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监测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文瑜 费洪文 陆泽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淋巴瘤患者表阿霉素心脏毒性。方法:20例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表阿霉素总累计量(450±75)mg/m2,每个疗程治疗前进行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淋巴瘤患者表阿霉素心脏毒性。方法:20例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表阿霉素总累计量(450±75)mg/m2,每个疗程治疗前进行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收缩期指标LVEDD、LVESD、LVEF在累计量达到450 mg/m2才出现显著差别[LVEDD(55.4±10.2)mmvs(42.2±8.1)mm;LVESD(34.2±7.9)mmvs(24.5±5.3)mm;LVEF(58.1±6.5)%vs(68.2±7.4)%,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舒张期指标E/A在累计量达到375 mg/m2才出现显著差别[(0.88±0.16)vs(1.22±0.21),P<0.05];而组织多普勒收缩期指标S在累计量达到300 mg/m2就出现显著差别[(8.1±2.5)cm/svs(10.2±3.6)cm/s,P<0.05],组织多普勒舒张期指标E/A在累计量达到225 mg/m2即出现统计学意义的差别[(0.90±0.18)vs(1.13±0.23),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0例淋巴瘤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监测表阿霉素心脏毒性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较早期和较敏感发现变化,且舒张功能变化早于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心脏毒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多西他赛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易少凌 施斌 +2 位作者 李婉文 徐礼剑 赵春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7,共6页
背景一些已知的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药物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寻找高效、安全的抑制LECs增生的药物是防治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对LECs增生的影响,并与盐酸表柔比星、... 背景一些已知的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药物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寻找高效、安全的抑制LECs增生的药物是防治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对LECs增生的影响,并与盐酸表柔比星、盐酸吡柔比星和雷替曲塞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对永生系人LECs细胞株SRAOI/04进行培养及传代,将不同浓度的多西他赛、盐酸表柔比星、盐酸吡柔比星和雷替曲塞加入LECs中分别作用24、48、72h,以MTT法评价不同浓度的多两他赛对人LECs增牛的抑制作用并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的多西他赛作用48h后对LECs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片jAnnexinV-FITC/PI标记法和蛋白印迹分析法评估不同浓度的多西他赛作用48h后LECs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和凋亡情况。结果8~519pmol/L多西他赛组LECs的增生率为100%,LECs形态正常,而66nmol/L多西他赛组干预48h和72h后LECs的增生率分别为34.7%和27.4%,LECs形态出现异常。23.22~523.56μmol/L雷替曲塞对人LECs的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多西他赛作用48h和72h时,半数抑制量(IC50)明显低于盐酸吡柔比星和盐酸表柔比星。多西他赛作用LECs48h后,随着多西他赛浓度的增高,处于G2/M期的LECs百分数明显增加,各组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3.05,P〈0.01);8.3nmol/L和266nmol/L多西他赛浓度组干预48h后,LECs的凋亡率分别为22.4%和27.9%,较细胞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P〈0.01;χ2=42.68,P〈0.01)。Westernblot检测表明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干预后bcl-2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条带均较对照组淡,8.3nmol/L多西他赛组bcl-2蛋白表达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多西他赛、盐酸表柔比星和盐酸吡柔比星均可抑制人LECs的增生,而雷替曲塞对人LECs的增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多西他赛对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药物,其作用强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囊膜混浊 多西他赛 盐酸表柔比星 盐酸毗柔比星 雷替曲塞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蒽环类化疗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燕 吴冰 +3 位作者 张钧 王亮和 戈伟 罗荣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蒽环类化疗药表阿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方法细胞做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组、表阿霉素单药组、联合组(索拉非尼+表阿霉素)。用聚酰亚胺染色...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蒽环类化疗药表阿霉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方法细胞做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组、表阿霉素单药组、联合组(索拉非尼+表阿霉素)。用聚酰亚胺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细胞增殖曲线可见细胞传代后开始增殖,4~5 d达到峰值,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受抑越来越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单药组使MCF-7细胞阻滞于G0/G1期[(62.837±0.511)%]与对照组[(49.250±0.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阿霉素单药组使细胞阻滞于S期[(24.976±0.409)%],与对照组[(23.473±1.0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率[(64.373±0.429)%]高于对照组及表阿霉素单药组[(50.980±0.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和表阿霉素的联合应用可以使乳腺癌MCF-7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可以为乳腺癌的联合化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物化疗 索拉非尼 表阿霉素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凯平 何燕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ADM)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5例患者均为晚期乳腺癌,化疗方案为THP50mg/m^2或E—ADM70mg/m^2,快速静滴15min,d1;国产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3h,d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表阿霉素(E-ADM)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5例患者均为晚期乳腺癌,化疗方案为THP50mg/m^2或E—ADM70mg/m^2,快速静滴15min,d1;国产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3h,d2。21d为一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组95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0.0%。完全缓解率为15.8%,部分缓解率为24.2%。无治疗相关死亡,丰要不良反成为骨髓抑制和脱发。THP组脱发发生率较E-ADM组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紫杉醇联合THP/E-ADM化疗晚期乳腺癌缓解率较高,不良夏应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化学疗法 紫杉醇 吡柔比星 表阿霉素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余辉 陈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3期7-8,21,共3页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不符合手术指征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2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 目的评价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8例不符合手术指征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2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2年生存率,患者血清AFP、CEA、转氨酶及胆红素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RR、DCR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83. 5%、56. 5%,高于对照组的64. 0%和36. 4%(P <0. 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1. 2个月,高于对照组的7. 1个月(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AFP、CEA、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下降1/2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 <0. 05);2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明显,用药安全性与患者耐受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表柔比星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表阿霉素含量
6
作者 张春红 余志贤 +1 位作者 张晓颖 石大伟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5期64-65,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尿液样本中表阿霉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尿液标本用氯仿-甲醇-异丙醇(5:2:3,V/V/V)重复萃取,萃取液用空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用于分析。采用C18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35:65,V/V)为流动相,柱温为35.0℃,... 目的建立测定尿液样本中表阿霉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尿液标本用氯仿-甲醇-异丙醇(5:2:3,V/V/V)重复萃取,萃取液用空气吹干,流动相溶解后用于分析。采用C18柱(150mm×4.6mm,5μm),乙腈-水(35:65,V/V)为流动相,柱温为35.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33nm。结果尿液样本中表阿霉素的质量浓度在16~4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7,平均回收率为92.47%。结论该方法比较准确,出峰迅速,专属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表阿霉素 尿液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红梅 吴福道 +1 位作者 邓国忠 伍显庭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第4期248-249,255,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2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入研究组,全组患者既往均行CMF/CAF方案化疗。治疗方法: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推注第1天,3周重复,所有...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2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进入研究组,全组患者既往均行CMF/CAF方案化疗。治疗方法: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推注第1天,3周重复,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治疗。结果:经过2周期化疗,完全缓解4例(14.3%),部分缓解11例(39.3%),总有效率53.6%,9例患者无变化(32.1%),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为主要不良反应,毒性相对较弱。结论:紫杉醇和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缓解率高,毒性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表阿霉素 乳腺癌/晚期 联合化疗
下载PDF
四种抗癌药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怀自友 胡小梅 +7 位作者 徐昕 王安杰 李蕊蕊 傅兵 张晓雨 邱梦然 郜业蜜 黄银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epirubicin hydrochloride)、奥沙利铂(oxaliplatin)、紫杉醇(taxol)、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4种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Si H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分别以1μmol/L、10μmol/L的带药培养基培养Si Ha...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epirubicin hydrochloride)、奥沙利铂(oxaliplatin)、紫杉醇(taxol)、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4种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Si H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分别以1μmol/L、10μmol/L的带药培养基培养Si Ha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测定4种药物对Si Ha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分析4种药物在1μmol/L、10μmol/L浓度下对细胞的作用。结果:4种药物对Si Ha细胞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中表柔比星和紫杉醇在1μmol/L和10μmol/L、羟基喜树碱在10μmol/L时对Si Ha细胞的抑制率>70%,羟基喜树碱和奥沙利铂在1μmol/L时抑制率相对较低。形态学观察发现1μmol/L和10μmol/L表柔比星、紫杉醇以及10μmol/L羟基喜树碱处理时,细胞出现明显的皱缩破裂,表明药物的细胞毒性明显,1μmol/L和10μmol/L奥沙利铂及1μmol/L羟基喜树碱对细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性相对较小。结论:表柔比星、紫杉醇以及高浓度的羟基喜树碱主要通过细胞毒性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奥沙利铂和低浓度的羟基喜树碱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奥沙利铂 紫杉醇 羟基喜树碱 Si Ha细胞
下载PDF
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袁丹 王桂华 吴慧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药组(52例)和联合组(58例),单药组患者于1d,8d,15d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50mg/m^2治疗;联合组患者于1d,8...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药组(52例)和联合组(58例),单药组患者于1d,8d,15d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50mg/m^2治疗;联合组患者于1d,8d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mg/m^2治疗,同时于1d接受表阿霉素70mg/m^2治疗。两组均以28d为1个周期,共化疗2~4个周期。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随访评估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为68.97%,明显高于单药组的46.15%(P<0.05)。联合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3~40个月),单药组及联合组中位PFS分别为6个月、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可耐受性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紫杉醇 表阿霉素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艳 马建华 +1 位作者 陈程 刘宝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3期46-46,48,共2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试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脂质体辅...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试验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脂质体辅助化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紫杉醇脂质体 表柔比星
下载PDF
盖诺加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晚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泾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盖诺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采用NE方案:盖诺(NVB)30 mg/m2第1、8 d、表柔比星(EPI)50 mg/m2,第1 d,21 d为一周期,至少用2周期。治疗晚期乳腺癌42例,均为复治病例。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 目的:观察国产盖诺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采用NE方案:盖诺(NVB)30 mg/m2第1、8 d、表柔比星(EPI)50 mg/m2,第1 d,21 d为一周期,至少用2周期。治疗晚期乳腺癌42例,均为复治病例。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总有效率64.7%。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占100%,局部静脉炎占14.3%,心脏毒性占32.5%。结论:N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毒性作用可耐受,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诺 表柔比星 晚期乳腺癌 近期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表柔比星诱导膀胱肿瘤T2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锡玺 王思齐 +2 位作者 莫利才 尹航 翁志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在表柔比星(EPI)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筛选出EPI处理浓度,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EPI组、EPI联合白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及单用3-MA组,药物处理膀胱癌T24细胞24h后,MTT和... 目的观察细胞自噬在表柔比星(EPI)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噻唑蓝(MTT)筛选出EPI处理浓度,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EPI组、EPI联合白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及单用3-MA组,药物处理膀胱癌T24细胞24h后,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LC3I、Ⅱ)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Beclin-1和LC3I、Ⅱ的表达。结果EPI组自噬相关基因LC3、LC3—1I及Beclin-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高;EPI联合白噬抑制剂3-MA作用后,自噬相关基因LC3、LC3—Ⅱ及Beclin-1表达较EPI组有明显下降,而细胞增殖抑制率从(36.99±0.69)%增加到(57.65±2.97)%,细胞凋亡率从(22.35±1.03)%增加到(36.94±1.63)%。结论EPI作用于T24肿瘤细胞时介导引起的细胞自噬抑制T24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自噬则起到了化疗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表柔比星 细胞自噬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苏拉明联合阿霉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调控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立文 罗云海 +1 位作者 贺兼斌 张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阿霉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控及对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异体移植瘤模型。40只实验小鼠皮下移植处均成瘤,接种... 目的研究苏拉明联合阿霉素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控及对移植瘤增殖的影响。方法复制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异体移植瘤模型。40只实验小鼠皮下移植处均成瘤,接种后4d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 l/只,于接种后第4天开始腹腔注射,1次/d,共16次;阿霉素组:阿霉素(2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于接种后第4,11,18天各腹腔注射1次;苏拉明组:苏拉明(10 mg.kg-1.d-1)溶于0.2 m l生理盐水中,余同对照组;联合组(阿霉素+苏拉明):按阿霉素组和苏拉明组用药。肿瘤接种后24 d,测量小鼠皮下肿瘤最大长径(a)和横径(b),计算肿瘤体积;处死后剥离皮下肿瘤称湿重,收集肿瘤标本固定,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H IF-1α、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和湿重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拉明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中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MVD的灰度值和PCNA增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以联合组最高,MVD和PCNA增殖指数以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霉素组: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NA增殖指数低于对照组,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H IF-1α和VEGF的灰度值与MVD和PCNA增殖指数呈反向变化,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均呈负相关。结论阿霉素可能协同苏拉明通过抑制H 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拉明/药理学 表柔比星/药理学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缺氧
原文传递
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诚翔 赵炜煜 吕万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脑部肿瘤的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其进行理化表征并考察其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性和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以葡萄糖类似物2-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NH2-Glu)为靶向分子,通过与长循环胆...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脑部肿瘤的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其进行理化表征并考察其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性和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以葡萄糖类似物2-氨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NH2-Glu)为靶向分子,通过与长循环胆固醇材料进行化学合成,制备针对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葡萄糖转运体的靶向性功能材料;将此靶向材料修饰到脂质体上,以表柔比星为抗癌药,制备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该脂质体进行理化表征;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上考察其摄取情况;在脑胶质瘤细胞上考察其抑制效应。结果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证实,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胆固醇(Chol-PEG2000-Glu)靶向性材料。构建的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经粒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粒径均一,约125 nm,电位测量呈负电性。表柔比星的包封率约为93%。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相对于表柔比星脂质体对照制剂,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2种脑胶质瘤细胞中摄取强度均显著提升。在体外细胞毒实验中,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对脑胶质瘤细胞抑制效果明显增强。结论本实验合成了一种新的靶向性长循环胆固醇材料并成功构建了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该载药脂质体可被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摄取、表现出跨越血脑屏障潜能并可靶向性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靶向性表柔比星脂质体 葡萄糖类似物 脑内皮细胞 表柔比星 脑胶质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