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Semantic Equivalence”to“Verve Reproduction”—Exploration on Xu Yuancho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1
作者 GUO Juny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7期434-442,共9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Xu Yuanchong’s Analects,explains in depth the theory of semantic equivalence and the theory of verve reproduction.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se ...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Xu Yuanchong’s Analects,explains in depth the theory of semantic equivalence and the theory of verve reproduction.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theories by Xu Yuanchong in detail.Through a comprehensive textual analys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such as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semantics and the vivid reproduction of cultural charm,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new thinking directions and valuable references to th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ntic equivalence verve reappeared Xu Yuanchong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Péng(朋)”and“Yǒu(友)”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2
作者 HUANG Jia-qi ZHANG Shun-s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3年第9期680-686,共7页
Lun Yu or The Analects,a masterpiece of ancient Chinese thought,contains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the value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 that it represent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p&#... Lun Yu or The Analects,a masterpiece of ancient Chinese thought,contains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the value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 that it represent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of“péng(朋)”and“yǒu(友)”in the translations by James Legge,Arthur Waley,Koo Hung-ming,and Xu Yuanchong respectively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concepts held by different translators in the way of conducting oneself i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yǒu Confucian culture translation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Famous English Versions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3
作者 HU Weiyi JIA Xiaoqi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1年第10期279-283,共5页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 great Chinese classic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 all over the world.There are many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it,among which Thomas Cleary’s and Arthur Waley’s translation are the most w...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 great Chinese classic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 all over the world.There are many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it,among which Thomas Cleary’s and Arthur Waley’s translation are the most well-known.Based on careful study,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Cleary and Waley,mainly from two aspects:the translation of key word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and rhetoric.After a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examples,it is concluded that:Cleary’s translation is easy for western readers to understand because many culture-specific items are deleted.And Waley’s translation tries to be faithful to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text,thus building a bridge for western scholars to study Confuc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ects of confucius Waley’s translation version Cleary’s translation version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Ren(仁)”in The Ana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4
作者 宋雪琪 孙志祥 《海外英语》 2018年第7期172-174,共3页
The concept of"ren"(仁)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t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nd has acquired rich connotations and a dis-tinguished position.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between the E... The concept of"ren"(仁)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at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nd has acquired rich connotations and a dis-tinguished position.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however, result in varied under-standings of"ren".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Ku Hung-ming'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that of James Legge's is made to analyze th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ren"in the relevant contexts. It is concluded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ultural difference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ren"
下载PDF
The Truth Cannot Departs From the Human Nature——On the Status Quo of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and the Spread of the Confucianism
5
作者 肖瑶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163-164,共2页
Confucius'doctrin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history.Han Wudi rejected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s but held Confucianism in esteem and so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was established.Its influence w... Confucius'doctrin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history.Han Wudi rejected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s but held Confucianism in esteem and so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was established.Its influence was so extensive in China tha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indispensable even now,either for studies on Confucius himself or for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For thousands of years,Confucianism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culture and on the Chinese psychology.Its influence has extended abroad and Confucianism has held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us The analects CONFUCIANISM translation SP
下载PDF
体验性识解观下《论语》英译的“映射”和“创仿”
6
作者 杜致强 王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13-418,共6页
《论语》作为“四书”之一,其英译是典籍英译的重要代表。体认翻译学将认知翻译学本土化,结合体验与认知来研究翻译,用“体”和“认”来解释翻译中的“映射”和“创仿”。采用理雅各、许渊冲、倪培民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体认翻... 《论语》作为“四书”之一,其英译是典籍英译的重要代表。体认翻译学将认知翻译学本土化,结合体验与认知来研究翻译,用“体”和“认”来解释翻译中的“映射”和“创仿”。采用理雅各、许渊冲、倪培民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体认翻译学,从识解的五个维度即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想象性展开讨论,分析三位译者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并剖析不同场景背后采取的翻译策略,旨在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实现典籍英译“映射性创仿”中的重要意义,探索体验性识解观对于典籍英译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 识解 映射 创仿
下载PDF
国内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曼 姜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 辜鸿铭以国学大师闻名于世,与其译者的身份相比,国外更惊叹于他的文化成就,而很少关注其翻译成果,因而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主要见于国内译学界。国内研究分单译本研究、多译本对比研究和系统化研究三种情况,围绕辜鸿铭的翻译策略、翻译立场、文化身份与译者主体性展开,主要包括文化负载词研究、译法研究、译者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不足研究等方面。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本土译论的缺席、传播力度的薄弱、研究模式的固化、研究内容的重复等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聚焦本土译论的应用、研究特色的挖掘、翻译思想的总结、国外传播的开拓。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的拓展有助于深化典籍英译研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论语》英译 文化传播 翻译理论
下载PDF
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对比--以《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为例
8
作者 邓超群 颜忻怡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聚焦于中国古典名著《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从第一人称代词之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之翻译、第一人称代词之“礼”等方面探讨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论语》的原文和现代日语译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 聚焦于中国古典名著《论语》及其现代日语译本,从第一人称代词之省略、第一人称代词之翻译、第一人称代词之“礼”等方面探讨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日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论语》的原文和现代日语译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数量相差不大,这与古代汉语和现代日语的表达中都有大量的第一人称代词省略的现象有关;在第一人称代词翻译的过程中,对某个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现代日语译词的选择并不固定,且存在诸多增译和减译的情况;古代汉语和现代日语的表达都十分重视“礼”,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不同种类的第一人称代词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代汉语 现代日语 《论语》 日译本
下载PDF
阐释学视域下《论语·学而篇》中“学”的翻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
9
作者 万佳星 杨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该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在广义“学”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学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学”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学”。《论语·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 该文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解析辜鸿铭《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在广义“学”的基础之上,运用阐释学原理,分析该篇章中有关“学”的翻译方法,诠释内里所蕴含的“君子之学”。《论语·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内容涉猎诸多,多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儒家思想,其中蕴含的哲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瑰宝,经久不衰。该文在对辜鸿铭所译《论语·学而篇》中“学”的英文翻译进行阐释学原理分析后,发现在辜鸿铭的英译中不同情景的“学”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对其内涵运用阐释学进行分析后,发现辜鸿铭在翻译时较为注重精神内涵的传达,并以此向英文读者诠释《论语》中立德修身、内圣外王及“君子之学”的传统儒家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阐释学 翻译 哲学 “君子之学” 辜鸿铭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译者风格研究——以理雅各、华兹生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汪隆 高胜兵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 基于语料库技术,该研究自行构建一个小型语料库,并利用Antconc4.2.0检索软件对《论语》两个英译本(理雅各和华兹生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该研究专注于词汇和篇章两个层面,旨在探讨翻译目的、译者身份、显化策略以及语言差异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两译本的译者风格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在共性方面,两个译本都注重强化译文的衔接性,强调添加连词、人称代词主语等方式。在特性方面,华兹生作为学者型汉学家,词汇丰富度更高,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且显化策略在连词使用上更为突出;相对而言,理雅各身份为传教士型汉学家,他的基督教倾向在译文中更为显著,语篇也更为简洁且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论语》英译本 译者风格 理雅各 华兹生
下载PDF
英译本《论语》关于“兴于诗”章的诠释研究
11
作者 李科毅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0-94,109,共6页
目前《论语》关于“兴于诗”章仍存在诠释的争议,古今学者都对其进行过注解,同时该研究缺乏对海外英译本的关注。至于此章的分析,无论英译本《论语》亦或是古代注疏都缺乏整体观的视野,局限于方法义角度,缺乏境界义的视角。借助理雅各... 目前《论语》关于“兴于诗”章仍存在诠释的争议,古今学者都对其进行过注解,同时该研究缺乏对海外英译本的关注。至于此章的分析,无论英译本《论语》亦或是古代注疏都缺乏整体观的视野,局限于方法义角度,缺乏境界义的视角。借助理雅各、韦利、庞德、安乐哲的代表性《论语》译本去分析“兴于诗”章,突显该章的矛盾,利于对该章在境界义和方法义上的诠释及翻译,丰富和准确其意义及转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论语》 兴于诗 诠释 境界义
下载PDF
亚瑟·韦利《论语》翻译的跨文化互释
12
作者 和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152-156,共5页
海外典籍译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亚瑟·韦利是20世纪上半期蜚声世界汉学界的中国典籍译者,一生致力于... 海外典籍译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严谨的学术精神,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英国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亚瑟·韦利是20世纪上半期蜚声世界汉学界的中国典籍译者,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介绍,1938年出版的《论语》译本是其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代表译作。该译本注重历史文化背景考证、呈现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挖掘儒学核心术语意义,译本出版后深受西方读者欢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研究聚焦于韦利《论语》英译本的深入剖析,旨在通过对其翻译策略与阐释精神的系统分析,为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亚瑟·韦利 典籍英译 阐释 儒学术语 孔子
下载PDF
基于物性结构的理雅各英译《论语》核心词汇对应性研究
13
作者 薛嘉琪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理雅各英译《论语》长期被视作翻译中国典籍的标准。以理雅各英译《论语》为研究对象,构建《论语》中核心词汇“仁”“礼”“德”的物性结构,罗列其物性结构中物性角色分布情况,从结构对结构的角度探究词汇的对应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理... 理雅各英译《论语》长期被视作翻译中国典籍的标准。以理雅各英译《论语》为研究对象,构建《论语》中核心词汇“仁”“礼”“德”的物性结构,罗列其物性结构中物性角色分布情况,从结构对结构的角度探究词汇的对应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理雅各英译《论语》中,“仁”“礼”“德”的翻译并未与原文取得很好的对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与原文相比,译文会出现物性结构转换和缺失的情况;其二,原文中核心词汇的统一性在译文没有得到保留。研究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物性结构的应用范畴,为《论语》英译中的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结构 《论语》英译 理雅各 翻译对应
下载PDF
《论语》英译中华人译者的孔子形象塑造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雷 屠国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华人译者在《论语》英译过程中从自身特定文化身份出发,通过塑造孔子形象,传递民族价值,表达个人诉求,满足不同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为中译外事业做出相应贡献,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论语》英译 华人译者 文化身份 孔子形象
下载PDF
“西方中心主义”观照下的《论语》英译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钢 李金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中华文化的跨国界传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与西方各民族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环节,汉英翻译是这一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论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本身也成为国外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典籍之... 中华文化的跨国界传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与西方各民族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环节,汉英翻译是这一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论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本身也成为国外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典籍之一。《论语》的翻译经历了从西方中心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历史语境的转变过程,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在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有代表性的《论语》译本,对译者克服今后《论语》翻译中的不平等文化心态,真正实现中西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文化多元主义 《论语》 英译
下载PDF
译在家国之外——黄继忠《论语》英译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0
16
作者 屠国元 许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15-220,共6页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 黄继忠于1983年受邀至美国讲授《论语》,在此后近20年去国离乡的日子里黄继忠相继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中文典籍。透过其《论语》英译本,可以看到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形成的影响以及作为华人译者的黄继忠在其译本中坚持选择"直译"翻译策略的原因。文章尝试从文化身份建构视角探讨离散经历对黄继忠《论语》英译本形成的影响:基于海外华人译者共有的离散经历,黄继忠译本呈现出华人译者译本的共性因子;其次,从黄继忠个人文化身份诉求出发,探讨"直译"翻译策略所带来的个性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继忠 《论语》英译 翻译策略 文化身份诉求 直译
下载PDF
描述翻译学视域中的《论语》英译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钢 李金姝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各个时代的翻译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每个译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产物,蕴含着制约译者的各种选择的众多因素。描述翻译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解释翻译现象。我们从《论语》英译的历史文化语境描述中可以看到,《论语》英译大... 各个时代的翻译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每个译本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产物,蕴含着制约译者的各种选择的众多因素。描述翻译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解释翻译现象。我们从《论语》英译的历史文化语境描述中可以看到,《论语》英译大致可分为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多元化两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在《论语》英译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学 西方中心主义 文化多元化 《论语》
下载PDF
《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被引量:49
18
作者 杨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翻译
下载PDF
形象学视域下翻译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吉荣 都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0-575,共6页
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在形象学的框架中,很多中国古典名著都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呈现。《论语》作为儒家... 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在形象学的框架中,很多中国古典名著都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呈现。《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反映出典型的中国形象。《论语》不但在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在西方,《论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传播。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语境的落差和译者决策的不同,译者对中国形象的创造会因为个人主观感情的渗入而产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学 翻译作品 中国形象 《论语》
下载PDF
《孔子语录一百则》英译赏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嘉正 高菁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孔子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诸多《论语》英译本亦应运而生。本文拟从三个侧面探讨丁往道教授英译的《孔子语录一百则》,着重讨论其译文的三大特色,即译义确切、通俗易懂及行文简洁,并由此得出结论... 孔子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诸多《论语》英译本亦应运而生。本文拟从三个侧面探讨丁往道教授英译的《孔子语录一百则》,着重讨论其译文的三大特色,即译义确切、通俗易懂及行文简洁,并由此得出结论:丁译乃是《论语》英译中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语录一百则》 丁往道 孔子思想 英语 翻译 汉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