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激酶受体Eph亚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光 药立波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9,共5页
酪氨酸激酶受体(RTK)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胚胎发育及细胞内信号传递等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50多种RTK基因分属于14种亚族,Eph亚族是其中最大的家族,由14个基因组成,一些基因主要在脑的发育中... 酪氨酸激酶受体(RTK)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胚胎发育及细胞内信号传递等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50多种RTK基因分属于14种亚族,Eph亚族是其中最大的家族,由14个基因组成,一些基因主要在脑的发育中表达,另一些则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最近该亚族胞外配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打下基础.综述了Eph亚族成员的来源、表达及其配体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受体 eph亚族 配体
下载PDF
Eph受体家族及其配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功能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光 药立波 苏成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8-501,共4页
Eph受体是已知最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 ,Eph受体和其膜附着型配体 (ephrin)在发育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近来研究证明 ,Eph受体和其配体在包括神经网络形成 ,神经管和轴旁中胚层的成型(patterning) ,细胞迁移导向和轴突路径... Eph受体是已知最大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 ,Eph受体和其膜附着型配体 (ephrin)在发育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 ,近来研究证明 ,Eph受体和其配体在包括神经网络形成 ,神经管和轴旁中胚层的成型(patterning) ,细胞迁移导向和轴突路径导引 ,血管形成等许多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Eph受体及其配体也与肿瘤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受体 ephrin配体 蛋白激酶受体 信号转导 生物功能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受体B4及其相关配体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及中药应用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思 胡雅琼 +1 位作者 高冬 宋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367,共5页
Eph受体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最大的的亚群,在与配体ephrin相互作用中,形成颇具特色的正、负信号通路;尤其是EphB4-ephrin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为相关领域科研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冀。中医药通过活血、祛瘀、理... Eph受体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RTKs)最大的的亚群,在与配体ephrin相互作用中,形成颇具特色的正、负信号通路;尤其是EphB4-ephrinB2双向信号对血管生成的调节作用,为相关领域科研和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冀。中医药通过活血、祛瘀、理气、化痰、补益等多种治疗手段参与人体机能的调节,对血管生成同样具有促进和阻抑的双向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EphB4-ephrinB2双向信号和中医药应用领域探索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对血管生成信号机制调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在促内皮细胞ECV304血管新生中上调EphrinB2的基因表达,为中医药研究ephrinB2-EphB4及其双向信号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受体激酶 激酶受体B4 相关配体B2 双向信号
原文传递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激酶
下载PDF
Ephrin配体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眼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
5
作者 赵炜 王雨生 《国际眼科纵览》 2008年第4期235-240,共6页
在正常发育以及多种疾病过程中血管发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肿瘤血管发生、缺血性修复以及损伤愈合等。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到Eph受体和其配体在血管形成以及血管发生中的作用。Eph受体家族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系统,Eph受体和... 在正常发育以及多种疾病过程中血管发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肿瘤血管发生、缺血性修复以及损伤愈合等。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到Eph受体和其配体在血管形成以及血管发生中的作用。Eph受体家族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系统,Eph受体和它们的膜锚定配体Ephrin的特点是能够介导双向信号,传递位置导向信息,作用于发育中的血管系统细胞,控制动静脉非对称地建立,从而起着装配新生血管的作用。Ephrin/Eph系统在眼部血管发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在角膜、视网膜以及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上发现Ephrin/Eph系统具有作用。本文介绍Ephrin配体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综述其在眼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发生 受体激酶 eph受体 ephrin配体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Yes相关蛋白1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谢占强 谢锐 +1 位作者 余丽双 梁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Yes相关蛋白1(YAP1)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并经病理...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Yes相关蛋白1(YAP1)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两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98例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YAP1和EphA2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YAP1在NSCL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35%(66/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5.71%(3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31,P<0.01)。EphA2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45%(71/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4.69%(3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82,P<0.01)。YAP1表达水平与NSCLC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t=10.382、6.753、5.315,P<0.05);EphA2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t=5.017、6.607,P<0.05)。结论 YAP1和EphA2在NSCLC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有助于判断NSCLC高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Yes相关蛋白1 eph受体激酶A2 免疫组织化学法
原文传递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EphA2-ephrinA1、CD105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力强 方艳伟 +3 位作者 瓮杰慧 邱文娜 耿少梅 焦保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配体ephrinA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配体ephrinA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phA2(51/55)、CD105-MVD(34.26±12.61)在星形细胞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越高,EphA2及CD105-MVD蛋白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ephrinA1则具有相反的趋势,随星形细胞瘤级别越低ephrinA1表达越高。EphA2表达与CD105-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5),ephrinA1表达与CD105-MV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5),EphA2的表达与ephrinA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5)。EphA2、CD105-MVD和ephrinA1均是重要的星形细胞瘤预后相关风险因子。EphA2、CD105-MVD阳性ephrinA1阴性的星形细胞瘤患者较三者均阳性或三者均阴性或EphA2、CD105-MVD阴性ephrinA1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 EphA2及CD105-MVD在星形细胞瘤中特异性高表达、ephrinA1特异性低表达与星形细胞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有望成为脑星形细胞瘤诊断和特异性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蛋白激酶受体A2(ephA2) 蛋白激酶受体相关配体A1(ephrinA1) CD105 微血管密度 生存分析 预后
下载PDF
Eph家族及其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强 吕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Eph家族(Eph受体和ephrin配体)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亚族,在胚胎期具有调节细胞粘连或排斥、细胞迁移、轴突导向、突触形成、骨稳态调节、血管形成等多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h家族蛋白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 Eph家族(Eph受体和ephrin配体)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亚族,在胚胎期具有调节细胞粘连或排斥、细胞迁移、轴突导向、突触形成、骨稳态调节、血管形成等多种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ph家族蛋白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升高,可能参与神经再生活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受体 家族蛋白 脊髓损伤 ephrin配体 蛋白激酶 稳态调节 细胞粘连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5
9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轴突生长导向因子简介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逖飞 彭瀚 +1 位作者 徐聪 牟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847-1849,共3页
轴突的生长连接是神经发育生长的基础。在新生或发育中的神经系统中,可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引导轴突生长的分子已发现的主要有如下几类:导素(Netrins)、信号素(Sem aphorins)、Eph相关受体酪胺酸激酶配体(L igands of Eph-related receptor... 轴突的生长连接是神经发育生长的基础。在新生或发育中的神经系统中,可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引导轴突生长的分子已发现的主要有如下几类:导素(Netrins)、信号素(Sem aphorins)、Eph相关受体酪胺酸激酶配体(L igands of Eph-related receptor tyrosine k inases)和Slit蛋白等。生长锥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应浓度的梯度变化并据此改变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方向。本文总结了一些轴突生长导向因子的作用及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生长导向 导素 信号素 eph相关受体酪胺酸激酶配体 Slit蛋白
下载PDF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治疗和预后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智建 安瑞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9-452,456,共5页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是比较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且预后不一。目前最新的研究着重于识别PPGL和预测其转移性及评估系统性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特异活性的放射性药物和肽... 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是比较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且预后不一。目前最新的研究着重于识别PPGL和预测其转移性及评估系统性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特异活性的放射性药物和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等方法在治疗转移性PPGL中的功效。本文对转移性PPGL疾病的预后及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相关症状 局部控制 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药物治疗 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sIL-2r、Flt3L、cTfh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张媛 郭燕 +3 位作者 王莉华 吕国庆 张灵秀 黄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Fms相关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循环辅助T细胞(cTfh)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Fms相关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循环辅助T细胞(cTfh)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DLBCL并HBV感染患者为合并HBV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DLBCL未合并HBV感染患者为未合并HBV组,均在治疗前检测血清sIL-2r、Flt3L、cTfh水平.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指标水平差异.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多因素COX分析各指标与DLBCL并HBV感染患者预后关系.结果DLBCL患者血清sIL-2r、Flt3L、cTf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合并HBV组血清sIL-2r、cTfh、Flt3L水平均高于未合并HBV组(P<0.05).合并HBV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低于未合并HBV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sIL-2r、Flt3L、cTfh均具有预测DLBCL并HBV患者的预后价值(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瘤分期(AnnArbor)、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IPI)评分、sIL-2r、Flt3L、cTfh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V感染可影响DLBCL患者预后,DLBCL并HBV感染患者血清sIL-2r、Flt3L、cTfh高表达,具有预测预后的价值,且Flt3L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Fms相关激酶3配体 循环辅助T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重组质粒pVAX1-HER2-Flt3L构建及抗肿瘤效果
13
作者 杨克科 石磊 +1 位作者 范永鹏 陈景华 《生物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将具有免疫增效功能的Flt3L分子与HER2抗原融合表达,评价Flt3L是否能够提高抑瘤效果。[方法]将人的HER2编码区基因和小鼠Flt3L编码区基因用Furin/2A进行连接,全基因合成后,克隆至pVAX1载体,从而构建重组质粒pVAX1-HER2-Flt3L,同... [目的]将具有免疫增效功能的Flt3L分子与HER2抗原融合表达,评价Flt3L是否能够提高抑瘤效果。[方法]将人的HER2编码区基因和小鼠Flt3L编码区基因用Furin/2A进行连接,全基因合成后,克隆至pVAX1载体,从而构建重组质粒pVAX1-HER2-Flt3L,同时构建对照质粒pVAX1-HER2和pVAX1-Flt3L。将上述质粒分别注射正常小鼠和稳定表达HER2抗原的荷瘤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和抑瘤效果。[结果]将各组重组质粒接种于Bal B/c小鼠后,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质粒pVAX1-HER2-Flt3L组诱导产生的平均抗体滴度为2060,而单纯抗原质粒pVAX1-HER2组诱导产生的平均抗体滴度为1720;ELISP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融合质粒pVAX1-HER2-Flt3L组诱导产生的平均斑点数为133,而单纯抗原质粒pVAX1-HER2组诱导产生的平均抗体滴度为110;与此一致的是,在荷瘤小鼠中,该融合质粒也显示出更加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达到47%,而单纯抗原质粒仅为32%。[结论]Flt3L具有一定的免疫增效能力,能够显著提高表达HER2抗原重组质粒的抑瘤效果,深入研究其免疫保护机制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FMS相关激酶3配体 肿瘤 结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