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贼麻黄茎木脂素成分及其抗哮喘活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登辉 张靖柯 +4 位作者 李孟 刘娟娟 魏俊俊 冯卫生 郑晓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3-1520,共8页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茎中木脂素,并考察其抗哮喘活性。方法木贼麻黄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底物显色法检测C48/80诱导的...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unge.茎中木脂素,并考察其抗哮喘活性。方法木贼麻黄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底物显色法检测C48/80诱导的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RBL-2H3)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化合物1能抑制β-Hex释放,改善RBL-2H3脱颗粒现象。结论化合物1~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具有潜在的抗哮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麻黄 木脂素 抗哮喘活性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登辉 张靖柯 +4 位作者 李孟 刘娟娟 魏俊俊 冯卫生 郑晓珂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鉴定出15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木贼麻黄茎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中鉴定出15个化合物,分别为:顺式丁香苷(1)、丁香苷(2)、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cinnamic acid(3)、C-veratroylglycol(4)、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5)、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6)、(E)-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7)、二氢芥子醇(8)、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醇(9)、儿茶酚(10)、1-phenylethyl-β-D-glucopyranoside(11)、p-cymen-7-ylβ-D-glucopyranoside(12)、黑立脂素苷(13)、acanthoside B(14)、灰黄霉素(15)。结论:其中,化合物2~15为首次从麻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木贼麻黄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麻黄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药材木贼麻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5
3
作者 荣文文 黄祥 +5 位作者 牛攀新 刘津岐 闫然 苏金娟 胡善超 楚光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31-8646,共16页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在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荒漠化防治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严重威胁到木贼麻黄资源保护与利用,因而预测其潜在适生区空间变化具...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在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荒漠化防治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严重威胁到木贼麻黄资源保护与利用,因而预测其潜在适生区空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结合201条木贼麻黄在中国的有效分布记录和21个环境变量,预测在自然环境影响及人类活动干扰下中药材木贼麻黄适生区分布,并将木贼麻黄高适生区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模型添加人类活动因子后曲线下面积(AUC)值由0.919升至0.948,预测结果精度提高,而添加人类活动因子使木贼麻黄适生区面积严重减少,部分适生区等级退化,其分布愈破碎化稀疏零散;(2)木贼麻黄适生区多集中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地区,未来时期两种情景下木贼麻黄适生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RCP2.6⁃2050年相对当前时期高适生区面积增加最多;(3)参与建模的环境因子中贡献度较高的酸碱度(pH)、海拔(Altitude)和年平均温度(Bio1)对木贼麻黄地理分布有关键影响;(4)未来时期下木贼麻黄高适生区的几何质心出现不同程度向东迁移的现象,多分布于甘肃省境内;(5)木贼麻黄高适生区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剩余未利用的土地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地区,可在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木贼麻黄种植业。为木贼麻黄的就地、迁地保护、优先保护区以及人工种植选地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木贼麻黄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 木贼麻黄 人类活动 环境变量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吉颖 许强 +3 位作者 张钦弟 姜晓燕 金鑫 毕润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4-1011,共8页
为了探讨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种间关联性,该研究基于2×2联列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中25... 为了探讨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种间关联性,该研究基于2×2联列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中25个优势种、300个种对间进行了种间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木贼麻黄群落优势种群间总体上呈正关联,表明该群落处于稳定的演替阶段。(2)χ2检验结果表明,正关联种对数有141对,负关联种对数有132对,正负关联比为1.07;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种对数有128对,负关联种对数有151对,正负关联比为0.85;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中,正关联种对数有129对,负关联种对数有134对,正负关联比为0.96。(3)根据研究区25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并结合PCA排序,可将25个优势种群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研究表明,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木贼麻黄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稳定且群落结构处于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鹿山 木贼麻黄 种间关联 生态种组
下载PDF
国产麻黄的形态组织学研究——Ⅰ.北方主产的七种麻黄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建生 李胜华 楼之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937-948,共12页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据文献记载和作者的调查,我国产麻黄属(Ephedra)植物共有13种3变种1变型。本文报道我国北方生产的7种麻黄生药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结果。7种麻黄是: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膜果麻黄E.przewalskii Stapf,单子麻黄E.monosperma Gmel.ex Mey.、雌雄麻黄E.fedtschenkoae Pauls和细子麻黄E.reaeliana Flo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形态组织学 药材鉴定
下载PDF
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木尼热.阿布都克热木 木合塔尔.吐尔洪 +1 位作者 王楠楠 唐玉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麻黄的果、茎、根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毛... 目的:分析新疆戈壁野生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麻黄的果、茎、根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野生木贼麻黄的果中15个峰,茎中3个峰,根中3个峰,鉴定出了新疆戈壁野性麻黄的果中12种成分、茎中2种成分、根中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871%。结论:为初步开发利用新疆戈壁野生麻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麻黄 麻黄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木贼麻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登辉 张靖柯 +3 位作者 李孟 刘娟娟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依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黑麦草内酯(1)、异黑... 目的研究木贼麻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依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黑麦草内酯(1)、异黑麦草内酯(2)、3,9-二羟基-猕猴桃内酯(3)、洋川芎内酯Ⅰ(4)、paeoveitol B(5)、α-松油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6)、桃金娘烯醇-β-D-葡萄糖苷-6′-O-乙酸酯(7)、cheonnyunchol A(8)、布卢姆醇B(9)、(6R,7Z)-9,10-二羟基-4,7-巨豆二烯-3-酮(10)、(6S,9R)-2-hydroxy-4-(2,6,6-trimethyl-4-oxo-cyclohex-2-enyl)-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11)、蚱蜢酮(12)、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菜豆酸(14)、脱落酸(15)、楝叶吴萸素B(16)、苜蓿素(17)、柯伊利素(18)、异鼠李素(19)、herbacetin 7-methyl ether(20)、二氢芹菜素(21)、甘草素(22)以及salcolin A(23)。结论化合物1~5、7~16以及23为首次从麻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贼麻黄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麻黄 结构鉴定 黄酮
原文传递
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齐佳慧 韩秋菊 +2 位作者 王菲 李薇 王战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优化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木贼麻黄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木贼麻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目的优化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木贼麻黄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木贼麻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木贼麻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73℃,液料比25∶1,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5.57±0.072)%。木贼麻黄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703.9μg·mL^(-1)和2 135.1μg·m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Fe^(3+)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结论该提取工艺能较好地提取木贼麻黄多糖,所得木贼麻黄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但活性低于同浓度的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麻黄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山麻黄内生菌Myrothecium roridum LLY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申丽 王晶 +3 位作者 李玲玉 张小君 杨长水 宋勇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155-3161,共7页
目的研究山麻黄Ephedra equisetina内生真菌Myrothecium roridum LLY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 目的研究山麻黄Ephedra equisetina内生真菌Myrothecium roridum LLY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MTT法进行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机制初步研究。结果从M.roridum LLY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吩嗪-1-羧酸(1)、1-甲氧基吩嗪(2)、N-methyl-1H-indole-2-carboxamaide(3)、甲基硫赭曲菌素(4)、ditryptophenaline(5)、7,8-二甲基异咯嗪(6)、deoxyleporin B(7)、尿嘧啶(8)和胸腺嘧啶(9)。MTT测定发现,化合物3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38.0μg/m L,阳性对照顺铂的IC_(50)值为11.5μg/m L。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化合物3可导致SMMC-7721细胞S期阻滞;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化合物3可使SMMC-7721细胞中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的表达上调,并且Cleaved-PARP蛋白被明显活化。结论化合物7为1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S期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并受到p27蛋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麻黄 内生真菌 细胞毒活性 N-methyl-1H-indole-2-carboxamaide deoxyleporin B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快速鉴别3种麻黄药材品种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阳 曹丽亚 +1 位作者 钟潇骁 范琦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5-351,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鉴别3种药典收载麻黄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法。方法:测量药典品种麻黄药材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以及混淆品种丽江麻黄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提取不同药典品种麻黄药材共有的且区别于混淆... 目的:建立同时快速鉴别3种药典收载麻黄药材的近红外光谱法。方法:测量药典品种麻黄药材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以及混淆品种丽江麻黄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提取不同药典品种麻黄药材共有的且区别于混淆品种丽江麻黄的光谱特征信息,建立同时鉴别不同药典品种麻黄药材与混淆品种丽江麻黄的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DA)模型和对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counter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CP-ANN)模型,并比较2种模型的性能。结果:所建DA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率均为100.0%;CP-ANN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率均为100.0%。虽然2种模型具有相同的预测准确率,但是非线性CP-ANN模型使用较少的主成分建模,性能略优于线性DA模型。结论:所建近红外光谱法能够同时快速鉴别3种药典收载麻黄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典麻黄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丽江麻黄 鉴别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原文传递
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对风寒表证大鼠的干预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贝贝 曾梦楠 +7 位作者 张钦钦 贾菊芳 王茹 郭彭莉 刘萌 菅丽鹤 冯卫生 郑晓珂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目的:比较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对风寒表证大鼠的干预作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通过“风扇吹风加寒冷刺激”构建风寒表证模型,以大鼠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自发活动减少、弓背耸毛、打喷嚏,体温升高为造... 目的:比较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对风寒表证大鼠的干预作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通过“风扇吹风加寒冷刺激”构建风寒表证模型,以大鼠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自发活动减少、弓背耸毛、打喷嚏,体温升高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0.46 g/kg、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2.34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5 d。观察大鼠的基本状态,分别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评价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对风寒表证大鼠的影响。结果:三种麻黄可有效降低风寒表证大鼠体温,不同程度地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改善风寒表证大鼠,草麻黄效果较好,木贼麻黄和中麻黄次之。结论:草麻黄对风寒表证治疗作用效果优于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与临床用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风寒表证
原文传递
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水提物对风寒表证大鼠机体免疫作用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菊芳 曾梦楠 +6 位作者 张贝贝 郭彭莉 刘萌 张钦钦 王茹 郑晓珂 冯卫生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10期2265-2273,共9页
本实验采用"风扇吹风加寒冷刺激"构建风寒表证模型,比较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水提物对风寒表证大鼠机体免疫作用的差异,为麻黄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撑。当大鼠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自发活动减少、弓背耸毛、打喷嚏、... 本实验采用"风扇吹风加寒冷刺激"构建风寒表证模型,比较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水提物对风寒表证大鼠机体免疫作用的差异,为麻黄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撑。当大鼠出现蜷卧或团缩聚卧状态、自发活动减少、弓背耸毛、打喷嚏、体温升高时即为模型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CON)、模型(FHBZ)、对乙酰氨基酚(Y,455 mg/kg)、草麻黄(CMH,2340 mg/kg)、中麻黄(ZMH,2340 mg/kg)及木贼麻黄(MZMH,2340 mg/kg)组,连续灌胃给药5d。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肺和脾脏细胞凋亡水平及外周血和脾脏内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s)、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s)、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Tcs)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水平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麻黄均能显著降低风寒表证大鼠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水平,调节大鼠机体内免疫细胞水平(P<0.01),且草麻黄的作用效果优于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与临床用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风寒表证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