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al Implication of tThe Expression of Aurora B in Normal Endometrium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普茜 周倩珺 +1 位作者 任利容 肖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3期337-339,共3页
The expression of Aurora B in normal endometria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s and its 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s were investigated. 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SP) immunohi... The expression of Aurora B in normal endometria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s and its 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s were investigated. 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S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urora B in 10 cases of normal proliferative phase endometria, 10 cases of normal secretory phase endometria and 72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1988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grade, there were 37 patients in grade 1, 23 in grade 2 and 12 in grade 3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FIGO stage, there were 59 patients in stage Ⅰ-Ⅱ and 13 patients in stage Ⅲ-Ⅳ. Aurora B was expressed in both normal proliferative phase endometria, secretory phase endometria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s, but its positive labeling index (PLI) in proliferative phase endometr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ecretory phase endometria (P〈0.01)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s (P〈0.01). The PLI of Aurora B was lower in tumors with well differentiation (G1), low surgical staging (Ⅰ-Ⅱ), and ≤1/2 myometrial invasion than that in tumors with moderate and low differentiation (G2--G3), higher surgical staging (Ⅲ-Ⅳ), and 〉1/2 myometrial invasion (all P〈0.01). Aurora B exerts its functions in the replication of normal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Expression of Aurora B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iologic behavior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dicating that Aurora B may be a promising prognostic factor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um endometrial carcinoma Aurora B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CYCLIN D_1 IN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2
作者 主改霞 邢兰瑛 +1 位作者 吕海霞 梁劲荃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0年第2期163-167,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p16 and cyclin D 1 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s 12 cases of normal endometrium,22 cases of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and 41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ole of p16 and cyclin D 1 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Methods 12 cases of normal endometrium,22 cases of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and 41 cas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p16 and cyclin D 1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 P. Results In normal endometrium p16 was expressed while cyclin D 1 was almost negative in the proliferative phase,but both of them were negative in the secretory phase.Among the groups of the simple and compound hyperplasia, the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the endometrial carcinoma,the expression of p16 showed a descending tendency,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showed an ascending tendency.In endometrial carcinomas the expression of p1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endometrium and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P <0.01, P <0.05).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in proliferate endometrium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endometrium ( P<0.05,P<0.01) .The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in the atypical hyperplasia group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simple and compound hyperplasia group ( P <0.01).In endometrial carcinoma,the expression of p16 was decreasing with the descending of cell differentiate degree, on the opposi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was increased and there exist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G 1 and G 2,G 3(P<0.01).Conclusion p16 is a negative regulating factor of cell cycle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while cyclin D 1 is a positive one.Both of them are important in the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The low expression of p16 and the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are related with the malicious biological behavior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mayb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judgement of prognosis.Overexpression of cyclin D 1 may be an earlier molecular event in the gene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erative endometrium endometrial carcinoma P16 cyclin D 1 regulation of cell cycle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Primary Endometrial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with Cytological,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3
作者 Kazuhiro Kobayashi Masashi Matsuyama +8 位作者 Fumimasa Etori Naomi Kawaguchi Kyoko Nambu Asuka Sekiya Yuka Hiraku Kazushige Yamamoto Naoki Watanabe Tetsuya Yamada Takuji Tanaka 《Ope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An 84-year-old woman suffered from post-menopausal genital bleeding for 3 months. Based on the endometrial cytological findings (suggestive of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showing that there were rosette-like ... An 84-year-old woman suffered from post-menopausal genital bleeding for 3 months. Based on the endometrial cytological findings (suggestive of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showing that there were rosette-like and cord-like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small rounded tumor cells with oval nuclei and scanty cytoplasm, radical hysterectomy was performed.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s on the operated specimens revealed primary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 Despite the extensive treatment against the malignancy, the patient died due to widespread metastases after 5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and autops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um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NEUROENDOCRINE Cells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型子宫内膜黏液癌临床病理特征
4
作者 解建军 李博 +4 位作者 张永欢 任风梅 刘芳 张慧 杜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型子宫内膜黏液癌(GTEA)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21-02—2022-07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1例原发性GTEA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例原发性GTEA,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STK11基因突变情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型子宫内膜黏液癌(GTEA)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21-02—2022-07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1例原发性GTEA和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例原发性GTEA,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STK11基因突变情况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69岁、78岁,术前刮宫病理检查均提示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例1主要表现为两种组织学形态,一种呈管状乳头状排列,另一种在富于黏液的背景中可见黏液腺癌细胞团及印戒细胞;例2主要呈筛孔状及绒毛腺管状结构,衬覆黏液柱状上皮,核轻度异型。2例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EA、Villin、PAX8,不同程度表达P16、CK7、MUC-6,P53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40%、45%,错配修复蛋白(MMR)检测示微卫星稳定性,STK11基因8号外显子检测,未发现热点突变。例1随访17个月,CT示肺内多发性肿瘤转移,例2随访5个月,病情稳定。结论原发性GTEA是一种较罕见肿瘤,形态及免疫表型具有胃(胃肠)等分化的特点,需要与多种恶性肿瘤进行鉴别,与经典子宫内膜黏液癌相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胃肠型黏液癌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阴道微生物群与子宫内膜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玉婷 王哲 张三元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54-1558,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中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呈逐渐年轻化趋势,随着宫腔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水平显著提高,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展开... 子宫内膜癌是中国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呈逐渐年轻化趋势,随着宫腔镜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癌的诊治水平显著提高,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近年随着微生物组学的展开,阴道微生物群与女性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阴道微生物群失调可能通过诱发炎性、与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破坏乳杆菌的保护效应和产生细胞毒等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某些阴道微生物群有望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的标志,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率。综述阴道微生物群与子宫内膜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阴道 微生物群 细菌性 免疫炎性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及宫腔占位用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阈值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勤妹 李金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病灶大小用于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及子宫内膜癌(EC)最佳阈值和AH及EC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因各种原因行宫腔镜诊刮及子宫...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病灶大小用于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及子宫内膜癌(EC)最佳阈值和AH及EC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因各种原因行宫腔镜诊刮及子宫内膜病灶切除的绝经后女性共53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AH及EC的危险因素。按有无绝经后出血(PMB)分为两个亚组,分别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和病灶大小的最佳阈值。结果:(1)AH及EC的发生率4.32%,PMB患者和无PMB患者AH及EC的发生率分别为8.18%和2.67%。(2)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病灶较大、内膜边界不清、内膜血流信号丰富是AH及EC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最佳阈值,非PMB患者为9.8 mm,AUC为0.718,敏感度66.7%,特异度78.7%;PMB患者为7.0 mm,AUC为0.832,敏感度85.7%,特异度76.0%。病灶大小最佳阈值,非PMB患者为12.7 mm,AUC为0.826,敏感度83.3%,特异度77.7%;PMB患者为11.3 mm,AUC为0.787,敏感度100.0%,特异度65.9%。结论:以子宫内膜厚度和宫腔内病灶大小来预测子宫内膜恶变风险是可行的,但应根据PMB状态采取不同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不典型增生 绝经后出血 子宫内膜厚度 宫腔占位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累及子宫内膜、卵巢一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至柔 王新焘 +1 位作者 胡群超 诸海燕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宫颈鳞状细胞癌以浅表扩散的方式累及子宫内膜表面较为罕见,目前仍缺乏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指导。报道1例60岁女性,因绝经后异常阴道流液就诊于我院,人乳头瘤病毒16阳性,后行腹腔镜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 宫颈鳞状细胞癌以浅表扩散的方式累及子宫内膜表面较为罕见,目前仍缺乏针对性的临床诊疗指导。报道1例60岁女性,因绝经后异常阴道流液就诊于我院,人乳头瘤病毒16阳性,后行腹腔镜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累及腺体,广泛浅表蔓延至子宫内膜,并累及右侧卵巢浆膜面,且3处病灶呈现p16及Ki-67的一致性高表达。对既往文献报道及本病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子宫内膜 卵巢 乳头状瘤病毒科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晚期子宫内膜癌45例的综合治疗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小梅 张传楷 +2 位作者 李卉 陈燕 杨炳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Ⅲ期子宫内膜癌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 ,根据病理特点、转移部位等 ,31例行含化疗的综合治疗 ,11例手术与放疗 ,3例单纯放疗 ,全部病例均接受激素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以...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Ⅲ期子宫内膜癌 ,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 ,根据病理特点、转移部位等 ,31例行含化疗的综合治疗 ,11例手术与放疗 ,3例单纯放疗 ,全部病例均接受激素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以铂类为主。 17例选用CFP方案 (5 4 83%) ,5例选用EFP方案 (16 12 %) ,3例选用CP方案 (9 6 8%) ,4例CAP方案 (12 90 %) ,2例其他。生存分析由SPSS 8 0提供的Kaplan Meier模型处理。结果 :Ⅲ期 15例行手术与化疗 ,16例行手术化疗与放疗 ,11例行手术与放疗 ;二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 2 3%、78 97%、70 71%,无显著性差异。五年生存率为 30 2 9%、47 38%、14 14%,含化疗的方案在改善远期疗效中有一定作用 (P <0 0 5 )。结论 :Ⅲ期子宫内膜癌提倡综合治疗 ,含化疗的综合治疗对远期疗效的作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CA_(125)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范余娟 邹靖 +3 位作者 徐红 蒙亚晴 范江涛 徐文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基因1(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癌组)、14例子... 目的:研究乳腺癌基因1(γ-synuclein)表达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癌组)、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中γ-synuclein的表达,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γ-synuclein阳性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379,P<0.01),其中,γ-synuclein在子宫内膜癌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子宫内膜癌组γ-synuclein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P<0.01)。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水平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χ2=7.040,P<0.01)。γ-sy-nuclein、血清CA125之间无相关性(r=0.201,P>0.05)。结论:γ-synuclei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可能作为预后指标;血清CA125水平可能预示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基因1 癌抗原125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HOXA11基因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燕 钟刚 +5 位作者 胡俊波 杨帆 杜欣 吴莺 方敏 李红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HOXA11蛋白在人子宫内膜良、恶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20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生(39例)、不典型增生(33例)和子宫内膜腺癌(41例)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OX... 目的:探讨HOXA11蛋白在人子宫内膜良、恶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20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生(39例)、不典型增生(33例)和子宫内膜腺癌(41例)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OXA11在人子宫的内膜腺上皮和间质、肌层及血管壁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的表达随着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癌组织则显著性下降(P<0.01),在肌层及血管壁中表达各组间无差异。结论:在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增生的演变过程中,HOXA11表达呈下降趋势,可作为子宫内膜恶性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腺癌 HOXA-1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爱文 陈雅卿 +1 位作者 俞华 楼洪坤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对52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78.8%。在单因素分析中,妊娠次数、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卵巢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和...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对52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78.8%。在单因素分析中,妊娠次数、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卵巢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53过度表达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结论]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是青年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应慎行保留卵巢的手术。Ⅳ期青年患者应争取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青年患者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小青 喻晓洁 +1 位作者 罗兵 万建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系统回顾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和同期子宫内膜样腺癌6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和同期60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平均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系统回顾自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和同期子宫内膜样腺癌6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和同期60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4.1岁和51.7岁,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转移率、肌层浸润率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48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均手术治疗,术后未辅助治疗10例,辅助化疗14例,辅助放疗13例,术后孕激素治疗2例,化疗联合放疗6例,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1例,放疗联合孕激素治疗2例。结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低,年龄较子宫内膜样腺癌大,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较差。治疗宜采取全面的分期手术联合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萍萍 肖梅 陈赛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13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和121名健康人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13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和121名健康人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TK1水平[3.14(1.87-3.95)pmol/L]显著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疾病组[1.31(0.95-1.63)pmol/L]和正常对照组[1.24(0.62-1.49)pmol/L](P<0.01);而子宫内膜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阳性率(6 1.7%)远高于其他生殖道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15.6%)]、糖抗原[CA199(14.5%),CA125(17.9%)]。结论:血清TK1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 增强化学发光法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癌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建军 王自能 罗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形态结构特征.方法:绝经期妇女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35例,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组织DC形态结构特征.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DC相比:光镜下,子宫内膜癌DC大多形态较...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形态结构特征.方法:绝经期妇女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35例,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组织DC形态结构特征.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DC相比:光镜下,子宫内膜癌DC大多形态较规则呈圆形,但也可见到卵圆形或多角形DC;胞体显著变小,细胞膜表面树突状突起难以见到,但胞核显著减小.电镜下,子宫内膜癌DC胞膜较光滑,胞膜表面树突状胞质突起显著减少,部分突起呈粗短状;胞质中圆形而电子密度高的初级溶酶体和不规则形且电子密度高低不一的次级溶酶体多见;粗面内质网丰富;含微量絮状电子致密物的胞饮小泡显著减少;胞核显著减小,居于胞质一侧,常呈肾形或马蹄形,核内常染色质较少,异染色质多边集于核膜下.结论:人子宫内膜癌组织DC形态结构的改变,影响DC对肿瘤抗原的摄取、加工及提呈功能,进而导致机体肿瘤逃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样 树突细胞 超微结构 抗原呈递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TRAIL诱骗受体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榕 姬秋和 +4 位作者 刘雪松 陈健康 马福成 张南雁 金伯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7期489-490,495,F002,共4页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癌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诱骗受体 (DcR1、DcR2 )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 1 3例子宫内膜癌和 7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DcR1、DcR2的表达 ,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含量变化。 结果 :...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癌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诱骗受体 (DcR1、DcR2 )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 1 3例子宫内膜癌和 7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DcR1、DcR2的表达 ,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含量变化。 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DcR1、DcR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子宫内膜显著减低。 结论 :DcR1、DcR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诱骗受体
下载PDF
Klk6、Her-2蛋白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云峰 熊雅波 +3 位作者 杨春林 鲁洁琼 傅云雀 苏雪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6(Klk6)、Her-2蛋白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增生期内膜、单纯性增生性内膜、复杂性不典型增生性内膜各19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38例中Klk6、Her-2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利... 目的探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6(Klk6)、Her-2蛋白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增生期内膜、单纯性增生性内膜、复杂性不典型增生性内膜各19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38例中Klk6、Her-2蛋白、Ki-67的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和Graphpad Prism 5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并探讨其意义。结果 Klk6、Her-2蛋白、Ki-67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其他病变(P<0.05),Klk6在不同肿瘤临床分期中表达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Klk6、Her-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分级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Klk6、Her-2蛋白、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Klk6与子宫内膜癌分期相关,对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KLK6 HER-2蛋白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生存素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蕊 刘朝霞 +2 位作者 俞进 梁竹巍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189-191,222,共4页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g)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生存素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级别及浸润子宫肌层深度的关系。方法 取正常周期、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各2 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g)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生存素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级别及浸润子宫肌层深度的关系。方法 取正常周期、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各2 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0例以及子宫内膜癌2 0例,应用人生存素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SCP法,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生存素在2 0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中全部表达,细胞浆呈均匀染色;2 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6 0 %呈细胞浆均匀染色染色;10例萎缩型子宫内膜均不表达生存素;2 0例单纯增生子宫内膜全部表达生存素,细胞浆均匀染色;2 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全部表达生存素,但间质细胞表达弱于腺上皮细胞;30例子宫内膜癌细胞10 0 %表达生存素,特点是10 0 %浆表达,间质细胞表达明显弱于腺上皮细胞,同时4 3 33%核表达,且核表达率与临床期别、病理级别、侵犯基层深度有密切关系,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生存素不是子宫内膜癌特有的标志蛋白,但可能是预后判断和监测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正常子宫内膜 表达研究 生存素 腺上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级别 单纯增生 细胞表达 不典型增生 多克隆抗体 SSCP法 非典型增生 细胞浆 临床分期 子宫肌层 表达情况 密切关系 标志蛋白 差异显著 监测治疗
下载PDF
上皮型钙黏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狄文 方秀丽 +2 位作者 丁传伟 朱建善 林其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0-722,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6例子宫内膜癌及 10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 (对照组 )的E cad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 cad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6例子宫内膜癌及 10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 (对照组 )的E cad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 cad表达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子宫内膜癌E cad表达水平 :①与临床分期相关 ,临床早期表达显著高于晚期 (P <0 .0 5 ) ;②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分化越差 ,表达越低 (P <0 .0 5 ) ;③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成反比 ,浸润肌层越深表达越低 (P <0 .0 5 )。结论 E cad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黏蛋白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未分化及去分化癌8例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昀 晋薇 +2 位作者 宋欣 田侠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未分化及去分化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筛选2005—2015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可明确诊断为子宫未分化癌、去分化癌的病例,观察并总结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特...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未分化及去分化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筛选2005—2015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可明确诊断为子宫未分化癌、去分化癌的病例,观察并总结此类病例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特殊染色在诊断中的作用,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符合该诊断的病例共8例,其中去分化癌6例,未分化癌2例;中位年龄55岁,6例为绝经后发生。临床表现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FIGO分期IC期3例,IIB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镜下均见小圆细胞肿瘤成分伴地图样坏死,浸润子宫肌壁深层,1例可见较大的肿瘤细胞及瘤巨细胞。部分瘤细胞似浆细胞样或横纹肌样,黏附性差,核分裂象平均>20个/10HPF。6例可见脉管癌栓;6例经多点取材,于肿瘤周边见高~中分化内膜样癌成分(<10%),故诊断为去分化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小圆细胞成分的部分区域vimentin(+),上皮性标记物pan-CK、EMA、CK7和CK8/18至少有一种局灶(+),部分肿瘤细胞CD99、CD56及Syn(+),7例CD138(+);但ER、PR均(-)。4例见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网织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呈小巢状分布。3例FIGOⅢ~Ⅳ期患者均死于肿瘤,平均生存期13.3个月,其余被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子宫未分化及去分化癌罕见,鉴别诊断时需多种上皮性标记物联合使用,且至少有一种上皮性标记物局灶阳性方可诊断。网织染色能较好地与间叶来源的肉瘤进行鉴别。其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诊断 去分化癌 未分化癌 子宫内膜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术后10年生存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蔡昱 翟建军 +3 位作者 段仙芝 何川 战媛 崔媛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期根治术后生存10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各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的...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因素。方法对1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期根治术后生存10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各因素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各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3年以上生存率达92%(155/169),5年以上生存率达82%(139/169)、10年以上生存率达74%(126/169)。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细胞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P<0.05);而肿瘤大体分型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05),术后放疗、化疗及孕激素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前提,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10年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