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NP280 Es_(3)^(1)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
1
作者 吴晓红 陈金霞 +3 位作者 王现博 阚艳娜 丁乙 罗平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2,共8页
针对冀东油田南堡280区块多口井钻遇至沙三1亚段(Es_(3)^(1))时发生井壁失稳,研究表明区块内泥岩遇水易产生水化作用,其漏失段间裂缝发育,裂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原裂缝宽度(0.1~100μm)受压力等诱导因素后变大导致成为致漏性裂缝漏失频... 针对冀东油田南堡280区块多口井钻遇至沙三1亚段(Es_(3)^(1))时发生井壁失稳,研究表明区块内泥岩遇水易产生水化作用,其漏失段间裂缝发育,裂缝多为中高角度裂缝,原裂缝宽度(0.1~100μm)受压力等诱导因素后变大导致成为致漏性裂缝漏失频繁,同时也会诱发大规模的掉块从井壁上剥落进而导致了井下的坍塌卡钻等井下复杂问题。对南堡280区块破碎地层进行井壁稳定机理、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以原三开抗高温抑制钻井液为基础,进行室内优化实验,构建了适合诱导性裂缝地层的强封堵性井壁稳定钻井液,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可有效防止Es_(3)^(1)地层的坍塌失稳问题,具有重大的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280区块 Es_(3)^(1) 钻井液 封堵 井壁稳定
下载PDF
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段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志宏 柳广弟 +3 位作者 金凤鸣 李建明 王余泉 赵太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3,共3页
分析了饶阳凹陷留西地区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资源丰富,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构造或岩性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好。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油藏的成藏模式并分析... 分析了饶阳凹陷留西地区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资源丰富,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储层,圈闭类型主要为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构造或岩性构造圈闭,成藏条件较好。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区油藏的成藏模式并分析了成藏规律。勘探实践证实,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主要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油藏类型 岩性油藏 构造油气藏 沙三段 留西地区 饶阳凹陷
下载PDF
东濮凹陷地质三分性与沙三期沉积古地理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明娟 许化政 周新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5期4-7,共4页
东濮凹陷构造与沉积明显分为2个阶段:沙三段沉积时期和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沙三段时期,东濮地区发育濮阳湖和东明湖。濮阳湖受兰聊、五星集-六塔断层活动控制,形成深水湖相—浅水盐湖相的暗色泥岩与盐岩、砂岩韵律,是现今油气最丰... 东濮凹陷构造与沉积明显分为2个阶段:沙三段沉积时期和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沙三段时期,东濮地区发育濮阳湖和东明湖。濮阳湖受兰聊、五星集-六塔断层活动控制,形成深水湖相—浅水盐湖相的暗色泥岩与盐岩、砂岩韵律,是现今油气最丰富的领域,盆内二级断层———杜寨断层、石家集-马寨断层、濮西断层的相继发育控制沉积中心的分布;东明湖是受兰聊断层活动控制的箕状凹陷,因补偿速度快,仅形成浅—半深水的砂泥岩韵律,生油岩发育质量差,现今的西洼南部地区是上述两湖泊的边缘,基本无生油岩发育。沙二段—东营组时期,长垣、黄河、文东、文西等断层强烈活动,形成两洼一隆一斜坡的构造格局,彻底改变了沙三期的沉积古地理,形成多个洼陷和多个沉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沙三段 濮阳湖 东明湖 古地理
下载PDF
民丰洼陷沙三段储层特征与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惠民 黄双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1,19,共4页
通过沉积相分析、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岩心物性统计分析等表明,民丰洼陷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物性总体上为高孔、中高渗透。原始沉积环境是储层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受岩石类型、成熟度、... 通过沉积相分析、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岩心物性统计分析等表明,民丰洼陷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物性总体上为高孔、中高渗透。原始沉积环境是储层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受岩石类型、成熟度、分选性和填隙物含量等的影响,物性优劣顺序为三角洲前缘分流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近岸水下扇内扇、远砂坝和近岸水下扇外扇。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早期压实压溶作用及后期强烈的钙质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原始物性好的位置在经历压实和早期胶结之后往往有利于储集空间的残余,从而在溶解作用下更有利于流体的运移以及长石和岩屑等颗粒的溶解,并由此有效地提高了孔隙度并改善了喉道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沙三段 民丰洼陷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廷微 姜振学 +5 位作者 许辰璐 朱日房 李鑫 陈委涛 宁传祥 王智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页岩油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的微—纳米孔隙中,因此研究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是认识页岩油富集机理的关键。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对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的微—纳米孔隙结构进行定性... 页岩油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的微—纳米孔隙中,因此研究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是认识页岩油富集机理的关键。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CO_2吸附、N_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对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储层的微—纳米孔隙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表征。沾化凹陷沙三下亚段陆相页岩发育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4种孔隙。页岩中微孔、中孔和宏孔均有发育,其中宏孔提供孔体积的能力远远大于微孔和中孔,约占总孔体积的60.61%,是页岩油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而微孔在比表面积方面则具有绝对的优势,约占总比表面积的87.87%,是页岩油吸附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沙三下亚段 页岩油 孔隙结构
下载PDF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沙二、三段地层界线的厘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梁东河 王如良 宋传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因素成为突出问题,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油气的分布与沙二、沙三段的接触关系有关,其接触关系为一区域性不整合面,其位置在高阻油页岩之上50~170m附近,而不在高阻油页岩顶部。根据古生物、岩性、测井、地震及区域地层对比等资料,分析了沙二、三段之间的接触关系、性质及分布位置,厘定了沙二、沙三段的地层界线,确定了接触关系性质及其分布位置,解决了长期以来沙二、三段地层的划分问题,确定了油层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西洼陷 沙二段 沙三段 地层界线 分层依据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三下亚段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黄爱华 薛海涛 +5 位作者 王民 王文广 颜鑫桐 卢双舫 彭君 鹿坤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_3~L)地质、地化特征,结合测井地球化学技术,进行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通过对地化数据实测点的整理分析可得:东濮凹陷Es_3~L北部泥页岩w(TOC)、氯仿沥青"A"、生烃势平均值分别0.87%、0.17%... 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Es_3~L)地质、地化特征,结合测井地球化学技术,进行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通过对地化数据实测点的整理分析可得:东濮凹陷Es_3~L北部泥页岩w(TOC)、氯仿沥青"A"、生烃势平均值分别0.87%、0.17%、6.17mg/g,南部分别0.36%、0.06%、2.31mg/g;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主要集中在0.5%~1.5%之间;泥页岩含油性好,最高可达300mg/g。利用东濮凹陷分层数据计算出Es_3~L泥页岩平均厚度在240m左右,且沙三段(Es3)北部地层盐岩发育,为页岩油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利用ΔlogR法建立有机非均质性模型,获取纵向连续的氯仿沥青"A"。通过体积法计算出东濮凹陷Es_3~L页岩油资源总量为10.67×10~8t,其中,Ⅰ级资源量可达6.7×10~8t,明显大于Ⅱ、Ⅲ级。总体来说,东濮凹陷Es_3~L具有较大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及良好的开采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资源潜力 沙三下亚段 东濮凹陷
下载PDF
曙光油田二区沙三段中部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8
作者 邹瑜 曹敬涛 徐从汤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5期64-66,6,共3页
曙光油田二区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曙光油田的南部。通过对曙光油田二区沙三段钻、测井资料的系统普查和分析,并结合沉积旋回、岩性纵向组合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开展地质地震综合划分与对比,确定了大凌河油层和莲花油... 曙光油田二区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曙光油田的南部。通过对曙光油田二区沙三段钻、测井资料的系统普查和分析,并结合沉积旋回、岩性纵向组合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开展地质地震综合划分与对比,确定了大凌河油层和莲花油层的沉积旋回、岩电细合及标志层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单井→剖面→平面、油层→油组→砂组的研究思路,开展了研究区目标层段的层组划分和对比,以此来提高研究区内地层对比的精度,为该区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光油田二区 沙三段(S 2/3) 地层 划分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