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熊式一英译戏剧译者研究
1
作者 马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6-80,共15页
熊式一是历史上首位让中国京剧走出国门并享誉欧美的戏剧翻译家,然而他却名副其实地声名在“外”,国内少有学者关注和研究他的戏剧翻译,遑论探讨其译者风格。本文以熊式一的两部英译戏剧《王宝川》和《西厢记》为研究对象,借助自建语料... 熊式一是历史上首位让中国京剧走出国门并享誉欧美的戏剧翻译家,然而他却名副其实地声名在“外”,国内少有学者关注和研究他的戏剧翻译,遑论探讨其译者风格。本文以熊式一的两部英译戏剧《王宝川》和《西厢记》为研究对象,借助自建语料库,探究其戏剧翻译的可读性和可表演性,分析他的译者风格及成因。研究发现,熊式一有相对统一的译者风格:词汇多样性程度较低,文本信息量较小,词汇易懂性较高,译文可读性较强。但因翻译目的和策略的差异,这两部熊译戏剧的可表演性相去甚远,《王宝川》的台词上口性、语言动作性及对白流畅性都高于《西厢记》。本文认为,在戏剧外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处理好译文的文学性与舞台性的矛盾统一,唯其如此,作品才能获得良好的接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式一 译者风格 语料库 戏剧英译 《王宝川》 《西厢记》
下载PDF
《西厢记》英译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6
2
作者 文军 郝淑杰 《英语研究》 2012年第3期44-48,共5页
基于国内期刊中有关《西厢记》英译研究的论文,本文对译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全文始于《西厢记》英译的历程,对《西厢记》英译中所涉及的译本及其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厢记》英译 译本 译本研究
下载PDF
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之得与《西厢记》之失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红旗 马晴 《文学与文化》 2022年第4期97-104,共8页
熊式一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在国际上与林语堂齐名的双语作家,也是第一位让京剧走向英美舞台的戏剧翻译家。本文以熊译《王宝川》和《西厢记》两个接受效果截然相反的文本为考察对象,分析探究译品成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翻译策略成因,... 熊式一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在国际上与林语堂齐名的双语作家,也是第一位让京剧走向英美舞台的戏剧翻译家。本文以熊译《王宝川》和《西厢记》两个接受效果截然相反的文本为考察对象,分析探究译品成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翻译策略成因,从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特别是中国戏曲英译,提供借鉴和思考。研究发现,无论是译者动机与策略选择的主观层面,还是他者观照与社会环境的客观层面,译本都必须契合本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才能达到受众知之、好之、乐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式一 戏剧英译 动因 《王宝川》 《西厢记》
下载PDF
英译本《西厢记》插图研究——以熊式一、奚如谷译本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慧如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0-45,共6页
《西厢记》作为我国戏曲顶峰上的明珠,在国内外极富盛名,因为其进步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跨出了国界,成为世界文艺宝库的珍品。西方汉学家在翻译《西厢记》的过程中,常在书中配以大量的图画来对文字内容进行阐释,辅助阅读和理解,而... 《西厢记》作为我国戏曲顶峰上的明珠,在国内外极富盛名,因为其进步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跨出了国界,成为世界文艺宝库的珍品。西方汉学家在翻译《西厢记》的过程中,常在书中配以大量的图画来对文字内容进行阐释,辅助阅读和理解,而这些图画,有些是采用原书的插图,有些是译者自己的创造,带有译者本身对《西厢记》文本的理解。本文以英译版《西厢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插图角度,探讨西方学者对《西厢记》的理解和接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英译 插图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西厢记》曲词英译研究
5
作者 董雁 鹿丽 《现代语文》 2021年第6期60-65,共6页
《西厢记》的语言“字字当行,语语本色”,其曲词华美典雅,婉转动人。许渊冲以韵文体翻译曲词,以求最大限度地诠释原剧的艺术魅力、再现原剧的语言特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中“隐含的读者”“空白”“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以许渊冲《西... 《西厢记》的语言“字字当行,语语本色”,其曲词华美典雅,婉转动人。许渊冲以韵文体翻译曲词,以求最大限度地诠释原剧的艺术魅力、再现原剧的语言特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中“隐含的读者”“空白”“期待视野”等核心概念,以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在传译曲词的过程中,如何留白、如何满足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对文学翻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曲词英译 接受美学 空白 期待视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