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of a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from Minks with Diarrhea
1
作者 Lirong XIAO Qiaoling LI +3 位作者 Qinghui JIA Guisheng GAO Zhaoxing ZHANG Qiumei SH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3期81-83,共3页
[Objectives] The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 that causes diarrhea in minks. [Methods] Liver tissues were aseptically collected from dead minks with diarrhea. By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culture,morphological o... [Objectives] The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 that causes diarrhea in minks. [Methods] Liver tissues were aseptically collected from dead minks with diarrhea. By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culture,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biochemical test and pathogenicity test,the isolated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pathogenic E. coli. [Results]The pathogen causing diarrhea in minks was confirmed as a pathogenic E. coli strain.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isolated pathogenic E. coli strain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ceftazidime,cefotaxime,enrofloxacin,florfenicol and cephradine,moderately sensitive to ampicillin,ciprofloxacin,amikacin,doxycycline,lincomycin and gentamycin,and resistant to amoxycillin,neomycin,spectinomycin,polymyxin and penicillin.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bortion in female minks in Qinhuangdao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K diarrhea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rug sensitivity test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erotype O101 Bovine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被引量:1
2
作者 Li Shuguang Liu Xiaoyun +4 位作者 Wang Yumao Li Feng Lin Chuwen Shen Zhiqiang Li Jinlin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5期303-305,共3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a multidrug-resistance bovine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Method]The dead cases of calf diarrhea were collected from a large-scale beef cattle farm,and the isolated p...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a multidrug-resistance bovine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Method]The dead cases of calf diarrhea were collected from a large-scale beef cattle farm,and the isolated pathogen was conducte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test,and mice pathogenicity test,respectively. Targeted therapy was undertaken thereafter to herds. [Result] One strain of bovine pathogenic E. coli,serotype O101 with strong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high pathogenicity to mice,was successfully isolated. It was used to develop sensitive drug for timely treating follow-up diarrhea calves,and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calf diarrhea in the farm. [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ovine colibacil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F diarrhea escherichia coli MULTIDRUG resistance Clin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Shiga-Toxin Producing and Enteropathogenic <i>Escherichia coli</i>(STEC and EPEC) in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3
作者 Lorena Mori Rosa Perales +4 位作者 Jorge Rodríguez Carlos Shiva Ysabel Koga Geraldine Choquehuanca Cesar Palacios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4年第7期360-364,共5页
Isolation and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303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obtained from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of Puno-Peru, were realized. PCR amplification for 7 virulence factor genes a... Isolation and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303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obtained from diarrheic and healthy young alpacas of Puno-Peru, were realized. PCR amplification for 7 virulence factor genes associated with STEC, STEC O157:H7, EPEC: sxt1, sxt2, rfbO157, fliCH7, hlyA, eae y bfp were determined. A total of 39 strains (12.88%) showed amplification for one or more of these genes. Twenty three strains (59%) were classified as STEC and 16 strains (41%) as EPEC. An 88.18% (34/39) of STEC and EPEC strains were obtained from healthy alpacas and only 11.82% (5/39) from diarrheic alpacas considering this specie as potential zoonotic reservoir of STEC and EP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ga 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 YOUNG ALPACAS
下载PDF
白头翁素对PRV、E.coli混合感染性腹泻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倩倩 马利芹 +7 位作者 张晓利 王丽叶 霍晓青 褚军 薛晓阳 陈立功 秦建华 董世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17,共5页
白头翁素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对腹泻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试验利用猪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建立腹泻模型,采用电镜技术动态观察白头翁素对腹泻小鼠肠道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揭示白头翁素防治腹泻的机制。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肠绒毛损... 白头翁素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对腹泻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试验利用猪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建立腹泻模型,采用电镜技术动态观察白头翁素对腹泻小鼠肠道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揭示白头翁素防治腹泻的机制。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肠绒毛损伤严重,表现萎缩脱水、空泡化和绒毛顶端膨大基底缩小的特征。白头翁素防治组小鼠肠道损伤明显减轻,肠道粘膜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结果表明,白头翁素对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性腹泻具有显著防治功效,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肠道粘膜损伤并加速粘膜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素 轮状病毒 大肠杆菌 腹泻 小鼠肠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复方银花口服液防治仔猪细菌性腹泻效果
5
作者 李思聪 殷勤 +4 位作者 张敏 王斌 杨子仪 李旭廷 梁歌 《畜禽业》 2024年第5期9-12,共4页
为评估复方银花口服液对仔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效果,选取新生健康仔猪和哺乳腹泻仔猪,开展复方银花口服液对新生仔猪腹泻的预防效果及其联用四黄止痢颗粒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疗效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银花口服液对新生仔猪腹泻预防保护率为... 为评估复方银花口服液对仔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效果,选取新生健康仔猪和哺乳腹泻仔猪,开展复方银花口服液对新生仔猪腹泻的预防效果及其联用四黄止痢颗粒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疗效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银花口服液对新生仔猪腹泻预防保护率为91.1%,较恩诺沙星注射液高30.6%;联用四黄止痢颗粒对哺乳仔猪细菌性腹泻的总有效率为88.2%,较恩诺沙星注射液高35.9%。研究表明:复方银花口服液对新生仔猪腹泻有较好预防效果,与四黄止痢颗粒联用可用于临床耐药细菌性腹泻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花口服液 仔猪 大肠杆菌 腹泻
下载PDF
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筱筱 韩悦 +2 位作者 周璐 程晓庆 董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 目的分析江苏省某监测点家畜来源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分子特征,进而评估其潜在的致病性,为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江苏省某监测点分离的家畜来源的37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菌株进行特征性分析。结果本地家畜来源的EPEC均为非典型EPEC(aEPEC),其血清型多样,携带多种与腹泻相关的毒力基因,有9种ST型且具有区域性流行特征,eae基因包含有5种亚型,β1为优势亚型,其在腹泻病人中也最为常见。结论aEPEC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应在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工作中,加强对家畜粪便及养殖环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感染性腹泻 分子特征分析
下载PDF
宁夏部分地区犊牛腹泻样本大肠杆菌分离菌株的毒力因子检测与分析
7
作者 王玮 王景松 +7 位作者 郭亚男 高乐 王玲玲 陈灿 王健霖 王建东 马科 李继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61-3266,共6页
旨在调查宁夏地区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流行情况及毒力因子流行特点。对宁夏地区共采集332份腹泻犊牛直肠粪便进行病原分离,利用PCR方法对156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13种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共分离出156株大肠... 旨在调查宁夏地区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流行情况及毒力因子流行特点。对宁夏地区共采集332份腹泻犊牛直肠粪便进行病原分离,利用PCR方法对156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13种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共分离出156株大肠杆菌(46.99%),共检出136株含有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表明目前宁夏地区腹泻犊牛大肠杆菌阳性率较高,毒力因子组合复杂,优势毒力因子为ir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腹泻性 大肠杆菌 毒力因子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情况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8
作者 马小娟 王笑笑 +7 位作者 胡嘉莘 杨昭然 古莱姆拜尔·谢日普 李建龙 何晓东 弓超 佟盼盼 郭庆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发病情况及携带的病原菌,从新疆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伊犁部分地区的8个规模化羊场和部分养羊户家中共采集301份羊的肛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鉴定,共分离出294株大...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的发病情况及携带的病原菌,从新疆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伊犁部分地区的8个规模化羊场和部分养羊户家中共采集301份羊的肛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选择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鉴定,共分离出294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97.6%,87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率为28.9%,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6.6%,未分离出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占比为1.3%~28.9%,其中30例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混合感染,4例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调查结果显示,腹泻在羊养殖场中的发病率占22%~30.8%,其他疾病占0~29.7%,研究结果表明腹泻是新疆部分地区羊养殖场高发疾病之一,且大肠埃希氏菌、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疆部分地区羊腹泻中较为常见,细菌性腹泻严重影响该地区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引起重视。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羊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 奇异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抗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细菌素的筛选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9
作者 陆童 王云飞 +3 位作者 蒋吕鹏 董文龙 李国江 尹柏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1,共6页
为筛选对大肠杆菌高效、稳定的乳酸菌细菌素,本试验从内蒙古自治区泡菜中分离鉴定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T-1,其所产细菌素pH为3时抑菌效果最好,且热稳定性较好,经10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略微减小,其所产细菌素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 为筛选对大肠杆菌高效、稳定的乳酸菌细菌素,本试验从内蒙古自治区泡菜中分离鉴定一株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T-1,其所产细菌素pH为3时抑菌效果最好,且热稳定性较好,经100℃处理后,其抑菌活性略微减小,其所产细菌素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较为敏感。LT-1所产细菌素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及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LT-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其细菌素编码基因簇进行预测,LT-1所产细菌素的基因簇主要编码乳球菌素、肠球菌素和细菌素免疫蛋白。本研究所筛选的细菌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大肠杆菌替抗产品的研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大肠杆菌 仔猪腹泻 细菌素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和田地区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群、致病性与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程雪梅 肖海侠 +4 位作者 王芋丹 王一霖 白怡馨 苏战强 佟盼盼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为了查明新疆和田地区鹅场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肝周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否由大肠杆菌引发,本研究无菌采集23份病死鹅内脏样本,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进行大肠杆菌鉴定,对分离菌的O血清群、致病性及耐药情况... 为了查明新疆和田地区鹅场发生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肝周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否由大肠杆菌引发,本研究无菌采集23份病死鹅内脏样本,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进行大肠杆菌鉴定,对分离菌的O血清群、致病性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3株大肠杆菌,血清群包括O18(21.74%)、O78(13.04%)、O2(8.70%)和O1(4.35%),12株(52.17%)血清群未明。主要携带的毒力基因包括irp2(95.65%)、iucD(73.91%)、fyuA(17.39%)和astA(8.70%),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23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氯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60.87%~95.65%,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共检测出12种耐药基因,tetA、tetG、cml 1、bla_(TEM)、sul1、aac、bla_(CTX-M-1)的检出率在43.48%以上,bla SHV、bla_(CTX-M-9)、tetE、aadA1的检出率在4.35%~30.43%,未检到bla CTX-M-2。本研究确定和田地区鹅场腹泻、肝周炎和心包炎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血清型较为复杂,耐药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杆菌 血清群 致病性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组和宿主转录组整合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对ETEC诱导断奶腹泻仔猪回肠损伤的调控机制
11
作者 肖乐 刘峻源 +8 位作者 曾雯玉 汪芹 韩雯珏 刘彦泠 范誉 徐雨婷 杨贝妮 肖雄 王自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7-808,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x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和香砂六君子汤组(XS),连续14 d给XS组灌服香砂...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x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和香砂六君子汤组(XS),连续14 d给XS组灌服香砂六君子汤(1 mL·kg^(-1),1 g·mL^(-1)),其余组灌服等量无菌水,第15天给MOD组、XS组仔猪按1 mL·kg^(-1)连续3 d灌服1011 CFU·mL^(-1) ETEC菌液,XS组继续灌服香砂六君子汤。分别记录各组仔猪腹泻评分,HE法检测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回肠组织IL-1β、IL-6、IL-8 mRNA水平,转录组学分析回肠组织RNA差异表达情况,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分析回肠菌群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p38/p38、p-ERK/ERK、p-JNK/JNK蛋白水平。结果表明,灌服ETEC后,MOD组腹泻评分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回肠组织结构破坏,V/C值极显著下降(P<0.01),且IL-1β、IL-6和IL-8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极显著上调(P<0.01),厚壁菌门极显著下调(P<0.01),属水平上乳酸菌属下调,志贺菌属上调,回肠组织p-p38/p38和p-JNK/JNK比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MOD组相比,XS组腹泻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回肠组织结构完整,V/C值极显著升高(P<0.01),回肠组织IL-1β、IL-6和IL-8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肠道菌群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极显著下调(P<0.01),厚壁菌门极显著上调(P<0.01),属水平上乳酸菌属上调,志贺菌属下调,回肠组织p-p38/p38和p-ERK/ERK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肠道组织基因转录组学筛选出与炎症免疫相关的差异显著的10个基因,分别为TNFAIP8L2、TRIM67、CXCL2、EGF、NOX1、CCL28、FABP2、FABP6、IL1RAP和CEBPB。微生物组学筛选出各组可能的标志物种分别为CON组的Lactobacillaceae,MOD组的Shigella,XS组的Deinococcus和Eubacterium。综上所述,香砂六君子汤可有效缓解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提高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丰度,逆转ETEC诱发的菌群结构的改变,并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缓解ETEC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断奶仔猪 腹泻 肠道菌群 转录组学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系统进化分群研究
12
作者 胡芸 郑百利 +4 位作者 陈伟丽 程雅玲 马兰 佟盼盼 刘英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6-722,共7页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采集385份喀什地区腹泻羔羊肛周粪便,分离得到371株大肠杆菌,通过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ESBL大肠杆菌,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鉴定、...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腹泻羔羊源产ESBL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采集385份喀什地区腹泻羔羊肛周粪便,分离得到371株大肠杆菌,通过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ESBL大肠杆菌,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鉴定、耐药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群研究。结果371株大肠杆菌中204株为产ESBL菌株,bla CTX-M、bla CTX-M-1G、bla CTX-M-9G和bla TEM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67.65%、69.12%、30.39%和63.73%,产ESBL阳性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阿奇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甲氧苄啶、氨曲南8种药物的耐药率为90.69%~100%,系统进化分群主要分布于A群和D群,其中A群菌株以10重耐药为主(41.11%),D群菌株以11重耐药为主(40%)。结论产ESBL菌株大肠杆菌是引起喀什地区羔羊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以A群为主,且均为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羔羊 大肠杆菌 ESBL 药敏试验 系统进化分群
下载PDF
牦牛腹泻源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与HPI相关基因检测
13
作者 周洪婷 陈姝宇 +6 位作者 辛娇娇 娄永志 王亚飞 格桑卓玛 常攀 索朗斯珠 贡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1-117,128,共8页
为了研究牦牛腹泻源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及强毒力岛(HPI)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对采自西藏山南地区某牦牛养殖场的80份腹泻牦牛肛拭子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F17毒力因子检测、O抗原血清型鉴定及HPI... 为了研究牦牛腹泻源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及强毒力岛(HPI)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试验对采自西藏山南地区某牦牛养殖场的80份腹泻牦牛肛拭子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F17毒力因子检测、O抗原血清型鉴定及HPI相关基因irp3、irp5、irp2、ybtA、fyuA、irp8、ans_-tRNA_-intB检测。结果表明:从80份肛拭子样本共分离到28株大肠杆菌。在28株分离菌株中,有5株菌株携带F17毒力因子,共有17种O抗原血清型。其中O158检出率最高,为50.00%(14/28);O125、O119、O146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9.28%(11/28)、39.28%(11/28)、35.71%(10/28);而O127、O18检出率最低,均为14.29%(4/28)。HPI相关基因irp3、irp5、irp2、ybtA、fyuA、irp8、ans_-tRNA_-intB的阳性率分别为35.71%(10/28)、28.57%(8/28)、32.14%(9/28)、32.14%(9/28)、28.57%(8/28)、28.57%(8/28)和28.57%(8/28)。说明分离到的牦牛腹泻源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158,且存在携带HPI相关基因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腹泻源大肠杆菌 强毒力岛(HPI) O抗原血清型 毒力因子
下载PDF
复方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致羔羊腹泻病原菌作用研究
14
作者 金振华 张备 +5 位作者 薛沾枚 张国华 王丽坤 李烨 苗艳 孙金艳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探究复方中药抗致羊腹泻病原菌的作用。试验分离并鉴定了致羔羊腹泻病原菌,采用多孔板-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复方中药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然后,根据中药药性,筛选出甘草、秦皮、干姜等多味中药... 试验旨在优化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探究复方中药抗致羊腹泻病原菌的作用。试验分离并鉴定了致羔羊腹泻病原菌,采用多孔板-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复方中药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然后,根据中药药性,筛选出甘草、秦皮、干姜等多味中药,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等3个因素对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后,进行了中药有效成分抑菌试验及临床抗腹泻试验。结果显示:复方中药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10 g/L、回流时间2 h,该条件下提取物对致羊腹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4.68%、78.16%,平均抑制率为76.42%;腹泻羔羊饲粮中添加适量复方中药提取物7d后,其腹泻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为复方中药在治疗羊腹泻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羊腹泻 抑制率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下载PDF
牛肠道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郑启铭 梁纤纤 +6 位作者 李晓卓 李月 刘文锴 韩翔舒 冯继红 翟少华 夏俊 《草食家畜》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新疆昌吉市周边某牛场大量犊牛严重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有的带血,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确定此次发病的病原并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牛场出现的犊牛腹泻粪样进行细菌鉴定及分型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目的】新疆昌吉市周边某牛场大量犊牛严重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有的带血,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确定此次发病的病原并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该牛场出现的犊牛腹泻粪样进行细菌鉴定及分型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为大肠杆菌阳性,染色镜检结果符合大肠杆菌形态特征,分离菌株具有K99黏附性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仅对多黏菌素B中介(既不敏感也不耐药),对其他所有受试抗菌药物耐药。在致病性试验中,小鼠在15 h内陆续死亡,说明该菌株具有一定致病力。【结论】结果表明,该牛场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的菌株为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携带K99毒力基因,对多黏菌素B中介,具有一定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K99
下载PDF
武汉市湖泊水体三种致腹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
16
作者 邓闵 王昱人 +2 位作者 刘文晶 李露 宋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75-5884,共10页
通过野外调查武汉市及周边区域冬夏季节城市和农业湖泊水质,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3种致腹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湖泊水体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uidA基因[(1.86±1.15)×10^(9)copies/100mL]和痢疾志贺... 通过野外调查武汉市及周边区域冬夏季节城市和农业湖泊水质,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3种致腹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湖泊水体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uidA基因[(1.86±1.15)×10^(9)copies/100mL]和痢疾志贺菌(Shigella dysenteriae)ipaH基因[(2.20±1.54)×10^(5)copies/100mL]的平均丰度分别是农业湖泊的2倍和2.7倍(P<0.05),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没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夏季湖泊水体的大肠杆菌uidA基因丰度[(3.75±1.48)×10^(9)copies/100mL]显著高于冬季湖泊[(1.45±1.07)×10^(9)copies/100mL](P<0.01),而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菌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指示菌,其uidA基因丰度与痢疾志贺菌的ipaH基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01),而与沙门氏菌的dam基因无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湖泊水体中大肠杆菌uidA基因和痢疾志贺菌ipaH基因丰度分别与叶绿素a、总磷和氨氮呈显著正相关.污水排放和地表径流导致收纳湖泊营养盐增加和直接排放病原微生物显著提高了城市湖泊病原菌丰度;夏季水体更高的悬浮颗粒(藻类为主)有利于大肠杆菌等病原菌附着生长;为准确反映水体中病原菌的污染情况,控制生物风险,需要增加环境水体病原菌的监测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城市化 季节 功能基因 叶绿素A 指示菌 腹泻
下载PDF
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的防治效果研究
17
作者 白长胜 王欢 +5 位作者 田秋丰 刘秋瑾 尹珺伊 王岩 江波涛 史同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14-5022,共9页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对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悬液(0.2 mL/只)建立小鼠腹泻模型,选取40只腹泻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生素组(...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对大肠杆菌致小鼠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大肠杆菌性腹泻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悬液(0.2 mL/只)建立小鼠腹泻模型,选取40只腹泻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生素组(AB)、中药组(TCM)和发酵中药组(FTCM),每组10只;另选10只健康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作为空白组。抗生素组小鼠灌胃恩诺沙星溶液(50 mg/mL),中药组小鼠灌胃中药提取液(1.0 g/mL),发酵中药组小鼠灌胃发酵中药提取液(1.0 g/mL),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每天定时灌胃给药1次(0.2 mL/只),连续灌胃给药6 d。每日记录小鼠腹泻、体重、采食量等情况;末次给药12 h后采集小鼠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肺脏组织,称重并统计脏器系数;收集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试验成功构建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模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腹泻率为100%,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肠道中乳酸菌数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生素和中药组小鼠腹泻率均为30%,发酵中药组小鼠腹泻率为0;抗生素组小鼠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中药和发酵中药组小鼠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肠道中乳酸菌数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料重比、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药可降低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的腹泻率,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提高乳酸菌数量,从而对大肠杆菌性小鼠腹泻产生协同保护作用,试验结果可为开发防治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菌 复方中药 大肠杆菌 腹泻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犊牛腹泻的研究
18
作者 曹兴旺 付祥益宁 +3 位作者 陈扬 高恒赟 王丹 蒋松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1-58,62,共9页
为了明确新疆石河子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对腹泻犊牛的粪样及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最终明确病因主要由牛冠状病毒(BCoV... 为了明确新疆石河子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对腹泻犊牛的粪样及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最终明确病因主要由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轮状病毒(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28种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仅对多粘菌素和呋喃妥因敏感,并且发现该菌同时携带2种毒力基因和10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分离的一株大肠杆菌携带有丰富的耐药基因,具有多重耐药性,为该奶牛场上临床治疗加大了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养殖场提供科学的临床药物指导,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新疆犊牛腹泻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病例参考和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牛轮状病毒 牛冠状病毒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下载PDF
山东省潍坊市犊牛腹泻病原检测与分析
19
作者 马爱霞 段佳燚 郭嫔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为调查潍坊市规模化奶牛场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采集部分地区23个规模化奶牛场共计24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分别进行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显示:产... 为调查潍坊市规模化奶牛场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采集部分地区23个规模化奶牛场共计24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分别进行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RV、BCoV、BVDV的个体检出率分别为45.53%、21.95%、3.25%、24.80%、3.66%、13.01%,群体检出率分别为60.87%、34.78%、8.70%、34.78%、13.04%、26.09%;二重感染率为65.22%,三重感染率为8.70%,未见三重以上感染;时间分布分析发现,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BVDV在第二季度感染率最高,BRV在第三季度感染率最高;不同地区分析发现,昌邑市、寒亭区、临朐县、寿光市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最高,而诸城市大肠杆菌检出率最高。结果说明: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及BRV是导致潍坊市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且混合感染情况较普遍;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病原流行情况存在差异。建议潍坊市加强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以及BRV的检测与控制,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病原流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产气荚膜梭菌 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下载PDF
Intestinal challenge with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 pigs,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postweaning diarrhea 被引量:7
20
作者 Yawang Sun Sung Woo Kim 《Animal Nutrition》 SCIE 2017年第4期322-330,共9页
Gut health of nursery pigs immediately after weaning is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values. Postweaning diarrhea(PWD)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related to gut health of nursery pig... Gut health of nursery pigs immediately after weaning is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values. Postweaning diarrhea(PWD)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related to gut health of nursery pigs which often is caused by infections of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mainly including F4(K88)^+ and F18^+ E. coli. The main virulence factors of ETEC are adhesins(fimbriae or pili) and enterotoxins. The common types of fimbriae on ETEC from PWD pigs are F18^+ and F4^+. Typically, PWD in pigs is associated with both F18^+ and F4^+ ETEC infections whereas pre-weaning diarrhea in pigs is associated with F4+ ETEC infection. Enterotoxins including heat-labile enterotoxins(LT) and heatstable peptide toxins(ST) are associated with causing diarrhea in pigs. At least 109 to 1010 ETEC are required to induce diarrhea in nursery pigs typically lasting 1 to 5 days after ETEC infection. Antibiotics us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PWD,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d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alternatives to the use of antibiotic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prevent PWD. Immunopropylaxi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of antimicrobial minerals(such as zinc oxide and copper sulfate), organic acids, functional feedstuffs(such as blood plasma and egg yolk antibodies), direct fed microbials, phytobiotics, and bacteriophage can potentially prevent PWD associated with ETEC. Some other feed additives such as nucleotides, feed enzymes, prebiotic oligosaccharides, and clay minerals can enhance intestinal health and thus indirectly help with preventing PWD. Numerous papers show that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using selected feed additiv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Feed additives Immunopropylaxis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PIGS Postweaning diarrh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