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itanosaurian Sauropod from Late Cretaceous of Nei Mongol,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XU Xing ZHANG Xiaohong +2 位作者 TAN Qingwei ZHAO Xijin TAN 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0-26,共7页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China, represent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itanosaurian sauropod. The new taxon is named and described on the basis ... A specimen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of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China, represents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itanosaurian sauropod. The new taxon is named and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e holotype and the only known specimen,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dorsal, sacral, and caudal vertebrae, several dorsal ribs, one anterior chevron, and much of the pelvi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he new species include a thick ridge extending down from the postzygapophysis on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neural arch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a transversely oriented accessory lamina present between the anterior centroparapophyseal limina and the lateral centraprezygapophyseal lamina of the posterior dorsal vertebrae, long, anteroventrally directed caudal rib that bears two distinctive fossae on its posterior margin on the anterior caudal vertebrae and a prominent vertical ridge above the pubic peduncle on the medial surface of the ilium, among others. The ilium is pneumatic, a feature not common among non-avian dinosaurs. The new taxon has an unusual combination of primitive and derived character states. Preliminary character analysis shows a complex characte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itanosauriformes. Recent titanosauriform discoveries suggest that a significant radiation occurred in Asia early in the titanosauriform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i mongol (Inner mongolia) Late Cretaceous erlian Formation TITANOSAURIFORMES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研究
2
作者 李琪 李茜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70,共28页
内蒙古二连盆地乌拉乌苏地区是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中沙拉木伦期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地和经典产地。在以往的研究中鲜少有关于这一地区啮齿类化石的报道。近来,在该地区沙拉木伦组下部地层中发现大量的啮齿类化石,经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它们被归... 内蒙古二连盆地乌拉乌苏地区是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中沙拉木伦期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地和经典产地。在以往的研究中鲜少有关于这一地区啮齿类化石的报道。近来,在该地区沙拉木伦组下部地层中发现大量的啮齿类化石,经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它们被归入1超科4科7属9种,包括梳趾鼠超科的Yuomys cavioides,Gobiomys neimongolensis,G.exiguus以及G.asiaticus;跳鼠科Allosminthusuniconjugatus和Primisminthusshanghenus;仓鼠科Pappocricetodon rencunensis;壮鼠科Hulgana cf.H.ertnia和圆柱齿鼠科Proardynomys ulausuensis。乌拉乌苏沙拉木伦组下部与额尔登敖包“下红层”的啮齿类组合具有高度相似性,两者共同构成了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综合二连盆地乌拉乌苏地点沙拉木伦组下部以及额尔登敖包剖面“下红层”的啮齿类化石,运用最小个体数的方法对二连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的组分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梳趾鼠类最具优势,跳鼠类和仓鼠类次之。通过物种多样性分析,二连盆地古近纪啮齿类动物群呈现出早中始新世以梳趾鼠类为主导类群到晚始新世以仓鼠、跳鼠类为主导类群的转变。内蒙古二连盆地和山西垣曲盆地沙拉木伦期啮齿类动物群的特征存在差异,很可能是由两个动物群所处不同的区域环境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二连盆地 乌拉乌苏 沙拉木伦期 啮齿类动物群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回顾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元青 孟津 金迅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1-203,共23页
简要回顾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主要地点的位置以及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地点或地区分析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划分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对化石产地的地名和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提出了... 简要回顾了内蒙古二连盆地古近系研究的历史,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主要地点的位置以及地层发育情况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地点或地区分析了二连盆地古近系划分对比中存在的问题,对化石产地的地名和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古近纪 地点 岩石地层单位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哺乳纲:全齿目)化石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毛方园 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8-280,共23页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Qi,1982和M.?minorQi,198...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Qi,1982和M.?minorQi,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mongoliensisOsborn,1924一致,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xintaiensisChow&Qi,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xintaiensis;Metacoryphodon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zhichengensis Lei etal., 1987、E.youngiXu,1980、E.xintaiensis Chow&Qi,1982、E.mongoliensis Osborn,1924、E.crassum Tong&Tang,1977和E.sishuiensis Wang,1994。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E.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约为53~49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早始新世 阿山头组 伊尔丁曼哈组 冠齿兽科
下载PDF
阿北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水下扇沉积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忠宝 刘晓 +1 位作者 苗峰 黄兴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对二连盆地阿北凹陷主要产油层段阿尔善组水下扇体的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以及电性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阿尔善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结合地震解释成果,首次以三级层序为单位勾绘了扇体平面形态展布图,... 本文对二连盆地阿北凹陷主要产油层段阿尔善组水下扇体的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以及电性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阿尔善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结合地震解释成果,首次以三级层序为单位勾绘了扇体平面形态展布图,确定了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的沉积区域,建立了水下扇沉积相模式,并对其沉积演化做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阿北凹陷 下白垩统 水下扇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区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介形类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清华 陈世平 +2 位作者 叶得泉 党毅敏 王立群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3,共8页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ltanicypris-obesa Talicypridea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augusta Talicypridea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ltanicypris-obesa Talicypridea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augusta Talicypridea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现为以具冠状壳喙类型的Altanicypris,Talicypridea, Chinocypridea和网纹发育的Harbinia等属繁盛为特征,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四方台组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Maastrichtian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海拉尔盆地 南部地区 晚白垩世 青元岗组 介形类 化石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新发现的始施氏貘(哺乳纲,奇蹄目)头骨材料(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萍 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32,共14页
记述了产自内蒙古呼和勃尔和剖面阿山头组的始施氏貘(Schlosseria magister)幼年头骨、头骨碎片及产自额尔登敖包底白层的S.magister成年头骨。幼年头骨在脊齿貘科属首次描述,成年头骨材料也是目前S.magister中首次描述。幼年头骨主要... 记述了产自内蒙古呼和勃尔和剖面阿山头组的始施氏貘(Schlosseria magister)幼年头骨、头骨碎片及产自额尔登敖包底白层的S.magister成年头骨。幼年头骨在脊齿貘科属首次描述,成年头骨材料也是目前S.magister中首次描述。幼年头骨主要特征如下:头骨细长,脑颅部略有扩张,有眶后突,眶后收缩明显,矢状脊轻微发育;鼻切迹浅,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构成;眼眶大,眶前缘位于M1后部上方,眶下孔位于DP3-4之上;基蝶骨向后向中央逐渐加厚,末端隆起;翼蝶骨很大,从腹面看向后向背侧扩展,末端形成三角形的翼蝶骨突,覆盖在卵圆孔上;岩骨岬部表面有内颈动脉及其分支留下的3条沟痕;最内侧的为内颈动脉内侧沟,沿着岬部弯曲前行至最前部;镫骨动脉沟短小,横跨在圆窗前腹侧;岬动脉沟最长,起始于卵圆窗前内侧,沿岬部向前延伸;弓形下窝所在位置平滑,无凹陷。S.magister乳颊齿主要特征如下:DP2冠面大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前缘较尖,长明显大于宽;外脊上仅有一个中央主尖前尖,一个非常不明显的小棱(可能为雏形的原脊)紧贴在前尖后舌侧壁上;前、后附尖不明显。DP3冠面呈梯形,与DP2相比明显增大,亚臼齿化,前附尖和后附尖略大,原、后脊明显。前尖大,后尖尚未分离;原尖很弱,几乎无法辨认,原脊低且不发育;次尖大而钝,比原尖更靠舌侧,后脊比原脊略发育,中部具小的后小尖;后脊在次尖处拐向后唇侧,使得磨蚀面呈V形。DP4冠面近方形,完全臼齿化,后尖已从外脊上分化出来,比前尖稍小,向舌侧倾斜,后尖肋明显;舌侧尖、脊发育完好,原尖和次尖大而钝,原脊、后脊近乎平行,比DP3的更高更长;两条脊分别在原尖和后尖处拐向后唇侧方,形成V形的磨蚀面。S.magister在由幼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变化趋势如下:1)吻部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鼻切迹的位置、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前颌骨、上颌骨形态的差异。幼年头骨的鼻切迹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组成;成年头骨的鼻切迹后缩至M1-2之上,由鼻骨和上颌骨组成,并且因鼻切迹后缩造成鼻骨不与前颌骨接触。幼年和成年个体上颌骨的整体形态,眶前窝、眶下孔的位置和形态都差异显著。2)与咀嚼功能相关的结构改变。幼年个体的矢状脊微弱,而成年个体的则高且突起,暗示了后者具有相对强大的颞肌,以适应咀嚼功能。对比发现,S.magister与Lophialetes expeditus成年头骨在大小、整体形态和一些具有分类意义的特征上(如鼻骨和泪骨、前颌骨的接触方式,眶后突、关节后突、下颌关节窝的形状,矢状脊的高度等)非常接近。参照童永生、雷奕振(1984)对脊齿貘类头骨的划分方法,将Schlosseria magister的头骨与L.expeditus的划为一组,同时纠正了原有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始新世 脊齿貘科 头骨 乳齿
下载PDF
记内蒙古新发现的始新世恐角目(哺乳动物纲)化石 被引量:5
8
作者 白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0-261,共12页
记述了采自内蒙古二连盆地努和廷勃尔和始新世的Uintatherium sp.和Gobiatherium mirificum两件较破碎的下颌标本。Uintatherium sp.下颌粗壮,下颌突明显,下门齿双叶形,m3下后附尖很小且紧靠下三角座,下次小尖膨大,不与下跟座后脊分离... 记述了采自内蒙古二连盆地努和廷勃尔和始新世的Uintatherium sp.和Gobiatherium mirificum两件较破碎的下颌标本。Uintatherium sp.下颌粗壮,下颌突明显,下门齿双叶形,m3下后附尖很小且紧靠下三角座,下次小尖膨大,不与下跟座后脊分离,不具下次小尖脊和下内尖脊。新标本的产出层位在脑木根组的顶部,时代为早始新世早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Uin- tatherium的代表。Gobiatherium mirificum标本产自阿山头组底部,其下颌水平支长且浅,无下颌突,整个下颌显得纤细,m3下后附尖和下后尖距离较远,下后附尖有一脊延伸到下后脊。到目前为止,在内蒙古该种仅分布在阿山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始新世 脑木根组 阿山头组 恐角目
下载PDF
内蒙古脑木根地区渐新世啮齿类及相关地层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伴月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9,共9页
描述了脑木根敖包顶部岩层中所产的啮齿类化石 :阿尔泰查干鼠 (Tsaganomysaltaicus)和中间圆柱鼠 (Cyclomylusintermedius)。脑木根敖包顶部地层最初被归入巴润索组。研究表明该层共含 5种哺乳动物化石 (Tsaganomysaltaicus、Cyclomylus... 描述了脑木根敖包顶部岩层中所产的啮齿类化石 :阿尔泰查干鼠 (Tsaganomysaltaicus)和中间圆柱鼠 (Cyclomylusintermedius)。脑木根敖包顶部地层最初被归入巴润索组。研究表明该层共含 5种哺乳动物化石 (Tsaganomysaltaicus、Cyclomylusintermedius、Paraceratheriumtransouralicum、Ardyniakazachstanensis和Entelodongobiensis) ,其时代为早渐新世晚期。巴润索组的层型是巴润索平台顶部的砂砾岩 ,其时代为晚始新世。脑木根敖包顶部岩层不应归入巴润索组 ,而与额尔登敖包顶部的上脑岗代组在岩性上接近 ,时代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脑木根地区 渐新世 啮齿类 地层 始新世 巴润索组 上脑岗代组
下载PDF
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金辉 陈功新 王联社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在系统分析潮水盆地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成果的总结和野外现场调查,对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动力特征、水源点水文地质属性及水文地球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对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 在系统分析潮水盆地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工作成果的总结和野外现场调查,对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动力特征、水源点水文地质属性及水文地球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对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 水文地质 潮水盆地 甘肃-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开鲁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炳伟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9-562,共14页
自1987年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盆地钻探第一口钻井——陆参1井开始,至今已完成各类钻井150余口,对20余口探井1500余块样品进行了分析后,获得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孢粉化石,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文中通过对近20年地层古生物... 自1987年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盆地钻探第一口钻井——陆参1井开始,至今已完成各类钻井150余口,对20余口探井1500余块样品进行了分析后,获得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孢粉化石,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文中通过对近20年地层古生物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九佛堂组Cicatricosisporites-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沙海组Cicatricosisporites-Abdiverruc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以及阜新组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Pilosisporites-Asteropollis组合,叙述了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地层层序 早白垩世 开鲁盆地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古近纪中兽科(哺乳动物纲)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迅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57,共13页
描述了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部呼和勃尔和地区以及巴彦乌兰早古近纪地层中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共计4属6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和发现于阿山头组底部的努和廷中兽新种(Mesonyx nuhetingensis sp.nov.)。新种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的特点是:p... 描述了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部呼和勃尔和地区以及巴彦乌兰早古近纪地层中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共计4属6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和发现于阿山头组底部的努和廷中兽新种(Mesonyx nuhetingensis sp.nov.)。新种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的特点是:p4为最长下颊齿以及p3和p4舌侧有弱的齿带。其余属种包括:Dissacus serratus,Dissacus sp.,Mesonyx uqbulakensis,Mongolonyx dolichognathus和Harpagolestes leei。总结了该地区中兽演化的总体趋势:体形逐渐大型化,取食习惯从主动捕猎逐渐转向食用腐尸及骨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古近纪 中兽科 演化趋势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沙拉木伦地区中始新世全脊貘(Teleolophus)(奇蹄目:貘超科)头后骨骼研究(英文)
13
作者 白滨 王元青 孟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215,共23页
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是亚洲中始新世地层中常见且特有的貘类,目前包括了5个属。但已知的戴氏貘材料大部分都是破损的上、下颌骨,仅有Deperetella保存有部分头后骨骼。仅依据牙齿的特征,戴氏貘在貘超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有很大争议,... 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是亚洲中始新世地层中常见且特有的貘类,目前包括了5个属。但已知的戴氏貘材料大部分都是破损的上、下颌骨,仅有Deperetella保存有部分头后骨骼。仅依据牙齿的特征,戴氏貘在貘超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有很大争议,比如沼貘科的Colodon,脊齿貘(lophialetids)或红山貘(rhodopagids)都被认为可能和戴氏貘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最近几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不同地点和层位采集到数量丰富的戴氏貘化石,其中包括头骨和头后骨骼材料。本文即是对其中采自沙拉木伦地区乌兰胡秀地点全脊貘(Teleolophus)头后骨骼的研究报告,材料包括前足、后肢及后足。通过对全脊貘头后骨骼的形态描述,以及和相关类群(Deperetella,Lophialetes,Heptodon,Helaletes和Colodon)的比较,表明全脊貘属和戴氏貘属具有很多相似特征,支持了两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些特征主要包括长而纤细的四肢,后足三趾;月骨较长而窄,其近端桡骨关节面内侧缘略凹;巨骨近端的头状隆起位置靠前,外侧具有和Mc IV的关节面;股骨滑车略微不对称;腓骨非常退化,甚至和胫骨愈合;Mt III与骰骨关节;Mt II主要在后方与外楔骨关节。虽然全脊貘头后骨骼也有一些和脊齿貘(Lophialetes)相似的特征,但考虑到两者臼齿上明显的区别,它们在骨骼上的相似特征可能归因于平行演化的结果。和全脊貘相比,Colodon的头后骨骼和Heptodon的更为接近,表明后两者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但戴氏貘科在貘超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以及和沼貘科(Helaletidae)的亲缘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形态特征和后肢的"三元图"分析都表明,全脊貘已经具有较为快速的奔跑能力,这和同时期的脊齿貘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中始新世 貘超科 全脊貘 头后骨骼 中亚考察团
下载PDF
内蒙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窦素芹 聂宗笙 麦学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290,共8页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相当于萨拉乌苏组的地层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孢粉 气候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白垩世微体浮游藻类 被引量:2
15
作者 郎艳 何承全 +1 位作者 吴纯光 杨国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9-392,共24页
记述了二连盆地东北部早白垩世微体浮游藻类16属28种,分属于沟鞭藻类8属15种,含3新种:Fromeacirculatasp.nov,Nyktericystatrigonasp.nov.,Paucibucinapylophorasp.nov,绿藻3属6种,疑源类4属6种,含2新种:Porusphaeraerenensissn... 记述了二连盆地东北部早白垩世微体浮游藻类16属28种,分属于沟鞭藻类8属15种,含3新种:Fromeacirculatasp.nov,Nyktericystatrigonasp.nov.,Paucibucinapylophorasp.nov,绿藻3属6种,疑源类4属6种,含2新种:Porusphaeraerenensissn.nov,P.pylophorasp.nov,及黄藻1属1种。可将它们划分为2个组合:赛汉塔拉组三段的Parabohaidina-Fromea-Nyktericysta-Vesperopsis组合(即组合1)和哈达图组的Porusphaeraerenensis组合(即组合2)。较详细地讨论了它们的沉积环境和含沟鞭藻类层段的地质时代,认为赛汉塔拉组三段和哈达图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其中赛汉塔拉组三段可能为Barremian期;两个浮游藻类组合反映了较复杂的非海相流积环境,以为鞭藻类占优势的第一组合反映在赛三段沉积时是以半咸水一微咸水为主的湖相环境,以疑源类和绿藻占优势的第二组合反映哈达图组是以淡水为主的湖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浮藻类 早白垩世 二连盆地 内蒙古 化石
下载PDF
内蒙古开鲁盆地早白垩世阜新组孢粉组合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凤霞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6,共10页
开鲁盆地陆家堡坳陷白垩系十分发育,富含各门类生物化石。根据坳陷内钻井所采样品,系统研究了早白垩世阜新组孢粉化石,建立以Cicatricosisporites Laevigatosporites Tricolpopollenites 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及横向... 开鲁盆地陆家堡坳陷白垩系十分发育,富含各门类生物化石。根据坳陷内钻井所采样品,系统研究了早白垩世阜新组孢粉化石,建立以Cicatricosisporites Laevigatosporites Tricolpopollenites 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及横向组合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巴列姆—阿普第期,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气候特征为潮湿的亚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 坳陷 盆地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白垩系 气候特征 孢粉植物群 生物化石 地质时代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二连组亚洲近颌龙(兽脚类:窃蛋龙类)—未定种(英文)
17
作者 姚熙 王孝理 +3 位作者 舒柯文 王烁 ThomasSTIDHAM 徐星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1-298,共8页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愈合部分未向下倾斜,齿骨背侧边缘的前部侧面观略凹,侧面的咬合面具有舌嵴,舌嵴上具有尖状突起,血管槽和相关的孔未延伸到齿骨愈合部分的背面,具有前部的咬合槽。新的标本将亚洲近颌龙的生存时代和地理分布延伸到了中国的坎潘阶(Campa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晚白垩世 二连组 兽脚类 近颌龙科 亚洲近颌龙属
下载PDF
内蒙古中始新世一似ameghinornithid鸟类(鸟纲:Cariamae:Ameghinornithidae?)(英文)
18
作者 Thomas A.STIDHAM 王元青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6,共9页
内蒙古二连盆地额尔登敖包剖面(相当于伊尔丁曼哈组)的中始新世早期地层中新发现的一件标本显示其属于一个与ameghinornithid相似的种,代表了Ameghinornithidae在亚洲的首个记录。新标本具有外踝半圆形,缺失骨质腱桥,伸肌沟外侧具有大... 内蒙古二连盆地额尔登敖包剖面(相当于伊尔丁曼哈组)的中始新世早期地层中新发现的一件标本显示其属于一个与ameghinornithid相似的种,代表了Ameghinornithidae在亚洲的首个记录。新标本具有外踝半圆形,缺失骨质腱桥,伸肌沟外侧具有大而平的结节,以及其他与ameghinornithid和似ameghinornithid鸟类共有的特征。内蒙古标本与欧洲最古老的ameghinornithids记录大体属同一时代(约48 Ma)。与同时期内蒙古哺乳动物群主要由亚洲类群组成兼有少量与北美有关的绝灭类群不同,这类鸟类中始新世时在北美缺失,而存在于欧洲和亚洲。加上埃及法尤姆早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似ameghinornithid鸟类,这类已经绝灭的鸟类的地理分布似乎比过去所认为的要广泛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二连盆地 中始新世 Ameghinornithidae 生物地理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三叠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的发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桂琴 徐晓峰 孙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3-269,T002,共8页
二连盆地曾被认为是缺失三叠纪沉积的地区。通过阿拉坦合力凹陷坦参1井的孢粉化石分析,首次证实了在二连盆地存在早三叠世地层。坦参1井的下三叠统的视厚度1 339m (井深558~1 897m ),以紫红色、棕红色的泥岩为主,... 二连盆地曾被认为是缺失三叠纪沉积的地区。通过阿拉坦合力凹陷坦参1井的孢粉化石分析,首次证实了在二连盆地存在早三叠世地层。坦参1井的下三叠统的视厚度1 339m (井深558~1 897m ),以紫红色、棕红色的泥岩为主,夹灰绿色泥岩,向下岩性变粗,含砾泥岩、砂砾岩增加,与上覆侏罗系及下伏上二叠统皆呈不整合接触。井深700~1 896m 产以Lim atulasporites大量出现、Taeniaesporites具一定含量、出现Lundbladispora、Aratrisporites和Lueckisporites为主要特征的早三叠世孢粉化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二连盆地 内蒙古 古植物 早三叠世 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