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on prognosis and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被引量:27
1
作者 Jin Lv Xiu-Feng Cao Bin Zhu Lv Ji Lei Tao Dong-Dong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9期4962-4968,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rognosis and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by a meta-analysis.METHODS:PubMed and manual searches were done to identify all published randomized contr... AIM: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rognosis and surger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by a meta-analysis.METHODS:PubMed and manual searches were done to identify all publish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that compare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lus surgery(CRTS) with surgery alone(S) for esophageal cancer.According to the test of heterogeneity,a fi xed-effect model or a random effect model was used and the odds ratio(OR) was the principal measure of effects.RESULTS:Fourteen RCTs that included 1737 patients were selected with quality assessment ranging from A to C(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2).OR(95% CI,P value),expressed as CRTS vs S(values>1 favor CRTS arm),was 1.19(0.94-1.48,P=0.28) for 1-year survival,1.33(1.07-1.65,P=0.69) for 2-year survival,1.76(1.42-2.19,P=0.11) for 3-year survival,1.41(1.06-1.87,P=0.11) for 4-year survival,1.64(1.28-2.12,P=0.40) for 5-year survival,0.82(0.39-1.73,P<0.0001) for rate of resection,1.53(1.33-2.84,P=0.007) for rate of complete resection,1.78(1.14-2.78,P=0.79) for operative mortality,1.12(0.89-2.48,P=0.503) for all treatment mortality,1.33(0.94-1.88,P=0.04) for the rate of adverse treatment,1.38(1.23-1.63,P=0.0002) for local-regional cancer recurrence,1.28(0.85-1.58,P=0.60) for distant cancer recurrence,and 1.27(0.86-1.65,P=0.19) for all cancer recurrence.A 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chemoradiotherapy occurred in 10%-45.5% of patients.The 5-year survival benefi t was most pronounced whe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were given concurrently(OR:1.45,95% CI:1.26-1.79,P=0.015) instead of sequentially(OR:0.85,95% CI:0.64-1.35,P=0.26).CONCLUSION: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long-term survival and reduce local-regional cancer recurrence.Concurrent administr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was superior to 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neoplasms/surgery Esophageal neoplasms/radiotherapy Antineoplastic agen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spective studi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TA-ANALYSIS
下载PDF
腹膜后肿瘤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晓辉 李沛雨 +2 位作者 张勇 张楠 马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647,共2页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经腹部CT和(或)MRI确诊为腹膜后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以下病例:(1)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组织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生殖系统;(2)术前CT和(或)MRI已发...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经腹部CT和(或)MRI确诊为腹膜后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以下病例:(1)术后病理证实肿瘤组织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生殖系统;(2)术前CT和(或)MRI已发现肿瘤病变范围广泛,腹膜后多处受累。保留病变局限于腹膜后单一区域的患者。共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者62例,将其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n=30),行腹膜后肿瘤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对照组(n=32),单纯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变化、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腹膜后肿瘤安全性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放射疗法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治疗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余永利 罗全勇 +5 位作者 陈立波 罗琼 丁颖 陆汉魁 朱瑞森 马寄晓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Ⅰ治疗的生存率变化。方法①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患者566例,按转移部位分组为颈淋巴结转移356例,肺转移128例和骨转移82例。②本院外科1991~2003年 DTC 术后随访患者198例,均未行^(1... 目的总结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Ⅰ治疗的生存率变化。方法①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患者566例,按转移部位分组为颈淋巴结转移356例,肺转移128例和骨转移82例。②本院外科1991~2003年 DTC 术后随访患者198例,均未行^(131)Ⅰ清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简称清甲)或治疗转移灶,仅接受术后 TSH 抑制(T_4)治疗。③本科1991~2003年收治 DTC 术后即行^(131)Ⅰ清甲者194例,术后2~6周即行^(131)Ⅰ清甲及后续转移灶^(131)Ⅰ治疗,并辅以 TSH 抑制(T_4)治疗。④根据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组(无死亡)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析其变化。结果①所有患者^(131)Ⅰ治疗后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2.38%。②颈淋巴结转移组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8.09%,肺转移组87.50%,骨转移组80.41%;近端(颈淋巴结)转移组(无死亡)生存率明显高于远端(肺或骨)转移组(X^2=4.074,P<0.05)。③手术+^(131)Ⅰ+T4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T_4组(X^2均>3.84,P<0.05)。结论 ^(131)Ⅰ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碘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文斌 高红梅 +7 位作者 祝淑钗 何君 李腾 李曙光 李幼梅 刘志坤 李娟 苏景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0-346,共7页
目的比较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术后放疗(PORT)和术后放化疗(POCRT)患者的失败模式,探讨适合不同亚组人群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不同治疗方式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失败模式的关系,... 目的比较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单纯手术、术后放疗(PORT)和术后放化疗(POCRT)患者的失败模式,探讨适合不同亚组人群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不同治疗方式Ⅱ和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失败模式的关系,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胸腔-区域复发率为40.8%,远处转移率为27.4%。三组患者的1、3、5年胸腔-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间远处转移率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OCRT与单纯手术和PORT组患者相比胸腔内复发率较低;而单纯手术组患者较POCRT和PORT组患者远处转移率低。Ⅲ期较Ⅱ期患者的血行转移率高。与N0期相比,N1期患者锁骨上及腹腔淋巴结复发率和血行转移率均较高(P<0.05)。N0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后,胸腔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且N1期患者似乎更能从POCRT中受益。Ⅱ期患者中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其锁骨上淋巴复发率和胸腔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患者,但Ⅱ/Ⅲ期接受术后辅助性治疗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要高于单纯手术患者。结论Ⅱ期和Ⅲ期食管癌有较高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POCRT较PORT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胸腔-区域复发率;建议Ⅱ期和N1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常规应用放化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治疗 术后 放射治疗 放化疗 失败模式
下载PDF
联合放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晓燕 迟宝荣 +5 位作者 杨雷 刘蒙蒙 单既英 金凤岚 范秀丽 刘子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放化疗对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版软件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 目的探讨联合放化疗对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版软件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篇,联合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比较,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肿瘤特异生存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13[95%CI(1.02,1.25)]及1.12[95%CI(1.03,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合并后的RR值分别为1.04[95%CI(0.96,1.12)]、0.35[95%CI(0.11,1.11)]及1.01[95%CI(0.57,1.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改善Ⅰ~Ⅲ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的5年无进展生存及肿瘤特异生存,但对改善总生存及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放疗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峥 饶石磊 +2 位作者 齐书然 张凯 王旸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后放疗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Ⅰ期EC患者250例,根据其手术-病理分期给予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术后辅...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后放疗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Ⅰ期EC患者250例,根据其手术-病理分期给予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方式:单纯阴道内照射108例(43.2%),盆腔外照射43例(17.2%),内外联合照射99例(39.6%)。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平均随诊时间(52.58±12.35)月,5年随访率为86.4%(216/250),总随访率为83.2%(208/250)。250例患者中,10例因EC复发恶化死亡,8例因原发或继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高危疾病死亡。5年总生存期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率分别为92.6%和89.5%。5年总复发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4%(21/250)、6.4%(16/250)和4.8%(12/25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影响总生存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子宫下段受累(P=0.014)和放射治疗前贫血(P=0.009)。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151例(60.4%)出现1、2级急性放射性肠炎,9例(3.6%)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24例(9.6%)出现其他晚期不良反应。结论:Ⅰ期EC患者术后行辅助性放射治疗后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总生存期率的影响因素为放疗前贫血和子宫下段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术后放疗 不良反应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雅卿 楼洪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 评价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价值。方法 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 184例 ,12 6例接受术后放疗 ,5 8例行单纯手术 ,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 5年生存率。结果 在早期 (Ⅰ、Ⅱ期 )子宫内膜癌 ,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局... 目的 评价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价值。方法 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 184例 ,12 6例接受术后放疗 ,5 8例行单纯手术 ,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及 5年生存率。结果 在早期 (Ⅰ、Ⅱ期 )子宫内膜癌 ,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7.5 %、2 1.9% (P <0 .0 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1%、6 8.2 % ,两组差异呈显著性 (P <0 .0 1) ,在晚期 (Ⅲ、Ⅳ期 )子宫内膜癌 ,两组的 5年生存率为 35 .6 %、2 9.4 % (P >0 .0 1)。结论 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可以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 5年生存率 ,降低局部复发率 ,对于Ⅲ、Ⅳ期子宫内癌 ,术后放疗不能改善 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肿瘤 术后放疗 生存率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丹明 武新虎 +1 位作者 朱锡旭 高淑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1807-1810,182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野的逆向调强放疗方案,研究符合临床要求的乳腺癌术后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8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进行预防照射,采用5、7、9、11和13个照射野5种方法分别制订逆向调强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靶区... 目的:比较不同照射野的逆向调强放疗方案,研究符合临床要求的乳腺癌术后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8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进行预防照射,采用5、7、9、11和13个照射野5种方法分别制订逆向调强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靶区平均剂量50Gy,选择剂量最佳方案进行治疗,比较这5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适合度指数(CI)、不均匀指数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值等指标。结果:11~13个野的逆向调强计划可使临床靶区体积(CTV)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而5种照射方案相比,除了右肺外,其余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3个调强照射野可使乳腺癌术后调强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而不会增加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方法
下载PDF
Ⅲ级和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贾敬好 王静 +4 位作者 王巍 孙璐 刘建平 刘卫东 韩春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评价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9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33例。分析患者近期疗效。结果... 目的评价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放疗19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33例。分析患者近期疗效。结果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1、2年样本数分别为22、7例。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0%、13.46%。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术前有无癫痫、是否同期化疗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P=0.000、0.013、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有无癫痫发作、放疗是否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0.018、0.028、0.006)。结论Ⅲ、Ⅳ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肿瘤切除程度、术前有无癫痫发作、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恶性胶质瘤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术后放射疗法 脑肿瘤 术后放化疗法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勤富 汪楣 +4 位作者 汪良骏 杨宗贻 张汝刚 张大为 殷蔚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 评价术后放疗对根治术后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  1982年 2月至 1995年12月收治的 36 6例小于 6 5岁的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 (n =184)和单纯手术组 (n= 182 )。结果 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 5... 目的 评价术后放疗对根治术后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方法  1982年 2月至 1995年12月收治的 36 6例小于 6 5岁的N1与N2 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随机分为术后放疗组 (n =184)和单纯手术组 (n= 182 )。结果 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手术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3 .4%± 5 .1%和 40 .5 %± 4.6 % (P =0 .5 6 )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2 .9%± 5 .2 %和 38.3 %± 4.5 % (P =0 .2 8)。T3 4 N1M0 患者在术后放疗组的 5年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5 8.1%± 15 .5 %和 6 5 %± 12 % ,单纯手术组则分别为 39.9%± 10 .2 % (P =0 .0 92 )和40 %± 10 % (P =0 .0 5 7)。术后放疗可明显减少胸内复发 (P <0 .0 1)。结论 术后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 ,对总的生存改善不明显 ,但对T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术后放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广原 梅齐 +2 位作者 刘灿 熊慧华 胡国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放射治疗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术后病理证实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单纯放疗(RT)以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 目的比较单纯放射治疗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术后病理证实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单纯放疗(RT)以及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组,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和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间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相似,其中病灶未完全切除患者共62例。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RT-TMZ)以及单纯放射治疗(RT)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0.0%(P<0.05)。RT-TMZ组中位生存期为16.2月,RT组仅10.7月(P<0.05)。RT-TMZ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4.4%和46.5%,明显高于单纯RT组(P<0.05)。而RT-TMZ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呕吐。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治疗 脑肿瘤/治疗 达卡巴嗪/治疗应用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手术后期间 预后
下载PDF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2 位作者 曲昂 田素青 王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2033-2036,共4页
目的:评价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1年9月-2008年8月收治45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采用常规4野等中心适形照射技术,全盆腔6-10MV-X,DT46-50Gy/23-25 f/31-35d,2Gy/f,5 f/w。结果:中位随访50个月,1年、... 目的:评价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1年9月-2008年8月收治45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采用常规4野等中心适形照射技术,全盆腔6-10MV-X,DT46-50Gy/23-25 f/31-35d,2Gy/f,5 f/w。结果:中位随访50个月,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 0 0%、96.9%和88.9%,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2%、84.2%和84.2%。1年、3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8%、94.6%和94.6%。1年、3年和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7%、12.3%和12.3%。45例患者的急性反应主要是1例4°WBC减少症,3例3°腹泻。14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出现晚期并发症,其中3例为肠梗阻,2例3°,1例5°。结论:术后放疗可以降低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局部控制率,但晚期放射损伤发病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 早期病变
下载PDF
术后放疗在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升晔 杜向慧 +1 位作者 楼建林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96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放射治疗者210例,未行放疗者286例。术后随访满5... 目的探讨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疗效及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96例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放射治疗者210例,未行放疗者286例。术后随访满5年,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影响复发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92.3%(458/496),5年局部复发率7.3%(36/496),远处转移率12.1%(60/496)。术后放疗组与未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和9.4%(χ2=4.780,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复发与是否行肿瘤局切术[Exp(B)=3.420,P=0.004]、月经状况[Exp(B)=0.336,P=0.032]、肿块位置[Exp(B)=4.744,P=0.000]、淋巴结清扫个数[Exp(B)=5.507,P=0.000]相关。结论术后放疗可降低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肿瘤局切术后、绝经前、肿块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淋巴结清扫数<10个等为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高危因素,对这部分患者应积极考虑行术后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乳腺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手术后期间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调强放疗联合TC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国强 罗敬 +4 位作者 郑志坚 徐玉云 张锦宏 陈爱辉 杨海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4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中,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TC)化疗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已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调强放疗,观察组术后接受调... 目的:分析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中,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TC)化疗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已接受手术治疗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调强放疗,观察组术后接受调强放疗联合TC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完成治疗并随访3个月时,均无患者死亡。入组时,两组各项FACT-G-V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并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各项FACTG-V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截至2016年12月31日,观察组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TC化疗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 子宫内膜癌 术后 调强放疗 TC化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安云婷 李霞 +5 位作者 李隆玉 李汉萍 罗兵 舒宽勇 潘玫 曾四元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评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价值。方法选择宫颈侵犯、G3级、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侵犯、腹水细胞学阳性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样腺癌268例,140例接受术后放疗,128例接受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 目的评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价值。方法选择宫颈侵犯、G3级、深肌层浸润、淋巴脉管侵犯、腹水细胞学阳性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样腺癌268例,140例接受术后放疗,128例接受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辅助放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4%和92.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毒性反应比较,术后辅助放化疗组的毒性反应明显增加(P<0.05)。结论术后辅助盆腔放疗加化疗不能提高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的5年生存率,且毒性反应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术后放疗 术后放疗联合化疗 生存率
下载PDF
胃癌术后IMRT和VMA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莉霞 李夏东 +1 位作者 章霓 俞玉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胃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以及正常组织受量等方面的区别,比较两种计划的优缺点。方法选取1... 目的研究比较胃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以及正常组织受量等方面的区别,比较两种计划的优缺点。方法选取10例胃癌术后放疗患者,勾画完靶区后,分别运用静态调强和动态调强制作计划,比较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脊髓的受量以及正常组织肝V5、V30、Dmean和双肾V12、V22、Dmean。结果 VMAT计划与IMRT计划比较,适应性和均匀性较好(均P<0.05),正常肝组织受量V5、V30、Dmean相对较低(均P<0.05),双肾受量和脊髓的最大受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术后的VMAT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及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正常肝组织的受量相对较低,对保护肝组织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用VMAT计划从剂量学及效率上都优于IMRT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放射疗法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下载PDF
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瑞杰 王俊杰 姜伟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索和评价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新适形弧技术将计划靶区矢状面体中线2侧各删除宽1.25cm的区域,以生成左右2个剂量成形结构,分别以2个剂量成形结构及其中心为靶区及等中心设计2个180°... 目的:探索和评价一种新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新适形弧技术将计划靶区矢状面体中线2侧各删除宽1.25cm的区域,以生成左右2个剂量成形结构,分别以2个剂量成形结构及其中心为靶区及等中心设计2个180°适形弧。通过对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个等中心的适形弧治疗(two-axis conformalarc therapy,2A-CAT)、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对2A-CAT进行剂量学评价。结果:适形弧、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的平均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83、0.61和0.88,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5、1.08和1.10。适形弧计划中小肠+结肠、直肠、膀胱和盆腔骨的平均照射剂量较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分别低1.19、3.39、4.65和1.64Gy,但较调强放疗计划略高。适形弧计划中正常组织的平均照射剂量较调强放疗计划高1.87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适形弧放射治疗技术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相比,可明显改善剂量分布的适形度和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但较调强放疗技术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适形弧 全盆腔放射治疗
下载PDF
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律 柯晓慧 +1 位作者 李胡斌 胡芝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放疗、化疗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a期5例,b期16例,a期13例;术前放疗、化疗13例,术后全部行同步放疗、...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放疗、化疗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a期5例,b期16例,a期13例;术前放疗、化疗13例,术后全部行同步放疗、化疗;单个淋巴结转移26例,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转移8例。结果淋巴结转移率22.1%(34/154),34例淋巴结转移患者全部行术后同步放疗、化疗,5年生存率82.4%。转移淋巴结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86.7%;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cm者,5年生存率57.9%;1个淋巴结转移至1级组患者,5年生存率76.6%;转移至2级组患者,5年生存率45.0%。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术后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同步放疗、化疗,可有效地提高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淋巴转移 手术后期间 预后
下载PDF
晚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复发的放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中和 竺涵光 +2 位作者 林国础 张志愿 邱蔚六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1,共3页
对1988年7月1994年8月间接受放疗的67例晚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放疗后完全缓解为29.9%(20/67),部分缓解为40.3%(27/67),无效为29.9%(20/67);总有效率为7... 对1988年7月1994年8月间接受放疗的67例晚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放疗后完全缓解为29.9%(20/67),部分缓解为40.3%(27/67),无效为29.9%(20/67);总有效率为70.1%(47/67);放疗后已死亡50例,中位生存期16月;生存率:1年为56.7%(38/67),2年为20.9%(14/67),3年为4.5%(3/67);远处转移率31.3%,放疗并发症率11.9%。分析表明,照射50Gy以上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50Gy以下者(P<0.01);超分割连续放射的疗效优于分段放射(P<0.05)。本文对复发患者的放疗反指证及提高疗效的多模式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癌 术后复发 口腔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放疗与未放疗局部复发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成 许之晨 +3 位作者 潘建基 王玲华 陈明芬 杨燕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局部复发的模式,评估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0年行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239例,分为单纯手术组(175例... 目的通过分析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局部复发的模式,评估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0年行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239例,分为单纯手术组(175例)与预防性放疗组(64例),分析比较二者局部复发模式的差异。结果 23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单纯手术组与预防性放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类型均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分别占90.29%与95.31%;在淋巴结转移中均以纵隔淋巴结转移为多见。单纯手术组胸上段食管癌腹部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胸中段及胸下段(χ2=9.452,P=0.009)。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χ2=7.615,P=0.006)。而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颈部淋巴结复发(χ2=1.242,P=0.265)、中纵隔淋巴结的复发(χ2=0.023,P=0.880)、腹部淋巴结的复发(χ2=1.470,P=0.2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上纵隔区、中纵隔区是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预防性照射上纵隔区对减少该部位的复发有很大价值,术后放疗靶区须包括上纵隔区。胸下段食管癌及原腹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是腹部相应转移区域预防性放疗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 局部复发 术后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