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T12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1
作者 杜杰强 罗瑞敏 +2 位作者 陈路 游玉媛 黄应思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侧第12胸椎水平(T12)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段脊柱手术的镇痛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中心行后路腰椎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 目的 探讨双侧第12胸椎水平(T12)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腰段脊柱手术的镇痛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手术中心行后路腰椎切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有2名患者中途退出。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于双侧T12竖脊肌平面给予0.3%罗哌卡因各30 ml。对照组患者给予0.9%生理盐水各30 ml。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拔管后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拔管后即刻、出PACU时、术后2、12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和PACU中舒芬太尼追加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6、3.092,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和离开PACU时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3、3.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和24 h的VAS评分和舒芬太尼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4、0.658、0.329、0.765,P> 0.05)。结论 双侧T12 ESPB能为术中及PACU中提供有效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手术 超声引导 围术期镇痛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进展
2
作者 徐慧 马璐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4,共5页
脊柱外科手术会产生中度至重度疼痛,而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是201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ESPB操作更简单、安全,... 脊柱外科手术会产生中度至重度疼痛,而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是201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ESPB操作更简单、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尤其对于脊柱外科术后镇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ESP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归纳了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的现状,并对其成为脊柱外科术后多模式镇痛部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竖脊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晓 杨程杰 +1 位作者 李亚红 周军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8-17,共10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建库起至2022年1月的文献。纳入ESPB与TPVB用于成人...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建库起至2022年1月的文献。纳入ESPB与TPVB用于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主要结局指标[术后6、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次要结局指标(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共纳入16个RCT,9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ESPB组与TPVB组的术后6 h (MD静息=0.04,95%CI:-0.15~0.22;MD运动=0.10, 95%CI:-0.07~0.28)、 12h (MD静息=0.36, 95%CI:-0.01~0.73;MD运动=0.34,95%CI:-0.10~0.78)、24 h (MD静息=0.26,95%CI:-0.44~0.96;MD运动=0.52,95%CI:-0.40~1.43)和48 h (MD静息=0.05,95%CI:-0.20~0.31;MD运动=0.11,95%CI:-0.19~0.40)静息及运动VAS、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O^R=1.37,95%CI:0.52~3.63)、术后恶心呕吐(O^R=1.25,95%CI:0.82~1.89)、皮肤瘙痒(O^R=0.86,95%CI:0.39~1.86)、胸闷发生率(O^R=0.59,95%CI:0.07~4.63)和镇痛泵按压次数(MD=-0.10,95%CI:-0.28~0.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TPVB组比较,ESPB组完成神经阻滞操作时间(MD=-2.40, 95%CI:-3.25~-1.55)更短,术后低血压发生率(O^R=0.29,95%CI:0.13~0.66)更低。结论 ESPB能提供与TPVB相似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其操作简单易学,且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更低。故ESPB可作为成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后镇痛的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捷 张雯琪 +3 位作者 吴友平 马永圆 郄文斌 徐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接受腰椎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持续增多。腰椎手术可引发中重度术后疼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常规镇痛方法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近期研究表明,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接受腰椎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持续增多。腰椎手术可引发中重度术后疼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常规镇痛方法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老年患者快速康复。近期研究表明,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在脊柱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良好,但对老年腰椎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康复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双侧ESPB在老年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改进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行腰椎后路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I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SPB组(行双侧ECPB)和对照(C)组,每组35例。麻醉诱导前,ESPB组于L_(3)或L_(4)双侧横突各注射0.4%罗哌卡因20 mL,C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术后48 h内静息及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首次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时间、48 h内舒芬太尼累积用量;术后第1和2天里兹睡眠问卷(Leeds Sleep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LSEQ)评分;术后24、48 h时15项恢复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评分;术后开始进普通膳食的时间;术中低血压,术后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纳入患者70例,62例完成研究,其中ESPB组32例,C组30例。ESPB组术后2、4、6、12 h静息NRS评分及术后2、4、6 h活动NR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ESPB组术后第1天LSEQ评分以及术后24、48 h时QoR-15评分更高,术后进普通膳食时间更早,术后首次PCA时间更晚,术后0~12 h、12~24 h舒芬太尼用量更少(均P<0.05)。2组术中低血压,术后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侧ESPB用于老年腰椎后路手术,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术后睡眠,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老年患者 腰椎后路手术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路开放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毛菇 王庆宝 +1 位作者 郭冬冬 孙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143-14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路开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接受腰椎后路开放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全身...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路开放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接受腰椎后路开放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全身麻醉)和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各42例。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参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1%,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在腰椎后路开放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金红 叶炜 +4 位作者 肖计文 朱学芳 杜娟 赵卫兵 姚盛来 《海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观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腰椎后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入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2组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超声引导下双侧L3横突水平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进行其他操作。观察指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5个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与麻醉、镇痛、神经阻滞的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25.09±3.00)μg明显少于对照组(28.51±5.30)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T5时点VAS评分、补救镇痛例数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腰椎后入路手术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VAS评分,优化麻醉质量并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入路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汪树东 唐朝亮 +2 位作者 陈旭 黄祥 李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e plane,ESP)阻滞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DEX复合罗哌卡因组(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e plane,ESP)阻滞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DEX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因组(B组)。全麻诱导前行双侧ESP阻滞,A组每侧注入含1μg/kg DEX的0.375%罗哌卡因20 mL,B组每侧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后全麻诱导。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至术后48 h,若VAS≥4分,静脉给予地佐辛5 mg或帕瑞昔布钠40 mg或氟比洛芬酯50 mg补救镇痛。记录两组术后2、4、6、12、24和48 h时的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D 1)和实际按压次数(D 2),计算D 1/D 2比值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ESP阻滞并发症(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 d、2 d及出院前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2、4、6、12、24和48 h时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D 1/D 2值明显升高,补救镇痛率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 d、2 d及出院前的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头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μg/kg DEX复合0.375%罗哌卡因用于ESP阻滞,可为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 术后疼痛 睡眠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新强 陈育人 +3 位作者 蔡宇平 陈晓 谢丽金 何莹茜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评估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E组和C组,每组25例。E... 目的评估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E组和C组,每组25例。E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ESPB,C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切皮后5 min(T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等,以及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首次出现疼痛时间,术后静息状态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等。结果E组患者T0、T1时MAP、心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MAP、心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术中、术后24 h阿片类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出现第1次疼痛时间明显长于C组,术后3、6、12 h静息状态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ESPB联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周围神经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旁神经阻滞用于手术治疗气胸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微微 夏洪莲 +2 位作者 安佰柱 师丹 徐建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和单次椎旁神经(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对气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择期行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椎旁神经阻滞(P组)、竖脊肌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和单次椎旁神经(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对气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择期行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椎旁神经阻滞(P组)、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均不采取镇痛装置。P、E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两组均给予0.5%罗哌卡因20mL,阻滞完成后30min采用冷刺激法测量感觉阻滞平面。记录两组术前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及感觉平面阻滞持续时间;记录两组切皮前后心率及血压的差值HR、MAP;记录术后1h、3h、6h、12h、18h及24h患者静息及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结果与P组相比,E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及术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E组切皮即刻与切皮前心率、血压差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P、E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P组相比,E组术后6h咳嗽时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P组两组术后追加氟比洛芬酯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操作过程中发生2例阻滞失败。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对气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相当。然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起效快,镇痛效果明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气胸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气胸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博文 韩振川 +3 位作者 刘庆祖 吴剑慧 刘建恒 毛克亚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5-739,744,共6页
背景腰椎微创融合术后患者常出现中重度疼痛不适,因此术后疼痛控制尤为重要。竖脊肌平面阻滞技术(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广泛应用于胸、腹、腰部手术镇痛。然而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竖脊肌阻滞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背景腰椎微创融合术后患者常出现中重度疼痛不适,因此术后疼痛控制尤为重要。竖脊肌平面阻滞技术(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广泛应用于胸、腹、腰部手术镇痛。然而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竖脊肌阻滞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MIS-TLIF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早期活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MIS-TLIF手术患者81例,A组为竖脊肌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男性9例,女性10例;B组为单纯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男性13例,女性17例;C组为静脉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男性14例,女性18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率、术后下地时间及排气时间。结果三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6 h、12 h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在术后24 h、48 h时VAS评分低于B组,在72 h时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地时间明显快于其余两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较C组更快(P<0.05)。结论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镇痛为MIS-TLIF术后患者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缩短了早期下地活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阻滞 微创融合术 镇痛 腰椎 氟比洛芬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疼痛治疗效果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俊 高巍巍 +2 位作者 王伍超 葛衡江 陈力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7期497-502,507,共7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疼痛治疗效果。方法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疼痛科收治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性8例,女性34例;年龄59~86岁,平均7... 目的观察及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疼痛治疗效果。方法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疼痛科收治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性8例,女性34例;年龄59~86岁,平均75.1岁;BMI14.5~30.1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ESP组采用基础治疗(卧床休息、镇痛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物理治疗)结合ESP阻滞;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两组若出现较严重疼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5分,均使用曲马多肌注缓解。评估ESP组患者入院时(T1)、第4天ESP阻滞前(T2),阻滞后2h(T3)、8h(T4)、第5天(T5)、第6天ESP阻滞前(T6)、阻滞后8h(T7)、第7天(T8)、出院后21d(T9)NRS疼痛评分,以及各相同时间对照组患者NRS评分,两组患者第3天、出院后21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两组患者第4~7天肌注曲马多需求总次数。结果ESP组患者行ESP阻滞后NRS评分与入院时、阻滞前比较均下降(P<0.01);出院后21dPSQI与阻滞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行ESP阻滞后各时间点NRS评分、曲马多需求量及夜间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联合基础治疗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基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超声 竖脊肌平面 阻滞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慕迪迪 张运淳 +1 位作者 蔡宁 潘鑫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后入路矫治术的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后入路矫治术的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组实施单纯全麻,乙组实施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比较麻醉开始前5 min(T_(0))、麻醉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后10 min(T_(2))、术毕时(T_(3))、术后2 h(T_(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变化情况,并比较术中药物用量、术后气管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另比较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HR、MAP在组间、时间、交互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_(0)与T_(1)、T_(2)、T_(3)、T_(4)比较以及T_(1)与T_(2)比较外,甲组组内其余各时刻HR、MAP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T_(2)与T_(4)比较外,乙组组内其余各时刻HR、MAP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T_(1)、T_(2)、T_(3)、T_(4)时刻的HR、MAP高于乙组(P<0.05);乙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均少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在组间、时间、交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48h的静息VAS评分低于术后6 h、12 h、24 h(P<0.05),乙组术后48 h的静息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P<0.05),乙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甲组(P<0.05),使用曲马多补救镇痛率低于甲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后入路矫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全麻药、肌松药用量,并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胸腰椎单节段退行性疾病 后入路矫治术 血流动力学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神经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程哲 李会芳 +3 位作者 任益锋 孙习文 洪道先 郑孝振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和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选择麻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 目的通过比较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toral nervesⅡ,PecsⅡ)阻滞和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为临床选择麻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PecsⅡ组(P组)、超声引导下ESP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记录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是否需要补救性镇痛、术后吗啡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用量C组(33.4±3.4μg)显著高于P组(26.1±3.1μg)和E组(27.6±3.1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2,P=0.000;t=-6.957,P=0.000),P组低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64)。术后24h补救镇痛例数P组3例显著少于E组10例和C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χ^2=8.523,P=0.004),E组少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5,P=0.426)。术后24h吗啡用量P组(0.7±1.7mg)显著低于C组(2.3±2.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4,P=0.008),P组低于E组(1.8±2.8mg),E组低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52,P=0.056;t=-0.687,P=0.495)。术后3、6、12、24h的NRS评分P组分别为0.7±0.7、1.4±0.7、1.6±0.6、1.7±0.6,E组分别为1.2±0.7、2.1±0.7、2.2±0.9、1.7±0.5,C组分别为1.4±0.8、2.4±0.6、2.4±0.9、1.8±0.4。术后3、6、12h的NRS评分P组显著低于E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3,P=0.006;t=-3.851,P=0.000;t=-2.876,P=0.006;t=-3.409,P=0.001;t=-5.581,P=0.000;t=-4.619,P=0.000),而E组低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87;t=-1.617,P=0.111;t=-0.846,P=0.401);24h的NRS评分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t=-1.276,P=0.207;t=-1.372,P=0.175)。术后24h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ecsⅡ阻滞较ESP阻滞具有更好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椎板后路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新鹏 陈慧 刘德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2-66,共5页
椎板后路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是近年发现的新型区域阻滞,此2种阻滞方式皆被报道为椎旁阻滞的改良技术,并逐渐应用于各类手术的围手术期镇痛。尽管穿刺部位相似,但目前国内外缺乏两者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区别于以往区域阻滞技术,该文... 椎板后路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是近年发现的新型区域阻滞,此2种阻滞方式皆被报道为椎旁阻滞的改良技术,并逐渐应用于各类手术的围手术期镇痛。尽管穿刺部位相似,但目前国内外缺乏两者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区别于以往区域阻滞技术,该文从解剖结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椎板后路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进行总结及比较,旨在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阻滞 椎板后路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晓青 庄凯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132-136,共5页
目的 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竖脊肌组和前锯肌组,每组... 目的 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与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竖脊肌组和前锯肌组,每组各50例。竖脊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ESPB,前锯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SAPB。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舒芬太尼用量,术后1、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前锯肌组术后6、12、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竖脊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锯肌组术后6、12 h的心率(HR)水平低于竖脊肌组,术后24 h的HR水平高于竖脊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组术中及术后的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前锯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竖脊肌组术后1、6、12 h的VAS评分低于前锯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SAPB,ESPB能减少胸腔镜手术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但术后24 h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板后阻滞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佳芮 霍晓蓓 康鸿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板后阻滞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竖脊肌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板后阻滞在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者实施椎板后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的疼痛介质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的抗氧化物质及炎症介质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切皮时,观察组患者的5-羟色胺(5-HT)和P物质(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的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的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手术患者,实施竖脊肌平面阻滞,能有效的降低机体疼痛介质释放,缓解疼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椎板后阻滞 腰椎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全亮 葛莹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全身静脉麻醉,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后实施ESPB,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镇痛补救追加地佐辛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结果术后1、6、12、24、48 h,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补救追加地佐辛次数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B应用于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术后镇痛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老年患者 腰椎后路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复合竖脊肌平面阻滞的多模式镇痛策略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常虹 张阳 +6 位作者 张立志 郭航 卢彦 李亚君 崔林雨 张志成 郭文治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探究复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的多模式镇痛策略在腰椎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SPB组和非ESPB组各40例。ESP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以每侧0.25%罗哌卡因20 mL行双... 目的:探究复合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的多模式镇痛策略在腰椎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SPB组和非ESPB组各40例。ESP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以每侧0.25%罗哌卡因20 mL行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非ESPB组患者不进行ESPB。记录术后2、12、24和48 h静息和运动(翻身)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阿片类药物用量、补救镇痛情况、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记录围手术期应激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非ESPB组比较,ESPB组患者术后2、12 h静息和运动(翻身)VAS评分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补救镇痛情况降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延迟,围手术期血糖、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ESPB的多模式镇痛策略可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路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ESPB对VATS患者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丽华 龙伟 +2 位作者 曹慧灵 谢科宇 王儒蓉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4080-4084,共5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VAT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VATS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SL组)和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术(VATS)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VATS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SL组)和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LP组)。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第5胸椎(T5)横突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SL组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联合0.4%罗哌卡因共25 mL,LP组给予0.4%罗哌卡因25 mL,术毕两组均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泵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布托菲诺7 m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背景剂量2 mL,单次按压剂量1 mL,锁定时间20 min。记录术后1、6、12、24、36、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SL组患者术后24、36、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明显低于LP组(P<0.05),SL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SL组住院时间较LP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ESPB对VATS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更好,镇痛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更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电视辅助胸腔镜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翟浩宇 姚型柱 王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其分为A组(37例)与B组(37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4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其分为A组(37例)与B组(37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比较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动脉压、心率)、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心血管反应(高血压、心动过速)、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二组的动脉压、心率对比,均P<0.05;其中在置管后、切片时、拔管后B组的动脉压、心率均优于A组(均P<0.05);二组的动脉压、心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势态(均P<0.05),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二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比较,均P<0.05;其中在术后2、6、12h,B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均低于A组(均P<0.05);二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均有随时间变化的势态(均P<0.05),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B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5.4%)低于A组(21.6%),均P<0.05。二组的术后VAS评分比较,均P<0.05;二组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势态(均P<0.05),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纳布啡超前镇痛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具有显著作用,且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抗炎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与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纳布啡 超前镇痛 肺癌手术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