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α1-酸性糖蛋白水平与急性胆囊炎胆道炎症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沙爽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62-96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病人炎症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内蒙古北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人136例,病人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另选... 目的分析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病人炎症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内蒙古北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病人136例,病人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制备研究对象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MUC1、AAG水平,比较对照组与急性胆囊炎组、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胆囊炎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AAG、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急性胆囊炎病人治疗后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MUC1、AAG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UC1、AAG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情况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UC1、AAG水平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胆囊炎组病人血清MUC1[(134.29±22.35)ng/L比(85.17±14.11)ng/L]、AAG水平[(0.84±0.14)g/L比(0.45±0.07)g/L]升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重度组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AAG、CRP水平升高(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病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血清MUC1、AAG、CRP水平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MUC1、AAG升高(P<0.05);血清MUC1、AAG是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UC1、AAG、二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胆囊炎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AUC分别为0.80(灵敏度为61.4%,特异度为86.4%)、0.81(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53.4%)、0.88(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9.5%)。结论血清MUC1、AAG在急性胆囊炎中均升高,且与病人的炎症程度有关,对病人术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 Α1-酸性糖蛋白 胆道炎症 预后
下载PDF
UC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MUC1、SOCS-3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郝海艳 杨绥宇 +1 位作者 武旭峰 高丹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38-3441,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UC患儿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UC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6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粪便样品中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以及血清MUC1、SOCS-3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与UC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UC1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SOCS-3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患儿的双歧杆菌、乳杆菌、真杆菌明显少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而肠杆菌、肠球菌、小梭菌明显多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UC1、肠杆菌、肠球菌、小梭菌与U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39、0.221、0.420、0.316,P<0.05),SOCS-3、双歧杆菌、乳杆菌、真杆菌与U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81、-0.257、-0.252、-0.132,P<0.05)。结论UC患儿病情越严重,肠道致病菌越多,益生菌越少,且血清MUC1与U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OCS-3与UC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 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 炎症反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粘蛋白1的物理屏障作用与其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呼吸道炎症无关 被引量:1
3
作者 行李琳 倪淑媛 李煜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4,565,共7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表达上调的粘蛋白1(MUC1)是否可以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阻止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方法我们通过向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和HEp-2)中转染MUC1真核表达载体pcDN...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后表达上调的粘蛋白1(MUC1)是否可以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阻止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方法我们通过向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系(A549和HEp-2)中转染MUC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UC1的方法过表达MUC1,再应用相同感染复数的RSV分别感染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最后比较感染两种细胞内RSV的滴度。结果 RSV成功感染体外培养的两种呼吸道上皮细胞,且RSV在HEp-2细胞内形成的空斑较A549细胞内形成的空斑易于计数。过表达MUC1和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病毒滴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呼吸道上皮细胞过表达的MUC1不能抑制RSV接近并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即MUC1不是通过物理屏障作用抑制RSV诱导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上皮细胞 粘蛋白1 抑制炎症 物理屏障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CC修饰趋化因子11水平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韩永付 马鹏涛 +2 位作者 李华龙 裴蓉 秦爱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水平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13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且口腔无溃疡者142例为对照组。比较复发性口腔...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水平变化及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13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且口腔无溃疡者142例为对照组。比较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未再次复发组和再次复发组各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UC1、CCL1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Pearson法分析患儿血清MUC1、CCL11与TNF-α、IL-2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UC1、CCL11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再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MUC1、CCL11、TNF-α、IL-2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MUC1、CCL11、TNF-α、IL-2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血清MUC1、CCL11均与TNF-α、IL-2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后,与未再次复发组相比,再次复发组血清MUC1、CCL11、TNF-α、IL-2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MUC1、CCL11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再次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0.813;MUC1联合CCL11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再次复发的AUC为0.908,敏感度为84.40%,特异性为86.50%。结论:治疗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血清MUC1、CCL11水平显著降低,对预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再次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 CC修饰趋化因子11 炎症因子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MUC1、sTRE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羊丹 徐菁 +1 位作者 陈保银 马竹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8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153例UC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39例),根据黏膜...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153例UC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65例)、重度组(39例),根据黏膜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活动期组(91例)和缓解期组(62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好转组(106例)和未好转组(47例),另选择8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MUC1、sTRE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UC1、sTREM-1以及MUC1+sTREM-1预测UC患者临床结局的价值。结果UC组血清MUC1、sTREM-1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组血清MUC1、STREM-1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均<0.01),中度组血清MUC1、sTREM-1水平高于轻度组(P均<0.01)。活动期组血清MUC1、sTREM-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均<0.01),好转组血清MUC1、sTREM-1水平低于未好转组(P均<0.01)。MUC1、sTREM-1截断值为18.42 U/mL、159.35 pg/mL时,预测UC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未好转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699,MUC1、sTREM-1联合预测UC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未好转的AUC为0.903,高于MUC1、sTREM-1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UC患者血清MUC1、sTREM-1水平均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有关,可作为评估UC临床结局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l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地塞米松耐药与MUC1表达的关系
6
作者 韩丽丽 李明娴 +1 位作者 尹凤先 丁艳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地塞米松耐药与黏蛋白1(MUC1)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体外培养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以下称NHBE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1%、2.5%、5%、10%CSE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地塞米松耐药与黏蛋白1(MUC1)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体外培养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以下称NHBE细胞),分别给予终浓度为0、1%、2.5%、5%、10%CSE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炎症因子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选择引起NHBE细胞炎症因子IL-8、GM-CSF分泌增加的CSE最小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取NHBE细胞,予终浓度为1×10-8 mol/L的地塞米松干预1个月,收集细胞,设为耐药细胞组,加入适量CSE溶液和地塞米松,使CSE终浓度达到上述筛选的最小浓度、地塞米松终浓度达到1×10-8 mol/L;另取NHBE细胞,随机分为非耐药细胞1组和非耐药细胞2组,非耐药细胞1组加入适量CSE溶液,使CSE终浓度达到上述筛选的最小浓度;非耐药细胞2组加入适量地塞米松,使地塞米松终浓度达到1×10-8 mol/L。各组干预48 h,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炎症因子IL-8、GM-CSF,采用RT-qPCR法检测MUC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CSE浓度升高,NHBE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F=8.520,P<0.01)。5%、10%CSE干预后NHBE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0、1%、2.5%CSE干预后,并且10%CSE干预后NHBE细胞存活率低于5%CSE干预后(P均<0.05)。而0、1%、2.5%CSE干预后NHBE细胞存活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0、1%、2.5%CSE比较,5%、10%CSE均能使NHBE细胞炎症因子IL-8、GM-CSF分泌明显升高(P均<0.05)。引起炎症因子IL-8、GM-CSF水平增加的CSE最小浓度为5%,故选择5%CSE进行后续实验。耐药细胞组炎症因子IL-8、GM-CSF水平明显高于非耐药细胞2组(P均<0.05),而与非耐药细胞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耐药细胞组MU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非耐药细胞1组和非耐药细胞2组(P均<0.01),而非耐药细胞1组与非耐药细胞2组MUC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地塞米松耐药可能与MUC1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地塞米松 耐药 黏蛋白1
下载PDF
泼尼松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5AC、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分泌的影响
7
作者 王笑秋 张平波 +2 位作者 陆烨 方凤 鲍一笑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5AC(MUC5A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LPS以1μg/m L剂量诱导细胞炎症反应,泼尼松5、10、20、40、50... 目的:探讨泼尼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黏蛋白5AC(MUC5A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鉴定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LPS以1μg/m L剂量诱导细胞炎症反应,泼尼松5、10、20、40、50、100μmol/L干预治疗,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MUC5AC、ICAM-1、IL-6水平变化,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MUC5AC、ICAM-1、IL-6 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核定位,Western-blot检测泼尼松干预治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活化情况。结果:泼尼松以剂量依赖性降低LPS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内MUC5AC、ICAM-1、IL-6 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NF-κB、EGFR、ERK1/2活化。结论:泼尼松在体外能抑制MUC5AC、ICAM-1、IL-6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EGFR、ERK1/2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上皮细胞 泼尼松 黏蛋白5AC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张丽丽 张伟伟 蒋焕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1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1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水平,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63/64),高于对照组的87.50%(5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渗出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DA、MUC1、CCL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9.38%(6/64),低于对照组的23.44%(1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SOD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MDA水平、MUC1水平、CCL11水平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新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 康复新液 复发性口腔溃疡 炎性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
下载PDF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和黏蛋白mRNA检测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伟 李坚 陈园园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评价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mRNA和黏蛋白1(mucin1)mRNA表达水平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1例原发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22例... 目的:评价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mRNA和黏蛋白1(mucin1)mRNA表达水平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1例原发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2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标本中的EpCAM mRNA和黏蛋白1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计算这两个肿瘤标志物独立或联合测定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标本中EpCAM mRNA和黏蛋白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0.000)。根据ROC曲线取EpCAM mRNA和黏蛋白1 mRNA水平的上限值,分别为14.64和11.82;结果显示,EpCAM mRN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和90.9%,黏蛋白1 mRN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和86.4%。采用串行试验联合评价EpCAM mRNA与黏蛋白1 mRNA测定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95.5%;以平行试验联合评价EpCAM mRNA与黏蛋白1 mRNA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81.8%。结论:EpCAM mRNA与黏蛋白1 mRNA对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EpCAM mRNA与黏蛋白1 mRNA可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黏蛋白1 恶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
下载PDF
黏蛋白1在食管鳞癌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晓鹏 刘曦 +5 位作者 孙智 史墨 陈钢 姜文鹏 王洲 刘相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黏蛋白1(MUC1)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上皮细胞一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计构建靶向MUC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pGC-LV-MUC1小干扰RNA(siRNA)并感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检测其... 目的观察黏蛋白1(MUC1)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上皮细胞一间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计构建靶向MUC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pGC-LV-MUC1小干扰RNA(siRNA)并感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检测其对MUC1表达的抑制作用;应用噻唑蓝(M1Tr)与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抑制MUC1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与Western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pGC-LV-MUC1siRNA后,Eca109细胞内MUC1基因水平(1.000±0.061比0.612±0.019)和蛋白水平(11.230±1.120比7.440±0.970)明显降低(P〈0.05);感染pGC-LV-MUC1siRNA能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48h(0.393±0.028比0.281±0.020),72h(0.792±0.052比0.463±0.028,P〈0.05);感染pGC-LV-MUC1siRNA后,Eca109细胞的侵袭数量也明显降低[(87±4)个比(48±7)个,P〈0.05];而Eca109细胞内E.cadherin基因水平(1.000±0.072比2.510±0.767)和蛋白水平(0.070±0.020比0.130±0.030)明显增高(P〈0.05)。结论MUC1可能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EMT)而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 肿瘤侵袭转移 黏蛋白1
原文传递
腺病毒5型和7型感染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蛋白1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梦雯 倪淑媛 李煜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为探讨人类呼吸道腺病毒感染自限性的分子机制,对人类常见呼吸道腺病毒5型(AdS)和7型(Ad7)感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抑炎分子——黏蛋白1(MUC1)表达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两者差异性。方法分别用Ad7和AdS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 目的为探讨人类呼吸道腺病毒感染自限性的分子机制,对人类常见呼吸道腺病毒5型(AdS)和7型(Ad7)感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抑炎分子——黏蛋白1(MUC1)表达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两者差异性。方法分别用Ad7和AdS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A549构建感染模型。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感染后MUC1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Ad5感染A549细胞后MUCImRNA转录水平及MUC1蛋白表达水平均可见上调,且呈一定的时间效应;而Ad7感染后未观察到此现象,延长Ad7感染时间后,仍未观察到MUC1mRNA转录上调。结论人类呼吸道AdS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初期,可诱导上调抑炎分子MUC1表达,提示MUC1全部或部分参与到Ad5感染的自限性过程。但Ad7感染不能诱导上调MUC1表达,其感染的自限性来源于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5型 腺病毒7型 呼吸道上皮细胞 黏蛋白1 炎症调控
原文传递
Tim-1基因促进LLC-PK1细胞中MCP-1表达上调
12
作者 张毅 张一彤 +1 位作者 韩雪 祁赞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通过在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过表达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Tim-1),研究Tim-1基因过表达对LLC-PK1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Tim-1单克隆抗体(RMT1-4)对LLC-PK1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Tim-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 目的通过在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过表达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Tim-1),研究Tim-1基因过表达对LLC-PK1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Tim-1单克隆抗体(RMT1-4)对LLC-PK1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Tim-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慢病毒并构建过表达Tim-1基因的LLC-PK1细胞系。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及Tim-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过表达Tim-1的LLC-PK1细胞在Tim-1抗体刺激前后MCP-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Tim-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包装成功;过表达Tim-1基因的LLC-PK1系构建成功;过表达Tim-1的LLC-PK1细胞中MCP-1表达显著上调(P<0.01),Tim-1抗体(RMT1-4)能显著上调Tim-1阳性LLC-PK1细胞中MCP-1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Tim-1基因过表达能促进LLC-PK1中MCP-1表达上调。Tim-1抗体能促进Tim-1阳性LLC-PK1细胞中趋化因子MCP-1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猪肾小管上皮细胞 慢病毒
原文传递
自拟益气抗癌方联合TP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疗效及对免疫指标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建丽 崔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76-880,共5页
目的中药辅助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等恶性肿瘤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益气抗癌方联合TP方案治疗EOC疗效及对免疫检查点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可溶性... 目的中药辅助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等恶性肿瘤已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益气抗癌方联合TP方案治疗EOC疗效及对免疫检查点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oluble 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 molecule-3,sTim-3)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sPD-1)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2-03-07-2015-05-21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11例)和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79例)收治的90例EOC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抗癌方联合TP方案治疗组45例(观察组)和单纯TP方案治疗组45例(对照组),均行4个周期化疗方案。比较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情况、免疫检查点sLAG-3、sTim-3及sPD-1水平和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高于对照组的64.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8.89%,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P=0.033;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但观察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4,P=0.023;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P=0.008;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LAG-3水平为53.19±17.42,低于治疗前的139.52±23.83,t=17.300,P<0.001;sTim-3水平为0.96±0.11,低于治疗前的2.92±0.35,t=14.940,P<0.001;sPD-1水平为0.66±0.37,低于治疗前的1.61±0.52,t=9.957,P<0.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均升高,而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reg均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t=2.361,P=0.021。结论益气抗癌方联合TP方案可改善EOC患者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减轻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益气抗癌方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