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帛书《二三子问》中的“精白”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李锐
-
机构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
文摘
本文讨论帛书《易传》第一篇《二三子问》的时代问题。依据传世文献材料和出土文献,并根据思想观念的发展规律,指出《二三子问》中出现的"精白"一词,已见于《冠子·度万》,进而分析在孔子的时代,有可能出现"精白"这样的概念以及出现押韵的占语,对于《二三子问》的年代作出了新的推测。认为此篇时代当较早,并没有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有可能就是孔门弟子录所闻于夫子,整理成篇。
-
关键词
帛书
二三子问
精白
-
Keywords
materials on silk unearthed
er-san-zi-wen
Jing Bai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帛书《二三子问》“龙之德”之意蕴及忧患意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莹
-
机构
大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6,共8页
-
文摘
帛书《二三子问》作为解经之作,其论述是依《易》之经文展开的。《二三子问》论《易》屡称"龙德",分别从龙与天地阴阳的关系,龙的变化特性,龙之德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表达作者的易学观。在此基础上,《二三子问》的作者通过对卦爻辞的诠释,以阐述施政艰难的方式表达忧患意识,同时通过比较人君、贤者、君子、小人的不同德行,表达重德的核心观念,凸显忧患意识。
-
关键词
《二三子问》
龙之德
忧患意识
-
Keywords
er san zi wen
virtue of dragon
consciousness of hardship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帛书《二三子问》“夫子”与“天子”问题辨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航
张丽丽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1-24,96,共5页
-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6LS021)
-
文摘
帛书《二三子问》首章之"夫子",或疑为"天子"之误,或以为不误。其中,"天子"为帝王专属性称谓,以发号施令为主,"夫子"的适用对象为臣工,以卑下驯顺为主,彼此内涵与指涉范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而此节之核心要义,在于揭示龙德驯顺不挠、承命施行的特点。因此,从一致性的角度讲,作"夫子"应该是更为合理的。
-
关键词
帛书
《易传》
《二三子问》
龙德
夫子
天子
-
Keywords
materials on silk unearthed
Yizhuan
er-san-zi-wen
the dragon's morality
master
the son of heaven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帛书《易传》三篇阴阳观辨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赵涵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4,共11页
-
文摘
帛书《易传》谈及阴阳概念集中在《二三子问》《衷》和《缪和》这三篇解《易》文献中,《二三子问》开篇言'龙之德',以'龙'之神能总述阴阳变易观,包含能阴能阳和变与不变两方面的内涵,以此突出由变化之极而衍生的宇宙万物化生之义。《衷》开篇即提出'《易》之义萃阴与阳'的命题,将抽象的阴阳概念落实到阴卦与阳卦、刚爻与柔爻上,核心是刚柔之变化,由此引申出乾坤、刚柔、动静、天地、文武之大义。《缪和》篇则从天道处立言,其曰:'凡天之道,一阴一阳。''阴阳',诸家多以'四季'解,其实不然,'阴阳'当谓'日月',此乃古书常例。此言天道对立转换的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自然天道观,与荀子的天论有某些相同之处。综上,帛书《易传》以阴阳变易观总述事物发展的两重性特征,又以刚柔变化和自然天道观深化之,具体地阐发、运用了传世本《易传》的阴阳概念。
-
关键词
《二三子问》
《衷》
《缪和》
阴阳
-
Keywords
er san zi wen
Zhong
Miu he
yin-yang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