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亦实亦虚:《西厢记》中“墙”之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尚荣 普志娟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3-48,共6页
“墙”作为《西厢记》文本要素之一,在作品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西厢记》中的“墙”是有形的,可以划分空间,可以增加阻力,可以作为传情中介;“墙”也是无形的,可以存在于世俗构成“封建礼教之墙”、“封建大家长制之墙”,可以存在于人心... “墙”作为《西厢记》文本要素之一,在作品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西厢记》中的“墙”是有形的,可以划分空间,可以增加阻力,可以作为传情中介;“墙”也是无形的,可以存在于世俗构成“封建礼教之墙”、“封建大家长制之墙”,可以存在于人心,构成“心墙”。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墙”,它们或明或暗、或凸显或隐含地充当着男女之间关系发展的屏障,揭示了封建社会男女青年恋爱不自由的现实;同时,“墙”作为崔张两人爱情的见证,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展现出男女主人公在爱情道路上的挣扎与反抗,突出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叛逆到底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意象
下载PDF
晚清《西厢记》戏曲人物情境纹样内涵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正文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9期31-38,共8页
晚清人物纹样多通过情境式的图案内容表达民俗吉祥文化的世俗观念,但由于缺乏相关记载,对于传世标本来说,的确会有很多场景故事不明,以及存在争议之处值得探讨。文章基于传世标本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古籍文献对清女装中较为少见... 晚清人物纹样多通过情境式的图案内容表达民俗吉祥文化的世俗观念,但由于缺乏相关记载,对于传世标本来说,的确会有很多场景故事不明,以及存在争议之处值得探讨。文章基于传世标本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古籍文献对清女装中较为少见的《西厢记》戏曲题材刺绣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清代《西厢记》人物情境故事纹样融入刺绣者个人的审美表征,具有“百图百意”的特点,但仍未脱离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所追求的吉祥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戏曲 人物情境纹样 吉祥纹样 纹样解析
下载PDF
《西厢记》异文对比研究
3
作者 刘艳红 袁鑫懿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善本戏曲丛刊》中辑录许多《西厢记》选本,将其与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进行文字、词语、句子三个角度对比,发现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反映了不同版本在语言使用风格、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 《西厢记》 《善本戏曲丛刊》 金圣叹批注本 异文
下载PDF
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一副手眼”说的三重视域
4
作者 杜丽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提出“一副手眼”说,即主张将《西厢记》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并观,在此引领下其获得了成功的批评实践。“一副手眼”基于金圣叹独特的文学史观,包含作家...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时提出“一副手眼”说,即主张将《西厢记》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并观,在此引领下其获得了成功的批评实践。“一副手眼”基于金圣叹独特的文学史观,包含作家观、评者观和读者观三重视域。作家“灵眼觑见”又同时能“灵手捉住”,评者“眼照古文”又乐于“金针度人”,读者则获得“异样手眼”并可自创“无限妙文”。金圣叹的文学评点虽受八股文影响,以文章学为依托,且融合了晚明以来文学评点的形式创新,但在“一副手眼”的启示下,金圣叹充分关注戏曲作者的精神世界,在叙事技法层面对戏曲评点作了更为充分的拓展,也致力构筑一个新型的读者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副手眼” 金圣叹 《西厢记》
下载PDF
论西厢故事演变中的女性意识
5
作者 张露露 徐梅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8-96,共9页
西厢故事的演变,呈现出女性意识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女性对自由婚恋的意识从矛盾感知发展至初步觉醒。其中,最为鲜明的表现特征是,崔莺莺的爱情态度由被动追求转向主动争取,在红娘女性意识的作用下,爱情结局由悲剧转为喜剧。女性意... 西厢故事的演变,呈现出女性意识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女性对自由婚恋的意识从矛盾感知发展至初步觉醒。其中,最为鲜明的表现特征是,崔莺莺的爱情态度由被动追求转向主动争取,在红娘女性意识的作用下,爱情结局由悲剧转为喜剧。女性意识的发展归因于具体的时代环境与具有潜在性、隐秘性的创作者个性心理,关键性因素有创作者所处的社会风潮、政策环境和创作者个体对女性、自我、社会的价值判断与心理认同。就西厢故事的演变来看,女性意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西厢记诸宫调》 《西厢记》 西厢故事 女性觉醒
下载PDF
功能与受众——明刊《西厢记》插图的榜题与题款研究
6
作者 陈煜 《美育学刊》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榜题”和“题款”概指画面中的文字说明。既有对明刊《西厢记》插图“榜题”和“题款”的研究,多从版画风格、文献价值等层面予以讨论,鲜有研究者对它们的功能与受众群体进行探讨。正是基于这一研究视角,分析并总结《西厢记》插图中... “榜题”和“题款”概指画面中的文字说明。既有对明刊《西厢记》插图“榜题”和“题款”的研究,多从版画风格、文献价值等层面予以讨论,鲜有研究者对它们的功能与受众群体进行探讨。正是基于这一研究视角,分析并总结《西厢记》插图中榜题因“助读”叙事而存在,题款因“雅赏”体验而盛行的功能和规律,进而从文化认知的商品属性层面,探讨书坊主根据榜题和题款功能上的不同,分别预设两种不同的受众群体,前者服务于因粗识文墨而理解能力有限的市民读者,后者迎合了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和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读者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插图 功能 受众 榜题 题款 助读 雅赏
下载PDF
《西厢记》“张生跳墙”情节生成及其对《金瓶梅》的影响
7
作者 徐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118-122,160,共6页
《王西厢》通过删去莺莺约会诗的诗题和故意制造漏洞以弄错约会时间、地点,并让张生告诉红娘约会时地为当日花园。约会当晚,红娘担心承担放行责任,怂恿张生跳墙,从而形成了这一精彩的关目。作家设计这一情节是为使舞台呈现更具张力,使... 《王西厢》通过删去莺莺约会诗的诗题和故意制造漏洞以弄错约会时间、地点,并让张生告诉红娘约会时地为当日花园。约会当晚,红娘担心承担放行责任,怂恿张生跳墙,从而形成了这一精彩的关目。作家设计这一情节是为使舞台呈现更具张力,使剧情推进更为自然。“迎风户半开”的“户”在明代人眼中就已被误认为是“花园”角门,明人徐奋鹏为弥合“户”已开而无需翻墙的矛盾,对诗意、情节作了并不准确的解释。此一情节在明代广为人知,以至于《金瓶梅》将其嵌入到文本当中加以模仿,反映出《西厢记》对《金瓶梅》创作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张生跳墙 金瓶梅
下载PDF
普救寺西厢记文化景观的建构与塑造
8
作者 潘鑫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1期18-21,共4页
在考察普救寺历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西厢记》对普救寺文化景观的塑造,分析普救寺文化景观设置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文化保护开发策略,着力推动西厢文化的传播,促进普救寺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 西厢记 普救寺 文化景观 保护开发
下载PDF
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韩作振 陈吉涛 +1 位作者 张晓蕾 于学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97-1103,共7页
本文通过大比例尺野外测量及镜下观察,对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附枝菌是一种树枝状蓝细菌,一般向上生长扩展,形成灌木状附枝菌群落,生长于附枝菌微生物丘内部。而在微生物丘的外部边缘... 本文通过大比例尺野外测量及镜下观察,对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的附枝菌与附枝菌微生物灰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附枝菌是一种树枝状蓝细菌,一般向上生长扩展,形成灌木状附枝菌群落,生长于附枝菌微生物丘内部。而在微生物丘的外部边缘,附枝菌群落呈半闭合的房室状,与肾状菌十分相似。房室状附枝菌群落可能是在微生物丘外部边缘受局部高能微环境(如水流、波浪等)的影响形成的。在其形成后,其保存状态则是由附枝菌的钙化作用及早期成岩作用决定。由于附枝菌构成其微生物岩的生长骨架,且该微生物岩不具备清晰的中型构造,故可称其为附枝菌格架岩,作为对微生物岩分类命名的又一补充。附枝菌格架岩一般生长于台地边缘或台地外部斜坡环境,其生长过程受水动力条件、阳光照射及海水清澈度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枝菌 房室状 格架岩 张夏组 寒武系第三统 鲁西
下载PDF
西气东输二线阀室放空系统设置 被引量:14
10
作者 齐建波 孙立刚 +3 位作者 张文伟 董平省 康焯 罗丽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65,共3页
开展了西气东输二线阀室放空立管系统的设置研究,确定了放空方式、放空立管直径、放空管高度及其与阀室的距离等参数。采用PHAST软件,对放空立管出口处可燃性气体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定量模拟,给出了可燃性气体意外燃烧热影响强度和范围。
关键词 西气东输管道 阀室 放空系统 设置
下载PDF
西昆仑普鲁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招崇 肖序常 +2 位作者 王军 王永 LUO Zhao-hua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对西昆仑普鲁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并有少量的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碱性长石和铁钛氧化物.其矿物学特征指示了岩浆的性质有点类似于碱性岩浆,但与典... 对西昆仑普鲁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并有少量的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碱性长石和铁钛氧化物.其矿物学特征指示了岩浆的性质有点类似于碱性岩浆,但与典型的碱性玄武岩又有明显的区别,属于橄榄安粗岩系列.利用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估算了进入高位岩浆房中的熔体的MgO含量约为6.2%, Mg#为0.57,说明其不是地幔熔融形成的原始岩浆,而是经历了深部岩浆房的分离结晶过程.由单斜辉石估算的高位岩浆房的深度约7~9 km.岩浆在高位岩浆房中发生了较长时间的强烈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相主要为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以及少量的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碱性长石和铁钛氧化物.不同时期形成的铁钛氧化物指示了分离结晶过程由相对高温高氧逸度向相对低温低氧逸度演化.与此相对照的是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可能只发生了橄榄石和辉石等铁镁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且分异作用时间较短.深部岩浆房可能存在于岩石圈地幔或壳幔过渡带中,岩浆由深部岩浆房上升到高位岩浆房中的过程是近绝热的,从浅部岩浆房到地表是快速上升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分离结晶 岩浆房 新生代火山岩 西昆仑
下载PDF
普救寺的园林与《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姗 刘晓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0,共3页
园林作为戏曲中经典的表现场景,因其自身相对综合、感性而符合了含蓄内敛的戏曲创作者表达情感的需要,成为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承载体,甚至作为主要的舞台布景形式。通过对《西厢记》中分散的园林场景的归纳,还原出一个属于张、崔浪漫爱... 园林作为戏曲中经典的表现场景,因其自身相对综合、感性而符合了含蓄内敛的戏曲创作者表达情感的需要,成为戏曲故事情节发展的承载体,甚至作为主要的舞台布景形式。通过对《西厢记》中分散的园林场景的归纳,还原出一个属于张、崔浪漫爱情的普救寺,并结合故事的起承转合来剖析其特点和空间构成,如"待月西厢下"的梨花深院和"情定终身"的后花园。使普救寺既作为故事内容的延展,又成为人物情感的依托,从而反映园林对于戏曲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西厢记》 园林 戏曲
下载PDF
“三美”之典范 译苑之奇葩——许渊冲《西厢记·哭宴》英译赏评 被引量:15
13
作者 党争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为历代戏曲文学爱好者所珍爱。许渊冲先生以其天才的翻译艺术将这一原创文学作品转换成了翻译文学作品。本文对《西厢记》.哭宴一折的译文进行了多角度对比分析。作者从音韵调整、形式构建、...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为历代戏曲文学爱好者所珍爱。许渊冲先生以其天才的翻译艺术将这一原创文学作品转换成了翻译文学作品。本文对《西厢记》.哭宴一折的译文进行了多角度对比分析。作者从音韵调整、形式构建、意境营造、词汇筛选、修辞对应等方面对许先生的译文进行了赏评,期望能以此为契机,引起大家对经典译作的学习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赏评 欠额翻译
下载PDF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中国古代的许多小说、戏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以尊重女性、追求女性独立和婚恋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意识。《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不仅很好地承续了《西厢记》《牡丹亭》所体现的较先进的女性意识,而且达到了中国古代文... 中国古代的许多小说、戏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以尊重女性、追求女性独立和婚恋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意识。《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不仅很好地承续了《西厢记》《牡丹亭》所体现的较先进的女性意识,而且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表现的最高峰。这三部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主要是通过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西厢记》英译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6
15
作者 文军 郝淑杰 《英语研究》 2012年第3期44-48,共5页
基于国内期刊中有关《西厢记》英译研究的论文,本文对译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全文始于《西厢记》英译的历程,对《西厢记》英译中所涉及的译本及其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西厢记》英译 译本 译本研究
下载PDF
《西游记》命名的来源——兼谈《西游记》杂剧的作者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小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7,共9页
在《西游记》研究史上,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的存在主要与《西游记》作者的探讨联系在一起,人们几乎忽略了二书相似的命名。不过,由于丘处机的西游使道教地位遽升,从而激化了佛道二教的矛盾,导致了数次佛道大辩论,并以道教的失... 在《西游记》研究史上,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的存在主要与《西游记》作者的探讨联系在一起,人们几乎忽略了二书相似的命名。不过,由于丘处机的西游使道教地位遽升,从而激化了佛道二教的矛盾,导致了数次佛道大辩论,并以道教的失败告终,引起当时对《道藏》的大规模禁毁,于是,《长春真人西游记》长期未为人所知,所以虽然二名相近,但似并无因袭关系。梳理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的源流,第一次以"西游记"为名的是元人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此剧孙楷第先生曾指为杨景贤之作,实不可信,仍以吴氏为当。从《西游记》杂剧现存孤本中可以看到将此剧与《西厢记》联系在一起的文献记录,可以推测,《西游记》一名实为吴昌龄仿拟《西厢记》而成,然后,取经故事也被纳入到这个命名之中,直到最后《西游记》小说使这一命名成为取经故事的总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游记 西游记杂剧 西厢记
下载PDF
毛晋《六十种曲》编选体例与选目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建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181,共8页
《六十种曲》采取分套出版的形式,契合了当时选本的出版风尚。其每套有一个中心的体例设置,既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也迎合了当时剧坛的创作风潮,更是毛晋本人审美趣味的重要体现。毛晋的选目更是兼顾了文人与平民的双重要求,且凡入选的作... 《六十种曲》采取分套出版的形式,契合了当时选本的出版风尚。其每套有一个中心的体例设置,既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也迎合了当时剧坛的创作风潮,更是毛晋本人审美趣味的重要体现。毛晋的选目更是兼顾了文人与平民的双重要求,且凡入选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典型性。尤其是《西厢记》,作为唯一入选《六十种曲》的杂剧,不仅其长篇体制、形式特征与传奇有着相似性,而且明清人多视其为传奇之先声,肯定其对明清传奇发展的重要影响,将其归入传奇选本也是时人约定成俗的通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十种曲》 毛晋 《西厢记》
下载PDF
论莺莺之美——《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再解读 被引量:7
18
作者 岳上铧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王实甫怀着极大热情塑造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西厢记》的灵魂之所在,而形貌美与灵魂美亦是莺莺形象的灵魂之所在。莺莺之美构建了崔张二人爱情的平台,可谓是《西厢记》之“戏引”。本文试对王实甫赋...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王实甫怀着极大热情塑造的一个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西厢记》的灵魂之所在,而形貌美与灵魂美亦是莺莺形象的灵魂之所在。莺莺之美构建了崔张二人爱情的平台,可谓是《西厢记》之“戏引”。本文试对王实甫赋予崔莺莺的第一美(形貌美)与第二美(灵魂美)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崔莺莺 第一美 第二美
下载PDF
清代特殊的文学现象:戏曲与八股的契合——以《西厢记》制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6-131,共6页
《西厢》制艺在形式上是戏曲与八股文的结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出现在清初。由于它的出现,促成了文人尤侗的功成名就,使它从偶然的游戏之作发展到人们研习科举考试、争得功名的范本。但这种现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令《西厢》制... 《西厢》制艺在形式上是戏曲与八股文的结合,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出现在清初。由于它的出现,促成了文人尤侗的功成名就,使它从偶然的游戏之作发展到人们研习科举考试、争得功名的范本。但这种现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令《西厢》制艺完全独立形成一种新型文体,它的发展和流传必须依靠戏曲《西厢记》和八股文这两个支柱。一旦传统戏曲和应试八股走上了衰落之路,《西厢》制艺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艺 《西厢记》 《第六才子书》
下载PDF
金批《西厢》美学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锡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在全面论述金圣叹戏曲美学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天人合一"、"无和梦"、"通鬼神"和"文有魂"等观点。这些重要观点是以儒、道、佛三家的哲学结合其心得体会而论述的,故而取得了精深的成就。金批... 在全面论述金圣叹戏曲美学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其"天人合一"、"无和梦"、"通鬼神"和"文有魂"等观点。这些重要观点是以儒、道、佛三家的哲学结合其心得体会而论述的,故而取得了精深的成就。金批《西厢》的鉴赏论是针对普通读者的,艺术论是兼顾读者和作家的,美学论是针对文化修养高的欣赏者和作家诗人的;以上美学观点的阐发,则更是针对文化修养极高的鉴赏者和诗人作家的,高深而玄妙,需要长期反复学习、体会才能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金批《西厢》 美学思想 “天人合一”和“江山之助” “无和梦” “通鬼神”和“文有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