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孟志强
何涛
+2 位作者
尹望吾
江和平
陈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46,共4页
根据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Hy-permesh和LS-DYNA仿真软件,建立吸能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当配重块质量为1.5t,时速为50km/h,汽车正面碰撞时吸能装置的效能.仿真结...
根据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Hy-permesh和LS-DYNA仿真软件,建立吸能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当配重块质量为1.5t,时速为50km/h,汽车正面碰撞时吸能装置的效能.仿真结果表明,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汽车纵梁侵入量小(252.9mm)、碰撞能量的吸收比高(52.09%)、汽车X方向加速度峰值低(58.8g),验证了该吸能装置能有效地保护汽车和车内乘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性
车架
碰撞
弹簧管
吸能装置
有限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轨道车辆新型组合结构吸能装置耐碰撞性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艳文
肖守讷
+1 位作者
张志新
阳光武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为保证列车碰撞时车体次要部位或附加装置尽可能多地吸收撞击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出组合结构吸能装置的设计思想.根据耐撞性车体吸能装置设计原理,设计出不同截面形状管的组合结构吸能装置.利用ANSYS/LS-DYNA对其分别进行动...
为保证列车碰撞时车体次要部位或附加装置尽可能多地吸收撞击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出组合结构吸能装置的设计思想.根据耐撞性车体吸能装置设计原理,设计出不同截面形状管的组合结构吸能装置.利用ANSYS/LS-DYNA对其分别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其吸能特性,并取其最优方案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原始设计方案外箱板的截面形状和吸能管的端部结构加以改进,设计出两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吸能装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截面形状对整个装置的吸能特性有较大影响,改变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有效调节碰撞界面力峰值和均值载荷,改进后的吸能装置耐撞性综合指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耐碰撞性
组合结构
吸能装置
非线性有限元
仿真
ANSYS
LS-DY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筒系吸能结构改进横梁的缓撞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锐
陈荫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基于圆管的吸能原理,采用铝质筒元作为吸能元件,研究筒元轴向与径向承载的不同变形模式,以及不同排列方式筒系结构对被撞横梁的缓冲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筒系吸能结构能明显降低与横梁碰撞的台车的减速度值,提高横...
基于圆管的吸能原理,采用铝质筒元作为吸能元件,研究筒元轴向与径向承载的不同变形模式,以及不同排列方式筒系结构对被撞横梁的缓冲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筒系吸能结构能明显降低与横梁碰撞的台车的减速度值,提高横梁的能量吸收能力,缓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进
横梁
吸能结构
简系结构
缓撞性能
汽车
圆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吸能装置的耐撞性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单其雨
肖守讷
阳光武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4,25,共4页
基于圆管的自由翻转提出了新型的能量吸收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对新型吸能装置在轴向压缩下的翻转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能量吸收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与传统圆管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新型吸能装置总体吸能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圆管。...
基于圆管的自由翻转提出了新型的能量吸收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对新型吸能装置在轴向压缩下的翻转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能量吸收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与传统圆管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新型吸能装置总体吸能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圆管。这种新型吸能装置能克服传统圆管翻转的缺点,在不需要夹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长的有效压缩距离,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装置
耐撞性
显式有限元
列车安全防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N15227标准长编动车组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本怀
王科飞
+1 位作者
刘艳文
王璐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依据EN 15227-2008+A1-2010标准对16辆长编动车组碰撞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列车能量分配优化计分析确定动车组吸能系统各吸能界面的平台力、吸能行程及吸能次序,使碰撞能量全部由可更换吸能单元吸收,保证车辆结构无损伤,并依据能量分...
依据EN 15227-2008+A1-2010标准对16辆长编动车组碰撞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列车能量分配优化计分析确定动车组吸能系统各吸能界面的平台力、吸能行程及吸能次序,使碰撞能量全部由可更换吸能单元吸收,保证车辆结构无损伤,并依据能量分配优化参数设计吸能单元及车体结构,最终建立16编组三维碰撞仿真分析模型应用LS-DYNA软件进行列车碰撞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16编组碰撞吸能系统满足列车防爬、司机室生存空间、碰撞减速度等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编动车组
吸能单元
耐撞性
吸能系统
EN152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卫
张海
+3 位作者
岳译新
苏永章
张宸瑜
付耿哲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1年第4期41-46,51,共7页
为探究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在实物三维扫描重构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活体三维有限元层叠模型,并在LS-DYNA中进行摆锤侧面碰撞分析验证;通过铰链式动车组与活体在110 km/h速度下的碰撞仿真计算,讨论动车组运行的安全...
为探究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在实物三维扫描重构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活体三维有限元层叠模型,并在LS-DYNA中进行摆锤侧面碰撞分析验证;通过铰链式动车组与活体在110 km/h速度下的碰撞仿真计算,讨论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吸能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活体的有限元层叠模型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又能提高计算效率;在110 km/h的碰撞速度下,车体加速度为0.117 g,轮对抬升量为0.238 mm,车钩每5 m长度的压缩量最大约为1.89 mm。各项指标都低于EN 15227标准,动车组行车安全性没有受到影响,吸能装置也能可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活体侵入物
耐撞性
铰链式动车组
吸能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孟志强
何涛
尹望吾
江和平
陈颖
机构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亮财汽车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46,共4页
基金
湖南省工信委资助项目(湘财企指[2011]54号)
长沙市科技局资助项目(K1005056-11)
文摘
根据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Hy-permesh和LS-DYNA仿真软件,建立吸能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当配重块质量为1.5t,时速为50km/h,汽车正面碰撞时吸能装置的效能.仿真结果表明,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汽车纵梁侵入量小(252.9mm)、碰撞能量的吸收比高(52.09%)、汽车X方向加速度峰值低(58.8g),验证了该吸能装置能有效地保护汽车和车内乘员的安全.
关键词
防撞性
车架
碰撞
弹簧管
吸能装置
有限元
Keywords
crashworthiness
frame
crash
spring tube
energy
-
absorbing
device
finite element model
分类号
U463.9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轨道车辆新型组合结构吸能装置耐碰撞性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艳文
肖守讷
张志新
阳光武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SWJTU09CX04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2A04-A11)
文摘
为保证列车碰撞时车体次要部位或附加装置尽可能多地吸收撞击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提出组合结构吸能装置的设计思想.根据耐撞性车体吸能装置设计原理,设计出不同截面形状管的组合结构吸能装置.利用ANSYS/LS-DYNA对其分别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其吸能特性,并取其最优方案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原始设计方案外箱板的截面形状和吸能管的端部结构加以改进,设计出两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吸能装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截面形状对整个装置的吸能特性有较大影响,改变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有效调节碰撞界面力峰值和均值载荷,改进后的吸能装置耐撞性综合指标更优。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耐碰撞性
组合结构
吸能装置
非线性有限元
仿真
ANSYS
LS-DYNA
Keywords
railway vehicle
crashworthiness
composite structure
energy
-
absorbing
device
nonlinear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SYS
LS-DYNA
分类号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115.2 [理学—应用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筒系吸能结构改进横梁的缓撞性能
被引量:
3
3
作者
付锐
陈荫三
机构
长安大学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9-363,共5页
文摘
基于圆管的吸能原理,采用铝质筒元作为吸能元件,研究筒元轴向与径向承载的不同变形模式,以及不同排列方式筒系结构对被撞横梁的缓冲性能的改善效果。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筒系吸能结构能明显降低与横梁碰撞的台车的减速度值,提高横梁的能量吸收能力,缓冲效果显著。
关键词
结构改进
横梁
吸能结构
简系结构
缓撞性能
汽车
圆管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ylindrical system crashworthiness
分类号
U46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吸能装置的耐撞性分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单其雨
肖守讷
阳光武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4,2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50525518)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06AA04240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05215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714700)
文摘
基于圆管的自由翻转提出了新型的能量吸收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对新型吸能装置在轴向压缩下的翻转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能量吸收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与传统圆管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新型吸能装置总体吸能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普通圆管。这种新型吸能装置能克服传统圆管翻转的缺点,在不需要夹具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长的有效压缩距离,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
关键词
吸能装置
耐撞性
显式有限元
列车安全防护
Keywords
energy
-
absorbing
device
crashworthiness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ATP
分类号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N15227标准长编动车组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本怀
王科飞
刘艳文
王璐
机构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1200505-002)
文摘
依据EN 15227-2008+A1-2010标准对16辆长编动车组碰撞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列车能量分配优化计分析确定动车组吸能系统各吸能界面的平台力、吸能行程及吸能次序,使碰撞能量全部由可更换吸能单元吸收,保证车辆结构无损伤,并依据能量分配优化参数设计吸能单元及车体结构,最终建立16编组三维碰撞仿真分析模型应用LS-DYNA软件进行列车碰撞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16编组碰撞吸能系统满足列车防爬、司机室生存空间、碰撞减速度等标准要求.
关键词
长编动车组
吸能单元
耐撞性
吸能系统
EN15227
Keywords
long series EMU
energy
-
absorbing
device
crashworthiness
absorbing
system
EN15227
分类号
U2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
被引量:
2
6
作者
朱卫
张海
岳译新
苏永章
张宸瑜
付耿哲
机构
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1年第4期41-46,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65009)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2BAB206022)。
文摘
为探究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在实物三维扫描重构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活体三维有限元层叠模型,并在LS-DYNA中进行摆锤侧面碰撞分析验证;通过铰链式动车组与活体在110 km/h速度下的碰撞仿真计算,讨论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吸能装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活体的有限元层叠模型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又能提高计算效率;在110 km/h的碰撞速度下,车体加速度为0.117 g,轮对抬升量为0.238 mm,车钩每5 m长度的压缩量最大约为1.89 mm。各项指标都低于EN 15227标准,动车组行车安全性没有受到影响,吸能装置也能可靠工作。
关键词
轨道
活体侵入物
耐撞性
铰链式动车组
吸能装置
Keywords
rail
living invader
crashworthiness
articulated EMU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分类号
U270.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115.1 [理学—应用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吸能装置的效能研究
孟志强
何涛
尹望吾
江和平
陈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轨道车辆新型组合结构吸能装置耐碰撞性分析
刘艳文
肖守讷
张志新
阳光武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筒系吸能结构改进横梁的缓撞性能
付锐
陈荫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型吸能装置的耐撞性分析
单其雨
肖守讷
阳光武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EN15227标准长编动车组耐撞性研究
李本怀
王科飞
刘艳文
王璐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侵入物高速撞击下铰链式动车组的安全性
朱卫
张海
岳译新
苏永章
张宸瑜
付耿哲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