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1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论松桃苗族生态文化的叙事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2
作者 罗碧红 余满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展统筹的生态智慧。鉴于生态文明现代化同化效应的影响,松桃苗族生态文化叙事在坚守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亟需通过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等多元策略实现现代转化,进而有力驱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桃苗族 生态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 村规民约 现代转化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当代价值
3
作者 李才慧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所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理念与内容相契合。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研究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所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理念与内容相契合。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研究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促进,主张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领域进一步挖掘哈尼族习惯法的当代价值,激发区域内成员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积极实践以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哈尼族 环境习惯法
下载PDF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社会控制功能弱化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斌 龚卿 胡兴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80,共6页
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控制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与传统精神文化共同存在的血缘特性、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规范作用。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向现代法理秩序... 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控制中重要作用的发挥主要与三个因素相关:传统社会控制模式与传统精神文化共同存在的血缘特性、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传统精神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规范作用。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向现代法理秩序为主导兼有传统礼俗、法文化的多元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变,传统精神文化的社会功能明显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传统精神文化 怒族 布朗族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戴小明 潘弘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文章依据现代法治的演进历程,揭示了中西方法治发展的差异和法治的共同性,并从宪政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多民族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模式选择及制度安排,指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价值。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宪政 法治
下载PDF
试论单行条例及其变通规定的制定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文钊 洪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6-92,共7页
自治条例在某一个特定的自治地方具有唯一性,一旦制定后,除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外,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更多体现在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以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执行上。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条例在某一个特定的自治地方具有唯一性,一旦制定后,除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修改外,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更多体现在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以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执行上。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按法定程序制定的调整本自治地方某方面事务的单项自治法规。本文对单行条例的基本范畴与变通规定、单行条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单行条例规范化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下载PDF
犯罪二次性违法特征的理论与实践再探讨 被引量:37
7
作者 江奥立 杨兴培 《江汉学术》 2016年第5期37-48,共12页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握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谦抑理念的关键。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价值在于强调刑法的保障性,这就意味着刑罚的设置需要考量前置性法的适用情况。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开展自己的叙述,时刻把刑法的启用看作是充分考量前置性法以后做出的选择,可见这一理论是建构在"实证"而非"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具有方法论上的科学性。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构"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进行思考,其中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强调对"法环境"的考察与解析。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主要是基于自由刑法的立场,始终从法体系的角度把握刑法是保障法、具有第二次性违法的规范属性,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性违法 前置性法 刑法 制裁性规则群 刑事司法 刑事立法
下载PDF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形态与现代化——以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方乐 缪文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5,共5页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不能忽略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问题。面对现代型的国家制定法的冲击,民族民间法将怎样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呢?本文试图从分析传统的少数民族的法律形态以及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借用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 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不能忽略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问题。面对现代型的国家制定法的冲击,民族民间法将怎样完成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呢?本文试图从分析传统的少数民族的法律形态以及法律文化的特点入手,借用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分析进路,对少数民族法律的转型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在民族民间法向现代型法律的转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本民族的法律文化传统,以及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 民族民间法 现代化
下载PDF
论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合规律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建军 刘成 +1 位作者 毋丹 铁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共6页
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各民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符合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符合各民族发展规律,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 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各民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符合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符合各民族发展规律,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移推行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国各民族 合规律性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艺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习惯法是历史上形成的通行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以习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规则。首先提出了习惯与习惯法的概念,继而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最后对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习惯法 民间规则 约束力 原始民主制 宗教 调解
下载PDF
我国信息援助法律制度的演化及其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相丽玲 郝雅玲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3,14,共6页
保障信息弱势群体平等享有公民信息权利的法律制度即信息援助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缩小信息贫富差距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对我国近24年的相关法律法规,分阶段按照不同的援助对象,从现行信... 保障信息弱势群体平等享有公民信息权利的法律制度即信息援助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缩小信息贫富差距的社会保障制度。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对我国近24年的相关法律法规,分阶段按照不同的援助对象,从现行信息援助法律法规体系、执行机制、监督与问责机制、评估机制方面,分析我国信息援助制度演进的路径,各阶段的内容与特点。我国现行信息援助制度的三大社会援助力量中,公共图书馆在面向信息弱势群体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较多,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援助 信息弱势群体 信息法律 演化过程
下载PDF
试论法律法规中对民族地区相关概念的误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37,共4页
目前,在国家的一些立法机关和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法规或政策文件中对民族地区相关概念的使用非常不规范,例如"少数民族省"、"民族县"、"民族区"等不符合国家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建制。本文对... 目前,在国家的一些立法机关和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法规或政策文件中对民族地区相关概念的使用非常不规范,例如"少数民族省"、"民族县"、"民族区"等不符合国家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建制。本文对民族地区相关概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规范使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法律法规 概念
下载PDF
瑶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习惯法中的地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莫金山 潘远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30,共5页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 大瑶山瑶族石牌制度形成于明代,有明显的形成、发展、衰落、废止的发展过程。石牌制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基层的是小石牌、中石牌,高层的是大石牌。最大的石牌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管辖面几乎覆盖整个大瑶山,其法律条文具有大瑶山“宪法”的性质。上下大小石牌之间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和责、权、利关系,它们组成了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石牌 大瑶山 习惯法
下载PDF
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冲突及互补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世中 陈家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4,共7页
侗款文化是我国侗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侗款文化的核心侗款在本质上是民间法、习惯法,能够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侗族款文化虽然包含了很多积极因子,但是由于民间法、习惯法本身与现代法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之... 侗款文化是我国侗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侗款文化的核心侗款在本质上是民间法、习惯法,能够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侗族款文化虽然包含了很多积极因子,但是由于民间法、习惯法本身与现代法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两者之间存在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一切表征。当然,这种冲突与矛盾并非不能化解。如果能够有效地化解两者的矛盾冲突,则能够进一步发挥侗族款文化的积极意义,与现代法治形成互补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款文化 习惯法 法治 冲突 互补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全忠 张淑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8-45,共8页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婚姻习俗 法律思考
下载PDF
有关民族与“民族性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海彬 蔡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4-9,共6页
建构于近代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世界格局,从根本上将民族的演进历程区分为王朝帝国的民族阶段与民族国家的民族阶段。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人类的民族形态与民族关系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族时代"。王朝帝国的民... 建构于近代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世界格局,从根本上将民族的演进历程区分为王朝帝国的民族阶段与民族国家的民族阶段。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人类的民族形态与民族关系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族时代"。王朝帝国的民族阶段的法是宗族性法,民族时代的法是"民族性法"尽管民族性法在当下世界各国国际国内都还有着现实基础和实际影响,但"后民族时代"的民族与法律的总体关系已经出现了对民族性法的一系列新的修正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民族性法 后民族时代
下载PDF
习惯法在乡村治理中的法治功能探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才发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6,共8页
习惯法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少数民族权利是支撑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国家现行立法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持支持态度。习惯法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本土法治资源,是传统乡土社会构建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纽带,也是乡村社会治理最常见的一种表... 习惯法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少数民族权利是支撑习惯法的核心内容,国家现行立法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持支持态度。习惯法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本土法治资源,是传统乡土社会构建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纽带,也是乡村社会治理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乡村治理中必须坚持习惯法的基本法则,凸显习惯法在乡村矛盾纠纷处理中的基本功能,彰显习惯法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功能。必须依据《民法总则》订立和修改习惯法,制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村规民约,国家法的施行应当与习惯法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少数民族权利 乡村社会治理 矛盾纠纷处理 新型村规民约
下载PDF
贵州苗族水火利用与灾害预防习惯规范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晓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5,共7页
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贵州苗族原始习惯法规范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各村订立的村规民约中,内容涉及苗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水利方面,规定有原沟取水、轮班用水、新开田地用水等规则及纠纷调解机制。有关火灾防范方面的习惯法规... 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贵州苗族原始习惯法规范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各村订立的村规民约中,内容涉及苗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水利方面,规定有原沟取水、轮班用水、新开田地用水等规则及纠纷调解机制。有关火灾防范方面的习惯法规则方面,防火、救火及失火处理等方面的规范比较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人 和谐 苗族习惯法
下载PDF
通过科学立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法理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田钒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6,120-121,共16页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而通过科学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则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虽已...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而通过科学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则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虽已基本建成,但仍存在一些法律原则的表达不够严谨、法律概念的界定不够准确、法律规则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完整、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够完备和和谐等缺陷和不足,难以满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通过法治方式有效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这就要求立法者应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科学立法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要求,妥善处理法律规范体系与现实需要的适应性和可执行性,由此才能为通过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从科学立法与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的关系来看,遵循依法立法,是保障法的形式合理性的前提;坚持民主立法,则是保障法的实质合理性的根基。为提升立法的科学品质,必须健全违宪审查机制、协商民主机制和立法理论形成机制,确保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法治 科学立法 判断标准 实现机制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保护条例”立法构想 被引量:7
20
作者 向光富 卫绪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新形势下,新《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已经表现出诸多局限性,为此建议制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条例"旨在应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面临的现实困境,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 新形势下,新《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已经表现出诸多局限性,为此建议制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条例"旨在应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面临的现实困境,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现有学术成果、全国性立法成果及地方保护经验共同为"条例"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技术资源。"条例"以促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认同、重视、发掘、保存、传承与开发为立法目的,拟采用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特色的混合保护模式,并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相应的具体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保护条例 立法建议 医药传统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