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4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stein-Barr病毒与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伟强 罗红春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60-1564,共5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为常见的非嗜肝DNA病毒之一,早已被研究证实可以导致肝脏损伤(Liver injury)并引起肝功能异常,且已成为临床医生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对既往有关其感染所致肝损伤的研究...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作为常见的非嗜肝DNA病毒之一,早已被研究证实可以导致肝脏损伤(Liver injury)并引起肝功能异常,且已成为临床医生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尚缺乏对既往有关其感染所致肝损伤的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全面探讨EBV与肝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包括EBV概述、感染的现状、传播方式、所致疾病类型、其致肝损伤可能的机制和对临床诊疗的影响及EBV相关性肝损伤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表明EBV感染所致肝损伤可能持续存在并导致严重后果,为全球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以期早期识别,并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患者能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epstein-barr病毒 诊断 治疗 致病机制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相关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癌3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彭璐珊 彭先楚 +1 位作者 段赛丽 张哲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及明显的淋巴浸润。肝LELC主要包括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LEL-HCC)... 肝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及明显的淋巴浸润。肝LELC主要包括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LEL-HCC)和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癌(lymphoepithelioma-like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LEL-C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被认为是LELC癌变的重要因素。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3例EBV相关LEL-CC患者,CT均提示肝脏肿块,经手术切除后,3例患者EBV编码的RNA(EBV-encoded RNA,EBER)和CK19表达均为阳性,病理学证实为EBV相关的LEL-CC。2例患者术后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接受相关免疫治疗及化学治疗。结合现有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可将肝LELC纳入肝肿瘤的分类,这将为肝LELC的精准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上皮瘤样癌 淋巴上皮瘤样肝内胆管癌 肝细胞癌 EB病毒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免疫失衡与治疗后Epstein-Barr病毒-DNA仍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桂娟 贾月娥 +2 位作者 孙尤佳 李海侠 方雪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7免疫失衡与治疗后Epstein-Barr病毒(EBV)-DNA仍阳性的相关性,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标志物。方法以2...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7免疫失衡与治疗后Epstein-Barr病毒(EBV)-DNA仍阳性的相关性,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标志物。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秦皇岛市工人医院的8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接受基于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的标准化治疗并持续随访,根据治疗14d时患儿EBV-DNA载量是否仍为阳性分为EBV-DNA阴性组(n=70)和EBV-DNA阳性组(n=18)。对比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治疗相关特征、治疗前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差异性指标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14d后EBV-DNA仍阳性的相关性和危险因素。结果EBV-DNA阳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时间、淋巴结肿大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EBV-DNA阴性组患儿(P<0.05);EBV-DNA阳性组患儿平均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Treg/Th17比值、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EBV-DNA阴性组患儿,平均Th17细胞比例及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EBV-DNA阴性组患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Treg细胞比例较低、Th17细胞比例较高及Treg/Th17比值较低均是规范治疗14d后EBV-DNA仍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前T细胞亚群比例特征、Treg/Th17免疫失衡严重程度、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14d后EBV-DNA仍阳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切监测并促进患儿免疫-炎症水平恢复平衡对于提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 epstein-barr病毒 儿童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RPMS1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昂 殷德涛 +3 位作者 赵松 王家祥 赵高峰 张晓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序。结果:成功克隆了高发区鼻咽癌的RPMS1基因,该基因编码序列第151nt发生G→A替换,导致相应第5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氨。该变异位于DNA第Ⅴ外显子的155849nt,变异频率为6/7。结论:高发区鼻咽癌EB病毒RPMS1基因的编码序列存在变异;RPMS1基因可能参与高发区鼻咽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RPMS1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 CTAR3缺失突变体的构建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志伟 张琼 +2 位作者 余艳辉 欧阳咏梅 贺智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促细胞转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重组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对应密码子缺失突变体(LMP1△232-351),将突变型LMP1△232-351和野生型LMP1(LMP1WT...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促细胞转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重组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对应密码子缺失突变体(LMP1△232-351),将突变型LMP1△232-351和野生型LMP1(LMP1WT)分别导入永生化的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同时,构建含JAK3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2/JAK3-LUC),将LMP1△232-351与LMP1WT分别与含有JAK3启动子序列或NF-κB结合序列启动子的荧光酶表达质粒共转染293细胞(用pLNSX质粒作对照),比较二者活化JAK3启动子或转录因子NF-κB的功能。【结果】(1)LMP1△232-351促NP69细胞转化的能力较LMP1WT显著降低(n=3,p<0.01)。(2)LMP1WT能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活化JAK3启动子,而LMP1△232-351上调能力几乎丧失。【结论】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是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其促细胞转化的作用与JAK3蛋白表达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性膜蛋白 缺失突变体 NF-KB JAK3启动子
下载PDF
鼻咽癌中MAP3K5和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miR-BART2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江庆萍 刘少颜 +4 位作者 何秀芳 彭娟 熊汉真 熊中堂 杨嶽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中MAP3K5和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miR-BART2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53例鼻咽癌石蜡档案标本和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标本,分别行EBER和miR-BART22原位杂交及MAP3K5免疫组化检测;另分别选取10例鼻咽癌和鼻咽黏膜新鲜标... 目的研究鼻咽癌中MAP3K5和Epstein-Barr病毒编码的miR-BART2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53例鼻咽癌石蜡档案标本和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标本,分别行EBER和miR-BART22原位杂交及MAP3K5免疫组化检测;另分别选取10例鼻咽癌和鼻咽黏膜新鲜标本提取蛋白行MAP3K5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53例鼻咽癌EBER均阳性,49例miR-BART22阳性;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EBER和miR-BART22均阴性。MAP3K5在53例鼻咽癌组织中50例为阴性,癌巢周围粘膜组织呈阳性表达,3例弱阳性(+)表达。3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中,25例强阳性表达(++~+++),3例弱阳性(+)表达,2例阴性;鼻咽癌和鼻咽黏膜慢性炎MAP3K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黏膜慢性炎MAP3K5蛋白表达值高于鼻咽癌(P=0.029)。MAP3K5和miR-BART22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 MAP3K5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低于黏膜上皮组织。MiR-BART22与之相反,在鼻咽癌中高表达,而黏膜慢性炎中缺乏。MAP3K5和miR-BART22在鼻咽癌中表达呈负相关。根据以上实验和相关文献,我们推测MAP3K5可能是EB病毒miR-BART22靶标基因,EB病毒miR-BART22通过抑制MAP3K5的表达,使相应磷酸化MAP3K5蛋白减少,进而下调MAPK通路下游基因蛋白的磷酸化,并行使对NPC细胞抑制凋亡、阻止分化并促进免疫逃逸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AP3K5 epstein-barr病毒 miR-BART22 MIRNA
下载PDF
裂解性复制诱导产生可视化重组Epstein Barr病毒 被引量:4
7
作者 唐运莲 卢建红 +8 位作者 武明花 黄琛 曹利 彭淑平 周艳宏 李小玲 周鸣 唐珂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8-424,共7页
为了在病毒的整个基因组中研究基因的功能,分析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含有整个野生型EB病毒(EBV)基因组的BAC-EBV质粒(p2089),首先被转染EBV阴性的HEK293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建立了HEK293/p2089稳定细胞系.再构建pcDNA3.1(+)/BZLF1和p... 为了在病毒的整个基因组中研究基因的功能,分析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含有整个野生型EB病毒(EBV)基因组的BAC-EBV质粒(p2089),首先被转染EBV阴性的HEK293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建立了HEK293/p2089稳定细胞系.再构建pcDNA3.1(+)/BZLF1和pcDNA3.1(+)/BALF4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至HEK293/p2089细胞内,诱导EBV裂解性复制产生可视化的重组EBV颗粒.重组EBV颗粒感染Raji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和流式细胞仪记数GFP阳性细胞,根据这些'绿色Raji单位'确定病毒的滴度.在国内首次建立这种以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为基础的EBV感染性克隆技术,将允许对EB病毒基因组中任何基因的任何遗传修饰,为在整个基因组中对EB病毒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对EBV与其相关的肿瘤如鼻咽癌发生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性复制 重组EB病毒 可视化 基因组
下载PDF
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金颖康 谢正德 +2 位作者 杜忠东 杨双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 目的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EBV-HLH的发病年龄高峰在1~2岁,大部分(70.5%)患者血清EBV核抗原EBNA-IgG阳性。总死亡率为56.7%,其中死亡病人中有12例(30.8%)死于诊断后2月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化疗(P=0.002)、发病到诊断时间超过4周(P=0.004),白蛋白水平小于20g/L(P=0.045)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EBV-HLH在儿童中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需积极治疗出血性疾病以减少早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诱导永生化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宝民 纪志武 +1 位作者 刘振声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了使EB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上皮细胞,将pSG-CR2-Hyg载体转入永生化人上皮细胞(293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现,转化的细胞表达EB病毒受体。用EB病毒感染CR2-293细胞后,23%的细胞可表达EB... 为了使EB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上皮细胞,将pSG-CR2-Hyg载体转入永生化人上皮细胞(293细胞)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现,转化的细胞表达EB病毒受体。用EB病毒感染CR2-293细胞后,23%的细胞可表达EB病毒抗原。用TPA作用于这些细胞后,表达病毒抗原的细胞数增加。用PCR法从EB病毒感染细胞DNA中扩增出EB病毒DNAW片段。在TPA持续作用下,EB病毒感染细胞的形态特征发生改变。把EB病毒感染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每周注射TPA,可诱导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肿瘤为低分化上皮细胞癌。杂交试验证明,肿瘤组织细胞中有EB病毒EBERs存在。上述结果表明,EB病毒在TPA协同作用下,可诱导永生化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上皮细胞 癌变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A73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细胞内定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昂 张晓实 +4 位作者 王鸿鹤 姜桔红 刘晓琼 刘启才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7-601,共5页
背景与目的:A73基因是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BamHⅠA区右向转录物家族(BamHⅠArightwardtranscripts,BARTs)的主要成员,该家族基因转录表达于多种EB病毒相关细胞和肿瘤。本研究旨在了解A73基因在广东地区鼻咽癌病例中的表达特点... 背景与目的:A73基因是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BamHⅠA区右向转录物家族(BamHⅠArightwardtranscripts,BARTs)的主要成员,该家族基因转录表达于多种EB病毒相关细胞和肿瘤。本研究旨在了解A73基因在广东地区鼻咽癌病例中的表达特点,克隆该基因并明确其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亚细胞区域。方法:收集鼻咽癌组织、鼻咽非癌组织和鼻咽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SUNE1、B95.8、Raji和BJAB等细胞株,分别提取各样品的DNA和总RNA,以巢式PCR扩增W序列来检测EB病毒的感染,RT-PCR检测A73基因在各组织、细胞株中的表达,克隆测序后定向亚克隆入pEGFP-C2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入人胚肾上皮(humanembryokidney293,HEK293)细胞,RT-PCR检测A73mRNA的表达,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区域。结果:除BJAB细胞株外,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EB病毒W序列;A73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9.63%(43/54),在鼻咽非癌组织中则仅为4%(1/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鼻咽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未检测到A73表达,SUNE1细胞中A73的表达高于B95.8和Raji细胞。所构建的A73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于HEK293细胞,其编码蛋白的表达以胞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A73基因 鼻咽癌 上皮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一敏 皮国华 谷淑燕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将该重组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阳性克隆,用氨甲喋呤加压扩增,建立了表达EBV-MA的克隆细胞系。westernblot分析证明,所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340kd和220kd。经过细Sepharose2B琼脂糖凝胶层析初步纯化的抗原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2周后小鼠血清中出现明显的gp340/220特异性抗体,表明切去嵌膜区结构的EBV-MA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具有同天然膜抗原相似的分子量大小、糖基化程度、免疫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可望成为EB病毒人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抗原 表达 EB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CHO细胞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MC-LR对Raji细胞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 被引量:5
12
作者 柳丽丽 叶树清 +1 位作者 钟儒刚 曾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研究微囊藻毒素-LR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采用免疫酶法激活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微囊藻毒素-LR可以诱导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表达,当与丁酸、巴豆油、TPA等促癌物协同作用时,其表达率明显增高。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EB病毒 促癌物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特异性DNA酶抗体(EDAb)水平检测在鼻咽癌早期发现中的提示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迪 陈丽珍 +2 位作者 张锦明 范顺发 邓满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0-93,共4页
在广州地区鼻咽癌(NPC)普查中,共对5030例正常人进行EDAb检测,发现EDAb阳性(抗酶率≥30%)者224例,其中高滴度阳性者77例。经52个月追踪观察发现NPC患者14例,其中普查时EDAb阴性者1例,EDAb阳性者13例(包括EDAb高滴度阳性NPC患者例数)及E... 在广州地区鼻咽癌(NPC)普查中,共对5030例正常人进行EDAb检测,发现EDAb阳性(抗酶率≥30%)者224例,其中高滴度阳性者77例。经52个月追踪观察发现NPC患者14例,其中普查时EDAb阴性者1例,EDAb阳性者13例(包括EDAb高滴度阳性NPC患者例数)及EDAb高滴度阳性者9例。3组人的NPC相对风险(RR)为1:279:562,差异显著。收集鼻咽活检阴性就诊者98例,按EDAb检测结果分为两组,EDAb阳性组44例,经3个月追踪及多次活检后确诊为NPC者34例,占77·s%。EDAb阴性组54例,确诊为NPC者5 例,占9·3%。EDAb阳性组检出NPC的机率为阴性组的8.3倍。两组结果显示EDAb检测在NPC早期发现中有较强的提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 阳性 阴性 早期发现 鼻咽癌 DNA酶 epstein-barr病毒 特异性 水平 追踪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蛋白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静 邓锡云 +4 位作者 唐敏 吴尚辉 顾焕华 易薇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径角度 ,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 ,LMP1可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突变后 ,可同时下调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在Doxycycline诱导LMP1表达状态下 ,NFκB反式激活活性增强 ,同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进一步应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NFκBp6 5寡脱氧核苷酸和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分别阻断NFκB活性 ,可降低由LMP1诱导的端粒酶活性 .因此 ,NFκB作为LMP1信号传导途径上的枢纽 ,可能介导了LMP1对端粒酶的表达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诱导 鼻咽上皮细胞 表达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瑛 郑研 +1 位作者 张维华 李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8-273,共6页
目的:观察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探讨其对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对EBV相关HLH患者、EBV感染者和对照者血清中38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行检测,比较各组... 目的:观察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探讨其对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多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对EBV相关HLH患者、EBV感染者和对照者血清中38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行检测,比较各组之间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比较EBV相关HLH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评估其对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EBV相关HLH患者血清干扰素-α2(IFN-α2)、白细胞介素(IL)-6和IL-7水平分别为33.67(23.23-68.78)pg/ml、(74.95±25.53)pg/ml、35.35(19.50-63.55)pg/ml,显著高于EBV感染者[IFN-α2:16.07(9.87-29.63);IL-6:55.91±20.29;IL-7:20.40(13.35-31.40)]和对照者[IFN-α2:11.02(4.67-21.25);IL-6:42.64±13.41;IL-7:16.95(14.95-33.78)](均P<0.05)。EBV相关HLH患者血清IL-8、IL-9和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DC)水平分别为11.00(7.50-15.27)pg/ml、81.30(40.79-111.0)pg/ml和(512.6±128.7)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者[IL-8:6.80(5.56-8.38);IL-9:41.30(29.82-67.91);MDC:384.1±156.6](均P<0.05),但与EBV感染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EBV相关HLH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IFN-α2、IL-6、IL-7、IL-8、IL-9、MDC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78、0.633、0.805、0.562、0.657,P值分别为0.019、0.021、0.269、0.015、0.607、0.190,其中IFN-α2、IL-6、IL-8生存结局预测效能良好。EBV相关HLH患者缓解期血清IFN-α2、IL-6、MDC水平显著低于疾病活动期(P<0.05),而IL-7、IL-8、IL-9水平在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2、IL-6、IL-7、IL-8、IL-9、MDC可能参与了EBV相关HLH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基因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萍 李燕 谷淑燕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5-220,共6页
将Epstein-Ba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 将Epstein-Bar病毒(EBV)膜抗原(MA)BLLF1基因,插入含有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下游BamHI位点,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A。将纯化的DNA注射Balb/c小鼠股四头肌。经免疫的动物产生抗EB病毒MA特异性的抗体和中和抗体,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生性反应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基因免疫与基因-蛋白联合免疫效果相似。不同启动子控制下的MA基因,诱发小鼠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抗原 基因免疫 质粒重组 EBV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基因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志武 臧卫东 +1 位作者 谈浪逐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利用基因免疫技术,将重组质粒pBS-LMP-Hyg直接注入BALB/C小鼠骨骼肌中,于第2、4、8周,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中抗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特异抗体,结果表明,所有免疫小鼠(5/5)均产生特异抗体。
关键词 基因免疫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 PCR
下载PDF
诱导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中草药和植物的筛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毅 钟建明 +3 位作者 叶树清 倪芝瑜 苗学谦 莫永坤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应用Raji细胞筛选了268个科的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共发现18个科的52种有诱导Epstein-Barr(EB)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作用,大戟科和瑞香科最多,分别有25种和7种,其中甘遂、芫花、黄芫花、了哥王、苦杏仁、怀牛膝和巴豆等是常用药物。本文还... 应用Raji细胞筛选了268个科的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共发现18个科的52种有诱导Epstein-Barr(EB)病毒早期抗原表达的作用,大戟科和瑞香科最多,分别有25种和7种,其中甘遂、芫花、黄芫花、了哥王、苦杏仁、怀牛膝和巴豆等是常用药物。本文还讨论了这些中草药和植物在体内对EB病毒的激活及其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诱导物 中草药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基因工程活疫苗人体免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谷淑燕 黄天民 +6 位作者 苗懿红 赵玉和 韩春卉 肖瑶 阮力 朱既明 H.Wolf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8-382,共5页
Epstein-Barr(EB)病毒的原发感染发生在儿童时期,在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为70%~90%。感染后终生带毒,并经唾液不断排出病毒。我国南方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早期治疗,使鼻咽... Epstein-Barr(EB)病毒的原发感染发生在儿童时期,在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为70%~90%。感染后终生带毒,并经唾液不断排出病毒。我国南方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早期治疗,使鼻咽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但不能降低发病率。EB病毒疫苗有可能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Epstein等人从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细胞表面提取EB病毒膜抗原(MA),用于免疫棉顶猴能产生中和抗体。免疫动物能抵抗EB病毒攻击后所诱发的恶性淋巴瘤。该中和抗体在体外能中和EB病毒的转化活性。EB病毒的主要膜抗原(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基因工程 疫苗 痘苗病毒
下载PDF
高分化及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中Epstein-Barr病毒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基因的原位杂交与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玲 滕智平 +1 位作者 赵全壁 曾毅 《病毒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应用染色体原位杂交、PCR扩增、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了CNE1和CNE3细胞株中的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基因。CNE1是来自我国东北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3是来自广西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染色体... 应用染色体原位杂交、PCR扩增、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了CNE1和CNE3细胞株中的潜伏感染膜蛋白(LMP1)基因。CNE1是来自我国东北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3是来自广西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表明,CNE1细胞中LMP1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整合在第一号染色体上,CNE3中LMP1基因则随机存在于细胞核内及多条染色体上。用PCR方法分别从CNE1及CNE3中扩增得到了LMP1基因片段(外显子3),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来自CNE1的LMP1与来自B95-8细胞的LM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极高,达99.5%,而CNE3的LMP1基因与B95-8的LMP1基因同源性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感染膜蛋白 原位杂交 鼻咽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