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tic Human Embryo-Like Structure: A New Paradigm for Human Embryology
1
作者 Jianping Fu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26,共2页
Early human embryonic development remains mysterious due to drastic species diverg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mammalian models and limited accessibility to human embryo samples. Recent studies from my laboratory and... Early human embryonic development remains mysterious due to drastic species diverg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mammalian models and limited accessibility to human embryo samples. Recent studies from my laboratory and others haveshown that under suitable culture conditions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hPSCs) can undergo intricate morphogenetic eventsand self-organize to form patterned human embryo-like structures in vitro. These synthetic human embryonic tissueshold great promises for advancing human embryology and reproductive medicine. In this talk,I will describe a hPSC-based,synthetic 3D model of human post-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that recapitulates key developmental landmarks successively,including pro-amniotic cavity formation,amniotic ectoderm-epiblast patterning,primordial germ cell specification,and developmentof the primitive streak with controlled anteroposterior polarity ( Fig.1) . 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amniotic ectoderm,as the first lineage that segregates from the epiblast upon implantation of the human embryo,functions as a signaling centerto trigger primitive streak development in the epiblast. Together,our research has developed a powerful synthetic embryologicalmodel and provided new understandings of previously inaccessible but critical embryogenic events in hum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ew PARADIGM for HUMAN EMBRYOLOGY SYNTHETIC HUMAN embryo-like STRUCTURE
下载PDF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diacaran Embryo-Like Fossils via the Combination of 3D-XRM and FIB-SEM Approaches
2
作者 Qian Chen Weichen Sun +1 位作者 Suping Wu Zongjun Yi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04-1214,共11页
The three-dimensional(3D)morphology,anatomy,and in-situ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ossils are crucial for systematic paleontology and determining their phylogenetic position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co... The three-dimensional(3D)morphology,anatomy,and in-situ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ossils are crucial for systematic paleontology and determining their phylogenetic position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coupl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offers valuable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fossils.However,its primary limitation is the restriction to two-dimensional surface data,which limits the exploration of fossils’3D complexities.Conversely,3D X-ray microscopy(3D-XRM),also known as a novel form of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facilitates the non-destructive 3D reconstruction of fossil specimens.Nevertheless,it lacks the capability to provide in-situ compositional data.Acknowledging the constraints inherent in these individual techniques,and in response to the evolving requirements of paleontological research,this study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3D-XRM with EDS-coupled focused ion bea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IB-SEM).This innovative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synergiz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echniques,thereby addressing challenges that conventional methods cannot.It enables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regions of interest(ROI)within fossil specimens at micrometer resolution.Subsequently,this method collects detailed data on both 3D struc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at the nanometer scale for the identified ROI.This integrated approach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in paleontological and geological research methodologies,promising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these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ryo-like microfossils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3D-XRM FIB-SEM 3D re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东方百合两个SERK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郑梓唯 荣朵艳 +1 位作者 廖晓珊 张邦跃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体细胞胚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 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能够感受并传递细胞外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转录组数据,克隆了两个百合SERK同源基因,LoSERK1和LoS... 体细胞胚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 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能够感受并传递细胞外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转录组数据,克隆了两个百合SERK同源基因,LoSERK1和LoSERK2。LoSERK1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875 bp,编码624个氨基酸,包含53个潜在磷酸化位点。LoSERK2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887 bp,编码628个氨基酸,包含55个潜在磷酸化位点。LoSERKs与拟南芥、水稻、茶树等植物SERKs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超过90%。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的LoSERKs与拟南芥的AtSERK1、AtSERK2及水稻的两个OsSERKs分在同一组。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LoSERK1在花瓣及花药中的相对表达量都较高,而LoSERK2在开放的花瓣中相对表达含量较高,推测LoSERKs参与了花粉发育、花器官脱落功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体细胞胚发生类受体激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林渊 张金波 +2 位作者 陶永明 常艳军 刘维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GH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采用IVF-ET治疗,且GH组在促排卵过程中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GH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采用IVF-ET治疗,且GH组在促排卵过程中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肌肉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简称HCG日)的血清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取卵日的卵泡液GH、IGF-1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卵母细胞发育情况和IVF-ET结局。结果HCG日,GH组血清GH、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GH组血清GH、IGF-1水平依次为(9.76±2.32)、(146.54±23.79)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4±0.53)、(109.88±21.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日,GH组卵泡液GH、IGF-1水平依次为(3.18±0.52)、(101.42±17.36)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66±0.48)、(89.17±13.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GV期、MⅠ期卵子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H组MⅡ期卵子数目为(15.16±3.23)个,多于对照组的(10.78±2.5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依次为86.93%、93.66%、49.6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0.61%、88.91%、4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补充GH可提高血清和卵泡液中GH、IGF-1含量,促进卵母细胞发育,提高ICSI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Pelargonium×Citrosum Vanleenii
5
作者 LIAO Fang-lei DAI Ya-juan WANG Pan-pan SONG Qing LU Hong-fe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678-682,780,共6页
[Objective]As a mosquito-repelling ornamental plant,Pelargonium×Citrosum Vanleenii(P.× Citrosum Vanleenii)is hard to be acquired because of its hybrid background,the paper was to a new regeneration system of... [Objective]As a mosquito-repelling ornamental plant,Pelargonium×Citrosum Vanleenii(P.× Citrosum Vanleenii)is hard to be acquired because of its hybrid background,the paper was to a new regeneration system of(P.× Citrosum Vanleenii).[Method] 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on explant type(leaves and petioles),the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PGRs to maximize SELSs(somatic embryo-like structure)and buds were established.[Result]0.2 mg/L NAA+1.0 mg/L BA was best for LS(leaves segments)and 0.2 mg/L NAA + 1.5 mg/L BAs was best for PS(petioles segments).Cultured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acclimatized in soil where they grew normally without an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Although both LS and PS were usable,the leaf was a better explant for induction of embryogenic calli,somatic embryo-like structures and buds.[Conclusion]This work offered a rapid and efficient system for plant regeneration of P.×Citrosum Vanleen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argonium×Citrosum Vanleenii Regeneration system embryo-like embryogenesis Somatic embryo-like structures NAA BA
下载PDF
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原球茎质量控制 被引量:54
6
作者 张铭 朱峰 +1 位作者 魏小勇 罗紫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2-94,共3页
本文讨论了植物生长素对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 ABA对原球茎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NAA在 0 .0 5~ 2 .0× 10 -6范围内都能促进种胚萌发 ,而 2 ,4 - D促进种胚萌发的浓度范围很窄 ,仅在浓度为0 .5× 10 -6时能促进种胚萌发 ;0 ... 本文讨论了植物生长素对铁皮石斛种胚萌发和 ABA对原球茎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NAA在 0 .0 5~ 2 .0× 10 -6范围内都能促进种胚萌发 ,而 2 ,4 - D促进种胚萌发的浓度范围很窄 ,仅在浓度为0 .5× 10 -6时能促进种胚萌发 ;0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种胚 原球茎 质量控制 兰科
下载PDF
牛体细胞克隆胚胎类ES细胞集落的筛选及其核移植 被引量:3
7
作者 董雅娟 柏学进 +1 位作者 李建栋 铃木达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对第 7d的牛体细胞克隆囊胚进行体外增殖培养 ,分离筛选类ES细胞 ,并对其进行了传代培养。接种在饲养层上的体细胞克隆囊胚细胞 ,在传代的 2 4h内增殖形成小集落 ,2~ 3d有雀巢状的集落出现 ,筛选形态相同的细胞集落进行传代培养 ,4~ ... 对第 7d的牛体细胞克隆囊胚进行体外增殖培养 ,分离筛选类ES细胞 ,并对其进行了传代培养。接种在饲养层上的体细胞克隆囊胚细胞 ,在传代的 2 4h内增殖形成小集落 ,2~ 3d有雀巢状的集落出现 ,筛选形态相同的细胞集落进行传代培养 ,4~ 5代后 ,皿底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多细胞单层集落。将传 4~ 5代的细胞集落接种到无饲养层的 4孔培养皿中培养 ,2 4h出现多细胞单层集落 ,4~ 7d长满皿底 ,并形成上皮样细胞 ,呈网状 ,将其作为核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实验。结果有 80 % (40 5 0 )核 质融合的移核重构胚发生卵裂 ,5 % (2 4 0 )发育至桑椹胚期 ,2 5 % (1 4 0 )发育至囊胚期 ,92 5 % (37 4 0 )停止在 2~ 4细胞期。结果表明 :采用牛体细胞克隆胚胎的类ES细胞进行核移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体细胞克隆胚胎 类ES细胞集落 筛选 核移植
下载PDF
送春与多花兰杂种的非共生萌发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丽 胡春根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用地生兰送春和附生兰多花兰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胚龄7个月0、.1 mol/L KOH处理10 min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后原球茎的增殖以Z4(KC+BA 0.4 mg/L+NAA 0.6 mg/L+KT 0.2 mg/L)培养基为最... 用地生兰送春和附生兰多花兰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胚龄7个月0、.1 mol/L KOH处理10 min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后原球茎的增殖以Z4(KC+BA 0.4 mg/L+NAA 0.6 mg/L+KT 0.2 mg/L)培养基为最好,增殖系数可达到12.8;在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成苗过程中加入活性碳能够有效地防止切口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非共生萌发 原球茎
下载PDF
萼脊兰胚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崔波 沈俊辉 +3 位作者 马杰 顾东亚 蒋素华 叶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61-5863,共3页
[目的]研究萼脊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萼脊兰的胚为材料,进行无菌胚培养,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和适宜浓度的添加物。[结果]萼脊兰胚的萌发以1/4 MS最适宜,培养80 d时萌发率高达70%以上,其次为1/8 MS1、/2 MS。不同激素种类... [目的]研究萼脊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萼脊兰的胚为材料,进行无菌胚培养,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和适宜浓度的添加物。[结果]萼脊兰胚的萌发以1/4 MS最适宜,培养80 d时萌发率高达70%以上,其次为1/8 MS1、/2 MS。不同激素种类和不同浓度激素对胚萌发的影响比较大,以浓度0.5 mg/L KT的效果最佳。有机添加物对萼脊兰胚的萌发有明显的影响,效果以10%椰子水最好。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胚的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建立起一套杂交兰快速繁殖及成苗的途径,可为以后的生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脊兰 胚培养 原球茎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卓明 赵继勋 +5 位作者 杨建民 金维江 张世栋 贾强 徐怀英 何叶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 ,经过六次盲传发现 :AEV在 CEF上无细胞病变 (CPE) ,但利用 CEF细胞上清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 AE鸡胚病变。分别取不同时间的感染细胞上清 ,测定 AEV浓度 ,结合培养条件 ,...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培养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 ,经过六次盲传发现 :AEV在 CEF上无细胞病变 (CPE) ,但利用 CEF细胞上清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 AE鸡胚病变。分别取不同时间的感染细胞上清 ,测定 AEV浓度 ,结合培养条件 ,进而确定 AEV培养的最佳时机。结果表明 :以 AEV在 CEF上培养 7天最好 ,病毒滴度可达 10 2 .8EID50 / 0 .2 ml。将经 CEF培养的 AEV差速离心 (浓缩约 5 0 0倍 ) ,接种 SPF鸡胚 ,可产生典型的鸡胚病变 ,其滴度为 8× 10 5.0 EID50 / 0 .2 m l。通过 Cs Cl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病毒 ,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大小基本一致的病毒粒子 ,病毒直径约为 2 5 nm。利用 AEV感染的 CEF或通过“细胞飞片”制备荧光片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快速检验 CEF是否感染 AEV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禽脑脊髓炎病毒 病毒滴度
下载PDF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对鸡胚肠上皮细胞TLR1和TLR15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梦君 张小燕 +4 位作者 唐修君 张静 蒲俊华 葛庆联 高玉时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6-19,23,共5页
研究以鸡胚肠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对鸡胚肠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LR)1和15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TLR1和TLR15在抵抗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正常的鸡胚肠上皮细胞能检测... 研究以鸡胚肠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对鸡胚肠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LR)1和15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TLR1和TLR15在抵抗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正常的鸡胚肠上皮细胞能检测到TLR1和TLR15 mRNA的转录;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细胞后,TLR1在3 h后转录水平提高,12 h达到高峰;TLR15在感染后6 h转录水平达到高峰,至12 h略有下降;在整个试验周期感染组TLR1和TLR15 mRNA转录水平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上研究表明TLR1和TLR15与肠上皮细胞抗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免疫反应具有相关性,TLR在细胞中的表达使得该细胞有能力抵御外界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杆菌 鸡胚肠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植物类原球茎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福星 刘凤栾 赵梁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3,F0003,共7页
本文从植物类原球茎的定义、诱导条件、起源与性质、发生发育机理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类原球茎是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的复合体,是植物在组培条件下产生的人工种子,在植株高效再生、遗传转化、次... 本文从植物类原球茎的定义、诱导条件、起源与性质、发生发育机理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认为,类原球茎是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的复合体,是植物在组培条件下产生的人工种子,在植株高效再生、遗传转化、次生代谢物质生产、细胞工程、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原球茎 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 整合体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动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姝 徐永平 +2 位作者 王宇 徐敬宜 马永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7,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一种与胰岛素原高度同源的生长调节激素,既有胰岛素样代谢作用,又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IGF-Ⅰ依赖生长激素(GH),通过GH-IGF-Ⅰ轴对胚胎及出生后机体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胚胎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8
14
作者 崔广荣 侯喜林 +3 位作者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刘跃成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1-436,共6页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4.0mg/L+Ad2.0~4.0mg/L+NAA1.0~2.0mg/L。蔗糖20~40g/L+椰汁200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叶片 胚状体 组织培养 组织学观察 原球茎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调节胚胎着床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杰 章汉旺 +2 位作者 弓爱东 郑洁 程毓芝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06-1509,共4页
进一步研究IGF-1对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调节胚胎着床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参照文献〔1〕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细胞中信号分子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定性表达,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 进一步研究IGF-1对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调节胚胎着床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参照文献〔1〕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细胞中信号分子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定性表达,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定量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滋养层细胞加入IGF-I培养后,细胞中信号分子磷酸化粘着斑激酶呈阳性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GF-Ⅰ处理后,滋养层细胞中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表达量随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抗整合素β3抗体则阻止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表达。结论:IGF-Ⅰ通过激活磷酸化粘着斑激酶进而激活整合素——磷酸化粘着斑激酶的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滋养层细胞黏附到纤维粘连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胚胎着床 机理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胚胎生长发育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其新 毛鑫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s)是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胚胎许多组织都可产生 IGFs,IGFs受体也广泛存在于各种胚组织。局部产生的 IGFs以自分泌 /旁分必形式诱导胚胎组织细胞增殖或分化 ;胚胎血液循环中有高水平的 IGFs,它们...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s)是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胚胎许多组织都可产生 IGFs,IGFs受体也广泛存在于各种胚组织。局部产生的 IGFs以自分泌 /旁分必形式诱导胚胎组织细胞增殖或分化 ;胚胎血液循环中有高水平的 IGFs,它们也可能具有代谢调节效应。IGFs还与胎盘发育有关。本文综述了 IGFs在胚胎 (特别是胎儿 )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胚胎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鸡胚肠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梦君 高玉时 +3 位作者 张小燕 陆俊贤 蒲俊华 顾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50,共5页
为明确鸡胚肠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嗜热菌蛋白酶分离培养18日龄鸡胚的肠上皮细胞,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TLR表达谱,并对不同品种鸡胚肠上皮细胞... 为明确鸡胚肠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嗜热菌蛋白酶分离培养18日龄鸡胚的肠上皮细胞,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TLR表达谱,并对不同品种鸡胚肠上皮细胞TLR表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得到的鸡胚肠上皮细胞生长状况良好;采用低速离心和差速贴壁进行纯化,得到90%以上纯度的鸡胚肠上皮细胞;纯化后的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及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鉴定为阳性;10种TLR在鸡胚肠上皮细胞上均有mRNA表达,但其丰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鸡胚肠上皮细胞TLR表达谱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肠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 表达谱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调节胚胎着床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杰 章汉旺 +3 位作者 朱桂金 李豫峰 靳镭 侯小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 I)对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粘附到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研究IGF I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滋养层细胞 ,建立体外滋养层细胞粘附模型 ,IGF I按不同的时间和剂量处理细胞 ,用酶联免...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 I)对体外培养的滋养层细胞粘附到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研究IGF I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滋养层细胞 ,建立体外滋养层细胞粘附模型 ,IGF I按不同的时间和剂量处理细胞 ,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光密度值代表粘附细胞的相对数目。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粘着局部磷酸化粘着斑激酶 (pFAK)的表达。结果 :随IGF I浓度的增加 ,滋养层细胞的粘附数目明显增多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0 0nM时粘附细胞数目最多 ,但与 10nM时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相同浓度的IGF I处理时 ,随时间的延长 ,粘附细胞数目也明显增多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0nMIGF I培养 2h达最佳量效反应 (P <0 0 0 1)。加入抗整合素αvβ3 抗体能明显阻止其促粘附作用(P <0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10nMIGF I处理后 ,粘着局部出现pFAK ,而对照组则无pFAK表达。结论 :IGF I能促进滋养层细胞粘附到纤维粘连蛋白 (FN) ,且这种粘附过程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生理剂量的IGF I通过刺激整合素与配体结合 ,激活FAK ,进而激活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显著促进滋养层细胞粘附到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胚胎着床 滋养层细胞 细胞外基质 体外
下载PDF
营养水平对母猪妊娠早期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及其mRNA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海燕 吴德 +2 位作者 周安国 王之盛 王延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341-346,共6页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是促合成代谢、促有丝分裂和抗细胞凋亡的因子。妊娠早期母猪体内有大量IGF-I表达,对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营养水平影响IGF-I及其mRNA的表达。本文介绍了母猪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IGF-I及其mRNA的表达特点,重...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是促合成代谢、促有丝分裂和抗细胞凋亡的因子。妊娠早期母猪体内有大量IGF-I表达,对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营养水平影响IGF-I及其mRNA的表达。本文介绍了母猪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IGF-I及其mRNA的表达特点,重点阐述了营养水平对母猪IGF-I及其mRNA表达的调控与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 母猪 胚胎
下载PDF
小鼠植入前胚胎MuERV-L基因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根宝 高爱民 +3 位作者 徐银学 丁红梅 贾超 刘红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1,共5页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鼠内源逆转录病毒样基因(MuERV-L)的表达进行研究,并通过appd icolin(DNA复制抑制剂)、TS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抑制1-细胞期DNA的复制和合子基因组... 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鼠内源逆转录病毒样基因(MuERV-L)的表达进行研究,并通过appd icolin(DNA复制抑制剂)、TS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特异性抑制剂)分别抑制1-细胞期DNA的复制和合子基因组激活(ZGA)过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探索MuERV-L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MuERV-L基因的转录在受精后9-11 h快速启动,并在2-细胞阶段出现瞬时高表达。抑制试验显示:1-细胞期DNA的复制受抑制后,MuERV-L基因的转录也被显著抑制(P〈0.05);在TSA处理的4-细胞胚胎中,MuERV-L基因显著高表达(P〈0.01),且其水平达到正常2-细胞的转录水平。提示:该基因可能对小鼠胚胎ZGA过程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 鼠内源逆转录病毒样基因(MuERV-L) 实时定量RT-PCR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