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etry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A Case Study of 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1
作者 CHENG Yanjun 《译苑新谭》 2024年第2期24-35,共12页
In the summer of 2023,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got published as one of th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Research Series”edited by Cao Shunqing.... In the summer of 2023,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got published as one of th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Research Series”edited by Cao Shunqing.It presents Zhang’s latest theory and praxis of translating classical Chinese poems.As a kind of rewriting,Zhang’s translations are similar to modern English poems—with creative expressions in contemporary English,the enjambments from free verses,the form of concrete poetry,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but without the rhymes in original works.How this poetry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generates in the constraints of ideology,poetics,and patronage is to be analyzed in the light of André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By examining the non-textual factors related to Zhang’s rewriting,it aims to reveal how this rewriting,a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poetry translation,can shed light on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WRITING ideology POETICS PATRONAGE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原文传递
浅谈英语专业实习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为例
2
作者 师卓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以天津农学院英语专业课程“专业实习4”为教学个案,缕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融入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诗文 双语诵读 英语专业实习
下载PDF
亚瑟·韦利《论语》翻译的跨文化互释
3
作者 和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152-156,共5页
海外典籍译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亚瑟·韦利是20世纪上半期蜚声世界汉学界的中国典籍译者,一生致力于... 海外典籍译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亚瑟·韦利是20世纪上半期蜚声世界汉学界的中国典籍译者,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介绍,1938年出版的《论语》译本是其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代表译作。该译本注重历史文化背景考证、呈现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挖掘儒学核心术语意义,译本出版后深受西方读者欢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研究聚焦于韦利《论语》英译本的深入剖析,旨在通过对其翻译策略与阐释精神的系统分析,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亚瑟·韦利 典籍英译 阐释 儒学术语 孔子
下载PDF
“中国阐释学”义理与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晓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从中国本土阐释学资源中选取诸多义理对典籍翻译的多元阐译现象进行解释,发现中国阐释学思想对该现象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其中境域论论证了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是译者受其最切近层次境域所产生张力的产物,“原意”和“用心”论说明了文... 从中国本土阐释学资源中选取诸多义理对典籍翻译的多元阐译现象进行解释,发现中国阐释学思想对该现象具有充分的解释力,其中境域论论证了典籍翻译中的多元阐译是译者受其最切近层次境域所产生张力的产物,“原意”和“用心”论说明了文本意义的相对性和确定性,文本的“用心”可被视为翻译阐释的“知识”之界,而“虚心”论则可视为“德性”之界,典籍翻译中双重阐释之界的提出应和了中国两轮哲学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阐释学 典籍翻译 翻译阐释之界 《中庸》英译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静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的经...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的经典诠释方法:一方面侧重语言性的分析,对核心概念的训诂及其在哲学发展史流变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内涵的把握;另一方面侧重对诠释者的"历史性"的分析,把握诠释者在不同的时空情景下的诠释言论的具体意义。转换的方法,则借助安乐哲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具体的"策略性框架",首先在认识论上要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从而看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和平等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中西方哲学的互惠互动。在方法论上,从元典出发,构建相关的哲学语境,再在该语境中进行文本的翻译和转换,特别是对关键哲学术语的翻译,一定要体现中国哲学思想和语言的特质,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强加上西方文化的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 概念史研究方法 思想史研究方法 比较哲学 策略性框架
下载PDF
内经选读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海峰 赵心华 +5 位作者 邹纯朴 陈晓 王庆其 王丽慧 陈正 薛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经典著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内经选读的教学目标,建构形成性评价体系,分析该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和效果。结果学生自学能力、对经典原文的背诵掌握和理解运用能力都有了提升,同时教师教学能力...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经典著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内经选读的教学目标,建构形成性评价体系,分析该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和效果。结果学生自学能力、对经典原文的背诵掌握和理解运用能力都有了提升,同时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形成性评价在内经选读之类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中,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助于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内经选读 教学改革 中医经典
下载PDF
英语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百温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当今,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上与英语文化素养上都存在不足,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英语经典美文诵读。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英语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体悟西方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培... 当今,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上与英语文化素养上都存在不足,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英语经典美文诵读。通过诵读经典,感受英语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体悟西方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开拓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英语写作 英语经典美文诵读 课程研究
下载PDF
中医经典课程《内经选读》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杰 赵文景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11期136-136,139,共2页
《内经选读》是中医专业主干课,是基础理论提高课,也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课程将实践教学的理念引入教学过程,从参观实践、走出课堂,改变主体、自主讲授,名家传授、提升高度,参与科研、拓展思路,见习临床、学以致用5个方面进行教... 《内经选读》是中医专业主干课,是基础理论提高课,也是中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课程将实践教学的理念引入教学过程,从参观实践、走出课堂,改变主体、自主讲授,名家传授、提升高度,参与科研、拓展思路,见习临床、学以致用5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使实践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课程 内经选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楚辞》题名英译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俞愉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楚辞》总题名英译是供译语读者识别这一中华典籍的重要标识。随着《楚辞》英译的蓬勃发展,针对这一总题名的英译已有不下十数种,且不同译本对于同一题名的内涵解读颇有不同。如此繁多的译本在给译语读者带来困惑的同时,难免降低这一... 《楚辞》总题名英译是供译语读者识别这一中华典籍的重要标识。随着《楚辞》英译的蓬勃发展,针对这一总题名的英译已有不下十数种,且不同译本对于同一题名的内涵解读颇有不同。如此繁多的译本在给译语读者带来困惑的同时,难免降低这一典籍在海外的影响力和接受度。通过对比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十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楚辞"总题名英译,有助于挖掘楚辞题名中最需保留的文化内涵,并由此遴选出最能体现这些核心文化内涵的《楚辞》题名英译,以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典籍名英译 题名解读
下载PDF
汉英口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百佳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97-101,共5页
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汉英口译为教学手段以提升英语能力的汉英口译训练模式。这种语言输出活动以精读教材和文化与交际知识为源语内容、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一体,学生同时进行汉英口译,并有电子文本给出词语核对提示,使学生在口译... 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汉英口译为教学手段以提升英语能力的汉英口译训练模式。这种语言输出活动以精读教材和文化与交际知识为源语内容、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一体,学生同时进行汉英口译,并有电子文本给出词语核对提示,使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主纠错提高。该模式以课文和词语应用为主,有利学生扩充积极词汇,提高口语能力;且系基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故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口译 精读教材 积极词汇 自主学习
下载PDF
《古代汉语》文选教学对大学生道德的传承与教化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以郭锡良《古代汉语》教材为例,分析了文言文选文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并将此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相联系,对学生进行道德的传承与教化。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文言文选文 道德 传承 教化
下载PDF
汉语词汇史与大学文言文注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师为公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大学文言文教材,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古籍作品,这些作品的注释,也就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因此,注释的正误也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古代汉语》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大学中文系最重要的教材,此两册的注释多有值得商... 大学文言文教材,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古籍作品,这些作品的注释,也就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因此,注释的正误也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古代汉语》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大学中文系最重要的教材,此两册的注释多有值得商榷之处,对其作进一步的研讨,于教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训诂 古代汉语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下载PDF
经典蒙学汉诗童谣化英译尝试
13
作者 姚腾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从传播学角度阐述了为儿童翻译蒙学古诗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探讨了童谣化古诗英译的可行性;以《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为参照,尝试对《静夜思》进行童谣化英译,并尝试蒙学古诗英译实践。最后提出,童谣化蒙学汉诗英译应... 从传播学角度阐述了为儿童翻译蒙学古诗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探讨了童谣化古诗英译的可行性;以《静夜思》的多个英译本为参照,尝试对《静夜思》进行童谣化英译,并尝试蒙学古诗英译实践。最后提出,童谣化蒙学汉诗英译应当以儿童读者为对象,关注童谣的音乐性、趣味性、单纯性等语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蒙学 汉诗 童谣化 英译
下载PDF
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任非 龚淑英 +1 位作者 智丽敏 韩天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及万方数据库1998-01/2005-11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黄芪,缺血性脑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黄芪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实施过程是否严密。关于重复实验的多篇文章,选取样本量较大的文章予以纳入。资料提炼:共检索到72篇中文和94篇英文,选取较新的或经典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共25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功能的作用。②黄芪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③黄芪能提高脑缺血后Bcl-2的水平,拮抗P53和Caspase-3的表达,有效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④黄芪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缺血后血液流变状态,减轻脑缺血损伤。⑤黄芪能抑制脑缺血早期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过度表达,减轻海马区锥体细胞损伤,保护缺血后脑损伤。结论:黄芪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无副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综述文献 黄芪 缺血性脑损伤 有效性
下载PDF
内经选读课程教学的3个着力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宇 贺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44-46,共3页
内经选读是中医学专业必修课之一。目前,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存在把课程讲成中医基础理论的古文版,或讲成医古文课程,将《黄帝内经》理论变成空中楼阁3个倾向,而且面临着课时逐步减少的困境。文章提出重哲学、解医理、归临床是内经选读课... 内经选读是中医学专业必修课之一。目前,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存在把课程讲成中医基础理论的古文版,或讲成医古文课程,将《黄帝内经》理论变成空中楼阁3个倾向,而且面临着课时逐步减少的困境。文章提出重哲学、解医理、归临床是内经选读课程的重要着力点,为授课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选读 着力点 教学法 中医经典
下载PDF
精选精译 粲然精品——简评《古文观止精选》的英译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嘉正 高菁 董玮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06-312,共7页
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向国外推出我国经典著作译本的热潮中,北大资深教授罗经国先生英译的《古文观止精选》以其出色的译笔展现在读者面前。目前我国古代散文的英译本似不多见,罗先生的这一译本就愈见珍贵。拟从信、达、雅、美的视角着... 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向国外推出我国经典著作译本的热潮中,北大资深教授罗经国先生英译的《古文观止精选》以其出色的译笔展现在读者面前。目前我国古代散文的英译本似不多见,罗先生的这一译本就愈见珍贵。拟从信、达、雅、美的视角着眼,对罗先生的译本作一简略的评论,并由此得出结论:该译本乃上乘之笔,属经典英译中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观止精选》 英译
下载PDF
英汉交传过程角色构建对语义选择的影响
17
作者 南懿珊 谌莉文 《现代语文》 2019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本研究以30名英语口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受试对象,考察英汉交传过程中角色构建对语义选择的影响。通过口译测试、问卷调查和译后访谈,进行受试内(比较有无语义选择困难的两篇文本试译)与受试间(比较有无主体角色构建的两组受试表现)比较... 本研究以30名英语口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受试对象,考察英汉交传过程中角色构建对语义选择的影响。通过口译测试、问卷调查和译后访谈,进行受试内(比较有无语义选择困难的两篇文本试译)与受试间(比较有无主体角色构建的两组受试表现)比较研究。研究显示,英汉口译过程中,主体角色构建能减少提取准确意义的难度,角色互动频率越高,主体性构建障碍越低,语义选择的准确率越高,反之亦然。实验结果可为主体性概念框架构建提供实证数据,为处理英汉交传过程语义选择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交传 角色构建 语义选择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18
作者 黎磊 杨继忠 《新余高专学报》 2003年第4期83-85,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课的教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考验,要处理好教学与教材、文学史与作品选、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凝聚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教学 教材 文学史 作品选 情感教育 教学手段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古典诗词译介研究——以罗郁正汉诗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晓花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2-56,共5页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由原语、原文和译入语系统组成的统一的生态系统整体,译者必须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可以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佳译。该理论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提供了崭新的生...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由原语、原文和译入语系统组成的统一的生态系统整体,译者必须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可以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佳译。该理论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提供了崭新的生态视角。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贡献颇丰的美籍华人学者罗郁正,在翻译实践中运用删减、增补、标点、文化加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以及创造性叛逆的模仿等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中国古典诗词英译 罗郁正 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下载PDF
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中国典籍英译实践
20
作者 钱灵杰 操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作为早期在华新教传教士的代表,马礼逊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持否定态度,他选择译介中国民间通俗作品,凸显社会落后与宗教信仰偏差之关联,但作为多元文化论者,马礼逊对中国儒家伦理却持肯定态度,因此他选择译介儒家经典,试图以"孔子加耶... 作为早期在华新教传教士的代表,马礼逊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持否定态度,他选择译介中国民间通俗作品,凸显社会落后与宗教信仰偏差之关联,但作为多元文化论者,马礼逊对中国儒家伦理却持肯定态度,因此他选择译介儒家经典,试图以"孔子加耶稣"的思路传教。在多歧文化态度的作用下,马礼逊翻译典籍文本时采用异化策略,但在副文本解读中运用了归化策略。可见,马礼逊的文化态度对其典籍英译选材与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礼逊 文化态度 中国典籍英译 翻译选材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