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配。结果显... 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Full-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与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并首次提出将贸易利益作为分配因子,对中国与各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进行分配。结果显示,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一直显著高于消费侧碳排放,且对多数国家的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呈现顺差,中国实际为全球消费承担了碳排放,并非仅为发达国家;中国90.41%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顺差来自制造业,行业碳排放强度较高是造成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以贸易利益为分配因子的共担责任原则下,中国2009年承担的碳排放责任比生产责任原则下低6.7%,比消费责任原则下高12.9%,按共担责任原则计量中国的碳排放责任更加合理和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侧碳排放 消费侧碳排放 贸易隐含碳排放余额 增加值贸易 FULL-MRIO模型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分析——以辽宁、北京和宁夏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艳梅 常明 付加锋 《资源与产业》 201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2007年辽宁、北京和宁夏3个样本地区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进行核算,分析影响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的因素,并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来计算各因素对区域排放量差异的贡献值。结果表明,辽宁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2007年辽宁、北京和宁夏3个样本地区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进行核算,分析影响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的因素,并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来计算各因素对区域排放量差异的贡献值。结果表明,辽宁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北京,最后是宁夏。区域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受出口总量、出口结构、直接CO2排放强度以及中间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辽宁出口贸易中隐含CO2排放量高于宁夏的原因是其出口总量较大,高于北京的原因在于出口部门中高耗能部门所占比重较高以及直接CO2排放强度较大。调整出口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是降低区域出口中隐含CO2排放量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隐含二氧化碳排放量 区域差异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
下载PDF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流向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维祺 周夷 孙可哿 《环境经济研究》 2016年第1期26-42,共17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而目前节能减排目标的设定缺乏对区域间差异的考虑,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区贸易隐含碳调入、调出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体现地区间公平性且有效率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性,而目前节能减排目标的设定缺乏对区域间差异的考虑,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地区贸易隐含碳调入、调出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体现地区间公平性且有效率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我国各省(市)贸易隐含碳流量,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其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重工业密集型地区和加工贸易密集型地区碳排放调入、调出均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基本均为隐含碳净调出地。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贸易隐含碳净调出地趋向于少数几个重工业密集型省市和加工贸易密集型省市。在重工业密集型地区和加工贸易密集型地区,规模效应均对贸易隐含碳排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加工贸易密集型地区则存在较大的技术效应,其对贸易隐含碳排放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技术改进降低这些地区的贸易隐含碳调出,但在长期内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低碳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结构分解分析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
下载PDF
中国双边贸易隐含污染研究——基于中日和中印贸易的对比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BTIO模型,基于WIOD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并比较1995-2011年中日和中印贸易中CO2、NOX、SOX的隐含排放量,分别从整体和分行业贸易层面考察不同双边贸易环境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中日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净污染转移以及环... 本文通过构建BTIO模型,基于WIOD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并比较1995-2011年中日和中印贸易中CO2、NOX、SOX的隐含排放量,分别从整体和分行业贸易层面考察不同双边贸易环境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中日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净污染转移以及环境贸易条件均大于中印贸易;中日贸易隐含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重工业,而中印贸易则相对集中于农业和轻工业;中国双边贸易的环境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出口产品含污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WTO框架外寻求更具针对性的双边贸易和合作,将是中国未来协调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贸易 BTIO模型 隐含污染 环境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