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stein-Barr病毒RPMS1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昂 殷德涛 +3 位作者 赵松 王家祥 赵高峰 张晓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 目的:克隆Epstein-Barr(EB)病毒的RPMS1基因,并分析其编码区序列的变异情况。方法:从7例高发区鼻咽癌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以RT-PCR扩增出RPMS1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RPMS1,重组质粒经PCR、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序。结果:成功克隆了高发区鼻咽癌的RPMS1基因,该基因编码序列第151nt发生G→A替换,导致相应第5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氨。该变异位于DNA第Ⅴ外显子的155849nt,变异频率为6/7。结论:高发区鼻咽癌EB病毒RPMS1基因的编码序列存在变异;RPMS1基因可能参与高发区鼻咽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RPMS1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军 朱启镕 《微生物与感染》 201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Epstein-Barr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高细胞因子血症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符合HLH诊断标准并存在EBV感染的证据。治疗首选依托泊苷、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联合应用。如化疗效果不佳... Epstein-Barr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高细胞因子血症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符合HLH诊断标准并存在EBV感染的证据。治疗首选依托泊苷、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联合应用。如化疗效果不佳,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就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pstein—Barr病毒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肠道B细胞淋巴瘤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与癌基因
3
作者 顾依群 刘淑云 +4 位作者 贾鲲鹏 李宁 李敏 钟博南 高子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的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p5 3、p2 1ras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对瘤细胞进行免疫表型研究 ,CD2 0、CD45RA、CD79a鉴定瘤细胞的B细胞分化 ,CD45RO、CD3除外瘤... 目的 :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的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p5 3、p2 1ras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对瘤细胞进行免疫表型研究 ,CD2 0、CD45RA、CD79a鉴定瘤细胞的B细胞分化 ,CD45RO、CD3除外瘤细胞T细胞分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瘤细胞 p5 3基因表达、p2 1ras基因表达。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 (EBER)原位杂交 ,观察瘤细胞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34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好发部位为回肠和结肠 ,以单发瘤结节多见 ,常伴有表面溃疡形成。 34例中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9例 (2 6 .5 % ) ,19例为惰性的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ZL MALT型 ) (5 5 .9% ) ,6例为MZL MALT型伴高度恶性转化(17.6 % )。EBV EBER原位杂交检测 ,全部病例为阴性。p5 3蛋白表达共有 2 3例 ,占全部病例的 6 7.6 % (其中高度恶性占 47.8% ) ;16例有 p2 1ras的表达 ,为 47.1% (其中高度恶性占 43.8% )。有 15例同时检出 p5 3蛋白和p2 1ras的表达 ,占病例数的 44 .1%。结论 :34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以惰性为多见 ,但恶性转化明显。EBV的研究提示肠道B细胞淋巴瘤有别于T细胞淋巴瘤 ,与EBV感染无关。p5 3蛋白的表达高于 p2 1ras,p5 3和 p2 1ras的共同表达检出率较高 ,提示癌基因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B细胞淋巴瘤 epstein—Barr 病毒感染 癌基因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与Epstein Barr病毒感染相关的抗生素不良反应所致皮疹,组织学表现类似Kikuchi-Fujimoto病
4
作者 Carlson J.A Perlmutter A. +1 位作者 Tobin E. 李晓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2期44-44,共1页
The antibiotic-induced eruption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s a well-known clinical phenomenon. Latent viral infection with herpesviridae (eg, human herpes virus 6 (HHV-6) and Epstein-Barr virus (EBV)) is suspected t... The antibiotic-induced eruption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s a well-known clinical phenomenon. Latent viral infection with herpesviridae (eg, human herpes virus 6 (HHV-6) and Epstein-Barr virus (EBV)) is suspect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The cutaneous pathologic finding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former, and are infrequently reported in the latter entity. Herein, we describe the biopsy findings of a cefprozil-induced rash in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nd a minocycline-associated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Biopsy of these exanthematous eruptions revealed an acute vacuolar interface superficial and deep perivascular and interstitial lymphocytic dermatitis. CD8+lymphocytes predominated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non-neutrophilic nuclear (karyorrhectic) debris and numerous small CD68+and CD123+monocytes. These aforementioned featur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cutaneous lesions of 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n entity whose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overlap with bo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nd lupus erythematosus. Serologic evidence of active and 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 was found in both patients, respectively. No evidence of EBV or HHV6 was found in the cutaneous lesions. Plasmacytoid monocytes (CD68+/CD123+cells), which produce type I interferon, are believed to play a role in viral immunity by protecting other cells from viral infections and promoting survival of antigenactivated T cells. Their presence in these two putative examples of viral-drug immune dysregulation could be a clue to pathogenesis and represent a common cellular component of some adverse cutaneous drug erup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疹 病毒感染 epstein Barr Kikuchi-Fujimoto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 不良反应 抗生素
下载PDF
1例Sézary综合征患者皮损中出现抗Epstein-Barr病毒抗原的反应性CD8+T淋巴细胞
5
作者 Knol A.- C. Guilloux Y. +2 位作者 Quereux G. B. Dreno 李翠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2期13-14,共2页
Several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viral agents,and among them herpes viruses,in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 cells specifi... Several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viral agents,and among them herpes viruses,in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 cells specific to Epstein- Barr virus(EBV)- antigens were detectable among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filtrating cutaneous lesions of a patient with Sé zary syndrome. To analyze responses to EBV, we used a transient SV- 40 origin- defective transformed simian cells transfection assay that permits an estimation of CD8 T- cell responses against a large number of HLA/viral protein combinations. This technique allowed the detection of EBV- specific T lymphocytes mainly directed against epitopes generated during the lytic cycle in the cutaneous lesions. This is, to our knowledge,the first descrip- tion of the presence of EBV- specific T lymphocytes among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filtrating the lesional skin of a patient with Sé zary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淋巴细胞 zary 病毒抗原 epstein 肿瘤浸润 裂解周期 抗原表位 细胞转染 蛋白
下载PDF
EB病毒LMP1基因和蛋白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莎 刘卫平 +1 位作者 张文燕 李甘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 从蛋白和DNA两个水平初步检测成都地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L MP1的表达,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检测6 7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L MP1的表达,并应用Kaplan- Meier曲线分别比较L MP1蛋白和L MP1DN... 目的 从蛋白和DNA两个水平初步检测成都地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L MP1的表达,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检测6 7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L MP1的表达,并应用Kaplan- Meier曲线分别比较L MP1蛋白和L MP1DNA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的生存率。结果 L MP1蛋白阳性表达10例(14 .93% ) ,L MP1DNA阳性表达5 6例(83.5 8% ) ,L MP1总检出率83.5 8%。L MP1蛋白(P=0 .6 78)和L MP1DNA (P=0 .94 3)表达均与预后无明显关系。结论 L MP1与成都地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关系密切;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L MP1蛋白水平和DNA水平表达不一致;L MP1的表达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淋巴瘤 潜伏膜蛋白1
下载PDF
EB病毒miRNAs在鼻咽癌细胞株C666-1和CNE-2Z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揭伟 罗泊涛 +2 位作者 陈锦 姜汉国 申志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ebv-miRNA在低分化NPC细胞株C666-1(EBV+)和CNE-2Z(EBV表达水平随传代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中的差异性表达进而分析其功能。方法:常规培养NPC细胞株C666-1和CNE-2Z,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RT-PCR检测LMP-1和LMP-2A mRNA的表... 目的:探讨ebv-miRNA在低分化NPC细胞株C666-1(EBV+)和CNE-2Z(EBV表达水平随传代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中的差异性表达进而分析其功能。方法:常规培养NPC细胞株C666-1和CNE-2Z,分别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RT-PCR检测LMP-1和LMP-2A mRNA的表达以判断EBV的感染情况;miRNA芯片技术检测EBV miRNAs的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荧光定量RT-PCR进行验证;复习文献了解ebv-miRNA调控的靶基因以了解其功能。结果:从C666-1和CNE-2Z两株细胞抽提的总RNA纯度高,A260/A280>2.0,A260/A230>2.1,RNA完整性好。C666-1具有比CNE-2Z更高的LMP-1和LMP-2A mRNA表达。ebv-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表明39个ebv-miRNAs中19个在两株细胞显著差异性表达;荧光定量RT-PCR结果证实ebv-miR-BHRF1-1和ebv-miR-BART14*在C666-1中表达升高而ebv-miR-BART8*表达降低,与芯片结果趋势一致;复习文献,EBV miRNAs功能远不清楚,少数已知的靶基因涉及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免疫反应和病毒DNA复制等方面。结论:ebv-miRNA在低分化NPC中具有差异性表达并广泛参与基因调控。不同NPC细胞中EBV miRNA表达差异预示着基于ebv-miRNA的NPC个性化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 Barr病毒 微小RNA 表达谱 差异分析
下载PDF
EB病毒在儿童白血病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附35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愿 孙立荣 +4 位作者 庞秀英 吕振华 隋爱华 李学荣 宋爱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7,共4页
背景与目的:Epstein-Barr病毒(EBV)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我们探讨在儿童白血病中EBV的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技术,检测35例儿童白血病[... 背景与目的:Epstein-Barr病毒(EBV)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我们探讨在儿童白血病中EBV的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技术,检测35例儿童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26例(初治24例,复治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ANLL)8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1例]及14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EBV-DNA的含量,并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泼尼松敏感试验、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分析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血中EBV的感染及其临床意义。结果:3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中8例(22.86%)有EBV感染。其中26例ALL中7例(26.92%)EBV感染,EBV-DNA含量为(5.14±6.91)×105copy/ml;8例ANLL中1例(12.5%)EBV感染,EBV-DNA含量为4.031×103copy/ml;1例CLL及14例正常对照儿童未检测到EBV-DNA的含量。EBV感染的儿童白血病患儿白细胞数[(144.64±46.41)×109/L]和肝脾肋下≥5cm发生率87.5%均高于非EBV感染患儿[(31.04±60.27)×109/L和7.4%,P<0.001]。感染EBV和非EBV感染的ALL患儿泼尼松疗效者分别为100%、26.32%(P=0.001);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8.57%、84.21%(P=0.003)。ANLL患儿中,1例感染EBV者的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100%)和早期复发率(100%)较未感染EBV的7例(84.21%,28.57%)高,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V感染组儿童白血病患儿肝脾肿大明显,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非EBV感染者,EBV感染ALL组对泼尼松敏感试验反应差,诱导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儿童 白血病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EB病毒感染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史振军 王涛 +1 位作者 刘跃华 曹鸿玮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名SLE患者和40名正常人EBV-DNA的表达。结果 40名SLE患者中11例阳性;40名正常人对照组3例阳性,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名SLE患者和40名正常人EBV-DNA的表达。结果 40名SLE患者中11例阳性;40名正常人对照组3例阳性,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SLE患者EB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EBV感染可能是SLE发生发展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pstein—Barr病毒 PCR
下载PDF
EB病毒EA/IgA抗体定量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亮星 段辉 邓粤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定量测定EB病毒抗早期抗原的IgA水平(EA/Ig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EB病毒EA/IgA水平,其中鼻咽癌134例,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56例,鼻咽部非癌疾病47例,健康对照组50...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定量测定EB病毒抗早期抗原的IgA水平(EA/Ig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EB病毒EA/IgA水平,其中鼻咽癌134例,头颈部其它恶性肿瘤56例,鼻咽部非癌疾病47例,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被检血清中鼻咽癌组EA/IgA检测结果阳性率50%,平均值x-=53.27u/m l,特异性100%,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平均值x-=3.50u/m l。结论EB病毒EA/IgA抗体定量检测对鼻咽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100%),是一项较好的临床诊断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pstein Barr病毒 抗体 早期抗原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越阳 王强 +3 位作者 张欣 陈晴燕 李灵匀 李铁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发病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来自东北地区DM/PM患者的49份外观正常皮肤、32份肌肉及56份外周血标本提取的DNA,以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采用ELISA法检测66例DM...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发病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来自东北地区DM/PM患者的49份外观正常皮肤、32份肌肉及56份外周血标本提取的DNA,以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采用ELISA法检测66例DM/PM患者及56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EB病毒ZEBRA/IgG。结果:DM/PM组6份外观正常皮肤、7份肌肉及8份外周血标本中检出EB病毒DNA,正常对照组仅1例外周血标本中检出EB病毒DNA,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PM组ZEBRA/IgG抗体的阳性率为42.86%。2例DM并发鼻咽癌患者肌肉和外周血标本EB病毒DNA及ZEBRA/IgG同时阳性,除以上2例外,DM患者肌肉组1例、外周血组1例、PM患者外周血组1例EBV DNA与ZEBRA/IgG同时检出阳性。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皮肌炎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病毒 epstein—Barr
下载PDF
EB病毒BRLF1基因及EB病毒Rta/IgG抗体在鼻咽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新星 张龙城 +3 位作者 全超坤 韦干观 桂源 杨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BRLF1基因(EBV-BRLF1)表达量及血清EB病毒Rta/IgG(EBV-Rta/IgG)抗体浓度在鼻咽癌(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量89例NPC组织的EBV-BRLF1基因表达量,采用EBV-Rta/IgG定量抗体... 目的探讨EB病毒BRLF1基因(EBV-BRLF1)表达量及血清EB病毒Rta/IgG(EBV-Rta/IgG)抗体浓度在鼻咽癌(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量89例NPC组织的EBV-BRLF1基因表达量,采用EBV-Rta/IgG定量抗体试剂盒检测228例血清的Rta/IgG抗体浓度,分析它们与NP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的相关性。228例血清包括NPC组89例、鼻咽部慢性黏膜炎病例(高危组)19例和同期健康人群120例。结果 89例NPC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111.81±76.77)U/mL,灵敏度为75.3%(67/89),特异度为94.2%(131/139),诊断符合率为86.8%(198/228);19例高危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15.14±33.04)U/mL,120例健康体检组血清的EBV-Rta/IgG抗体浓度为(6.63±11.26)U/mL;各组间比较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BRLF1基因在NP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51%(47/74),中位表达量为8.53。NPC组中EBV-BRLF1基因表达量与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T分期差异有关(P=0.061),接近临界范围。血清EBV-Rta/IgG抗体浓度与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在T分期组间比较中发现,T3期呈一定上升趋势,T2与T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 EBV-BRLF1基因在NPC组织中高度表达;EBV-Rta/IgG定量抗体试剂盒检测可以作为早期筛查NPC的临床指标之一;EBV-BRLF1基因表达量及血清EBV-Rta/IgG抗体浓度与NPC的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与T分期局部组织浸润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BRLF1基因 EB病毒Rta/Ig G抗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成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凡 张艳 +1 位作者 涂平 李若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70-773,共4页
报告1例种痘水疱病样成人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是EB病毒感染诱发淋巴细胞增生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疾病。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全层淋巴细胞结节样浸润,呈楔形。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报告1例种痘水疱病样成人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是EB病毒感染诱发淋巴细胞增生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疾病。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全层淋巴细胞结节样浸润,呈楔形。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转归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下载PDF
重庆地区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LMP1基因检测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玉成 王祎琴 +2 位作者 钱迪 何芸 洪苏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4-466,473,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LMP1)基因存在情况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庆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8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0例,提取DNA后...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LMP1)基因存在情况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庆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8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0例,提取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特异性地扩增LMP1基因的N端区,PCR产物经XhoI酶切后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分离分析,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用DNAssist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缺失变异分析。结果:48例鼻咽癌外周血中,全部扩增出267bp的特异性LMP1基因条带,阳性率为100%。40例非鼻咽癌者外周血中,38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95%。与B95-8原型LMP1比较,全部PCR产物酶切电泳分析、测序及软件序列分析未发现一例存在XhoI酶切位点缺失变异。结论:我国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携带的EB病毒LMP1基因XhoI酶切位点无缺失变异;LMP1基因N端XhoI酶切位点缺失变异与鼻咽癌发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鼻咽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EB病毒基因BARF1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蕾 王晓华 +1 位作者 马秀兰 何安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EB (Epstein Barr)病毒新基因BARF1(BamHIArightwardopenreadingframe 1)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为深入阐明EB病毒致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提取RNA后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标本中的EBNA1(EBvirusassociatednuclea... 目的 :探讨EB (Epstein Barr)病毒新基因BARF1(BamHIArightwardopenreadingframe 1)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为深入阐明EB病毒致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提取RNA后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标本中的EBNA1(EBvirusassociatednuclearantigen 1)和BARF1mRNA ,PCR产物经 2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并照相。结果 :11例RNA合格的标本均表达EBNA1,提示病例均为EB病毒阳性病例 ;其中 9例表达BARF1,占 82 % ;而且 9例中的 7例为强阳性。结论 :EB病毒新基因BARF1mRNA在鼻咽癌细胞中高表达 ,这提示除了已经明确的潜伏性膜蛋白 1(LMP1)以外 ,BARF1可能在鼻咽癌细胞恶性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BARF1基因
下载PDF
健康成人外周血EB病毒感染98例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碧玲 张敏 莫建坤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外周血EB病毒DNA阳性率与EB病毒血清学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祖籍广东的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血清,用巢式PCR法检测EB病毒DNA的W片段,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EB病毒VCA/...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外周血EB病毒DNA阳性率与EB病毒血清学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8例祖籍广东的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血清,用巢式PCR法检测EB病毒DNA的W片段,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EB病毒VCA/IgA和EA/IgA的血清学滴度。结果:5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扩增出阳性产物(57/98,58.16%),这57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阳性者中有10例(10/57,17.54%)的血浆/血清也扩增出EB病毒DNA。98例健康成人的VCA/IgA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0.61,只有1例可检出EA/IgA(滴度为1∶5)。结论:大部分居住在鼻咽癌高发区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携带有EB病毒,部分可进入溶解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的抗EB病毒抗体水平(VCA/IgA)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pstein—Barr病毒 DNA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邯生 王碗朋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拷贝量,探讨EBV感染与SLE之间的关系以及预防和治疗SLE的新途径。【方法】收集确诊...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拷贝量,探讨EBV感染与SLE之间的关系以及预防和治疗SLE的新途径。【方法】收集确诊SLE患者60例(49例为活动期,11例为稳定期)及健康对照32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PBMCs中EBV DNA载量,同时分析60例SLE患者的部分临床化验指标与E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SLE患者组与对照组PBMCs中EBV DNA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17,P=0.040);SLE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PBMCs中EBV DNA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SLE患者中测出EBV DNA者,其病毒载量与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之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332,P=0.267)。SLE患者根据检出EBV DNA与否分组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314,P=0.012)。【结论】EBV感染与SLE相关;EBV感染可能参与SLE发病;EBV感染与SLE患者肝功能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pstein—Barr病毒 感染 肝功能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提取DNA并定量检测EB病毒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行 屠其华 +1 位作者 陈萍 曹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 目的定量检测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EB病毒(EBV)的表达。方法对TES水浴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良,从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EBV。结果在60例标本中平均提取DNA量为3.97ng(10μm厚切片2片),86.7%(52/60)标本DNA的纯度(260nm/280nm)≥1.6,其中50%(30/60)淋巴瘤组织EBV呈阳性表达(100~106拷贝/ngDNA)。结论采用改良TES水浴法能获取石蜡包埋组织中高质量基因组DNA,使用该新的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标本资源进行与疾病相关科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组织 EB病毒 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与病毒致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正言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食管鳞癌与病毒关系目前研究较少,文章根据已有资料对人乳头状瘤病毒、Epstein-Barr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与食管鳞癌的关系作一回顾和综述。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epstein—Barr病毒
下载PDF
鼻咽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EB病毒LMP1与MMP-2、MMP-9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苟新敏 陈小毅 +1 位作者 李飞虹 蔡琼珍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9(MMP 2、MMP 9)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LMP1 )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LMP1和MMP 2、MMP 9在人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 )、鼻咽癌 (30例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9(MMP 2、MMP 9)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LMP1 )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LMP1和MMP 2、MMP 9在人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 )、鼻咽癌 (30例 )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 (2 4例 )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1和MMP 2、MMP 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在鼻咽癌及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还发现癌巢周边的成纤维细胞、癌周浸润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MMP 2和MMP 9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在鼻咽癌组织中LMP1与MMP 2、MMP 9的表达无相关性 ;而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 ,LMP1的表达与MMP 2、MMP 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结论 :MMP 2、MMP 9在鼻咽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与MMP 2、MMP 9的表达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