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侯牧韶 赵艺杰 李红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吞咽康复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在儿童痉挛型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梦蕤 刘韬 邱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在儿童痉挛型脑瘫(S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收治的107例SCP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 目的观察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在儿童痉挛型脑瘫(SC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收治的107例SCP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阻训练,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评分,腓肠肌、比目鱼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6、10 min步行测试和生理消耗指数(PCI)。结果干预3个月时,两组GMFM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肠肌、比目鱼肌MA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10 min步行测试高于干预前,PCI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6、10 min步行测试高于对照组,PC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抗阻训练可更加有效改善儿童SCP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步行耐力明显提高,且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脑电生物反馈 肌电生物反馈 抗阻训练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动态平衡及肌电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建伟 穆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电图特征以及自我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2-06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 目的探究八段锦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电图特征以及自我动态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6—2022-06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治疗,对比2组患者自我动态平衡、肌电图特征、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功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以及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站立位的重心单位面积移动轨迹长度、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和重心摆动平均速度均小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腓肠肌、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iEMG均高于常规组(P<0.05),腓肠肌、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RMS均低于常规组(P<0.05),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4、8周后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动态平衡能力,改善患者肌肉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其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八段锦 肌电生物反馈 自我动态平衡 肌电图特征
下载PDF
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老年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磊 陆敏 +1 位作者 孙文琳 田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究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9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65~81岁,平均69.63岁;身体质量指数23.05~29.71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84 kg/m^(2);脑... 目的探究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9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65~81岁,平均69.63岁;身体质量指数23.05~29.71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84 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59例,脑出血38例;偏瘫下肢左侧62例,右侧35例。随机分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关节活动度、脑电波、独立单次步行距离及单次步行距离测定中失衡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均未至Ⅳ~Ⅴ级;两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MAS:观察组(17.69±1.54)分vs(10.63±2.74)分,对照组(14.16±1.38)分vs(10.71±2.86)分;BI:观察组(50.02±6.39)分vs(37.62±7.13)分,对照组(43.67±6.15)分vs(36.94±7.25)分。P<0.05],且观察组FMAS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电积分值及下肢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肌电积分值:观察组(46.13±4.27)μV vs(18.79±3.29)μV,对照组(40.06±4.22)μV vs(18.91±3.64)μV;下肢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6.29±1.03)°vs(1.32±0.69)°,对照组(3.87±0.96)°vs(1.29±0.73)°。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β波值分别为(8.34±0.75 vs 7.81±0.74),两组治疗后β波值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独立单次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观察组(6.34±0.61)m vs对照组(4.07±0.53)m。P<0.05];两组失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调节大脑肌电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镜像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步行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人
下载PDF
中药湿热敷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对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晶 王宝爱 马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瘫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1例。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瘫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1例。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试验组给予中药湿热敷+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两组均治疗4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n,H-B分级)、面神经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面神经传导功能的异同。结果(1)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08%)较对照组(81.63%)高(P<0.05);(2)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口眼歪斜、身倦乏力、面色晦暗或淡白、眼睑缩小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B分级: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H-BⅠ级率(58.82%)高于对照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FDI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躯体功能评分增高,社会生活功能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面神经传导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运动潜伏期降低,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M波波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瘫安全、有效,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型面瘫 气虚血瘀证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中药湿热敷 面神经传导功能
下载PDF
SET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江华 马甜 +2 位作者 周文华 聂剑飞 黎成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79-182,196,共5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患者行悬吊训练(SET)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SU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ET组(n=30)、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n=30)...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尿失禁(PSUI)患者行悬吊训练(SET)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PSU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ET组(n=30)、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n=30)以及联合治疗组(n=30),观察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膀胱最大容量、盆底表面肌电值测量结果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SET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膀胱最大容量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盆底表面肌电值测量结果优于SET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组、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组SDS评分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UI患者在治疗时,采取SET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缓解负面情绪,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训练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尿失禁
下载PDF
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璞 李丹丹 刘秀珍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除常规护理外,对照组于术后行Kege... 目的探讨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在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5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除常规护理外,对照组于术后行Kegel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的盆底肌肌力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盆底肌肌力分级≥3级占比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分级≥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脏器脱垂、尿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Kegel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明显促进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肌肌力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el盆底功能锻炼 肌电生物反馈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郭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2期9-12,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肌电生物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基础开展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肌电生物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基础开展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基础开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计时起立一走测试(TUC)、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临床痊李指数(CSI)、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量表(FMA)以及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HISS评分、C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BS、BI、上肢、下肢及Fugl-Meyer总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TUC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机体挛程度,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直立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9
作者 纪静丽 丁娜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899-90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EM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EMS、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 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师庆彬 王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6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扶正补土针刺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9.14±2.08)mPas、血浆黏度(1.33±0.28)mPas及血细胞比容(0.37±0.10)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上肢(51.68±5.54)分、下肢(27.42±3.12)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调节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刺激上下肢肌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老年人 扶正补土针刺法 肌电生物反馈 血液流变学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腕、踝关节异常运动模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秀汝 赵文汝 +2 位作者 刘金敬 霍速 孙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通过EMG生物反馈仪提供的肌电信号,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腕、踝关节异常运动模式的肌肉原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观察EMG生物反馈对该异常关节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异常运动模式的29个腕、踝关节进行一个疗程的(15次,每次... 目的:通过EMG生物反馈仪提供的肌电信号,确定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腕、踝关节异常运动模式的肌肉原因,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观察EMG生物反馈对该异常关节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异常运动模式的29个腕、踝关节进行一个疗程的(15次,每次50min)EMG生物反馈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腕伸肌、腕屈肌,胫前肌、腓肠肌两组拮抗肌的肌电信号、肌力,以及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腕关节背伸与掌屈,踝关节背屈与跖屈的肌电信号、肌力和关节异常运动模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通过EMG生物反馈能够准确了解导致关节异常运动的肌肉原因,并有效治疗该异常运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损伤 踝关节 异常运动模式 腕关节
下载PDF
肌电触发生物反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潘婕 熊英琼 +2 位作者 周超 屈新辉 吴晓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68-71,123,共5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3年4~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肌电生物触发反馈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3年4~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肌电生物触发反馈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电刺激组于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反馈组于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肌电触发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比较三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表面肌电值(s EMG)的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患肢的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表面肌电值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表面肌电值及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和触发反馈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触发反馈组疗效优于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触发生物反馈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均能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且肌电触发生物反馈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触发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梗死 康复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常永霞 崔万森 +4 位作者 王晓娜 马崇 邹玉安 李姣 贾晓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治...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入院时、2周、4周进行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并检测脑电地形图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运动功能障碍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法评定。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Fugl-Meyer、Barther指数以及脑电地形图、血清MMP-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NIHSS、Fugl-Meyer、 Barther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δ、θ频带梗死区平均功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α频带梗死区平均功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梗死恢复期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脑神经电生理活动、抑制炎性反应,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头穴丛刺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脑电地形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柯明慧 金星 +6 位作者 孟兆祥 王鑫 张敏杰 陈波 戴蓉 王奎 王秀蓉 《中国康复》 2020年第4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镜像治疗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者60例,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镜像组、肌电组、联合组各15例。4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镜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 目的:观察镜像治疗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者60例,随机分为4组,常规组、镜像组、肌电组、联合组各15例。4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镜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肌电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主动腕背伸角度(AROM)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4组患者腕背伸角度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余3组(P<0.05)。在FMA‐UE评分方面,治疗8周后仅联合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而其余3组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恢复期 上肢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法治疗上肢瘫痪问题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维金 崔利华 王玉琴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4期503-505,共3页
肌电生物反馈法是上肢瘫痪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伸腕困难等均可获改善 ,其疗效与病人的选择、仪器的选用及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目前 ,肌电生... 肌电生物反馈法是上肢瘫痪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肩关节半脱位、上肢肌张力增高或痉挛、伸腕困难等均可获改善 ,其疗效与病人的选择、仪器的选用及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目前 ,肌电生物反馈法的发展趋势是肌电生物反馈与功能性电刺激的结合 ,各种功能神经假体系统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假体系统 脑卒中 上肢瘫痪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刺激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文怡川 刘万平 陈小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8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上肢部分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能力(FMA)及改良BI指数(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能力(FMA)及改良BI指数(MBI)的评定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急性缺血性卒中 康复
下载PDF
头皮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偏瘫足下垂疗效及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横滔 刘国和 +2 位作者 肖洪波 陆华 肖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226,共4页
目的研究头皮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于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与肌电... 目的研究头皮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步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8月于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评分、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变化及治疗后两组踝背屈角度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I期及V期占比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Ⅲ、Ⅳ期占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Holden步行功能分级5级与4级占比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1级、2级、3级占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骨前肌与腓肠肌肌电信号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踝背屈功能障碍总治疗有效率88.0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34/50)。结论头皮针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后足下垂患者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使肌群活动能力增强,同时提升踝背屈功能障碍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肌电生物反馈 偏瘫足下垂 步行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某些肌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利华 沈步乙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6-220,共5页
对40名男性受试者为时7周的训练表明,对膝关节损伤后进行康复训练,在肌力增长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优于非肌电反馈训练(P<0.05)。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膝关节损伤 肌肉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谭建 吴小燕 +4 位作者 张巧荣 崔莉茹 贾胜男 杨傲然 张亚楠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探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影响。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序列训练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步行能力(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肌力(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AS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FMA量表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主动运动时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高于对照组(109.92±18.36 vs 89.41±10.35,P<0.05),腓肠肌积分肌电值低于对照组(8.39±2.03 vs 13.04±1.87,P<0.05);同时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序列训练可有效改善小腿肌肉异常,改善步行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 任务序列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行能力障碍
下载PDF
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利华 沈步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241-244,共4页
55名本院伤骨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分成肌电生物反馈组和非肌电生物反馈组进行5周的康复训练.每周训练6次,共30次.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最大伸膝力量等的影响。实验仪器为日本产BF 20... 55名本院伤骨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分成肌电生物反馈组和非肌电生物反馈组进行5周的康复训练.每周训练6次,共30次.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最大伸膝力量等的影响。实验仪器为日本产BF 205型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器.结果表明:下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经过正确的、利用器械的渐进抗阻康复训练,均取得很好的康复效果,但在患膝关节活动度、患膝伸肌力量增长上,有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的渐进抗阻康复训练优于非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关节 功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