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息肉组织中E-选择素和GM-CSF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洪苏玲 黄江菊 +2 位作者 杨玉成 康厚墉 王祎琴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粘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及其在鼻息肉病理机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immunsorbent assay,EL1SA)检测60例鼻息肉组织匀浆中E-Sele...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粘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及其在鼻息肉病理机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immunsorbent assay,EL1SA)检测60例鼻息肉组织匀浆中E-Selectin和GM-CSF水平,以12例鼻中隔手术患者之代偿肥大的下鼻甲后端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鼻息肉组织匀浆中E-Selectin和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E-Selectin和GM-CSF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参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活化,增殖,从而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E-选择素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苏安 田兆方 李巧群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5-2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疑难食管溃疡性病变——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病理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9例术后诊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硫堇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等。结果9例嗜酸粒细... 目的探讨疑难食管溃疡性病变——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病理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9例术后诊为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硫堇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等。结果9例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病变特征均呈溃疡型改变,溃疡及其周围黏膜各层及肉芽组织中,见到未释放型和释放型2种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集中区也是肥大细胞聚集区。结论本病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病变过程中可形成溃疡,手术前易误诊为食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肥大细胞 嗜酸粒细胞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翠仪 陈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2013年呼吸科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患者经治疗,根据哮喘控制测试及肺功能按全球哮喘防治倡议,均达到停药标准,同时患者行诱... 目的探讨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2013年呼吸科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患者经治疗,根据哮喘控制测试及肺功能按全球哮喘防治倡议,均达到停药标准,同时患者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检查,根据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分为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1%,50例)及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1%,40例),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控制哮喘测试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ACT测试达标率低、肺功能指标差,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OS是导致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诱导痰EOS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 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下载PDF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BALF for the asthma model rats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清 崔建美 +5 位作者 喇孝瑾 杨晓溪 孙娜 刘慧娟 王亚 WANG F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3年第2期34-37,47,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leukocyte (LEU) and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Methods Thirty SPF-grade male SD rats were rando...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acupuncture on leukocyte (LEU) and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Methods Thirty SPF-grade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blank group, a model group and an acupuncture group, 10 rats in each one.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th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ovalbumin (OVA)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asthma model. In the model group, only the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ut no intervention of acupuncture was given,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model establishment, acupuncture was provided at Dazhui (大椎 GV 14), Feishu (肺俞 BL 13) and Fengmen (风门 BL 22). The intervention was given once every two days, totally 7 treatments were required (2 weeks). In the blank group, no any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he lung lavage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llect BALF after 2 weeks for the rats in each group.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the total LEU count was calculated. With Wright's staining, the total EOS count was calculated. Results In the model group,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the rats were increased apparently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both P〈0.05).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the ra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ere reduced apparently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both P〈0.05). In BALF, the proportion of EOS in LEU in 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lank group (P〈0.05). In BALF, the proportion of EOS in LEU in the ra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reduces apparently LEU and EOS counts in BALF in asthma model rats so that asthma is rel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ASTHMA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
原文传递
不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宏祥 史曼 +4 位作者 赵永辰 周胜男 张彦广 高宏伟 孙艳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3-2326,共4页
目的:揭示外周血不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第一诊断为COPD患者,分为EOS<2%组、2%≤EOS≤4%组、EOS>... 目的:揭示外周血不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第一诊断为COPD患者,分为EOS<2%组、2%≤EOS≤4%组、EOS>4%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住院时间、肺功能、炎症指标、体质量及预后情况,同时对3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病例307例,EOS<2%组与2%≤EOS≤4%组、EOS>4%组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过去1年住院次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EOS>4%组过去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最多,过去1年住院次数最高。2%≤EOS≤4%组年龄高于EOS<2%组与EOS>4%组(P<0.05,P<0.01),2%≤EOS≤4%组病程长于EOS<2%组(P<0.01),EOS<2%组与2%≤EOS≤4%组BMI值高于EOS>4%组(P<0.01)。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主要证型分别为外寒里饮证、脾肾阳虚证。结论:EOS增高型COPD患者易发生急性加重,EOS增高型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证型为外寒里饮证,稳定期为脾肾阳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特征 中医证型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绵羊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对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
6
作者 杨祎程 王雯慧 +4 位作者 何晚红 祁珊珊 扎西英派 张旺东 张林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2-687,共6页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9.11%、230.38%和233.42%(P<0.01);嗜酸粒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6.78%、123.87%和164.51%(P<0.01);浆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7.34%、72.97%和328.26%(P<0.01);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3.40%、41.42%和133.17%。对照组和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减少,相反,对照组和感染组嗜酸粒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增加,空肠到回肠减少,感染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空肠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但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绵羊后,成年绵羊通过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增生加强细胞免疫水平,浆细胞增生加强体液免疫水平,同时还通过非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进一步加强黏膜免疫水平以抵抗贝氏莫尼茨绦虫对绵羊的感染。可见绵羊可以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以监视虫体免疫逃逸来抵抗寄生虫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贝氏莫尼茨绦虫 上皮内淋巴细胞 嗜酸粒细胞 浆细胞 杯状细胞
原文传递
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对成年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婷婷 王雯慧 +2 位作者 祁珊珊 李淑娴 张学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3-978,共6页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与细胞数量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牦牛十... 为研究扩展莫尼茨绦虫对成年牦牛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影响,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与细胞数量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牦牛小肠不同部位黏膜固有免疫细胞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的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即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均远远多于对照组牦牛的相应部位,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感染组和对照组从十二指肠到回肠,上述5种细胞的分布趋势一致: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小肠各段的数量分布均差异显著(P<0.05);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从前至后呈增多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浆细胞呈增多趋势,然而空肠和回肠浆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莫尼茨绦虫感染时,成年牦牛感染部位小肠黏膜固有免疫细胞大量增生,但其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扩展莫尼茨绦虫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原文传递
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升高在肺吸虫病“积分诊断量表”中的应用价值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霞 钟炎平 +7 位作者 杨军杰 李姗 雷旭 李金科 李芳 李健 杨靖 谭华炳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 EOS)和血小板(platelet, PLT)在肺吸虫病(lung fluke disease, LFD)"积分诊断量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例"胸背痛6月,间断发热2月,咳嗽25天"患者的诊疗经过。结...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 EOS)和血小板(platelet, PLT)在肺吸虫病(lung fluke disease, LFD)"积分诊断量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例"胸背痛6月,间断发热2月,咳嗽25天"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有生食螃蟹和饮生水史。体检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呈浊音。EOS计数为1.96×10^(9)/L,EOS百分比29.3%,PLT计数466×10^(9)/L;胸部多层螺旋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伴右肺膨胀不全;彩超提示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检验为渗出液,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LFD"积分诊断量表"积分为12.93分(LFD"积分诊断量表"积分≥9.31诊断LFD),肺吸虫抗原皮试强阳性,临床和病原学均支持诊断LFD。经吡喹酮抗LFD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EOS、PLT恢复正常。结论 EOS和PLT升高在LFD"积分诊断量表"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以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肺吸虫病 积分诊断量表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