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injiang’s Ethnic Culture and Art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5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In Xinjiang’s ethnic Culture and art
下载PDF
在地情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以我国朝鲜族舞蹈为例
2
作者 祁进玉 陈姗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意识”属于主观认知层面,是对客观物质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两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意识”属于主观认知层面,是对客观物质生活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对应着具体的物质文化。民族舞蹈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朝鲜族舞蹈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朝鲜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形成路径彰显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图景,不仅有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文化互动中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舞蹈艺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南宁北站地域文化融合与绿色生态构建研究实践
3
作者 金旭炜 李伯鹏 何飞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以南宁北站精品站房为例,介绍其作为贵南高铁重要节点的设计与建设情况。从壮乡文化与交通建筑融合、地域特征与空间环境融合、民族文化与建筑细部结合等方面,阐述南宁北站将地域文化、城市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现代交通枢纽的... 以南宁北站精品站房为例,介绍其作为贵南高铁重要节点的设计与建设情况。从壮乡文化与交通建筑融合、地域特征与空间环境融合、民族文化与建筑细部结合等方面,阐述南宁北站将地域文化、城市特色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现代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中。通过对体现建筑标志性、突出在地性和展示文化性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提出在站房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功能性、美观性和舒适性,更需要重视适应地域气候、建构一体化、融合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北站 精品客站 地域文化 壮乡文化 交通建筑 民族艺术
下载PDF
胡风汉韵的激荡与融合——论魏晋北朝时期的河北艺术
4
作者 孟庆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剧烈动荡带来了河北地区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以汉族艺术为主导,其他民族艺术为辅助的创作新局面。首先,游侠文化在胡、汉之间盛行,该文化所具有的强健之风给当时的艺术创作带来影响。其次,北方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剧烈动荡带来了河北地区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以汉族艺术为主导,其他民族艺术为辅助的创作新局面。首先,游侠文化在胡、汉之间盛行,该文化所具有的强健之风给当时的艺术创作带来影响。其次,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大量的异族文艺,以西域乐舞为代表的胡乐与中原雅乐开始激荡融合。而佛教的流行则使人们对生命中的痛苦有了更深的理解,佛教的慈悲情怀慰藉着乱世中的心灵。总体而言,“力”与“悲”的张力在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构成这个时代艺术最鲜明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尚侠 胡风胡乐 佛教艺术
下载PDF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的民族性表达研究
5
作者 张宝青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意象表达与西方抽象表达的融合、工笔表达与西方写实主义的融合、图案纹样与现代构成的融合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青花 民族性 表达方式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艺”观论要
6
作者 韩文革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 中国传统“道-艺”观对中国艺术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道-艺”二元结构中去认识和处理艺术问题,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民族性。中国传统“道-艺”观既丰富又立体,其中,“道器”论是对本体(本原之道)与实在(艺术之象)之隐显关系的总体归纳;“道贯”论是对艺术创造中“一”与“多”关系的辩证提摄;“载道”论确立了中国古代艺术社会学“道主而艺从”的文艺认知格局;“同道”论主要涉及文化原型和艺术同构内秘之诠解;“乐道”论表征着中国古代艺术对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之合一的高度提倡。全面了解中国传统“道-艺”观,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和超越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艺术 “道-艺”观 民族性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研究
7
作者 陈彧 张文慧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7期39-41,共3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各类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民族高校土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各类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特点,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民族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民族高校 土地资源管理
下载PDF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刺绣技艺与艺术特征研究——以羌绣为例
8
作者 张玉 田永刚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2期72-74,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绣艺术,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探究了羌绣的刺绣技艺与艺术特征。羌绣在原材料与刺绣工具选择上有自己的标准,刺绣针法以扎绣、钩绣和挑绣为主,其图案映射出羌族的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及社会信仰,如“石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绣艺术,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探究了羌绣的刺绣技艺与艺术特征。羌绣在原材料与刺绣工具选择上有自己的标准,刺绣针法以扎绣、钩绣和挑绣为主,其图案映射出羌族的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及社会信仰,如“石榴送子”“藤团牡丹”等,图案色彩则以素绣和彩绣为主。羌绣不仅是一种装饰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价值,深入挖掘并传播其独特技艺与艺术特征,有助于发挥羌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 羌族 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文艺“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应用
9
作者 林雪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相比于三大产业“硬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所差距,于是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必须增强“走出去”的意识,积极承担起... 相比于三大产业“硬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所差距,于是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必须增强“走出去”的意识,积极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使海外受众能够通过文艺作品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为了实现这种跨文化传播的目标,中国文艺创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讲故事的能力,坚持传递中国核心价值,展示其广泛的人类价值;在历史和现实两种题材的创作中,分别深化时代的书写,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的神韵;确立鲜明的艺术风格,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中展现独特魅力;积极推进作品的翻译和推介体系构建,为世界奉献更多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获得进一步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走出去” 核心价值 民族性 融合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孝庄河博物馆聚落的公共艺术化
10
作者 白羽 于涵 韩嘉 《丝网印刷》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以民族地区博物馆建筑的公共艺术化为重点进行阐述,通过对“通辽市孝庄河博物馆聚落”的研究,梳理民族地区博物馆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现实意义与发展道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孝庄河博物馆聚落 公共艺术
下载PDF
民族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民族文化新的时代要求和文化意蕴,多元一体既可展示一种文化观,也可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民族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能促进高等美术专业学科发展,有利于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美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民族文化新的时代要求和文化意蕴,多元一体既可展示一种文化观,也可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民族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能促进高等美术专业学科发展,有利于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美术。民族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的路径是,在高等美术教学中融入民族美术课程,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搭建民族美术学习与实践平台、加强民族美术研究的科研支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只有如此,才能使高等美术教育的内涵式拓展,实现“融”文化“入”教育“铸”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民族文化 民族美术 民族美术课程 民族文化氛围
下载PDF
民间造型艺术在形态构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索——以云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12
作者 段雪敬 李昂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云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形态构成课为例,探索民间造型艺术在艺术设计类基础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形态构成的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从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出发,强调文化传承与民族审美特性,引导学生将民间造型艺术中的点、... 以云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形态构成课为例,探索民间造型艺术在艺术设计类基础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在形态构成的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从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出发,强调文化传承与民族审美特性,引导学生将民间造型艺术中的点、线、面、体等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和审美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通过对形态构成多维度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抽象元素的理解与认知,开拓学生基于民族认同的视觉创新意识,为形态构成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构成 民间造型 民族审美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传统民族刺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四川羌绣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冠霖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4-16,共3页
文章选取四川羌绣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深入探究了当地羌绣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羌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政府扶持政策、推进校园活动和社会教育等。此外,文章还简要阐述了羌绣这一独特... 文章选取四川羌绣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深入探究了当地羌绣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羌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政府扶持政策、推进校园活动和社会教育等。此外,文章还简要阐述了羌绣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开发民族艺术资源、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羌绣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民间美术微视频传播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赵楠 杨平贵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广电格局,微视频以其使用便捷、短小精悍、受众范围广等特点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使用最频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审美多元化的冲击下,民族民间美术传播的社会基础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广电格局,微视频以其使用便捷、短小精悍、受众范围广等特点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使用最频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审美多元化的冲击下,民族民间美术传播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民族民间美术存在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守旧”等不足。新媒体的视角下微视频+民族民间美术可以拓展民间美术的传播“场域”,可以推广其教育研究价值,进而以动态“文献”的形式实现民族民间美术保护的“原真性”和“数字影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美术 微视频传播 价值研究
下载PDF
身份认同对民族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和地方认同的影响:居民与游客的主客身份调节实证
15
作者 刘小同 杨汀 文彤 《旅游论坛》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民族旅游演艺的地方性感知和地方认同构建具有主体性,身份认同是表征主体性的基本维度,不同个体的身份认同是否会影响其对民族旅游演艺的地方性感知及对民族旅游地的地方认同、其影响效果在不同身份群体中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论。... 民族旅游演艺的地方性感知和地方认同构建具有主体性,身份认同是表征主体性的基本维度,不同个体的身份认同是否会影响其对民族旅游演艺的地方性感知及对民族旅游地的地方认同、其影响效果在不同身份群体中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论。研究以恩施女儿城为案例地,基于对居民与游客的36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探索身份认同与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和地方认同的关系及其在主客身份上的差异。研究发现:身份认同对民族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及地方认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民族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在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主客身份对三者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即相比外地游客,本地居民的身份认同对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及地方认同的影响更显著,民族旅游演艺地方性感知对地方认同的促进作用也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演艺 身份认同 地方性感知 地方认同 主客身份
下载PDF
台湾地区排湾人头饰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探析
16
作者 黄帼鸿 陈东生 甘应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排湾人头饰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推广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助于深入挖掘台湾地区先住民服饰文化独特的差异化形式,加深对排湾人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唤起、契合并满足现代人对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兴趣和探... 排湾人头饰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推广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助于深入挖掘台湾地区先住民服饰文化独特的差异化形式,加深对排湾人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唤起、契合并满足现代人对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开展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章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实地考察以及图片实例解读,从色彩、造型、图案、材料和工艺等多方面分析排湾人头饰的形态特征,探究头饰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排湾人头饰所具有的独特的象征寓意与其民族的避邪纳福的宗教含义、自然与神灵崇拜以及头饰佩戴的社会地位、等级功业密切相关。同时,排湾人头饰在其发展中也受到了临近部族、外来文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体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印迹。其神秘性和独特性不仅吸引了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美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湾人 头饰艺术 审美情趣 文化内涵 多元文化交融
下载PDF
深耕“两创” 绽放新姿——新时代舞蹈艺术揽胜
17
作者 茅慧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7期36-44,I0002,共10页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 新时代以来,在“两个结合”和“两创”方针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作中呈现的人民性更加深邃,人民的风姿仪态更加自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舞台意境更加高妙和神奇;中国古典舞创作者更加深入探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元素,从历史文物和艺术遗产中提取舞蹈元素,再加以时代审美观照下的动态演绎,成为中国古典舞创作的一股强劲潮流;舞剧更是进入井喷式发展的马力全开时期,近200部舞剧不仅在现实题材方面勇猛推进,题材和舞台呈现样式也多姿多彩,与民同情,与时共进。中国舞蹈驶入全面推进、迅猛成长的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舞蹈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民族民间舞 古典舞 舞剧
下载PDF
民族节庆的文旅重塑与文化认同构建——以《梦回太阳历·火之源》为例
18
作者 刘畅 林子涵 宋旸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 文旅演艺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其对地域文化的显性呈现,逐渐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民族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2023年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核心文旅演艺产品《梦回太阳历·火之源》的深入分析发现:文旅演艺通过“民族符号”“仪式互动”与“沉浸空间”的内在整合与外在包装环节实现民族非遗节庆的文旅产品化重塑,并进一步通过“感官刺激”“情感共鸣”“文化认同”的文化感知递进层次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为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了有效路径。但在反思视角下,作为携有娱乐基因的演艺活动也应注重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保留,规避“旅游者凝视”下的民族内核文化的“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节庆 非遗 文旅演艺 民族文化认同
下载PDF
四川美术学院与西部民族美术
19
作者 李泽龙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本文研究西部民族美术创作的基本逻辑,分析四川美术学院的民族美术创作是如何继承中国早期西行艺术家的创作智慧,并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创作生态。本文以“发现西部”“认识西部”“新的西部”“乡土西部”四个主要部分,通过艺术史和人... 本文研究西部民族美术创作的基本逻辑,分析四川美术学院的民族美术创作是如何继承中国早期西行艺术家的创作智慧,并进一步发展出自己的创作生态。本文以“发现西部”“认识西部”“新的西部”“乡土西部”四个主要部分,通过艺术史和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中国美术界探索西部民族美术的原因,艺术家通过旅行写生与临摹壁画的路径构建民族美术。西部民族美术的形式也因为艺术内部的逻辑与外部的历史而不断变化。四川美术学院的民族美术发展受到美术界创作智慧的支持,形成了自身的创作生态。同时,学院的生态又反哺美术界的西部民族美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美术 旅行创作 重拾传统 四川美院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论民族艺术的价值内涵、作用机制与数字化体验
20
作者 卓玛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73,共17页
民族艺术作为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记忆,融入地方多元文化脉络,共同塑造了城市和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全球视野下,中华民族艺术承担着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角色,因而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营养基”和“基因库”... 民族艺术作为各民族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记忆,融入地方多元文化脉络,共同塑造了城市和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全球视野下,中华民族艺术承担着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角色,因而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营养基”和“基因库”。互联网时代中华民族艺术亟需创新“在场+在线”虚实共生的数字化新形态,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结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活化民族文艺寓教于乐、教化于心的特有功能,大力开发中华民族艺术数字产品以及现实虚拟、网络体验等融媒体高新技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艺术 实体呈现 文化数字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