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影响
1
作者 吴姝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85例,将2020年就诊的136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就诊的149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医院规范化创伤患者抢救流程进...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85例,将2020年就诊的136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就诊的149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医院规范化创伤患者抢救流程进行救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模式,查找流程的不足,并对抢救流程进行持续改进。比较2组患者滞留时长、患者各项抢救措施完成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抢救措施完成时长,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5.23%比75.00%,P<0.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显著缩短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滞留的时长,并能提高抢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PDCA循环 急诊绿色通道 滞留时长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时间目标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芳 钮祎鹏 +1 位作者 方勤 杨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浅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开展时间目标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 目的浅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开展时间目标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日后临床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接受时间目标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护理,就两组患者急救结局(记录院前死亡、院内死亡及存活状况),抢救效率(记录入院至CT检查时间、抢救总耗时),抢救费用(抢救时的护理费用),神经功能指标[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日常活动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评估)及并发症(包含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发热)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院前死亡率(1.96%)、院内死亡率(1.96%)虽低于对照组院前死亡率(7.84%)、院内死亡率(5.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CT检查时间、抢救总耗时均短于对照组,且抢救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均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目标管理模式与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可以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的生存率,减少患者的抢救费用、抢救时间、入院至CT检查时间,还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 外伤急救护理 时间目标管理 抢救效率
下载PDF
北京市暴雨灾害102例伤患院前应急救援分析
3
作者 孙婧 高丁 韩鹏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6-308,312,共4页
目的分析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伤患院前救援数据,总结自然灾害下急救医疗保障经验。方法收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灾害地区伤病呼救数据,分类统计其基本信息、呼叫原因、病种分类、救治和转归情况。结果暴雨... 目的分析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中伤患院前救援数据,总结自然灾害下急救医疗保障经验。方法收集2023年7月31日—8月8日北京特大暴雨灾害期间灾害地区伤病呼救数据,分类统计其基本信息、呼叫原因、病种分类、救治和转归情况。结果暴雨受灾地区呼叫伤患共计102例,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龄(58.01±19.75)岁。受灾地区呼叫救护车原因主要为灾害所致创伤(47.06%),医疗条件受限(30.39%),突发疾病后交通受阻(22.55%)。灾害所致创伤中,水中异物冲击(13.73%)及物体撞击(10.78%)占比较高。伤患分布区域主要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且两区的整体派车量及突发事件量较2022年同期相比均增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种分类中,损伤性疾病占比最高(48.04%)。转归中有91例送达医院(89.22%),现场处置未送医院5例(4.90%),移交110处理6例(5.88%)。结论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人员要针对伤患病情特点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应加强救援信息多方联动、网络通讯及信息化建设,确保急救装备配置充足,灾后疏散及后续保障工作完备,建立全市救援力量统筹支援机制,为院前应急救援处置及医疗急救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灾害 调度指挥 应急救援 医疗保障
下载PDF
特大暴雨下城市地铁人员应急救援与疏散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龙飞 赵佳虹 瞿伟韬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为提高特大暴雨下地铁车站人员救援与疏散效率,提出地铁人员的应急救援与疏散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旨在协同优化救援中心选址、应急路径设计与分配决策。针对特大暴雨的危害性和地铁被困人员的心理恐慌程度,改进感知风险度量模型。结合... 为提高特大暴雨下地铁车站人员救援与疏散效率,提出地铁人员的应急救援与疏散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旨在协同优化救援中心选址、应急路径设计与分配决策。针对特大暴雨的危害性和地铁被困人员的心理恐慌程度,改进感知风险度量模型。结合应急救援与疏散的阶段性,建立成本和感知风险最小的应急救援与疏散的选址-路径优化模型。设计基于分解多目标进化算法和分支切割算法的两阶段求解步骤。最后,通过郑州实例和测试算例,验证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和算法能在2.13 s内求得有效方案;相较于传统风险模型,新模型能够降低9.03%的运输成本;相较于常规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新算法能缩短至少60.00%的求解时间,并有较高的计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应急救援 选址-路径 感知风险 多目标进化算法 疏散 城市地铁 特大暴雨
下载PDF
TMDT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何晨 李雯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1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TMDT)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接诊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后接诊... 目的:研究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TMDT)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接诊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后接诊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TMDT急救护理流程干预,对比2组的应用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抢救时间、采血至用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MDT急救护理流程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加快患者的救治进程,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 急救护理流程 严重多发伤 睡眠质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重症哮喘并发沉默肺患者的急救护理
6
作者 陈娟英 吴春亚 +2 位作者 屈健民 高爱凤 周小宇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38-541,共4页
总结1例呈暴发性发作特征的重症哮喘并发沉默肺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针对患者病情急剧进展,需要及时识别沉默肺,缩短发作时间;采取紧急气管插管,实施集束化气道管理策略、精细化镇痛镇静、把握撤机时机及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等... 总结1例呈暴发性发作特征的重症哮喘并发沉默肺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针对患者病情急剧进展,需要及时识别沉默肺,缩短发作时间;采取紧急气管插管,实施集束化气道管理策略、精细化镇痛镇静、把握撤机时机及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等措施。经过7 d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入院第15天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重度 沉默肺 急症护理
下载PDF
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7
作者 尹彤 周天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1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1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方案干预。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1例重度烧伤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时效、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检查用时、会诊医师到场用时、急诊清创用时、创面愈合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时效,促进创面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多学科团队 急救护理路径 抢救时效
下载PDF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作用
8
作者 于盼盼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创伤急救护理。分析2组不同护理方案对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统计患者家属对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创伤急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急救护理 有效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王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遵循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有创正压通气治...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遵循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生命指征、炎症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实验组心率(96.65±7.14)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12.32±7.11)次/min,收缩压(125.65±4.67)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5.45±3.54)mm Hg均高于对照组的(120.54±4.69)、(73.16±3.51)mm Hg(P<0.05)。治疗24 h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分别为(8.54±1.43)mg/L、(114.54±24.65)pg/ml、(3.54±0.15)ng/L,低于对照组的(15.24±1.47)mg/L、(148.65±24.61)pg/ml、(5.24±0.11)ng/L(P<0.05)。治疗24 h后,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80.14±3.03)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94.56±1.56)%均高于对照组的(73.26±3.06)mm Hg、(87.21±1.5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24±3.61)mm Hg低于对照组的(46.18±3.64)mm Hg(P<0.05)。治疗24 h后,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每分钟通气量分别为(1265.54±21.31)ml、(82.56±5.71)%、(7.73±0.62)L,均大于对照组的(1043.26±21.27)ml、(75.61±5.72)%、、(5.25±0.59)L(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治疗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田竟 张杨 +1 位作者 张敬如 张红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413-141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5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特殊检查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缩短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时间,提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急救反应时间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鑫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1期86-88,112,共4页
观察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效果。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救治的35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正压液体复... 观察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其效果。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救治的35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正压液体复苏救治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及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表明,经过急诊抢救,观察组的临床抢救总有效率为91.43%,其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8.57%,对照组的临床抢救总有效率为60.00%,死亡4例,死亡率40.00%,观察组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有效的急诊抢救能提高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时给予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救治,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改善患者代谢异常及凝血功能,促进患者体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抢救措施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君凯 吴建荣 项应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手...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对C反应蛋白、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PaO_(2)、PaCO_(2)两组对比,PaO_(2)为观察组更高,PaCO_(2)为观察组更低(P<0.05)。组间C反应蛋白、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组间红细胞压积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择期手术相比,患者机体炎性程度更低,术中输液量更少,红细胞压积更高,凝血酶原时间得以显著缩短,肺功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手术 重症胸部创伤 创伤性休克 救治效果
下载PDF
4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火急非同型输血抢救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新斌 姜椿法 +4 位作者 李金庭 谢伟山 李笑盈 钟新芳 刘苗露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分析4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火急非同型输血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急诊科应用火急非同型输血抢救的4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均为O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的临床资料。记录48例患... 目的:分析4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火急非同型输血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急诊科应用火急非同型输血抢救的4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均为O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的临床资料。记录48例患者抢救情况[输血等候时间、24 h抢救成功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记录输血前和输血后12 h时抢救成功患者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溶血指标[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输血等候时间平均(15.22±2.39)min;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量为:42例输注3U,3例输注4.5U,3例输注1.5U;24 h抢救成功率为87.50%(42/48)。输血后12 h时,抢救成功患者PT、APTT水平显著低于输血前(P<0.05);TBIL、IBIL水平略高于输血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急非同型输血用于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有利于缩短输血等候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型输血 紧急抢救 严重创伤 输血等候时间
下载PDF
发展性反馈管理对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14
作者 张治萍 周骅 +1 位作者 周婷婷 顾丹凤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方面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抢救区收治的5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54例病人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PI)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发展性... 目的:探讨发展性反馈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区病人压力性损伤方面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抢救区收治的5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12月收治54例病人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压力性损伤(PI)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发展性反馈PI护理管理,记录两组病人PI发生率,并评估PI严重程度、PI面积及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PI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98%),且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15%)高于对照组(7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区病人护理工作中应用发展性反馈管理可有效预防PI发生,有助于提升急诊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区 压力性损伤 发展性反馈管理 严重程度 护理
下载PDF
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福珍 黄鹭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哮喘患者资料,将接受急诊抢救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哮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哮喘患者资料,将接受急诊抢救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救治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依据发汗、意识模糊等症状消退程度评估两组症状缓解情况,对比其抢救前、救治14 d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记录两组急救期间不良反应(血压升高、心率过快、休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总缓解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救治14 d后,两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高于抢救前,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水平低于抢救前,观察组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R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14 d后,两组ACT评分低于救治前,观察组AC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期间联合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素,可促进其体征趋于稳定,提高其安全性,对其哮喘所致症状具有显著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抢救 小剂量 肾上腺素 重症 哮喘
下载PDF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1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抢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机械通气...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抢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2.35±0.31)L、呼气峰值流速(PEF)(5.70±0.54)L/s、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5.12±5.1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11.094、2.937,P<0.05)。研究组治疗后氧分压(PaO_(2))(85.33±9.04)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1.53±4.32)mmHg、心率(HR)(102.36±4.64)次/min、pH值(7.42±0.10)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5、6.358、12.464、4.885,P<0.05)。研究组治疗后IL-17(142.09±40.57)ng/L、IL-8(104.34±26.24)ng/L、MPO(13.42±2.28)U、ECP(42.19±5.70)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6.475、7.933、17.633,P<0.05)。结论临床在急诊抢救中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能降低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肺功能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翠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急诊科危急重症转运交接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各49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急诊科危急重症转运交接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各49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交接时间、抢救时间、患者和家属SAS评分、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来讲,在其转运交接期间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存在显著效果,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转运不良事件 转运交接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急诊科 抢救指标 危急重症
下载PDF
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晨柳 凌传仁 +5 位作者 陈琛 陈秋凤 陈嘉煜 胡佳俊 李枝雅 张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29-132,166,共5页
目的探讨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院)收治的30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将2023年1—6月本院收治的26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研... 目的探讨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本院)收治的30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将2023年1—6月本院收治的26例严重创伤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比较两组院前和急诊各环节所用时间、急救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室分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漏诊、并发症、病死、医学纠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缩短转运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室分诊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优化流程,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急救护士院前急救 严重创伤 急救效果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院前急救和临床抢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阿依加玛丽·麦麦提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5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和临床抢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重症监护室接诊的7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急救,实验...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和临床抢救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重症监护室接诊的7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急救,实验组(39例)给予院前急救+临床抢救,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抢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临床抢救,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抢救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妇产科 临床抢救 院前急救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吴耀彩 陈嘉莹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经本院急诊救治的136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与观察组(2020年4—9月),... 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经本院急诊救治的136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与观察组(2020年4—9月),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流程,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抢救效果、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死亡病例。抢救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抢救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抢救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抢救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抢救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抢救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对改善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 急诊绿色通道 抢救效果 救治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