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鲌(翘嘴鲌♀×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吉哲慧 李清 +7 位作者 蒋明 孙艳红 陆星 陈见 李佩 魏辉杰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食道中多为Ⅰ型粘液细胞,前肠内多为Ⅱ型粘液细胞。(5)杂交鲌食道及整个肠道均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前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生物学性状 消化系统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贵英 喻亚丽 +8 位作者 何力 毛涛 董立学 李佩 陈见 孙艳红 魏辉杰 李明光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父本,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本。杂交鲌肌肉的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母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父本。杂交鲌肌肉中十五碳烷酸(C15∶0)、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杂交鲌肌肉硬度显著高于母本,肌肉弹性显著低于父本;铁含量与父本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结果表明,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兼具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下载PDF
杂交鲌“先锋1号”染色体组型分析和DNA含量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鑫 马浩 +6 位作者 祝东梅 孙宁 李清 王贵英 陈见 孙艳红 李佩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给体质量22~88 g的杂交鲌“先锋1号”[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交子一代(F1)]幼鱼胸鳍基部注射6μg/g的植物血球凝集素,12~14 h后再注射8μg/g秋水仙素,2 h后尾静脉采血,经常规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显微拍照及Photoshop C... 给体质量22~88 g的杂交鲌“先锋1号”[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交子一代(F1)]幼鱼胸鳍基部注射6μg/g的植物血球凝集素,12~14 h后再注射8μg/g秋水仙素,2 h后尾静脉采血,经常规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显微拍照及Photoshop CS 6软件分析等步骤研究“先锋1号”F1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用公鸡血细胞DNA绝对含量(2.50 pg/2C)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先锋1号”F1血细胞DNA含量,以丰富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8m+18sm+2st,染色体臂数NF=94,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也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杂交鲌“先锋1号”的DNA含量为(3.16±0.04)pg/2C。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与父母本相同,核型与父本黑尾近红鲌更接近,DNA含量与父母本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染色体 核型 DNA含量
下载PDF
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种F_1的AFLP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见 李清 +2 位作者 王贵英 李佩 刘英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1-896,共6页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及杂种F1三个群体各12个个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257条带,多态性比例为51.36%;三个群体间特异条带共24条,其中黑尾近红鲌群体和杂种F1群体共有特异带15条、...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及杂种F1三个群体各12个个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257条带,多态性比例为51.36%;三个群体间特异条带共24条,其中黑尾近红鲌群体和杂种F1群体共有特异带15条、翘嘴红鲌群体和杂种F1群体共有特异带2条、翘嘴红鲌群体特异带7条;黑尾近红鲌群体、翘嘴红鲌群体及杂种F1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326、0.0794和0.177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02、0.0537和0.1229,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582、0.0464和0.1062;杂种F1群体和黑尾近红鲌群体及翘嘴红鲌群体遗传距离分别为0.0523、0.2165,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90、0.8053,遗传数据表明杂种F1更接近于父本黑尾近红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黑尾近红鲌 杂种F1 AFLP 遗传差异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态氮对杂交鲌先锋1号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佩 李清 +3 位作者 王贵英 陈见 祝东梅 孙艳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4期2728-2730,2735,共4页
在水温(26.79±0.82)℃、pH 7.78±0.18、溶解氧(6.22±1.09)mg/L的条件下,采用96 h半静水法研究了氨氮和亚硝态氮对体长为(20.60±2.17)mm、体质量为(0.09±0.03)g的杂交鲌先锋1号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氨氮... 在水温(26.79±0.82)℃、pH 7.78±0.18、溶解氧(6.22±1.09)mg/L的条件下,采用96 h半静水法研究了氨氮和亚硝态氮对体长为(20.60±2.17)mm、体质量为(0.09±0.03)g的杂交鲌先锋1号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氨氮对杂交鲌先锋1号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54.84、41.18、36.42、35.76和3.58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的LC50及SC分别为2.05、1.54、1.36、1.34和0.13 mg/L,亚硝态氮对杂交鲌先锋1号的24、48、72和96 h的LC_(50)及SC分别为19.55、17.31、16.43、15.82和1.5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氨氮 亚硝态氮 非离子氨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