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gical Treatment of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A 34—year Investiga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SHAOLingfang CHENYuhang 等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2年第2期61-64,共4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12 970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c during 1965-1998.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B and C groups: 3 155 patients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12 970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c during 1965-1998.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B and C groups: 3 155 patients (group A)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in the first 14 years, 5952 patients (group B) in the next 10 years, and 3 863 patients (group C)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early stage lesions (Tis, Tl) were assigned as a separate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s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esectability for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c carcinoma was 94.0% and 84.4% respectively, and the overall resectability was 91.3% . The resectabih'ty for groups A, B, C and the early stage group was 82.1% , 85.1% , 90.2% and 100% ,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1.8%, it was 4.4% for group A, 1.6% for group B, and 0.5% for group C. The overall 5-year survival was 31.6% . The 5-year survival for groups A, B, C and the early stage group was 27.0% , 29.1%, 32.0% and 92.6%, respectively . Among the 3 temporal groups,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terms of lesion stage, location and size, surgery with or without combined therap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Best results were achieved in the early cases, with a resectability of 100% and a 5-year survival of 92.6% . The indication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extended with increased resectability and decreased mortality. Subtotal esophagectomy combined with cervical esophagogastrostomy was advocated as the procedure of first choice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attempt to diminish the chance of recurrence, and to achieve better outcomes by using combin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 stage b! l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neoplasms gastric cardiac neoplasms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survival rate PROGNOSIS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8
2
作者 戎铁华 刘广森 +2 位作者 黄植蕃 吴一龙 林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我院自1966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分别1775例及610例;可切除肿瘤并作食管与胃或肠吻合者分别为1592例及496例,前者5例,后者1例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故狭窄率分别为0.3%(5/1... 我院自1966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分别1775例及610例;可切除肿瘤并作食管与胃或肠吻合者分别为1592例及496例,前者5例,后者1例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故狭窄率分别为0.3%(5/1592)及0.2%(1/496),二者合计为0.3%(6/2088)。本文讨论了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成因、分级和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贲门肿瘤 吻合口狭窄 胃肿瘤
下载PDF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食管切除术结果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思愚 戎铁华 +1 位作者 吴一龙 黄植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的危险性及手术死亡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1985年~1990 年对444 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食管切除术,根据年龄段分为两组:Ⅰ组,年龄≥65 岁,56 例,Ⅱ组,年龄<65 ...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的危险性及手术死亡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1985年~1990 年对444 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食管切除术,根据年龄段分为两组:Ⅰ组,年龄≥65 岁,56 例,Ⅱ组,年龄<65 岁,388 例,比较两组术前危险因素、手术合并症及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和长期生存率。结果:两组病例术后死亡率(3-6 % v2-8 % ) ,平均住院日(23-3 天v22-3 天) ,5 年及10 年生存率(34-5 % v 36-8 % ,24-1% v25-7% ) 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食管切除术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而长期生存率与年轻者相比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癌 老年人 食管切除术
下载PDF
食管癌术前及术后早期胸胃排空功能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闫明 李印 +3 位作者 秦建军 杨辉 李文亮 邢文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胸胃排空的生理机制。方法:应用放射性核素对3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24 h的流食胃排空检查,分析胃半排空时间(GET 1/2)的变化。结果:术后未出现胃潴留症状。30例(78.9%)患者术后胃排空显著快于术前(P&...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胸胃排空的生理机制。方法:应用放射性核素对3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24 h的流食胃排空检查,分析胃半排空时间(GET 1/2)的变化。结果:术后未出现胃潴留症状。30例(78.9%)患者术后胃排空显著快于术前(P<0.01)。术前男性胃排空时间显著快于女性(P<0.05),而在术后男女性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术后早期胸胃对流食的排空较术前显著加快,胸胃只是作为无功能的连接管道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 胸胃 胃排空
下载PDF
XPC基因Ala499Val、Lys939Gln多态与食管癌、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荣秒 李琰 +3 位作者 王娜 张晓娟 董秀娟 郭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3-1119,共7页
背景与目的:XPC基因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该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可能通过SNP位点碱基的改变影响其修复能力及疾病易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XPC基因第8外显子Ala499Val及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 背景与目的:XPC基因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该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可能通过SNP位点碱基的改变影响其修复能力及疾病易感性。本研究旨在探讨XPC基因第8外显子Ala499Val及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与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guamous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cadenoco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27例ESCC患者、253例GCA患者和612名健康对照的XPC基因第8外显子Ala499Val及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的基因型。结果:ESCC患者组、GCA患者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阳性个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增加ESCC、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的OR=1.76和1.77,95%CI=1.34~2.32和1.31~2.39)。ESCC患者组和对照组的XPC基因第8外显子C、T等位基因频率及C/C、C/T、T/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CA患者组T等位基因频率(26.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12,P=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GCA的发病风险(OR=0.62,95%CI=0.45~0.84)。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吸烟个体和家族史阴性个体GCA的发病风险(OR均等于0.57,95%CI=0.36~0.91和0.37~0.88)。在ESCC、GCA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XPC第15外显子A、C等位基因频率及A/A、A/C、C/C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非吸烟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OR=2.05,95%CI=1.15~3.66)。单体型分析显示,A/T、A/C、C/T、C/C四种单体型,在ESCC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GCA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2)。与A/T单体型相比,携带A/C、C/C单体型可显著增加GCA的发病风险(OR=1.35和1.46,95%CI=1.01~1.81和1.06~2.00)。结论:在河北省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磁县和涉县人群中,携带XPC基因第8外显子C/T基因型可能明显降低GCA的发病风险;第15外显子Lys939GlnSNP可能与ESCC、GCA的发病风险无关,但分层分析发现携带第15外显子C/C基因型可能增加非吸烟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携带A/C、C/C单体型可能增加GCA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贲门肿瘤 腺细胞癌 XPC 基因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中国河北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C1420T多态性与食管鳞癌、贲门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益民 郭炜 +6 位作者 张秀凤 李琰 王娜 葛晖 魏丽珍 温登瑰 张健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通过为嘌呤、胸苷酸、蛋氨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来影响基因的甲基化和DNA的合成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通过为嘌呤、胸苷酸、蛋氨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来影响基因的甲基化和DNA的合成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人群SHMT1C1420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cardiacadenocarcinoma,G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withconfrontingtwo-pairprimers,PCR-CTPP)方法,检测584例ESCC患者、467例GCA患者和540名健康对照者的SHMT1C1420TSNP的基因型,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肿瘤(uppergastrointestinalcancers,UGIC)家族史可显著增加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2.89(95%CI=2.23~3.73)和1.68(95%CI=1.28~2.23)。ESCC组和GCA组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和10.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5%)(P值分别<0.05和0.01)。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ESCC、GCA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经性别、年龄、吸烟、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70(95%CI=0.50~0.98)0.55(95%CI=0.38~0.81)。分层分析显示,与C/C基因型相比,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非吸烟个体ESCC和GCA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54(95%CI=0.33~0.90),0.56(95%CI=0.33~0.95)。另外,虽然C/T基因型可显著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和阴性个体贲门腺癌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分别为0.46(95%CI=0.24~0.90)和0.62(95%CI=0.38~0.99)],该基因型仅可降低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ESCC的发病风险(校正OR值为0.51,95%CI=0.29~0.89)。结论:SHMT1C/T基因型可以显著降低中国河北省高发区ESCC、GCA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因学 贲门肿瘤/病因学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胜军 张俭荣 +1 位作者 唐烽 谭益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3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155例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全胃组155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3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155例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全胃组155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检查肺功能及心功能。用改良EORTC QLQ C-30法行食管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测评。结果 310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1周肺功能及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管状胃组肺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比全胃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管状胃组在身体功能和情感功能好于全胃组,反流症状低于全胃组。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相比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心功能影响较小,且生命质量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管状胃 肺功能 心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p73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葛晖 王益民 +5 位作者 曹延延 张秀凤 李琰 郭炜 王娜 张健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p7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第二外显子非编码区存在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G4C14-A4T14),可以形成茎环结构而影响基因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这两个连锁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 背景与目的:p73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第二外显子非编码区存在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G4C14-A4T14),可以形成茎环结构而影响基因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这两个连锁多态性与食管癌、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48例食管癌患者、259例贲门癌患者和630例健康对照者的p73基因多态性。结果:具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明显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状况校正的OR值分别1.68(95%CI=1.28~2.20)和1.68(95%CI=1.24~2.26)。p73G4C14-A4T1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在食管癌患者、贲门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中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亚组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OR=1.71,95%CI=1.14~2.57),而其他亚组中未见p73G4C14-A4T14多态性增加食管癌、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结论:p73G4C14-A4T14多态性中,携带GC/AT基因型明显增加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无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人群贲门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P73基因 多态性 肿瘤易感性
下载PDF
C(S)DH圆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梁朝阳 周乃康 柳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评价 C(S)DH圆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1996年 1月至 2000年 1月,我科采用该吻合器进行了 60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及胸内或颈部吻合术,其中食管癌 410例,贲门癌 190例,颈部吻合 33例,胸顶吻合 20例... 目的:评价 C(S)DH圆型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1996年 1月至 2000年 1月,我科采用该吻合器进行了 60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及胸内或颈部吻合术,其中食管癌 410例,贲门癌 190例,颈部吻合 33例,胸顶吻合 20例,弓上吻合 357例,弓下吻合 190例。结果: 600例中无器械故障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 11例。结论:通过与另外两种常用的国产吻合器进行比较 ,作者认为 C(S)DH型圆形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外科手术 C(S)DH圆型吻合器
下载PDF
XRCC5基因多态性与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秀娟 王娜 +3 位作者 郭炜 周荣秒 张晓娟 李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XRCC5为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其表达异常、活性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XRCC5基因多态性与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 背景与目的:XRCC5为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其表达异常、活性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XRCC5基因多态性与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磁、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ESCC)和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29例ESCC患者、255名GCA患者和631例健康对照人群XRCC5C74468A、G74582A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的基因型分布。结果:XRCC5基因C74468A C和A的等位基因频率及C/C、A/C、A/A基因型频率在ESCC、GCA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吸烟状况和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分层分析发现,携带A等位基因(A/C+A/A基因型)可能降低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ESCC、GCA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校正后的OR分别为0.58和0.61,95%CI分别为0.38~0.90和0.38~0.97)。XRCC5G74582A基因G、A等位基因频率及A/A、A/G、G/G基因型频率在ESCC、GCA及对照组之间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层分析发现,携带G等位基因(A/G+G/G基因型)可能降低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GCA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和吸烟校正后的OR为0.63,95%CI为0.40~0.98)。两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显示,ESCC、GC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单体型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XRCC5C74468A A等位基因(A/C+A/A基因型)可能降低磁县和涉县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ESCC、GCA发病风险。而G74582A G等位基因(A/G+G/G基因型)可能仅降低该地区上消化道肿瘤阳性家族史人群的GCA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CC5 单核苷酸多态性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内镜引导下吻合口瘘冲洗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祝子逸 郦志军 +1 位作者 何正富 王云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分析内镜引导下吻合口瘘冲洗(ETFD)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胸外科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的1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施行ETFD治疗,8例... 目的:分析内镜引导下吻合口瘘冲洗(ETFD)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胸外科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的15例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施行ETFD治疗,8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和瘘口变化、食管癌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等。结果:7例ETFD治疗患者吻合口瘘均成功愈合,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C反应蛋白量开始下降时间较传统治疗患者提前,瘘口愈合时间、食管癌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总费用降低(均P<0.05)。结论:ETFD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合并瘘旁脓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术 外科 胃痿/治疗 食管 瘘/治疗 内窥镜检查 引流术 脓肿/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国范 张百江 +3 位作者 杨文锋 王绍平 申洪明 于素娟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后胃和食管的功能变化,探讨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 对 68 例无外侵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  目的:通过测定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后胃和食管的功能变化,探讨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 对 68 例无外侵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力、胃镜等多项指标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定量观察。结果:与切断组患者相比,保留组患者术后嗳气、返流、烧心、吞咽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P= 0 001;术后 1 年体质量(62 .9±4 .4) kg,与术前(62 5±4. 3) 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79;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 20 .58%(14/68),低于切断组80 .88%(55/68)且程度较轻,P=0 002;术后1个月及1年食管体部静息压分别为(1. 59±1. 28)kPa及(1. 43±1. 15) kPa,显著高于正常人食管体部静息压(0. 26±0 .68) kPa和胃静息压(0 .57±0. 43) kPa,P=0 .001;术后1个月及1年的食管体部收缩压分别为(5. 73±3. 65) kPa及(5. 17±2. 11)kPa,高于切断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收缩压(3. 51±2. 61) kPa及(3. 21±2 .46)kPa,P=0 .034;吻合口上方食管静息压及收缩压增加,具有减轻或防止术后返流的作用,而切断组则没有。结论:无周围组织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对于防止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肿瘤/外科学 贲门/外科学 胃底/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迷走神经 食管炎 消化性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膈疝2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峻 张德超 +1 位作者 汪良骏 张汝刚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 ,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自195 8以来 932 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 2 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率为 0 2 6 %。在术后 4d内早期发生的 9例...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隔疝的临床特点 ,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自195 8以来 932 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发生的 2 4例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率为 0 2 6 %。在术后 4d内早期发生的 9例中 ,仅 1例出现相关症状 ,而在其余 15例中 11例有明显症状。本组 3例为绞窄性疝 ,4例为滑动疝。 2 1例通过正侧位胸片或床旁相确诊 ,2例通过钡餐灌肠确诊 ,1例则在因其他并发症二次开胸时发现。 2 3例行手术治疗 ,15例经胸部切口 ,6例经腹部切口 ,2例为胸腹联合切口。 2 1例修补成功 ,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为 9 5 %。结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膈疝是一个相对少见 ,但有较高死亡率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出现的膈疝常缺乏典型的症状 ,及时清晰的床旁相是诊断的关键。膈疝一旦确诊 ,应及时手术 ,手术入路以经胸途径为佳。膈疝发生的原因既有手术操作的不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切除术后 膈疝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食管切除术后急性胸胃扩张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书增 周谦让 +1 位作者 程辉 杨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急性胸胃扩张(acute thoracic gastric dilatation,ATGD)的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1999年4月-2005年8月食管切除术后ATGD 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GD均发生于食管切除术后5-12天。14例经非手术治...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急性胸胃扩张(acute thoracic gastric dilatation,ATGD)的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1999年4月-2005年8月食管切除术后ATGD 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GD均发生于食管切除术后5-12天。14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2-49天恢复胃动力而痊愈,其中4周内治愈11例,1例手术治愈,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食管切除术后ATGD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关键在于预防,功能性胸胃扩张经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机械性梗阻则必须手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急性胃扩张
下载PDF
置鼻胃管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12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文局 张秋光 郭昌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放置鼻胃管于空肠上段进行保守治疗。结果12例经治疗后11例治愈,治愈率达91.7%。结论置鼻胃管治疗吻合口瘘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创伤小,易于耐受。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贲门肿瘤/外科学 吻合口瘘 鼻胃管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可能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中林 许林 +1 位作者 袁锦华 梅一兴 《淮海医药》 2003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可能原因。方法 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 11例 ,处理 7例手术 ,4例保守治疗。结果  9例治愈 ,2例死亡。结论 导致胸胃穿孔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局部血运障碍造成胃壁坏死穿孔 ,治疗上应早期诊断 。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胸胃穿孔 原因
下载PDF
手术加吡柔比星腹腔灌注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吉庆春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加吡柔比星腹腔灌注及术后静脉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39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术中用吡柔比星50mg、5-Fu 500mg、卡铂300mg等腹腔灌注。两组均... 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加吡柔比星腹腔灌注及术后静脉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39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术中用吡柔比星50mg、5-Fu 500mg、卡铂300mg等腹腔灌注。两组均于手术后2~3周采用CBP/DDP+THP+5-Fu或DDP+5-Fu+CBP及CBP/DDP+TAX+5-Fu或CBP/DDP+HCPT+5-Fu等多种方案交替静脉联合化疗,4周为一疗程,共4~6个疗程。随访3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1.4%和75.0%,对照组依次为87.2%、69.6%和56.0%。观察组1,3年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6%和20.7%,对照组为12.0%和40.8%。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加腹腔灌注,辅以早期静脉联合化疗,可相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吡柔比星 腹腔灌注 联合化疗 中晚期 食管癌 贲门癌 疗效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18
作者 卢兆桐 董磊 孙桂武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6-37,共2页
作者利用多功能超声对3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了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空腹胆囊面积和容积明显增大,术后1个月脂餐后胆囊排空率低,残余胆汁增多,3个月脂餐后胆囊排空率明显增加,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结果表... 作者利用多功能超声对3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了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空腹胆囊面积和容积明显增大,术后1个月脂餐后胆囊排空率低,残余胆汁增多,3个月脂餐后胆囊排空率明显增加,6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结果表明,食管贲门癌切除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是肯定的,而且是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手术 胆囊 胆石症 肿瘤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的意义
19
作者 郭业松 卞秀华 +2 位作者 问静 刘菊英 钱普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1期2890-289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是否需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方法按配对法分析2002年~2008年共10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中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的共60例(胃左照射组),未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的共46例(胃左未照组)。随...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是否需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方法按配对法分析2002年~2008年共10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中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的共60例(胃左照射组),未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的共46例(胃左未照组)。随访统计患者1、3、5年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并对组间差异进行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性别、年龄、胃左淋巴结有无转移、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T分期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胃左照射组1、3、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3%、63.9%、55.1%;81.3%、53.7%、47%。胃左未照组1、3、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57.1%、45%;71.4%、38.6%、32.1%。胃左照射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2.488月,胃左未照射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875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值=0.22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胃左淋巴结有无转移、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T分期对根治术后是否照射胃左淋巴引流区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胃左淋巴引流区照射与否对生存时间无影响,可不做该区域预防性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学 胃左淋巴引流区 照射野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防治
20
作者 张万青 何悦概 +5 位作者 钱定一 张光休 苏廷宝 李杰 程可洛 陈捷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从1973年1月至1995年2月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11例。10例行11次手术:膈下胸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胸内胸胃空肠合术2例,幽门区纵行全层切开横行缝合术1例;粘连松解术7例,其中同时行十二指肠松解术1... 从1973年1月至1995年2月治疗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11例。10例行11次手术:膈下胸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胸内胸胃空肠合术2例,幽门区纵行全层切开横行缝合术1例;粘连松解术7例,其中同时行十二指肠松解术1例,幽门成形术2例。术后均解除梗阻。还就此症的诊断和预防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胃排空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