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卫华 李鑫 +2 位作者 马大军 刘亚国 王伦安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715-717,共3页
目的:观察上颌窦后壁的形态,测量上颌窦后壁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随机挑选30例成人干颅,其中15例行矢状面切片,另15例行水平面切片。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 目的:观察上颌窦后壁的形态,测量上颌窦后壁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随机挑选30例成人干颅,其中15例行矢状面切片,另15例行水平面切片。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厚度;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的形态、大小;蝶腭孔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②将防腐处理的30侧正中矢状面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上颌动脉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的长度及管径;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结果:①在颅骨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平均值为(19.21±3.42)mm;厚度平均值为(0.74±0.42)mm;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平均值为(0.63±0.31)mm。在颅骨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呈圆形者占66.7%,其呈卵圆形者占20%,呈不规则形者占13.3%,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平均值为(2.45±1.33)mm。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平均值为(7.52±2.08)mm。②上颌动脉翼腭窝段位置变异较大,30%在靠近上颌骨颞下面时略呈直角向内进入翼腭窝;70%到达上颌骨颞下面时,紧邻该面行走,其主要分支包括蝶腭动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圆孔动脉、翼管动脉。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直径为(3.65±0.54)mm,斜向前外侧,紧贴上颌窦后外侧壁向上外侧走行。分为蝶腭神经、眶下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3大分支。翼腭神经节距离上颌神经下方(3.57±1.39)mm,上颌窦后外壁后部后方(3.17±1.08)mm。呈椭圆形者占43.3%,不规则形者占40%,圆形者16.7%。其直径平均值为(4.19±1.01)mm。结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凿开上颌窦后壁时,向内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内侧壁的交界处,向上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顶壁的交界处,摘除肿瘤时应仔细处理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后壁 应用解剖 翼腭窝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上颌窦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焕亭 刘军 +3 位作者 费昶 衡雪源 孟凡国 姬传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研究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特点,为经上颌入路至颅底中央区提供相关解剖学资料。方法8例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镜下解剖上颌窦,观察上颌窦各壁有关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上颌窦有5个壁,重要解剖标志有眶下孔、尖牙窝、... 目的研究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特点,为经上颌入路至颅底中央区提供相关解剖学资料。方法8例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镜下解剖上颌窦,观察上颌窦各壁有关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上颌窦有5个壁,重要解剖标志有眶下孔、尖牙窝、颧上颌点、眶下血管神经束、上颌窦窦口和筛上颌板等,上颌窦后外壁呈三角形,打开其内侧部是翼腭窝,眶下血管神经束走行于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筛上颌板位于上颌窦内上壁的后部与后筛窦之间。结论熟悉上颌窦区域的解剖特点,在颅底手术入路中可以减少有关解剖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解剖学 手术入路 神经外科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翔 江广理 +3 位作者 王海军 初国良 蔡赣桥 樊韵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 目的:为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1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相关解剖结构。结果:(1)通过扩大入路可建立直视海绵窦下壁的通路。(2)可视的海绵窦下壁范围为不规则四边形,前界长(11.95±2.01)mm(8.66-15.15mm),内侧界长(14.02±1.68)mm(11.47~17.66mm)。(3)可完整显示海绵窦的前下腔和内侧腔及外侧腔和海绵窦外侧壁的大部。结论:切除中、上鼻甲及后组筛窦的扩大手术入路,可以较好的显露海绵窦的下壁,具有直视、微创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筛窦 海绵窦 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 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病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伟武 田飞 +3 位作者 陈文荣 张增良 杨少锋 赵泽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3期1001-1001,100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 min,肿瘤全部切除30例,次全部切除9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视力明显改显,2例...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5 min,肿瘤全部切除30例,次全部切除9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视力明显改显,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手术
下载PDF
蝶塞及毗邻关系的解剖对蝶窦手术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兆和 周平 +3 位作者 周龙森 王字澄 夏梅钰 鄧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78-81,共4页
蝶窦居于颅底,毗邻结构复杂,常有变异。本文报告开展各类型蝶窦手术125例,并就蝶窦区域应用解剖对蝶窦手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蝶窦 解剖 蝶窦手术
下载PDF
额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素民 于春江 +1 位作者 江涛 张力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73-474,共2页
目的 为额下经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标志和解剖学参数。方法 应用 2 0例成年尸体头颅湿标本 ,2 0例干颅骨标本 ,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①蝶骨平台、鞍结节、前海绵间窦、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是此... 目的 为额下经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标志和解剖学参数。方法 应用 2 0例成年尸体头颅湿标本 ,2 0例干颅骨标本 ,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①蝶骨平台、鞍结节、前海绵间窦、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是此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 ;②视神经、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是此入路需要保护的重要结构。结论 熟悉这一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有助于在提高垂体腺瘤全切率的同时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下经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显微解剖学 研究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蝶窦前壁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平 王鹤鸣 +2 位作者 王生福 童鑫康 黄秋生 《解剖与临床》 1997年第1期8-9,共2页
为蝶窦内窥镜手术提供依据,本文在15例头断面标本和15侧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研究了与蝶窦手术入路有关的蝶窦前壁的形态分区和重要结构。1区位于蝶窦前壁的最外侧,与后组筛窦相邻。2区位于1区的内侧与鼻腔相邻,下部有蝶腭动脉和较... 为蝶窦内窥镜手术提供依据,本文在15例头断面标本和15侧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研究了与蝶窦手术入路有关的蝶窦前壁的形态分区和重要结构。1区位于蝶窦前壁的最外侧,与后组筛窦相邻。2区位于1区的内侧与鼻腔相邻,下部有蝶腭动脉和较厚的松质骨。3区位于蝶窦前壁的中线部,与鼻中隔相邻,其重要结构相对较少。1区和2区下部骨壁较厚,最好选择以1、2区上部入路;3区的重要结构较少,是蝶窦入路及其两侧病变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入路 入路 应用解剖 筛窦 蝶窦手术 松质骨 动脉 内窥镜手术 鼻中隔 鼻腔
下载PDF
内镜下单鼻孔经鼻中隔与经蝶窦前壁入路的对比解剖学研究
8
作者 王浩 李煜 +3 位作者 彭玉平 郝文文 樊俊 宋伟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模拟内镜下经单鼻孔经鼻中隔与蝶窦前壁手术入路,评价两种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内镜下分别对每组15具成人尸头行单鼻孔经鼻中隔入路及蝶窦前壁入路模拟手术,分别测量切口距离外鼻孔距离、鼻孔至鞍底平面上(手术路径上)手术器械在水平... 目的模拟内镜下经单鼻孔经鼻中隔与蝶窦前壁手术入路,评价两种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内镜下分别对每组15具成人尸头行单鼻孔经鼻中隔入路及蝶窦前壁入路模拟手术,分别测量切口距离外鼻孔距离、鼻孔至鞍底平面上(手术路径上)手术器械在水平方向上所能摆动的最大角度及距离、以及其他相关解剖参数。结果单鼻孔鼻中隔入路和蝶窦前壁入路切口处距离外鼻孔距离分别是(5.19±0.15)cm和(6.91±0.14)cm,手术路径上器械在水平方向上所能摆动的最大角度分别是(44.77±2.04)°和(38.54±1.40)°,水平方向上所能摆动的最大距离分别是(1.25±0.15)cm和(0.59±0.52)cm。两种入路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病变切除中,相对蝶窦前壁入路经鼻中隔入路是一种损伤小,切口距离鼻孔短,定位明确而且操作空间及视角较大的手术入路,可双器械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中隔 蝶窦前壁 经鼻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以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
9
作者 石宇江 赵青 +1 位作者 朱海 艾有琴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实施以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25例(407侧)慢性额窦炎患者行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的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与钩突及筛泡的关系。术中... 目的实施以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评价该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25例(407侧)慢性额窦炎患者行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的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术前常规鼻窦CT扫描,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与钩突及筛泡的关系。术中保留筛泡,依据星状裂解剖标志定位额窦开口行额窦开放手术。结果 220例患者按该手术步骤开放了额窦自然开口;5例(8侧)术中暴露额窦开口困难,通过经皮额窦穿刺,注水时在内镜下观察,确定额窦自然开口位置后继续手术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筛前动脉破裂出血和前颅底骨折等术中并发症,2例患者纸样板损伤出现眶周血肿。术后随访6~12个月,293侧(72%)可见额窦窦口开放良好,完全上皮化。201例患者(89%)主观感觉症状缓解。结论以星状裂为解剖标志定位经筛泡前径路行额窦开放术术中能较准确地寻找额窦开口,提高了额窦手术成功率,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裂 筛泡前径路 额窦手术 临床解剖
下载PDF
鼻外筛-蝶窦进路鞍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小恬 廖建春 +3 位作者 李健 陆书昌 范静平 王海青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采用经鼻外筛-蝶窦进路解剖观察的方法,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上视结节,前鼻棘至上视结节及下视结节至蝶窦骨性开口外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3668mm、6933mm及802mm。后筛窦以Ⅰ°... 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采用经鼻外筛-蝶窦进路解剖观察的方法,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上视结节,前鼻棘至上视结节及下视结节至蝶窦骨性开口外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3668mm、6933mm及802mm。后筛窦以Ⅰ°最多(49%),蝶上筛房占15%。蝶窦气化良好组占72%。筛后神经血管束行于最后筛房前壁者占2773%。行于最后筛房内者占3950%,行于蝶筛隔板内者占3277%。作者认为经鼻外筛-蝶窦进路比经中隔进路路线距离短,术野广等优点外,了解后筛窦、蝶窦的气化发育情况及神经血管束走行情况对选择手术进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蝶窦 解剖学 鞍区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蝶窦的解剖及其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俊明 秦尚振 +3 位作者 龚杰 徐国政 胡军民 李俊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3-905,共3页
目的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安全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8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颅标本和50例成人MRI的蝶窦进行观察,正中矢状位下,鼻小柱根部为O点,蝶窦前壁下缘为B点,蝶窦前壁上缘为C点,鞍底中点为D点,OA线为通过O点与上颌骨... 目的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安全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8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颅标本和50例成人MRI的蝶窦进行观察,正中矢状位下,鼻小柱根部为O点,蝶窦前壁下缘为B点,蝶窦前壁上缘为C点,鞍底中点为D点,OA线为通过O点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平行线,∠AOB'、∠AOC'、∠AOD'分别为∠AOB、∠AOC、∠AOD的补角,测量∠AOB'、∠AOC'、∠AOD'、OB、BC。结果8例新鲜成人尸体头标本中,∠AOB'为(43.2±4.3)°,∠AOC'为(22.9±3.0)°,∠AOD'为(35.4±4.1)°,OB为(66.3±3.6)mm,BC为(20.9±1.5)mm,有2例出现蝶上筛房;50例成人MRI片中,∠AOB'为(44.1±5.5)°,∠AOC'为(25.7±6.4)°,∠AOD'为(34.2±5.9)°,OB为(68.7±4.9)mm,BC为(23.3±3.1)mm,有15例出现蝶上筛房;经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率χ2检验,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充分利用MRI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术中安全进行蝶窦前壁开窗及鞍底开窗,术中鼻牵开器纵轴与OA线的最佳角度为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 蝶上筛房 蝶窦中隔 经蝶窦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三种方式的比较(附80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国平 黄乔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对8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蝶窦入路三种不同方式切除肿瘤,其中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经唇下入路)5例,经蝶窦直接入路7例,经黏膜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鼻中隔入路...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对8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蝶窦入路三种不同方式切除肿瘤,其中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经唇下入路)5例,经蝶窦直接入路7例,经黏膜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简称鼻中隔入路)68例。结果经唇下入路5例,需切开上唇黏膜,解剖鼻前嵴、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并咬除骨性鼻中隔,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经蝶窦直接入路7例,不需解剖上述结构,操作简单,可将鼻窥镜直接插入鼻腔,撑开鼻窥镜时使蝶窦前壁与鼻中隔根部转折处骨质和黏膜断开,通过寻找骨折处残余骨嵴形成的中线标记,找到蝶窦开口再进入蝶窦,但缺乏经验的手术者容易迷路,经该入路手术的7例中有2例迷路,经术中C臂X线透视机帮助定位后才找到蝶窦;经鼻中隔入路68例,在显微镜直视下切开术侧鼻中隔黏膜,在黏膜和鼻中隔骨质的自然间隙中钝性分离至鼻腔底部,顺着分开的间隙插入鼻窥镜,撑开鼻窥镜使蝶窦前壁与鼻中隔根部转折处骨质断开,不撕开黏膜,通过残余骨嵴标记找到蝶窦开口再进入蝶窦,操作过程紧贴骨性鼻中隔进行,解剖标志清楚,不易离开中线,不易迷路,68例均顺利进入蝶窦完成手术。本组80例中,肿瘤全切和次全切69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经鼻中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解剖层次清晰、安全、有效、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 手术入路 鼻中隔入路 蝶窦
下载PDF
经鼻中隔蝶窦进路切除脑垂体肿瘤10例
13
作者 方文旭 陈文质 方开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垂体腺瘤经鼻中隔蝶窦进路手术方法 ,并分析蝶窦解剖变异在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方法 在全麻心肺监控下进行手术 ,术中遇解剖变异辨认困难时 ,用金属探针在手术台边摄头颅侧位 X线片定位 ;暴露鞍底硬脑膜时先穿刺抽吸无血... 目的 探讨脑垂体腺瘤经鼻中隔蝶窦进路手术方法 ,并分析蝶窦解剖变异在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方法 在全麻心肺监控下进行手术 ,术中遇解剖变异辨认困难时 ,用金属探针在手术台边摄头颅侧位 X线片定位 ;暴露鞍底硬脑膜时先穿刺抽吸无血液后始切开脑膜。结果  10例脑垂体腺瘤均顺利通过蝶窦进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术后症状改善 ,随访半年至 2年无复发。结论 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脑垂体腺瘤 ,较开颅手术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如能严格选择适应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蝶窦
下载PDF
成人经单鼻-蝶窦入路相关解剖学角度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青山 王向宇 +4 位作者 覃成箭 马亚宾 陈祥荣 陈祎招 梁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成人经单鼻-蝶窦人路中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头颅-颈CTA检查的294例成人的CT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并测量鞍底最低点-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1),上颌中切牙下端... 目的 探讨成人经单鼻-蝶窦人路中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头颅-颈CTA检查的294例成人的CT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并测量鞍底最低点-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1),上颌中切牙下端至外耳道连线与鼻腔底的夹角(∠2),鞍结节-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3),鞍背-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4),右/左侧蝶窦口-上颌嵴-鼻腔底的夹角(∠5/∠6)。结果 ∠1-∠6分别为(29.7±3.1)°、(29.5±3.1)°、(33.6±3.8)°、(28.8±3.6)°、(33.9±4.2)°、(33.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3、∠5、∠6大于∠1、∠2,∠4小于∠1、∠3.∠5、∠6大于∠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与∠2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784,P=0.000)。结论术前头颅CT多平面重建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的测定,有助于安全的打开蝶窦前壁及鞍底的开窗,上颌中切牙下端与双外耳道虚拟平面垂直于地面可作为经单鼻蝶窦入路的参考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单鼻-蝶窦入路 解剖学 多平面重建 蝶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