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Carbon Building Design Optimization Based on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1
作者 Zhenyi Feng NinaMo +2 位作者 ShujuanDai Yu Xiao Xia Cheng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3年第1期201-219,共19页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for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in China has just started,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still imperfect,which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for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assessment in China has just started,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still imperfect,which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building design.Therefore,the use of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low-carbon buildings based on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Based on the proposed quantitative method of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quota theoretical system of building carbon emission analysis,and develops the quota based 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 software.Smar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s a low-carbon energy-saving system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large-scale building energy-saving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energy consumption.It provides a fast and effective calculation tool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so as to realize the carbon emissi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On this basis,the evaluation,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building structure based on carbon reduction target is proposed,combined with the carbon emission quota management standard proposed in this paper.Taking small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different building structural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economy and carbon emission level.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low-carbon building structures.The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llects user energy use parameters.It uses time period and time sequence to obtain a large amount of data for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which provides users with intuitiv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the industrialized construction method can save 589.22 megajoules(MJ)per square meter.Based on 29270 megajoules(MJ)per ton of standard coal,the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case is about 8000 m2,and the energy saving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161.04 tons of standard coal.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carbon building design smar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building structure evaluation carbon emission control energy saving control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China's CO_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pathways 被引量:14
2
作者 HE Jian-Kun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4期155-161,共7页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 China has set the goal for its CO2 emissions to peak around 2030, which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decision coordinating dome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also an overarching target and a key point of action for China's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if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 to avoid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stage where China maps out the CO2 emission peak target i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a necessity that the non-fossil energy supplies be able to meet all the increased energy demand for achieving CO2 emission peaking. Given that China's potential GDP annual increasing rate will be more than 4%, and China's total energy dema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by approximately 1.0%--1.5% annually around 2030,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will need to increase by 6%-8% annually to meet the desired CO2 emission peak. The share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ies in China's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will be approximately 20% by 2030. At that tim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will decrease to around 0.3, and the annual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CO2 intensity will also be higher than 4%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growth of GDE To achieve the CO2 emission peaking target and substantially promote the low-carbon deve!opment transformation, China needs to actively promote a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revolution, the innovation of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ies, the reform of the energy regulatory system and pricing mechanism, and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cap and trad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emission peak energy revolution Climate change China's carbon emission mitigation target
下载PDF
环境补贴能提升企业碳绩效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祝平 胡燕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环境补贴既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减轻企业环保负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推动力。选取2014~2019年接受环境补贴的1094家A股上市公司3735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环境补贴对企业碳绩效... 环境补贴既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调控手段,也是减轻企业环保负担、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推动力。选取2014~2019年接受环境补贴的1094家A股上市公司3735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环境补贴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补贴与企业碳绩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滞后性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成立时间长的企业、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与中低污染企业环境补贴作用效果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补贴中的节能减排补贴与企业碳绩效显著正相关,环境治理补贴对企业碳绩效起负向作用。据此,提出环境补贴应以降碳为重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补贴 碳绩效 节能减排补贴 环境治理补贴 滞后性
下载PDF
北京市大学生碳足迹现状及碳中和意愿研究
4
作者 徐岭 曲国华 +4 位作者 李高如倩 孙盈 杨洋 李诺言 陆张煜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该文从多个维度分析北京大学生碳足迹现状,深入挖掘大学生碳中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北京市高校学生衣食住行等现状和碳中和意愿进行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法基于调研数据对学生碳足迹进行计算和评估,通过Mat... 该文从多个维度分析北京大学生碳足迹现状,深入挖掘大学生碳中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北京市高校学生衣食住行等现状和碳中和意愿进行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法基于调研数据对学生碳足迹进行计算和评估,通过Matlab、anova1函数、回归模型等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挖掘和因果关联分析,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8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20个因子能更好地刻画原始数据信息。对20个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度得到显著改善。回归结果表明环保意识、碳中和态度等多个因子对低碳生活认同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以上研究对高校碳中和提出在交通、水电、饮食及宣传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风险 碳足迹 碳中和 节能减排 低碳校园
下载PDF
大学生“节能低碳”意识调查与模糊综合评价——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
作者 马磊 王敏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加快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大学生的“节能低碳”意识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校区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个学院不同年级学生从“国家政策、个人意识、个人... 为加快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大学生的“节能低碳”意识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校区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个学院不同年级学生从“国家政策、个人意识、个人行为”三方面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各学院学生的“节能低碳”意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节能低碳”意识存在一定的认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实践“节能低碳”,他们对于常见的节能低碳方法缺乏清晰的了解。并依据分析结果,从政府、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节能低碳”意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节能低碳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
下载PDF
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实践措施及效果
6
作者 石磊 李振川 +1 位作者 戴明华 陈明如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高安屯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水处理规模20万m^(3)/d,主体工艺为AAO+砂滤池,污泥处理中心规模1836 t/d(污泥含水率80%),主体工艺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对比了不同碳核算标准,确定了高安屯再生水厂碳排放计算边界。高安屯再生水厂... 高安屯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水处理规模20万m^(3)/d,主体工艺为AAO+砂滤池,污泥处理中心规模1836 t/d(污泥含水率80%),主体工艺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对比了不同碳核算标准,确定了高安屯再生水厂碳排放计算边界。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项目采用节能降耗、回收能源、利用清洁能源的方法,是泥水共治、餐厨协同、多能耦合、能源自给的大型碳中和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厂 污泥处理中心 碳中和 碳排放 节能降耗 清洁能源
下载PDF
Lubricating a bright future:Lubrication contribution to energy saving and low carbon emission 被引量:24
7
作者 CAI MeiRong GUO RuiSheng +1 位作者 ZHOU Feng LIU WeiM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888-2913,共26页
Both the academic society and the industry are hunting for new energy forms for the future.However,the world should not forget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society by technical inno... Both the academic society and the industry are hunting for new energy forms for the future.However,the world should not forget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society by technical innovations.Among them,lubr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ergy saving and in low CO2emission by increasing the fuel efficiency and 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machines.With the advance of novel synthetic approaches,and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ies,novel lubrication oils and additives and their formulations are being developed to reduce friction and wear,and novel surface treatment routes and surface coatings are invented and provide more efficient lubrication.These technologies create tremendous chances for machines to work more efficiently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Here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e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some novel lubrication techniques that include novel surface treatment(such as texturing,high-performance nanocomposite coatings,adapting coating),tribology design(solid and liquid lubrication),energy-conserving engine oil and novel lubricants and formula(such as ionic liquids,low S,P content additives)which are to be adopted to enhance the fuel efficiency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and low carbon emission.There is increased demand to replace fossil lubricants by degradable green lubricants.Specially designed coatings can reduce drag significantly during navigation of both airplanes and ships.All these aspects will be also review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saving low carbon emission LUBRICANT ADDITIVES coating drag reduction
原文传递
某酒店制冷机房运行策略优化
8
作者 刘乃玲 管乐宝 +1 位作者 卞姗姗 邵东岳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36-41,86,共7页
对华东地区某酒店制冷机房运行策略进行了优化,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多种运行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原方案仅对冷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制冷机房能效比为4.62;优化方案1采取传统变频方式,对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控制... 对华东地区某酒店制冷机房运行策略进行了优化,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多种运行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原方案仅对冷水泵采用变频控制,制冷机房能效比为4.62;优化方案1采取传统变频方式,对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控制,制冷机房能效比达到5.32,与原方案相比提升了15.1%;优化方案2通过对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进行优化控制,制冷机房能效比为5.48,与原方案相比能效比提升了18.6%,且每年可减少约79 t碳排放量,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制冷机房 运行策略优化 节能 能耗模拟 能效比 碳排放
下载PDF
节能低碳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污染减排的影响
9
作者 于立宏 金环 孙慧燕 《环境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107-129,共23页
本文通过构建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创新选择的理论模型,揭示严格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能够同时产生创新补偿效应、遵循成本效应的理论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十二五”期间... 本文通过构建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创新选择的理论模型,揭示严格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能够同时产生创新补偿效应、遵循成本效应的理论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十二五”期间政府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为准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理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这一节能低碳政策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波特效应”,在降低企业污染排放的同时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效应,是节能低碳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与高融资约束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节能低碳政策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资源型城市中更容易产生“波特效应”。拓展分析发现,伴随节能低碳政策强度由低到高,企业技术创新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倒S型特征,即存在一个“最优政策强度”区间。本文为完善节能低碳政策体系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依据与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低碳 技术创新 污染排放 波特效应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辽宁省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曲睿婷 乔林 +4 位作者 王浩淼 王天博 高强 郭美洁 王体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5,230,共7页
辽宁省是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大省,在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措施,必须探明其碳排放主要来源。为此,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2012—2021年主要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利用STIRPAT模型构建辽宁省能源... 辽宁省是传统的工业和农业大省,在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措施,必须探明其碳排放主要来源。为此,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2012—2021年主要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利用STIRPAT模型构建辽宁省能源消耗碳排放测算模型,分析影响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结果发现,煤炭是辽宁省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占总能耗的55%左右;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明显增加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10年间降低11.3 kt CO_(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农业碳排放效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产值、人口、人均GDP、城镇化率、农业机械化程度、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影响辽宁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辽宁省碳排放测算模型,通过验证发现平均相对误差为-4.91%,准确度较好;对模型分析发现人口变化对辽宁省能源碳排放呈负向影响,而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辽宁省能源碳排放呈正向影响。因此为抑制辽宁省能源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需要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产业结构,保持人均GDP增速,第二产业产值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能源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节能减排
下载PDF
燃气发电厂电气能耗分析与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孝义 张志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该文依据近年来国际能源形势和国家的能源政策并结合燃气发电厂的特性,从企业生产成本、运营管理规范性、电磁损耗、辅机电气损耗和照明电气损耗等角度出发,对燃气发电厂存在的电气节能降耗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 该文依据近年来国际能源形势和国家的能源政策并结合燃气发电厂的特性,从企业生产成本、运营管理规范性、电磁损耗、辅机电气损耗和照明电气损耗等角度出发,对燃气发电厂存在的电气节能降耗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表明,通过优化电气设备的性能和管理模式,可以达到节能降耗和提高燃气电厂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厂 燃气-蒸汽联合循 电气设备 节能降耗 零碳排放
下载PDF
住宅建筑超低能耗改造设计及碳排放对比研究
12
作者 陈义波 梁二 +2 位作者 原瑞增 段静雨 杨建中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由增量转存量的建筑节能目标转变,针对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呈现出巨大的潜力。以寒冷地区典型住宅建筑为案例,进行超低能耗节能改造设计及碳排放测算对比研究。设置30...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由增量转存量的建筑节能目标转变,针对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呈现出巨大的潜力。以寒冷地区典型住宅建筑为案例,进行超低能耗节能改造设计及碳排放测算对比研究。设置30组外墙保温方案、30组屋面保温方案、4组外窗类型方案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采用敏感性分析进行方案比选。相较基准建筑和改造前建筑,综合最优方案的节能率分别为57.1%、72.1%。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对改造前建筑及58组模拟方案进行碳排放测算,可知改造后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可降低84.2%,并基于测算结果对改造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为既有住宅的超低能耗节能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能耗住宅 节能改造 能耗模拟 碳排放 增量成本
下载PDF
公路T梁桥建设碳排放特征与规律分析
13
作者 吴智豪 翁辉 +2 位作者 黄山倩 柳昱洵 王新军 《公路工程》 2024年第2期22-30,53,共10页
桥梁工程是公路建设碳排放的主要环节,T梁桥作为公路项目标准化制造的重要结构形式,掌握其碳排放特征和规律,有助于公路低碳建设和管理。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对23座典型T梁桥进行碳排放测算,划定了公路T梁桥建设边界范围,确定了碳排放测... 桥梁工程是公路建设碳排放的主要环节,T梁桥作为公路项目标准化制造的重要结构形式,掌握其碳排放特征和规律,有助于公路低碳建设和管理。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对23座典型T梁桥进行碳排放测算,划定了公路T梁桥建设边界范围,确定了碳排放测算功能单位,测算了各工程部位的碳排放强度,开展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桥梁长度的桥梁主要结构碳排放估算模型。通过测算结果可知,公路T梁桥建设碳排放强度为8927.13 t CO_(2)e/(km·lane),变化区间为4002.64~9871.74 t CO_(2)e/(km·lane),其中间接碳排放占比为98.28%~99.13%,而直接碳排放为6820.99 t CO_(2)e。桥梁建设约86%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预应力T梁和桩基础,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23 t CO_(2)e/m^(3)、0.68 t CO_(2)e/m^(3);约95%来源于水泥、钢材、回旋钻机和交流电弧焊机。敏感性分析表明,当水泥、钢材、电力、化石燃料碳排放因子变化±(10%~30%)时,碳排放变化分别为±(4.77%~14.32%)、±(4.24%~12.74%)、±(0.57%~1.72%)、±(0.14%~0.43%)。相关性分析表明,桥梁主要工程部位的碳排放受桥梁规模影响较大,可基于桥梁长度快速估算T梁桥整体和各工程部位的碳排放。对此,项目管理者可通过低碳采购等方式降低间接碳排放;可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等方式,在工程活动中节约材料、降低能耗;可通过降低用量和碳排放因子多种组合方式,对主要材料和能源进行综合减碳。相关结果可为公路建设项目的低碳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节能降碳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碳 碳排放 排放因子法 桥梁建设 T梁桥
下载PDF
烘炉燃烧器空燃比精细化控制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金温 黄水波 罗昭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研究精细化控制空燃比在燃烧器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燃气和空气量分别精细化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在燃烧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多个最佳空燃比数据,根据空燃比数据生成控制曲线。燃烧器控制系统可根据控制曲线,自主控... 为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研究精细化控制空燃比在燃烧器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燃气和空气量分别精细化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在燃烧器运行过程中,获取多个最佳空燃比数据,根据空燃比数据生成控制曲线。燃烧器控制系统可根据控制曲线,自主控制空气阀门和燃气阀门开度。通过测量尾烟的CO含量进行节能评价。结果表明,精细化控制空燃比,可精准控制空气阀门和燃气阀门开度,不同阀门开度情况下空燃比可调,尾烟的的CO含量低。说明精细化控制空燃比可有效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节约燃气耗量、降低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空燃比 燃烧效率 节能 碳排放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分析与发展
15
作者 全凯萌 孙洪军 史博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焦点,深入探究了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通过对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能耗组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当...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焦点,深入探究了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通过对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能耗组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推广模式的优化措施。当考虑到政策引领、技术研发、企业创新能力及施工管理能力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大大增加,这不仅在经济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促进了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节能减排 能源消耗 绿色低碳
下载PDF
江西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节能降碳综合管理平台概念设计与碳资产开发探讨
16
作者 丁光明 罗强 +1 位作者 谭晓雨 黄全胜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航电枢纽工程既是交通基础设施,又是绿色发电基础设施,可有效支撑地方节能减排工作。然而目前针对航电枢纽建设节能降碳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碳资产开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江西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交通运输部绿色智慧科... 航电枢纽工程既是交通基础设施,又是绿色发电基础设施,可有效支撑地方节能减排工作。然而目前针对航电枢纽建设节能降碳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碳资产开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江西信江八字嘴航电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交通运输部绿色智慧科技示范工程,本文聚焦工程运营期,在科学界定航电枢纽运营期节能降碳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边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管理平台总体框架和建设时序安排。最后,针对航电枢纽开发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电枢纽工程 运营期 节能降碳 综合管理平台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建筑碳排放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怡瑾 刘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高,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功能,选取CNKI的中文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2009—2023年间中国建筑碳排放研究的214篇文献进... 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高,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功能,选取CNKI的中文核心期刊、CSCD来源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2009—2023年间中国建筑碳排放研究的214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建筑碳排放研究大致经历初始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步奋进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实现节能减碳为目的的低碳建筑、节能减碳、建筑节能等方面。对于未来研究,相关学者将重点关注减碳策略实践层面与零碳建筑实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 CITESPACE 节能减碳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电石行业发展现状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建军 张峰杰 潘子鹤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7期69-81,共13页
聚氯乙烯(PVC)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PVC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电石法和乙烯法。我国由于“富煤缺油”的资源特点,使得国内PVC市场主要以电石法为主。电石生产属于高耗能行业,生产过程中... 聚氯乙烯(PVC)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目前PVC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电石法和乙烯法。我国由于“富煤缺油”的资源特点,使得国内PVC市场主要以电石法为主。电石生产属于高耗能行业,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和电能消耗。如何核算电石生产行业碳排放以及指导电石行业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电石行业生产现状、生产规模、节能降耗手段、碳排放核算、PVC行业碳排放,分析了各工序碳排放以及降低碳排放的工艺和措施,以期为电石法制备PVC的低碳减排、节能降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法 聚氯乙烯 二氧化碳 碳排放 节能降耗
下载PDF
基于基础情景的新疆建筑领域碳排放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把哈尔古丽·帕塔尔 张旭龙 陈宁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139-145,共7页
针对新疆地域宽广,建筑节能水平差异大,缺少精准预测建筑领域碳排放、优化节能减碳的办法,提出基于基础情景分析的建筑领域碳排放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新疆建筑领域用能现状,确定建筑用能影响的外生变量因素。其次,考虑建筑节能、绿色建... 针对新疆地域宽广,建筑节能水平差异大,缺少精准预测建筑领域碳排放、优化节能减碳的办法,提出基于基础情景分析的建筑领域碳排放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新疆建筑领域用能现状,确定建筑用能影响的外生变量因素。其次,考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对未来建筑用能影响,利用情景分析法设定不同的发展情景,结合建筑规模预测和经济发展模式,测算城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农村住宅和集中供热模块用能需求。最后,通过用能统计、能碳转换得到基础情景下建筑碳排放总量。基础情景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未来碳排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节能 情景预测法 模型 碳排放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炼化企业低碳运营路径探讨
20
作者 王宽心 韩文巧 +2 位作者 吴玉成 杨义磊 江泉达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剖析典型炼化企业的碳排放特征,探讨炼化企业的低碳运营路径,并对未来炼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炼化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氢效、炉效,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通过运营决策优化,不断挖掘碳分子价值,通过“去油增化”、差异发展,不断提升市... 剖析典型炼化企业的碳排放特征,探讨炼化企业的低碳运营路径,并对未来炼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炼化企业可以通过提升氢效、炉效,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通过运营决策优化,不断挖掘碳分子价值,通过“去油增化”、差异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探讨了以安全可靠、高效协同、灵活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未来炼厂发展趋势,以期为炼化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企业 碳排放 节能降耗 低碳运营 运营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