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与去瓣Epi-LASIK术后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秀瑾 马景学 +3 位作者 赵春芳 吴玉潭 李仙芝 李丽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剩余2只兔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h,1、3、7d共4个时间点取出角膜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术后1d及3d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t=4.04,P<0.05);Epi-LASI组术后1、3、7d角膜基质中IL-1β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t=3.71,P<0.05;t=3.06,P<0.05)。Epi-LASIK组术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兔角膜基质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i-LASIK组术后角膜基质中IL-1β的表达强于去瓣Epi-LASIK组。结论去瓣Epi-LASI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较Epi-LASIK轻,提示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程度较轻,有利于角膜组织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去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基质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_1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静 陈艺 +2 位作者 韩苏宁 邹玉平 邹秀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 d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_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_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_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_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手术与基质层手术对眼波前像差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俏 李莹 +4 位作者 龙琴 艾凤荣 罗岩 陈秉钧 丁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及其变化值。方法: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00例200眼,其中接受LASIK手术50例100眼,接受新型表层手术(ASA)50例100眼。LASIK手术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1.25~-9.25(平均-5.75&#... 目的:比较分析角膜表层与基质层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及其变化值。方法: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00例200眼,其中接受LASIK手术50例100眼,接受新型表层手术(ASA)50例100眼。LASIK手术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1.25~-9.25(平均-5.75±1.74)D,ASA手术组术前SE为-2~-9.25(平均-5.42±1.81)D。术前及术后1,3,6mo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球镜及柱镜度数、SE以及波前像差等。结果:C7,C12,RMS3,RMS4,RMS5,RMS6和RMSh的变化值均和球镜度变化值、SE变化值的绝对值显著正相关。术后1mo,ASA组C7绝对值、RMSh,RMS3和RMS6均显著小于LASIK组;术后3mo时,ASA组C7和C14显著小于LASIK组,LASIK组C12显著小于ASA组;术后6mo时,ASA组仅C14显著优于LASIK组。术后1mo时,ASA组RMS3,RMS5,RMS6和RMSh的变化值均显著小于LASIK组,术后3mo时,ASA组RMS6变化值显著小于LASIK组,术后6mo时,ASA组RMS3,RMS6和RMSh的变化值显著小于LASIK组。结论:高阶像差增大程度与球镜度及SE的变化程度正相关。ASA组术后高阶像差及其增大程度均小于LASIK组,术后6mo时两组差异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波前像差
下载PDF
Epi-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飏 夏丽坤 +3 位作者 陆岩 曹哲瑶 杜长虹 张桂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1K)矫治中、高度近视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采用Epi-LAS1K手术矫治中、高度近视并随访1a的病例128例25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分为3组:A组:<-3.00D,均值... 目的:研究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1K)矫治中、高度近视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采用Epi-LAS1K手术矫治中、高度近视并随访1a的病例128例256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分为3组:A组:<-3.00D,均值-2.11±0.35D(30例60眼);B组:-3.00D~-6.00D,均值-4.93±0.68D(46例92眼);C组:>-6.00D,均值-8.45±1.62D(52例104眼)。手术采用美国AMO公司AmadeusⅡ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上皮瓣,以德国ZEISS公司MEL80型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7d,术后随访时间为1,7d;1,3,6mo;1a,研究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高阶像差及haze形成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a,A组58眼(97%)的UCVA>1.0,B组87眼(95%)的UCVA>1.0,C组89眼(86%)的UCVA>1.0;A组60眼(100%)等效球镜屈光度数在预期值的±1.00D内,B组92眼(100%)等效球镜屈光度数在预期值的±1.00D内,C组7眼(7%)等效球镜屈光度数大于预期值的±1.00D。术后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大(P<0.05),B组与C组各时间点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mo有3眼(5%)的患者有0.5级haze,术后3mo有1眼(2%)的患者有0.5级haze,术后6mo到1a,所有患者均无明显haze;B组术后1mo有6眼(7%)的患者有0.5级haze,术后3mo有4眼(4%)的患者有0.5级haze,术后6mo~1a,所有患者均无明显haze;C组术后1mo有10眼(10%)的患者有0.5级haze,2眼(2%)的患者有Ⅰ级haze,术后3mo有8眼(8%)的患者有0.5级haze,2眼(2%)的患者有Ⅰ级haze,术后6mo有5眼(5%)的患者有0.5级haze,术后1a所有患者均无明显haze。结论:Epi-LAS1K手术术后具有视力恢复满意,haze程度轻等优点,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HAZE
下载PDF
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薄角膜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3 位作者 吴昕 龚小雪 吴军丽 唐谋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薄角膜近视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方法:对10例(20眼)无法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Epi-LASIK手术。术前近视球镜为-4.00~-10.25D,...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薄角膜近视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方法:对10例(20眼)无法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相对薄角膜近视患者行Epi-LASIK手术。术前近视球镜为-4.00~-10.25D,平均(-7.32±1.66)D,柱镜0~-2.50D,平均(-0.71±0.72)D。术前角膜厚度463~519μm,平均(491±20)μm。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并对术后1~6mo裸眼视力、屈光度及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进行随访。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1例下降,术后6mo球镜平均(-0.04±0.18)D,柱镜平均(-0.20±0.44)D。20眼等效球镜均在-0.75~+0.75D之间,其中17眼(85%)等效球镜在-0.50~+0.50D之间。角膜厚度平均(412±14)μm。I级Haze者为1眼。结论:Epi-LASIK对于薄角膜近视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薄角膜中高度近视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角膜 近视 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Epi-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及泪膜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2 位作者 龚小雪 吴军丽 李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184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手术,其中低中度近视组48例96眼,高度近视组44例88... 目的:观察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184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手术,其中低中度近视组48例96眼,高度近视组44例88眼。观察术眼术前及术后1,3,6mo的角膜中央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及泪膜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低中度近视组术后1mo角膜中央知觉及BUT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mo时角膜中央知觉及BUT已恢复。高度近视组术后1,3mo角膜中央知觉及BUT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mo时角膜中央知觉及BUT已基本恢复。高度近视组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减退更明显,恢复时间更长。两组术后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实验)分别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pi-LASIK术影响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的稳定性。高度近视对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比中低度近视大而且持续时间长,但最终可随着角膜的愈合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知觉 泪膜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早期泪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1 位作者 邹秀兰 邹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观察兔眼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泪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雾状混浊)的关系。方法 24只(48眼)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切削深度100μm Epi-LASIK和切削深... 目的观察兔眼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泪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雾状混浊)的关系。方法 24只(48眼)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切削深度100μm Epi-LASIK和切削深度150μm Epi-LASIK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7、14、30 d泪液中HGF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雾状混浊的情况。结果不同切削深度两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均于3~5 d愈合。两组均于术后3 d开始形成雾状混浊,伴随泪液中HGF含量的升高。150μm切削深度组术后3、7、14、30 d雾状混浊程度较100μm组明显(P<0.05),且泪液中HGF的水平明显高于100μm组(P<0.05)。结论两组Epi-LASIK术后早期泪液中HGF与雾状混浊的程度表现为正相关,且与切削深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泪液 肝细胞生长因子 雾状混浊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2 位作者 吴军丽 龚小雪 李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者54例(108眼)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2组患者年龄、术前屈光状态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球镜与柱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43眼(41.3%)和24眼(22.2%),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总高阶像差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15.6%和38.3%,试验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的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89±0.30)μm,对照组为(1.12±0.41)μm,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表示满意的分别有102眼(98.1%)和98眼(90.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术后视觉质量优于常规Epi-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治疗近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机械法 隹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下载PDF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维锋 杜之渝 +3 位作者 赵武校 黄正 刘玺 向一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4周Epi-LASIK组Haze(1.07±0.49、3.38±1.26)比PRK组(2.38±1.04、5.00±1.95)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57、Z4=-2.41,P均<0.05),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8=-0.96,P>0.05);组织形态学:Epi-LASIK组角膜上皮细胞的紧密性,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完整性、上皮与基质黏合程度,胶原排列规则性比同时间段PRK组都具有优越性;Epi-LASIK、PRK角膜上皮TGF-β2表达:1周、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Epi-LASIK组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5);1周、8周Epi-LASIK、PRK角膜基质TGF-β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Epi-LASIK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Epi-LASIK手术在减轻Haze方面较PRK具有优越性,其上皮瓣的保留对减少Haze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后的止痛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原 黄一飞 高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421-1425,共5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因降低角膜膨隆的风险和避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而受到青睐。但术后严重疼痛不适为表层切削的主要缺陷,因此表层切削术后疼痛不适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总结了表层切削术后...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因降低角膜膨隆的风险和避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而受到青睐。但术后严重疼痛不适为表层切削的主要缺陷,因此表层切削术后疼痛不适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总结了表层切削术后疼痛的机制以及降低术后疼痛的措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表层切削 止痛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小军 高丰 张明昌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0期1808-1810,共3页
1983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问世,开创了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历史,从此治疗进入准分子激光"单纯表层手术"阶段。1991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出现,它很快取代PRK,成为一种主流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屈光... 1983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问世,开创了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历史,从此治疗进入准分子激光"单纯表层手术"阶段。1991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出现,它很快取代PRK,成为一种主流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屈光手术进入"角膜基质手术"阶段。1999年诞生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2003年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以及2006年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等,标志着"表层切削"的回归,表层切削成为激光屈光手术的热点和新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切削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应用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矫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 王莉 +1 位作者 高建民 高丹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62-363,共2页
目的:观察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54例108眼分为两组:一组29例58眼接受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引导的EPI-LASIK术(波前组);另一组25例50眼接受常规EPI-LASIK术(常规... 目的:观察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54例108眼分为两组:一组29例58眼接受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引导的EPI-LASIK术(波前组);另一组25例50眼接受常规EPI-LASIK术(常规组);术后随访期间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主观感觉做以分析。结果:术后6mo时,两者比较,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以上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存在统计学差异;高阶像差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主观感觉的眩光症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引导的EPI-LASIK矫正高度近视在有些方面优于常规的EPI-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定位 波前像差 高度近视 EPI—LASIK
下载PDF
羊膜提取液抑制兔Epi-LASIK术后haze形成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世刚 王俞方 +1 位作者 肖启国 彭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探讨羊膜提取液(AE)抑制兔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E组、激素组和溶媒对照组。构建Epi-LASIK动物模... 目的:探讨羊膜提取液(AE)抑制兔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E组、激素组和溶媒对照组。构建Epi-LASIK动物模型,术后AE组滴用AE眼液,激素组滴用1g/L磷酸地塞米松眼液,溶媒对照组滴用不含AE的溶媒眼液。术后1、4、8wk在裂隙灯下进行haze分级评估。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角膜上皮细胞NF-kB P65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TNF-α、TGF-β1和IL-1β)和抗炎症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激素组和溶媒对照组比较,Epi-LASIK术后1wk,AE组兔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形态较均匀,排列较规则;术后4wk时,AE组浅基质层内出现少量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形成少量瘢痕;术后8wk,AE组角膜浅基质层见少量新生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极少形成瘢痕。在术后早期(1wk和4wk),AE组与激素组、溶媒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抑制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1β)和促进抗炎症因子(IL-4、IL-10和IL-13)分泌的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在术后早期(1wk和4wk),AE组与激素组、溶媒对照组相比,角膜上皮细胞NF-kB通路关键组份P65蛋白浅染,细胞核淡染,明显抑制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羊膜提取液可能通过抑制角膜上皮细胞的NF-k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胶原与瘢痕形成和haz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提取液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角膜混浊 NF-kB通路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兔角膜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新梁 张元钧 陈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规律,并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比较。方法建立兔近视性Epi-LASIK及近视性改良PRK动物模型,用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法观察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的愈合规律,并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比较。方法建立兔近视性Epi-LASIK及近视性改良PRK动物模型,用锥虫蓝-茜素红活性染色法观察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活性,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瓣变化、上皮修复过程和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通过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角膜上皮及基质的愈合反应。结果 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4.67±0.41)d,而PRK术后为(2.75±0.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0,P=0.000)。PRK术后即刻和3d、5d角膜上皮瓣细胞活性率分别为(85.83±2.07)%、(48.67±3.41)%、(91.33±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060,P=0.000)。Epi-LASIK术后角膜瓣逐渐融解并被新生上皮取代,上皮愈合过程较改良PRK缓慢。PRK术后haze分级高于Epi-LAS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时2组上皮均明显增厚,3个月时上皮细胞排列仍不规则,6个月时上皮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上皮厚度已基本接近正常,与PR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Epi-LASIK组角膜前基质细胞数明显低于PRK组(P<0.05)。结论 Epi-LASIK术后上皮瓣活性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上皮修复较慢。与改良PRK比较,Epi-LASIK术后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和上皮增厚程度较轻,角膜基质细胞恢复快,haze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
下载PDF
Epi-LASIK和LASIK对黄斑部视网膜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艳峰 廖荣丰 聂海燕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0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对近视患者术后黄斑部视网膜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对近视患者术后黄斑部视网膜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ASIK组和Epi-LASIK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2周黄斑部视网膜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无论是LASIK组还是Epi-LASIK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平均厚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之间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与Epi-LASIK虽然负压吸引时间不同,但是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短期内对视网膜组织的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均没有明显影响,对于中低度近视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下载PDF
Epi-LASI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早期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栋强 王华 +1 位作者 何书喜 陈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290-22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近视散光行Epi-LASIK治疗的... 目的:探讨分析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近视散光行Epi-LASIK治疗的患者32例64眼,LASIK治疗的患者63例126眼,将患者根据柱镜度数分为2组:Ⅰ组(柱镜-0.25~-2.75D,Epi-LASIK 20例、LASIK 48例)、Ⅱ组(柱镜-3.00~-5.00D,Epi-LASIK 12例、LASIK 15例)。随访6mo观察两种术式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残余散光度、角膜愈合情况、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等。结果:术后6mo,Ⅱ组中UCVA较术前明显提高,EpiLASIK为21眼(87.5%),LASIK为19眼(63.3%),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55,P<0.05);残余散光度Epi-LASIK为-0.41±0.30D,LASIK为-0.74±0.36D,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72,P<0.05);角膜散光Epi-LASIK为0.63±0.34D,LASIK为0.81±0.52D,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34,P<0.05)。结论:Epi-LASIK治疗≥-3.00D散光与LASIK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和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散光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1 位作者 史文彬 方向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视力、眼压、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刺激症状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天,一般术后第2天就会好转,术后第3天基本正常。术后第1天检查,386只眼(82.5%)角膜上皮瓣基本透明;5~7d摘镜时,448只眼(95.7%)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术后2周检查,裸眼视力为0.15~1.5;术后3个月检查,453只眼(96.8%)视力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检查,413只眼(88.2%)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内,55只眼(11.8%)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外。术后6个月检查,7只眼(1.5%)角膜Haze0.5级,4只眼(0.9%)角膜Haze 1级,其余患者角膜透明。结论 Epi-LASIK手术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对中低度近视也非常好。该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治疗近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盈龙 彭小宁 +1 位作者 方向东 吴帅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在本院行Epi-lasik手术的患者112眼,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58眼,B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组)54眼,两组分别在Epi-lasi...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在本院行Epi-lasik手术的患者112眼,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58眼,B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组)54眼,两组分别在Epi-lasik术后,立即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眼药水,并观察患者术后刺激症状、术后角膜上皮瓣生长情况、术后视力及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haze等情况,随访6~12mo。结果:A组的角膜上皮瓣生长情况要好于B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检查,A组有45眼(77.6%)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组有32眼(5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上,A组的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wk以内达到,而B组的患者多在术后2wk以后达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对术后haze的影响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pi-lasik手术中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以减轻角膜上皮瓣的水肿,缩短术后视力恢复的时间,改善干眼症状,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下载PDF
两种药物对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岩 夏丽坤 柴广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对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Epi-LASIK术的120例240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从术后第1d晨复查后开始用药。试验组患者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用药1wk;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贝复舒眼液4次/d,用药1wk。术后随访6mo,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用药前即术后第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1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患者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6,P<0.05),说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起效更快。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86,P>0.05)。两组患眼术后视力恢复、等效球镜度数和haze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Epi-LASIK术后短期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角膜上皮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术后刺激症状。它安全且起效时间更短,优于常规治疗,可单独或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LASIK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 角膜上皮修复
下载PDF
LASIK与Epi-LASIK两种屈光手术前后前房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浩 蒋浩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研究Epi-LASIK及LASIK手术前后患者前房的变化情况。方法:30例屈光异常选择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ASIK手术组和Epi-LASIK手术组,各15例;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5 s,Epi-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25 s,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 目的:研究Epi-LASIK及LASIK手术前后患者前房的变化情况。方法:30例屈光异常选择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ASIK手术组和Epi-LASIK手术组,各15例;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5 s,Epi-LASIK手术组术中负压吸引25 s,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前房角度值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影响。结果:LASIK术中负压吸引对眼前房角度和中央前房的深度无明显影响,Epi-LASIK手术中负压吸引对前房角度及前房深度短时间内有轻微的、暂时的和可逆的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手术中负压吸引对患者术前术后前房变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前房角度 前房深度 眼前节O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