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e Report of a Pseudoaneurysm of Ascending Aorta Treated by Stent
1
作者 Mohammed Malik Bennani Mohamed Reda Barchiche Louis Chebli 《Open Journal of Clinical Diagnostics》 2023年第3期62-67,共6页
Pseudoaneurysms of the ascending aorta are a rare complication of aortic and cardiac surgery.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clinical case of a 56-year-old patient with a fortuitous diagnosis of a pseudoaneurysm of asc... Pseudoaneurysms of the ascending aorta are a rare complication of aortic and cardiac surgery.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clinical case of a 56-year-old patient with a fortuitous diagnosis of a pseudoaneurysm of ascending aorta that was treated by an endovascular stent-graft. We discuss in this article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spect of the case and the place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the ascending aor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ANEURYSM Ascending Aorta Bentley Stent-Graft endovascular treat
下载PDF
Giant aneurysm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nd 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 (PPTA)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GDC coiling, a case report of experience in Ramathibodi hospital
2
作者 P. Jiarakongmun S. Pongpech J. Suvikrom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PPTA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GDC coiling a case report of experience in Ramathibodi hospital Giant aneurysm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nd persistent 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
下载PDF
22例鼻咽癌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3
作者 何芷怡 车秀娟 张广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总结鼻咽癌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共入组22例鼻咽癌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点,并初步探讨血管内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在22例患者中,7例(31.8%... 目的:总结鼻咽癌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共入组22例鼻咽癌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点,并初步探讨血管内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在22例患者中,7例(31.8%)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12例(54.5%)无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3例(13.6%)有两项高危因素。所有患者接受颅脑MRI检查排除肿瘤转移。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为急性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放疗诱发的颈动脉损伤可导致急性脑梗死;且在无传统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易被忽略。临床上可通过颈动脉彩超等方法动态监测,积极预防,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鼻咽癌 临床特点 血管内治疗 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4
作者 杜海松 康康 王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6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入医院。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行血管内介入,试验组行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入医院。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行血管内介入,试验组行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获得确切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其相关症状,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同时能够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急性脑梗死 治疗有效率 中医证候积分 FMA评分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振 刘兵辉 +5 位作者 刘朝 孙晓祯 韩凯昊 王禹 徐浩文 管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后循...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2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共27个动脉瘤,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4个,后循环动脉瘤13个。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7个动脉瘤共置入28枚FD(包括Pipeline 16枚,Tubridge 9枚,Surpass 3枚),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100%。27个动脉瘤的术后即刻OKM分级:A级3个(11.1%),B级15个(55.6%),C级5个(18.5%),D级4个(14.8%)。27例患者中,5例(18.5%)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缺血性事件3例(11.1%),出血性事件2例(7.4%),致残2例(7.4%),死亡1例(3.7%)。2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_(1),Q_(3))]为8(7,19)个月,其中18例患者(18个动脉瘤)行DSA随访,OKM分级:B级1个(5.6%),C级3个(16.7%),D级14个(77.7%),无一例患者的动脉瘤复发;末次随访显示,mRS≤2分者25例,3分者1例。结论应用FD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技术成功率高,中期随访动脉瘤的闭塞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操作 治疗结果 血流导向装置
原文传递
腔内旁路移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附9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曹贵松 景在平 +3 位作者 叶必远 包俊敏 周颍奇 徐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腔内旁路移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研究其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9例腹主动脉瘤病人经腹股沟部切口暴露股动脉,经股动脉小切口插入人造血管复合体,动脉造影表明达到腔内完全隔绝。结果8例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恢复正... 目的探讨腔内旁路移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研究其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9例腹主动脉瘤病人经腹股沟部切口暴露股动脉,经股动脉小切口插入人造血管复合体,动脉造影表明达到腔内完全隔绝。结果8例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腔内旁路移植术具有微创、简便、疗效确实的优点,较传统手术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旁路移植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指征商榷 被引量:3
7
作者 汪忠镐 胡志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3-975,978,共4页
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IRAAA)不同于胸腹主动脉瘤和发生在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瘤,只要有合适而安全的腔内疗法就应立即积极应用,尤其是年老、多病、全身状态差的IRAAA病人,这样可避免巨大的手术风险。但腔内疗法存在内漏、装置耐久... 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瘤(IRAAA)不同于胸腹主动脉瘤和发生在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瘤,只要有合适而安全的腔内疗法就应立即积极应用,尤其是年老、多病、全身状态差的IRAAA病人,这样可避免巨大的手术风险。但腔内疗法存在内漏、装置耐久性、需要长期影像学随访和可能的反复再次矫正等问题,而手术治疗是一种已被充分确立的可靠耐久的治疗方法。因此,当解剖上有困难时不必一定要坚持采用微创法治疗,也不必降低手术指征。对小的主动脉瘤以致主动脉扩张者应进行微创治疗;对于相对年轻、健康或体力劳动者,采用何种方法为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腔内治疗 肾动脉平面
原文传递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脑血流在大脑前动脉A1近端后方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岗勤 张坤 +4 位作者 蔡栋阳 杨博文 赵同源 薛绛宇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微导管塑形方法在大脑前动脉A1近端后方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8例大...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脑血流流线的微导管塑形方法在大脑前动脉A1近端后方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8例大脑前动脉A1近端后方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术前均行全脑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然后依据3D-DSA数据打印1∶1透明树脂动脉瘤中空模型,应用CFD模拟动脉瘤血流流线并根据流线进行微导管塑形,体外使用动脉瘤模型验证微导管塑形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手术栓塞动脉瘤,并分析术中微导管的到位情况、成功率及稳定性。术后动脉瘤的栓塞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结果体外微导管到位验证试验显示,8例微导管均顺利到位,其稳定性良好。术中7例微导管一次性塑形顺利到位,1例动脉瘤因近端血管迂曲,行二次微导管塑形后顺利到位。所有患者术中导管头端稳定、支撑力良好,无导管脱出,均无动脉瘤破裂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DSA显示,7例动脉瘤完全栓塞(Raymond分级Ⅰ级),1例瘤颈少量残留(Raymond分级Ⅱ级)。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其中mRS 0分7例,1分1例。共6例进行了DSA随访,其中5例动脉瘤完全栓塞(Raymond分级Ⅰ级),1例瘤颈残留(Raymond分级Ⅱ级)。结论初步观察认为,基于CFD模拟脑血流流线塑形的微导管不仅到位成功率高,而且稳定、支撑力良好,可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动脉瘤的栓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大脑前动脉 治疗结果 计算流体动力学 微导管塑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