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肽magaininⅡ对E.coli杀伤作用的AFM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云起 蔡继业 +1 位作者 马淑媛 张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不同浓度magaininⅡ对E.coli的作用效果。分别用低于MIC和高于MIC浓度的magaininⅡ作用E.coliD31,结果发现当magaininⅡ浓度低于最低抑制浓度MIC时,细菌外膜的粘弹性增大,膜表面产生数量、大小不等的囊泡结...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不同浓度magaininⅡ对E.coli的作用效果。分别用低于MIC和高于MIC浓度的magaininⅡ作用E.coliD31,结果发现当magaininⅡ浓度低于最低抑制浓度MIC时,细菌外膜的粘弹性增大,膜表面产生数量、大小不等的囊泡结构。当magaininⅡ高于MIC时,细胞很快破损,胞浆内容物外泄,菌体破裂导致死亡。推测magaininⅡ分子可能以“地毯”模式迅速集结于细胞膜上,环绕菌体切断细胞膜。这些结果都说明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是抗菌肽攻击的首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大肠杆菌 MAGAININ 地毯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_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在E.coli中的表达
2
作者 李美霞 刘迎旭 +3 位作者 郭永强 王伟 刘慧荣 赵荣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E .coli中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ngiotensinⅡreceptor 1,AT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方法 应用PCR技术 ,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与表达载体 pGEX - 4T - 1重组 ,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将... 目的 研究在E .coli中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ngiotensinⅡreceptor 1,AT1)细胞外第二环肽段。方法 应用PCR技术 ,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 ,与表达载体 pGEX - 4T - 1重组 ,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 .coliBL2 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与结论 实验通过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并鉴定了AT1细胞外第二环的表达载体 ,并表达了相应的肽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载体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A Novel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3-Hydroxydecanoic Acid by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and Pseudomonas putida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重 宫强 陈国强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50-555,共6页
3-hydroxydecanoic acid (3HD) is an interesting intermediate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f many valuable compounds. A novel method to produce 3HD by recombinant bacteria was constructed in Escherichia coli HB101 and Pseudo... 3-hydroxydecanoic acid (3HD) is an interesting intermediate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f many valuable compounds. A novel method to produce 3HD by recombinant bacteria was constructed in Escherichia coli HB101 and Pseudomonas putida GPp104, respectively. Simultaneous expression of both phaG encoding (R)-3-hydroxydecanoyl-ACP:CoA transacylase and tesB encoding thioesterase Ⅱ in E. coli HB101 increased 3HD production approximate 1.7-folds compar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phaG gene alone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In addition, when the tesB 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train, the polyhydroxyalkanoate synthase negative strain P. putida GPpl04 produced extracellular 3HD. Thus, a novel pathway to produce 3HD by recombinant Pseudomonas was constructe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carbon source to nitrogen source affected the production of 3HD by recombinant P.putida harboring tesB gene. Nitrogen limitation seemed to promote the extracellular 3HD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癸酸 重组细胞 埃希氏菌属 假单胞菌 PHB 生物降解性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牛源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重组毒素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袁超文 刘文鑫 +5 位作者 关玮琨 孟相秋 唐杰 李星月 赵志腾 师东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6-1341,共6页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测序及分析。进一步将LT-Ⅱcl毒素基因双顺反子的ORF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Rossatta感受态并诱导表达重组LT-Ⅱcl毒素,经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对重组毒素进行了初步的毒性验证。结果显示,所分离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8株表达LT-Ⅱcl毒素,1株表达LT-Ⅱc4毒素,1株表达LT-Ⅱc6毒素。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LT-Ⅱcl重组毒素,该重组毒素可以使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其细胞最小致死量为17.8 pg。本研究为中国国内首次分离到牛源产LT-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LT-Ⅱ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型不耐热肠毒素 重组毒素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天门冬酰胺酶Ⅱ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晶 刘景晶 +1 位作者 吴梧桐 胡梅清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4期8-15,共8页
本文报道用一对与大肠杆菌编码L-天门冬酰胺酶Ⅱ(L-AsPsⅡ)的基因ansB两侧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L1、L2作引物,以L-ASPsⅡ的野生型生产菌cPU210009染色体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长约1.6Kb的DN... 本文报道用一对与大肠杆菌编码L-天门冬酰胺酶Ⅱ(L-AsPsⅡ)的基因ansB两侧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L1、L2作引物,以L-ASPsⅡ的野生型生产菌cPU210009染色体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长约1.6Kb的DNA片段。该片段通过以LP1、LP2为内引物的PCK反应,证明包含了ansB基因的编码序列。将此片段经xba1、HindⅡ消化,插入质粒PUC18、PUC19上构建重组质粒PUA18、PUA19,分别转化As1.1187,As1.1193,HB101,9637,JM107,71/18,CPU210009等宿主菌,筛选得到L-ASPsⅡ酶活力明显提高的8株阳性转化子。在1L生物反应器中,LB培养基37℃下培养24h,其酶活在6.2~31.81U。ml之间。其中CTA8表达L-ASPsⅡ水平最高,达到31.81U/ml.各基因工程菌株较之野生型生产菌体CPU210009,其生产L-ASPsⅡ水平提高了5~26倍。而且IPTG诱导对工程菌表达L-ASPsⅡ的水平几无影响。SDS-PAGE测得工程菌表达的L-ASPsⅡ分子量约为140Kd.薄层扫描结果显示:CTA7、CTB8、CTA9所产生的L-A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ansB L-天门冬酰胺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肠杆菌吸附某工业废水中Pt(Ⅳ)、Pd(Ⅱ)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佳 赵文雅 +3 位作者 何敏 刘新星 董海刚 谢建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52-156,共5页
为了对云南某厂废水中的铂族金属Pt(Ⅳ)、Pd(Ⅱ)进行吸附回收,将大肠杆菌E.coli做为吸附剂,探讨其在较适工艺条件下的吸附率,并结合Pt(Ⅳ)、Pd(Ⅱ)的纯溶液吸附来探索E.coli对废水中铂族金属的吸附特性。Pt(Ⅳ)、Pd(Ⅱ)... 为了对云南某厂废水中的铂族金属Pt(Ⅳ)、Pd(Ⅱ)进行吸附回收,将大肠杆菌E.coli做为吸附剂,探讨其在较适工艺条件下的吸附率,并结合Pt(Ⅳ)、Pd(Ⅱ)的纯溶液吸附来探索E.coli对废水中铂族金属的吸附特性。Pt(Ⅳ)、Pd(Ⅱ)纯溶液吸附实验表明,E.coli对两者吸附能力相当,吸附率分别为96.66%、97.68%?而在工业废水中,E.coli对Pt(Ⅳ)的吸附率仅为19.5%,Pd(Ⅱ)的吸附率仍有97.20%。用SPSS软件对工业废水吸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综合吸附量、吸附率,可认为废水中存在的大量贱金属对 Pd(Ⅱ)的吸附没有产生影响,E.coli 对 Pd(Ⅱ)表现除了较高的恒择吸附性?双相Pt(Ⅳ)-Pd(Ⅱ)溶液吸附实验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可见在Pt(Ⅳ)-Pd(Ⅱ)共存的溶液中,E.coli对Pd(Ⅱ)具有较高恒择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大肠杆菌 E.coli 工业废水 吸附 Pt(Ⅳ) Pd()
下载PDF
辽宁地区腹泻患者大肠杆菌分离株Ⅱ型不耐热肠毒素的检测及测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袁超文 江馗语 +1 位作者 张力国 刘文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4-650,共7页
目的对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样本中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掌握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Type Ⅱ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Ⅱ)大肠杆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现状并阐明LT-Ⅱ与其他致病因子间的关... 目的对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样本中致病性大肠杆菌(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掌握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Type Ⅱ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Ⅱ)大肠杆菌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现状并阐明LT-Ⅱ与其他致病因子间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集辽宁地区人源性腹泻粪便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生化试验的方法分离出大肠杆菌,并用多重PCR方法对毒力基因(elt-Ⅱ、elt-I、sta、stb、K88、K99等)进行检测,对分离到的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elt-Ⅱ基因进行测序及分型。结果 354份腹泻样品中共分离到携带有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139株,检出率为39.2%。毒力因子阳性大肠杆菌中,有12株携带elt-Ⅱ(8.6%)基因。在12株携带elt-Ⅱ的大肠杆菌中,2株单独携带elt-Ⅱ,6株携带F1,1株携带K88,1株携带astA,2株携带irp2/astA;测序结果表明12株e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10株携带elt-Ⅱc1亚型,2株携带elt-Ⅱc4亚型。结论在引起人源性腹泻的毒力因子中有大肠杆菌Ⅱ型不耐热肠毒的存在,且主要以LT-Ⅱc1为主要流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型不耐热肠毒素 PCR检测 测序分析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的发酵pH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维卓 范代娣 +3 位作者 骆艳娥 马晓轩 朱晨辉 郭佳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HLCⅡ)的规模化生产,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 3.7在3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pH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发酵过程中pH控制在6.0~7.8之间,监测pH对细胞生长以及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的影响,从...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HLCⅡ)的规模化生产,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 3.7在3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pH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发酵过程中pH控制在6.0~7.8之间,监测pH对细胞生长以及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合理的pH控制策略增加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由实验数据可得,在pH7.5条件下细胞浓度达到最大,为68.5 g/L,但HCLⅡ的浓度为8.5 g/L.在pH6.8条件下,HLCⅡ浓度达到最大,为10.5 g/L,但其细胞浓度只有60.9 g/L.同时,对发酵过程中代谢副产物有机酸的含量也进行了监测,随着发酵过程pH值的升高,总有机酸的量也相应的增加,当发酵过程pH控制在7.8时,总有机酸达到最大,为15.61 g/L.为了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采用pH两阶段控制策略控制发酵,最终类人胶原蛋白Ⅱ浓度可达到11.3 g/L,较恒pH条件下提高了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人胶原蛋白 重组大肠杆菌 pH两阶段控制 有机酸
下载PDF
大肠杆菌Ⅱ型丙酮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9
作者 赵龙 周贤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5期142-144,174,共4页
[目的]获得大肠杆菌的Ⅱ型丙酮酸激酶。[方法]首先用MEGA7软件对不同生物丙酮酸激酶的编码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大肠杆菌的Ⅱ型丙酮酸激酶基因pykA,将其克隆到pET_28a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载体pET_28a-pyk ... [目的]获得大肠杆菌的Ⅱ型丙酮酸激酶。[方法]首先用MEGA7软件对不同生物丙酮酸激酶的编码基因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大肠杆菌的Ⅱ型丙酮酸激酶基因pykA,将其克隆到pET_28a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载体pET_28a-pyk A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Ⅱ型丙酮酸激酶(PykA)的高效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系统纯化了PykA蛋白,并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Ⅱ型丙酮酸激酶与其他原核生物的丙酮酸激酶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HPLC检测发现Ⅱ型丙酮酸激酶Pyk A在体外可以高效地将ADP转化为ATP。[结论]该研究获得了Ⅱ型丙酮酸激酶,为ATP的合成以及Ⅱ型丙酮酸激酶为基础的ATP再生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丙酮酸激酶 蛋白表达 高效液相色谱 大肠杆菌 ATP再生系统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增加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乙醇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伟丽 李海燕 +2 位作者 李良 曾一梅 汪浩勇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增加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乙醇产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大肠杆菌的Lac启动子、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构建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Lac-AP操纵子。Lac-AP操纵子导...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对增加大肠杆菌抗逆性和乙醇产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用大肠杆菌的Lac启动子、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和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构建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Lac-AP操纵子。Lac-AP操纵子导入大肠杆菌,可使大肠杆菌发酵糖生产乙醇。再用来自超嗜热菌强烈火球菌(Pyrococcus furiosus)的小分子热休克蛋基因(sHsp),构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Lac-APH操纵子。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耐高温产生乙醇的大肠杆菌LAPH和LAP,它们发酵后乙醇的产量分别为11.5g/L、7.9g/L,而对照菌LH的产量只有为0.5g/L。与对照菌LH相比,LAPH和LAP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3倍和15.8倍。结果证明:与对照LAP相比,热休克蛋白使菌种LAPH的45℃温度耐受性提高15.75倍、50℃温度耐受性提高40.7倍,乙醇的产量增高高达4.74倍。结论:研究表明,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可使细菌在致死温度下的存活率显著提高,耐受温度明显增强,乙醇产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 乙醇脱氢酶基因(adhB) 大肠杆菌 燃料乙醇 热休克蛋白基因(sHsp)
下载PDF
天冬酰胺酶胞外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红 王利群 +1 位作者 陈驷 朱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653-6654,6659,共3页
[目的]为降低L-天冬酰胺酶Ⅱ的生产成本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反应扩增大肠杆菌JM109成熟区的L-天冬酰胺酶II基因(ansB),将扩增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18-T-asp。对pMD18-T-asp与质粒pET-22b进行双酶切后,将它们连接起... [目的]为降低L-天冬酰胺酶Ⅱ的生产成本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反应扩增大肠杆菌JM109成熟区的L-天冬酰胺酶II基因(ansB),将扩增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18-T-asp。对pMD18-T-asp与质粒pET-22b进行双酶切后,将它们连接起来,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重组表达载体pET-22b-asp。利用重组表达载体pET-22b-asp转化BL21(DE3),并对其发酵条件以及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成功克隆长度为960 bp的L-天冬酰胺酶II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T-22b-asp也构建成功,并在BL21中得到表达。在重组菌接入TB培养基后2 h加入IPTG、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2、装液量为12%,L-天冬酰胺酶Ⅱ酶活最高。重组天冬酰胺酶的纯化收率为82%,比活力达196 U/mg。[结论]重组天冬酰胺酶的胞外表达大大简化了其分离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酰胺酶 胞外表达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抗菌肽BuforinⅡ衍生物抑制大肠杆菌大分子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郝刚 施用晖 +1 位作者 马丹雅 乐国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57-2065,共9页
【目的】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物BF2-A/B作用大肠杆菌后对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DNA、RNA合成能力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总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分别用邻硝基苯-β-D-吡... 【目的】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物BF2-A/B作用大肠杆菌后对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DNA、RNA合成能力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总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分别用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和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检测抗菌肽对β-半乳糖苷酶及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BF2-A/B不优先抑制DNA合成,而是优先抑制RNA和蛋白的合成。在相同浓度下,BF2-B抑制RNA合成的能力比BF2-A强,BF2-A抑制蛋白合成的能力比BF2-B强。胞内酶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活性都在下降。【结论】BF2-A/B结合胞内核酸后,没有首先影响DNA的复制功能,而是优先抑制基因转录功能,主要在转译水平上抑制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Buforin 大肠杆菌 抑制 大分子
原文传递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Ⅱ型志贺毒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凤娟 曾晓燕 +3 位作者 宋路 史智扬 郭喜玲 焦永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目的: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Ⅱ型志贺毒素( StxⅡ),以利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STEC)感染的临床快速诊断。方法应用业已制备的StxⅡ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鉴定最佳抗体配对,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对16株STEC临床分离... 目的: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Ⅱ型志贺毒素( StxⅡ),以利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STEC)感染的临床快速诊断。方法应用业已制备的StxⅡ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鉴定最佳抗体配对,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对16株STEC临床分离株培养上清中StxⅡ进行检测,并对该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结果从获得的多株单抗分子中,成功筛选出最佳配对抗体S2D8和S2C6,构建基于S2D8/S2C6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该体系对StxⅡ纯品的检测底限是4 ng/ml,并成功从STEC培养上清中检测出StxⅡ及其变种,而与StxⅠ不结合。其检测效能与商业化胶体金试剂一致,显示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S2 D8/S2 C6单抗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试剂的制备为基于毒素分子作为靶分子的STEC 免疫诊断、治疗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型志贺毒素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 ELISA
原文传递
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STⅡ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玲玲 杨丽娟 +3 位作者 伍春红 卢昱希 张涛 余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为建立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快速准确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收录的ETEC耐热肠毒素(STⅡ)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建立ETEC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并验证该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重复性及... 为建立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快速准确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收录的ETEC耐热肠毒素(STⅡ)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建立ETEC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并验证该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重复性及试剂盒长期保存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该诊断试剂盒的最低灵敏限度达1.0×10^1拷贝/μL,特异性强,对羊源、牛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基因未检出;用该试剂盒检测猪场分离的149株临床样品,同时与传统的分离培养后普通PCR比较,该方法检出率高;试剂盒于-20℃保存3-6个月对阳性标准品拷贝数无影响。本研究研制的试剂盒在临床检测大肠杆菌比传统检测方法快且结果表明建立的试剂盒适合于ETEC的检测,为该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荧光定量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Nissle1917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与抗肿瘤活性
15
作者 梁毅偈 孙运军 +6 位作者 胡胜标 颜富 张旭 白利明 张友明 丁学知 夏立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 【目的】从大肠杆菌Nissle1917中获得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大肠杆菌Nissle1917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克隆至可诱导表达载体pET28a上。将L-天冬酰胺酶Ⅱ表达载体pET28a-asp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表达的L-天冬酰胺酶Ⅱ进行鉴定,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收集表达出的L-天冬酰胺酶Ⅱ。用纯化定量以后的L-天冬酰胺酶Ⅱ作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结果】来自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并通过LC-MS得到鉴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天冬酰胺酶Ⅱ对4T1细胞和Hep-3B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结论】来源于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L-天冬酰胺酶Ⅱ能显著抑制4T1细胞和Hep-3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人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效果,为进一步研究L-天冬酰胺酶Ⅱ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对实体瘤的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酰胺酶 大肠杆菌 克隆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