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somal Bupivacaine in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and Interscalene Block for Scapular and Proximal Humerus Resections
1
作者 Mohamad Ayoub Sree Kolli Husien Taleb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3年第7期135-139,共5页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 is a novel fascial plane block that was first described in 2016. It is considered an alternative for brachial plexus blocks in shoulder surgeries as the erector spinae muscle extends ...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 is a novel fascial plane block that was first described in 2016. It is considered an alternative for brachial plexus blocks in shoulder surgeries as the erector spinae muscle extends to the cervical level. Herein, we present a successful multilevel ESPB plus an interscalene block using liposomal bupivacaine in a 45-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metastatic sarcoma who presented for scapula and proximal humerus resection.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smooth, an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home on post-operative day 2 with minimal narcotic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ain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Phrenic Nerve Liposomal Bupivacaine—Regional anesthesia Spindle Cell Sarcoma
下载PDF
Ultrasound-Guided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Surgery
2
作者 Ayhan Şahin Onur Baran +2 位作者 Ahmet Gültekin Gülcan Gücer Şahin Cavidan Arar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1年第3期72-84,共13页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Background:</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 this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e evaluated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lective lumbar stenosis surgery between February 1, 2019, and April 1, 201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lon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im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 aimed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whether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reduced opioid consumption following surgery for spinal stenosi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udy Desig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thod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We collected data on the pain scores, time for the first requirement for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ith tramadol, the cumul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dose, requirement for rescue analgesia, time to first stand up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ixty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numerical rating scal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 pai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rector spinae plane group at 1, 2, 4, 6, 12 and 24 hours than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The cumulative dose of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ith tramadol was higher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than in the ESP group [212.0 (6.6) mg, vs. 107.3 (36.9 mg), (p <0.001)]. The time to first stand up after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p = 0.01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ESP block appear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lieve pain after lumbar surgery.</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Ultrasound Guidance Lumbar Surgery Regional anesthesia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刘克 王宁 +3 位作者 陈丹 闫炳文 赵培娟 张婷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物... 目的分析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物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阿片类全身麻醉。比较两组T_(0)(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时)、T_(2)(切皮时)、T_(3)(手术结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苏醒期间躁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T_(0)、T_(1)、T_(2)、T_(3)的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T_(2)、T_(3)时刻心率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心率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12、24和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相对镇痛效果较好;(3)两组VAS评分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行,可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并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全身麻醉 效果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4
作者 刘露 金星 +2 位作者 闫清华 邱绍雷 金文哲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1-263,2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医院治疗的60例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痛点阻滞组(F组)和筋膜平面阻滞组(F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医院治疗的60例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痛点阻滞组(F组)和筋膜平面阻滞组(F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下降(P<0.05)。与F组比较,治疗后的各时间点,FB组治疗效果较好,疼痛缓解率高(P<0.05)。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竖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优于痛点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麻醉 传导阻滞 慢性疼痛
下载PDF
椎旁阻滞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丽 吴云 +2 位作者 胡阳 常珍珍 张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TPV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即术前分别行超声引导下ESPB(E组)、TPVB(T组)和TPVB+ESPB(TE组),每组30例。3组局麻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TPVB)联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即术前分别行超声引导下ESPB(E组)、TPVB(T组)和TPVB+ESPB(TE组),每组30例。3组局麻药均采用0.5%罗哌卡因25 mL。TE组采用TPVB联合ESPB技术,依次使用5、20 mL局麻药。术后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作为补救镇痛措施。记录阻滞完成30 min后侧胸壁感觉减退情况、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随访24 h内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次数、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镇痛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术后6个月慢性疼痛(CPSP)情况。结果TE组和T组术前感觉减退发生率较E组明显增加(P<0.05)。T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低于E组和TE组,但缩血管药物使用率最高(P<0.05)。静息和咳嗽时T组NRS评分均低于E组和TE组(P<0.05)。与E组比较,T组术后QoR-15评分更优,TE组CPSP发生率降低(P<0.05);3组镇痛满意度、PONV评分、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VB+ES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并不优于ESPB和TPVB,但比ESPB增快了阻滞起效速度,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胸腔镜检查 疼痛 手术后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阻滞 恢复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安阳市中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安阳市中医院拟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喉罩全麻,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相关指标以及麻醉诱导前5 min(T_(0))、切皮(T_(1))、手术开始30 min(T_(2))、手术结束(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分别为(13.29±1.47)min、(33.45±3.56)min,均短于对照组[(19.41±2.10)min、(36.21±4.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两组T_(1)、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降低,与T_(1)时比,两组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降低,且观察组T_(1)、T_(2)、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两组T_(1)、T_(2)、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与T_(1)时比,两组T_(2)、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与T_(2)时比,两组T_(3)时Cor、E水平均升高,观察组T_(1)、T_(2)、T_(3)时Cor、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处理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维持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抑制应激反应,且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应激
下载PDF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7
作者 李耀松 曾涛 刘创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5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究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探究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自控镇痛,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2、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疼痛情况,术前30 min,术后8、12、24、48 h的IL-6与IL-10水平,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48 h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24、48 h 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2、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48 h,试验组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1972.76±23.30)μg、术后48 h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0.4±1.2)次均少于对照组的(2031.52±30.16)μg、(2.3±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与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10.00%、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0%、33.33%、13.33%,肛门排气时间(5.16±0.67)h与首次下床时间(17.74±1.68)h均短于对照组的(6.49±1.46)、(19.52±3.1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试验组QoR-15评分(95.64±6.97)、(105.49±7.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66±3.99)、(98.16±5.59)分,住院天数(5.74±1.03)d短于对照组的(7.13±2.5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让患者尽早下床、出院,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 静脉麻醉 老年肺癌根治术 不良反应 疼痛评分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艺丹 郭其发 沈通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1-105,122,共6页
目的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E组(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 目的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E组(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n=30)和C组(单纯阿片药全身麻醉,n=30)。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T_(0))、麻醉诱导后(T_(1))、置入喉罩后(T_(2))、切皮时(T_(3))、术中1 h(T_(4))及拔除喉罩后(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2组患者入PACU以及术后2、6、12、24、48 h各时点静息与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C组T_(1)~T_(4)时点的MAP和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E组T_(1)~T_(4)时点的MAP降低,T_(1)~T_(5)时点的H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T_(1)时点MAP较高,T_(4)时点H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E组术中低血压分别有12例(41.4%)和4例(14.3%),E组低血压占比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入PACU时和术后2 h的静息VAS评分较低,入PACU时活动VAS评分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PACU停留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2组未见明显心动过缓情况发生。E组术后48 h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尤其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B联合无阿片药全身麻醉用于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无阿片药 竖脊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手术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田球 谢小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全麻组,每组各45例。全麻组患者进行静吸联合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麻醉前、麻醉后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后1 h和苏醒后1 d的疼痛程度与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恢复室停留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全麻组,且手术结束时心脏指数(CI)、心率(HR)高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苏醒后1 h、苏醒后1 d的运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苏醒后1 d的运动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高于苏醒后1 h,联合组苏醒后1 h、苏醒后1 d的舒适度评分(BCS)高于全麻组,且苏醒后1 d BCS评分低于苏醒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减轻术中血流动力学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舒适度,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 胆囊手术 舒适度评分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威远 尹晓旭 江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5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应用单纯全身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应用单纯全身麻醉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电图异常表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T改变、早搏)。结果术前3 h,两组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T改变、早搏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实验组心动过速、ST-T改变、早搏占比分别为36.7%、36.7%、46.7%,均低于对照组的63.3%、63.3%、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实验组ST-T改变、早搏占比分别为40.0%、43.3%,均低于对照组的70.0%、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心电图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疼痛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韦友琴 张智勇 唐强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宣城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疼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宣城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0.15%、0.25%、0.33%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4组患者术后2、4、8、24、48 h的静息状态及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觉阈值,比较4组患者镇痛药物用量及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术后2、4、8、24、48 h时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有明显变化,而低、中、高剂量组同组间在不同时间点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同组间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同组间在术后2、4、8、12、24、48 h的痛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术后2、4、8、12、24、48 h时的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痛觉阈值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以上时间点的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低于低剂量组,痛觉阈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不同时间点下的静息状态、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痛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舒芬太尼用量及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舒芬太尼用量及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舒芬太尼用量及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从低到高为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疼痛阈值较好,可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疼痛阈值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
12
作者 王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63-68,共6页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由北京航天总医院麻醉科实施麻醉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及观察组(ESPB...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由北京航天总医院麻醉科实施麻醉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及观察组(ESPB复合全身麻醉)各100例,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_(1))、切皮后1 h(T_(2))、术毕(T_(3))、术后4 h(T_(4))、术后12 h(T_(5))、术后24 h(T_(6))、术后48 h(T_(7))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_(4)、T_(6)、T_(7)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T_(1)、T_(2)、T_(4)、T_(6)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_(1)、T_(3)、T_(5)、T_(6)、T_(7)的CD3^(+)、CD4^(+)、CD8^(+)、CD4^(+)/CD8^(+);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T_(1)、T_(6)、T_(7)的HR、MAP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T_(5)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4)、T_(6)、T_(7)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的IL-6、IL-10、Cor、Ang-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4)、T_(6)的IL-6、Cor、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3)、T_(5)、T_(6)、T_(7)的上述指标均降低,观察组T_(6)、T_(7)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T_(7)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B复合全身麻醉可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提供良好术后镇痛,并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对T细胞亚群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胸腔镜肺叶切除 术后镇痛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ESPB在后腹膜外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生命体征指标、VAS、舒适度评分的影响
13
作者 卜亚楠 薛金磊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31-283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后腹膜外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生命体征指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后腹膜外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后腹膜外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生命体征指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后腹膜外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3)。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前,先行超声引导ESPB。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疼痛程度(VAS评分)、舒适度量表(BC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t1、t2、t3、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34、1.8482、1.7399、1.7494、0.6387、0.7817、1.5779、0.554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12 h、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829、36.1259、28.977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12 h、24 h 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104、49.0955、45.838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9,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ESPB应用于腹膜外腔镜手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腹膜外腔镜手术 镇痛 麻醉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杨剑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共96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共96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阿片类药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静息与运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首次疼痛出现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诱导麻醉后,观察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6、12 h,观察组静息与运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疼痛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能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静息时与运动时疼痛,延缓患者术后首次疼痛出现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治疗 竖脊肌平面阻滞 无阿片类药全身麻醉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海亮 郝静静 +2 位作者 路喻清 白延斌 张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胸腔镜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ESP阻滞保留自...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在保留自主呼吸非插管胸腔镜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ESP阻滞保留自主呼吸组(ESP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 0)、手术开始后10 min(T 1)、手术开始后30 min(T 2)、拔管前(T 3)、术后12 h(T 4)检测2组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比较T 0、T 1、T 2、T 3时点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静息和运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咽喉痛、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 1、T 2、T 3、T 4时,2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高于T 0时,而ESP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组,术后24 h内静息VAS评分、48 h内运动VAS评分低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T 1、T 2、T 3时的MAP、HR均较T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术后咽喉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联合持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中有一定可行性,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围术期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竖脊肌平面阻滞 自主呼吸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音 王惠军 +1 位作者 李梅 王古岩 《中国医药》 2020年第8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胸部外伤就诊并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30例)和全身...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因胸部外伤就诊并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30例)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ESPB组(GE组,30例)。GE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超声引导下患侧T5横突入路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20 ml进行ESPB,G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术后采用氢吗啡酮行自控静脉镇痛,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采用QoR-40量表于术前1 d和术后1、2 d评估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氢吗啡酮用量,记录补救镇痛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QoR-4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时GE组QoR-40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167±7)分比(155±8)分、(175±6)分比(16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氢吗啡酮用量和补救镇痛率均明显低于G组[(892±113)μg比(957±105)μg、(8.21±0.25)mg比(9.52±0.13)mg、30.0%(9/30)比96.7%(2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G组[26.7%(8/30)比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尿潴留、皮肤瘙痒、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ESPB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麻醉与疼痛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翁艳 钟庆 +2 位作者 杨岸 汪辉德 叶菱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8期3682-3687,共6页
竖脊肌平面阻滞是近年来麻醉学和疼痛诊疗学应用的新型躯干神经阻滞方法。该方法药物注射的目标位置位于竖脊肌与椎体横突之间,为一肌肉间隙,结合超声引导,其定位及操作简单,一经提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竖脊肌较长的走行,不... 竖脊肌平面阻滞是近年来麻醉学和疼痛诊疗学应用的新型躯干神经阻滞方法。该方法药物注射的目标位置位于竖脊肌与椎体横突之间,为一肌肉间隙,结合超声引导,其定位及操作简单,一经提出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竖脊肌较长的走行,不同的进针平面可得到相应的镇痛节段,在围手术期镇痛如胸部手术、腹部手术、骨科手术中得以应用;与其他神经阻滞技术相同,阻断疼痛的外周传导作用使其在疼痛学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慢性肩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 疼痛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间孔镜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冠楠 高景斌 +3 位作者 黄道礼 庞晓丽 肖庆华 陈志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0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间孔镜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入住本院接受腰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施以局部麻醉,研究...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间孔镜手术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入住本院接受腰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施以局部麻醉,研究组施以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症状评分.结果:T0时刻,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刻,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5 min,两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6 h和1 d,研究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研究组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孔镜手术麻醉患者施以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间孔镜手术麻醉 应激反应 VAS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大型动物胸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涛 姜津津 付建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97-202,共6页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 近年来,大型动物区域麻醉的研究领域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多种胸部神经阻滞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常规实施,使围手术期全身镇痛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为多模式麻醉镇痛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这些技术对大型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人类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对近年来已经发表的与大型动物胸部脊柱旁神经阻滞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解剖学、神经刺激器定位方法以及精准超声辅助技术,对犬胸椎旁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以及竖脊肌平面阻滞进行综述,为大型动物区域麻醉时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最终服务于科研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胸椎旁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大型动物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全身麻醉对高龄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瑜 代俊超 毕小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75岁以上高龄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63例,均拟行肺叶切除术,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75岁以上高龄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63例,均拟行肺叶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术后肺活量、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康复质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 h的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术后6 h和术后12 h 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康复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0%,低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75岁以上高龄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确切,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相对平稳,术后肺功能恢复快,术后康复质量较好,术后镇痛补救率低,疼痛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确切且风险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高龄 肺癌 肺叶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