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传递课程中热传导章节的创新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献富 张檬 王昌松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14-319,共6页
以化工传递课程中热传导章节的讲解为例,阐述了基于“趣、学、用”三层次教学法的创新教学思考。分析了烹饪中的非稳态和稳态传热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进行了类比教学,从传热类比到传质过程,让学生学习到传热和传质的相似性;进... 以化工传递课程中热传导章节的讲解为例,阐述了基于“趣、学、用”三层次教学法的创新教学思考。分析了烹饪中的非稳态和稳态传热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进行了类比教学,从传热类比到传质过程,让学生学习到传热和传质的相似性;进一步拓展传热和传质的类比性到新材料的合成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传递课程 三层次教学法 热传导 烹饪 传热
下载PDF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2
作者 孙丽芳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0期92-94,共3页
实验教学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推动其教学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精神。当下,高校在开展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教学时,存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实验设施... 实验教学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推动其教学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精神。当下,高校在开展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教学时,存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实验设施不完善与实验教学方式固定等问题,为此,高校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难点、健全实验设施、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实验教学 问题 改进
下载PDF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传热学线下课程建设
3
作者 林媛 王庚 丁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7期91-94,共4页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结合安徽建筑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传热学线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线下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制订支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的课程目标、建设课程资源库、完善课程教学方...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结合安徽建筑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传热学线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线下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制订支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的课程目标、建设课程资源库、完善课程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不断改进,课程目标达成度稳步提升,线下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线下课程建设 课程目标达成度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地方建环专业改革与实践——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管勇 胡万玲 +3 位作者 张叶 周文和 胡定科 张洪伟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5期39-48,共10页
针对新时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需要,在领悟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大纲顶层设计。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从课程信息和目标介绍、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与... 针对新时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需要,在领悟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大纲顶层设计。以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为例,从课程信息和目标介绍、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及课程推荐资料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大纲的设计方法和撰写思路。通过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建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应用验证表明,该课程大纲设计方法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合理,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可为工程教育认证其他专业课程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成果导向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程大纲设计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5
5
作者 汪维 李科斌 +1 位作者 霍庆 宋小东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8期136-140,共5页
为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分析推导简化问题的能力,该文以OBE理念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首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改革探索,然后就如何优化课程的内容设计... 为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分析推导简化问题的能力,该文以OBE理念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首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改革探索,然后就如何优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及其考核体系进行初步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注重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并形成“教学持续开展,改进持续进行”的传统,不断引导和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从而保障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OBE理念 学生中心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仿真软件在建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邵雪 赵薇 张丹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2期191-194,198,共5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用型大学需要明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框架,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用型大学需要明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专业技术型人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框架,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较大。针对三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难点,将仿真软件CFD引入课程教学中,利用其可视性强、颜色突出、动画丰富的特点对三门课程的个别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此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流体力学 教学案例 工程思维
下载PDF
基于专业认证的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7
作者 王咏梅 雒琦 +2 位作者 牟晓斌 田斌 黄晓鹏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8期48-51,55,共5页
热工基础已成为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认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热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实践教学方面提出改革方法... 热工基础已成为农林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认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热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实践教学方面提出改革方法。教师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需求,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构建有机融合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知识的完整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充实教学活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开展启发式教学,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多维度、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热工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土壤水、热和溶质耦合运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乐安 刘春平 邵明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2,共5页
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土壤水热耦合运移、土壤水和溶质耦合运移及土壤水、热和溶质耦合运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代表性成果 .Philip DeVries和DeVries的土壤热耦合运动方程与Taylor Cary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定律的线性流动方程是土壤水热耦合运... 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土壤水热耦合运移、土壤水和溶质耦合运移及土壤水、热和溶质耦合运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代表性成果 .Philip DeVries和DeVries的土壤热耦合运动方程与Taylor Cary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定律的线性流动方程是土壤水热耦合运移研究的两种主要理论 .土壤水和溶质迁移的数学模型 ,可分别由水分运动、溶质运移两个方程耦合组成 .Nassar关于土壤水、热和溶质耦合运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土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土壤 溶质 耦合运移 耦合系统 数学模型 热耦合运动方程 线性流动方程
下载PDF
纵向涡发生器传热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军 王令 +1 位作者 王秋旺 黄彦平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通过对纵向涡发生器研究进展的回顾,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涡发生器对气体介质的传热强化上,而对液体介质的传热强化作用的研究较少。运用场协同原理对纵向涡的产生和传热强化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解释。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首先... 通过对纵向涡发生器研究进展的回顾,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纵向涡发生器对气体介质的传热强化上,而对液体介质的传热强化作用的研究较少。运用场协同原理对纵向涡的产生和传热强化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解释。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首先应对纵向涡发生器的几何尺寸进一步优化,其次针对矩形窄通道内液体的强化传热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以水为介质时,针对纵向涡发生器对窄间隙矩形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纵向涡发生器 传热强化 矩形窄通道
下载PDF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教学改革及教学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秦萍 袁艳平 毕海权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年第6期614-617,共4页
针对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授课专业面广,不同专业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课程学时数有限的情况,将课程改革分为多个层次、多种学时、面向不同专业、内容侧重点不同的系列课程。另根据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内容多、抽象难懂... 针对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授课专业面广,不同专业内容侧重点不同,且课程学时数有限的情况,将课程改革分为多个层次、多种学时、面向不同专业、内容侧重点不同的系列课程。另根据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课程概念多、公式多、内容多、抽象难懂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重点难点的讲解;结合常用热工设备和一些工程实例,理论联系实际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工程常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工程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课程改革 教学法研究
下载PDF
内可逆正反向两热源循环复杂传热规律下的优化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俊 陈林根 孙丰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3-1176,共4页
考虑内可逆正反向两热源循环中工质与热源之间的传热服从复杂规律q∝(△T^n)~m(包括了牛顿传热规律、线性唯象传热规律、辐射传热规律、Dulong-Petit传热规律、广义对流传热规律和广义辐射传热规律),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功率与效率、内... 考虑内可逆正反向两热源循环中工质与热源之间的传热服从复杂规律q∝(△T^n)~m(包括了牛顿传热规律、线性唯象传热规律、辐射传热规律、Dulong-Petit传热规律、广义对流传热规律和广义辐射传热规律),导出内可逆卡诺热机功率与效率、内可逆卡诺制冷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和内可逆卡诺热泵供热率与供热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特性。该文结果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包容性,对实际热机、制冷机和热泵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卡诺热机 内可逆卡诺制冷机 内可逆卡诺热泵 最优性能 传热规律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光 王宏进 +5 位作者 杨凯 杨富斌 宋松松 常莹 贝晨 孟凡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31-5039,共9页
为了有效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通过实验研究了一台车用柴油机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进而设计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回收该柴油机的排气余热能,并基于粒子群算法,以净输出功率和?效率为目标函数,选取蒸发压力、过热度和膨胀机膨胀比为优化变... 为了有效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通过实验研究了一台车用柴油机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进而设计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回收该柴油机的排气余热能,并基于粒子群算法,以净输出功率和?效率为目标函数,选取蒸发压力、过热度和膨胀机膨胀比为优化变量,对ORC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存在最佳的蒸发压力、过热度和膨胀机膨胀比,从而使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和?效率最优。根据运行参数优化结果,分析了ORC系统和车用柴油机-ORC联合系统(联合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柴油机转速为2200 r·min-1,转矩为1215 N·m时,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可达30.61 k W,联合系统的有效输出功提升率(POIR)可达9.86%;当柴油机转速为1200 r·min-1,转矩为1131 N·m时,联合系统的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为175.0 g·(k W·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ORC 余热回收 热力学过程 传热 优化
下载PDF
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建环专业传热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瑜 张淑娟 +3 位作者 谈美兰 刘金祥 周斌 李维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2期97-102,共6页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传热学教学将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课程目标与现行的本科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一致。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引入“五问反思报告”体系,鼓励...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传热学教学将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课程目标与现行的本科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一致。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传热学课程教学引入“五问反思报告”体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至本科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中,并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引入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案例讲解传热学基本原理和开展科创项目讨论。此类实践为建环专业传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科技创新 反思报告 案例教学
下载PDF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靖博 董丽娜 赵兰英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259-260,269,共3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与化工等相关专业领域有关。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强,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复杂、抽象。作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实践经验,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与化工等相关专业领域有关。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强,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复杂、抽象。作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实践经验,对《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同时针对该课程的这些特点,作者强调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指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教学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的热工基础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春华 梁凤丽 +1 位作者 杨理理 贺振中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6期135-136,共2页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用能、节能及环保意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开设了36学时的热工基础课程。热工基础课程依托于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和传热学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用能、节能及环保意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开设了36学时的热工基础课程。热工基础课程依托于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和传热学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达成了预期的培养目标。本文主要针对热工基础课程开设以来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及现有不足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基础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节能
下载PDF
线性唯象传热定律下广义不可逆卡诺热机的频率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威 陈林根 孙丰瑞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0-736,共7页
以广义不可逆卡诺热机模型为研究对象,考虑工质与热源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定律,研究热机性能与循环频率的关系。得到了不同于内可逆情况下的输出功率、效率以及可利用温差与循环频率和吸、放热时间比的关系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热漏、... 以广义不可逆卡诺热机模型为研究对象,考虑工质与热源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定律,研究热机性能与循环频率的关系。得到了不同于内可逆情况下的输出功率、效率以及可利用温差与循环频率和吸、放热时间比的关系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热漏、内不可逆性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在任一循环吸、放热时间比下,存在一个最佳循环频率,使循环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存在热漏时,任一循环吸、放热时间比下,存在一个最佳循环频率,使循环效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不可逆热机 循环频率 线性唯象传热定律 频率特性
下载PDF
非线性传热情况下斯特林热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亚联 吴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本文导出斯特林热机工作于非线性传热情况下,最佳功率N与效率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有限时间 热力学 热机 非线性 传热
下载PDF
扭曲椭圆管内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海亭 易长乐 刘思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61-267,共7页
为了提高CO_2热泵的传热性能,基于Fluent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流量下,扭距为100mm及无扭曲状态下的水平椭圆管管内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特性及二次流的变化规律,并针对竖直椭圆管引入局部换热系数和压降,研究了长短轴比b/a及扭距... 为了提高CO_2热泵的传热性能,基于Fluent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流量下,扭距为100mm及无扭曲状态下的水平椭圆管管内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特性及二次流的变化规律,并针对竖直椭圆管引入局部换热系数和压降,研究了长短轴比b/a及扭距对扭曲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流量下扭曲椭圆管内浮升力明显大于椭圆管扭曲结构所产生的浮升力,对于低质量流量G<200kg/(m^2·s^2)下的超临界CO_2流体,椭圆管具有更大强度的浮升力所造成的二次流,强化传热更明显;对于高质量流量G>200kg/(m^2·s^2)下的超临界CO_2流体时,扭曲椭圆管具有更大强度自身结构所产生的周期性二次流来强化传热;管内的传热系数及压降随着扭曲程度及压扁程度的增大而增大。为扭曲椭圆管在CO_2热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Fluent 超临界CO2 椭圆管 换热特性 二次流
下载PDF
服用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俞建勇 赵书经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研究了服用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利用自制的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对若干种服用纺织品进行了测试。据此对影响服用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获得了絮片制品结构与保暖性能的关系;织物压缩性能与热传递性能的关系;以及服用... 本文研究了服用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利用自制的织物热传递性能测试仪,对若干种服用纺织品进行了测试。据此对影响服用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获得了絮片制品结构与保暖性能的关系;织物压缩性能与热传递性能的关系;以及服用纺织品的瞬态热传递性能与制品厚度,表面性质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热传递 织物性能 舒适性
下载PDF
独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辉 张博 潘宁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6期83-85,共3页
分析了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研究内容,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研究了工程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中某些概念和内容,其表述虽不相同但本质是一致的;对比分析边界层理论在传热学与工程流体力学中的特点,同时得出... 分析了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研究内容,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研究了工程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中某些概念和内容,其表述虽不相同但本质是一致的;对比分析边界层理论在传热学与工程流体力学中的特点,同时得出比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提出今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流体力学 内容联系 比拟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