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CAM基因与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国平(综述) 王雅杰(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EpCAM基因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EpCAM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等机制促成肿瘤发生。EpCAM基因在上皮性肿瘤中广泛表达,EpCAM过表达常提示肿瘤预后不良。最近研究显示,某些基于EpCAM抗体的... EpCAM基因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EpCAM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等机制促成肿瘤发生。EpCAM基因在上皮性肿瘤中广泛表达,EpCAM过表达常提示肿瘤预后不良。最近研究显示,某些基于EpCAM抗体的新技术和新药物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并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因此,EpCAM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预后 epcam基因
原文传递
抗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细胞生物学活性报告基因测定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红梅 张峰 +7 位作者 刘春雨 于传飞 段茂芹 曹俊霞 黄璟 王开芹 郭潇 王兰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细胞的抗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报告基因测定方法(reporter gene assay,RGA)。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萤光素酶(luciferase,Luc)的HcT116-Luc细胞为靶细胞,以Hu T78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对... 目的:建立基于细胞的抗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报告基因测定方法(reporter gene assay,RGA)。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萤光素酶(luciferase,Luc)的HcT116-Luc细胞为靶细胞,以Hu T78细胞为效应细胞,通过对样品浓度、孵育时间、细胞接种时间、效靶比和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建立报告基因法,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Q2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指导原则,对RGA法的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代次稳定性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RGA方法经优化后的检测条件:效靶比为10∶1;细胞接种密度为1.1×10^(4)细胞·孔^(-1);Bs Ab样品以3000 ng·mL^(-1)为起始浓度1∶3.5向下稀释9个浓度梯度(共10个检测浓度);系列稀释样品与细胞孵育时间为72 h。孵育结束后测定Luc强度并以4-参数模式拟合剂量-效应曲线,计算样品相对生物学活性。建立RGA法的特异性、耐用性均符合应用要求。采用50%,70%,80%,100%,120%,130%,150%和200%共8个效价浓度进行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验证,8个效价浓度的生物学活性回收率在95.48%~107.37%,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在4.80%~9.97%,均<10%,实测效价与理论效价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9。第14~33代次HcT116-Luc细胞Luc表达情况稳定。结论:基于传代细胞建立的抗EpCAM+CD3 Bs Ab报告基因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其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耐用性方面符合应用要求,可作为此类双特异性抗体活性评价的方法,用于其质量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epcam+CD3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法
原文传递
先天性簇绒肠病EpCAM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91+1G>A;c.352_353ins CACC)1例报告
3
作者 杨脉 谢咏梅 张海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3-496,共4页
患儿男,1月龄,因“反复腹泻20+d,吐奶4 d”入院。患儿生后第8天开始出现反复顽固性腹泻,伴腹胀、呕吐、脱水、酸中毒、营养不良,家族中多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人上皮黏附因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 患儿男,1月龄,因“反复腹泻20+d,吐奶4 d”入院。患儿生后第8天开始出现反复顽固性腹泻,伴腹胀、呕吐、脱水、酸中毒、营养不良,家族中多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基因检测发现人上皮黏附因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491+1G>A;c.352_353ins CACC),确诊为先天性簇绒肠病。予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患儿腹泻好转,但加奶困难,奶量增加即腹胀、呕吐。住院后期出现反复发热,最终家属签字出院。出院后仍有腹泻、吐奶,出院4周患儿体质量下降约1 kg,最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am基因 先天性簇绒肠病 慢性腹泻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中CD4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相关基因与通路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敏星 周瑞 +4 位作者 张嘉刚 马洪卫 陶文惠 赵秋 李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寻找结肠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密切相关的基因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精选集(GEO)数据库中结直肠癌基因芯片数据,结合R2平台,筛选出与CD44和EpCAM表达显... 目的寻找结肠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表达密切相关的基因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精选集(GEO)数据库中结直肠癌基因芯片数据,结合R2平台,筛选出与CD44和EpCAM表达显著相关的基因,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性别、肿瘤家族史、是否饮酒、Dukes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并对比相关基因在其他肿瘤及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工具对与CD44和EpCAM表达显著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R2平台内嵌统计学工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连续校正的四格表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数据集315份结直肠癌标本中均检测出CD44和EpCAM表达,分别筛选出与CD44和EpCAM表达显著相关基因888个和6316个。CD44与EpCAM共同正相关,且在全部315份样本中均有表达的5个基因的表达与不同性别、肿瘤家族史、是否饮酒、Dukes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均〉0.05)。通过与其他肿瘤及正常人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对比发现,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2(SLC12A2)、中心粒1蛋白组中心粒蛋白B(POC1B)2个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其他肿瘤明显增高(F=289.422、128.456,P均〈0.01),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较正常人体组织明显增高(F=349.519、128.456,P均〈0.01)。对基因本体分析后发现,CD44和EpCAM表达均相关的基因共同涉及15条基因本体语义。对与CD44和EpCAM均相关的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分别有7条和10条通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D44和EpCAM在结直肠癌中普遍表达,与CD44和EpCAM表达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多种肿瘤生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epcam 结直肠肿瘤 肿瘤干细胞 生物信息学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重组抗人上皮黏附因子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瞬时表达及体外活性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磊 边延林 +1 位作者 朱建伟 张宝红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6-865,共10页
人上皮黏附因子(EpCAM)在多种上皮相关癌症表面过表达,介导肿瘤的增殖、分化、转移及信号传导等多种活动,是一种有潜力的癌症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优化转染条件,使用瞬时基因表达技术在HEK293E细胞中表达了重... 人上皮黏附因子(EpCAM)在多种上皮相关癌症表面过表达,介导肿瘤的增殖、分化、转移及信号传导等多种活动,是一种有潜力的癌症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优化转染条件,使用瞬时基因表达技术在HEK293E细胞中表达了重组抗EpCAM人源化IgG1型单克隆抗体(rhEpCAM-mAb)。抗体经纯化后,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初步鉴定了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rhEpCAM-mAb在HEK293E细胞中以DNA∶PEI为1∶5,轻链∶重链为1∶3的最优条件进行瞬时表达时,抗体表达量可达46.05 mg/L,抗体对EpCAM的亲和力为5.56×10-12 mol/L,它对SK-OV-3、SW480和OVCAR-3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的IC50分别为12.36、5.43、102.90 ng/ml。本研究利用瞬时基因表达技术能够快速获得重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及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上皮黏附因子 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瞬时基因表达 HEK293E细胞 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