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效唑+乙烯利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及碳氮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炫 陶忠良 +2 位作者 吴志祥 周兆德 王令霞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3,共7页
研究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及碳氮营养的影响。试验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能有效抑制妃子笑荔枝抽生冬梢,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喷施药剂能提高荔枝树内源ABA、ZR、ABA/IAA、ABA/GA3、ZR/IAA、Z... 研究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对妃子笑荔枝内源激素及碳氮营养的影响。试验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混合剂,能有效抑制妃子笑荔枝抽生冬梢,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成花率;喷施药剂能提高荔枝树内源ABA、ZR、ABA/IAA、ABA/GA3、ZR/IAA、ZR/GA3值,降低GA3和IA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全氮含量,增加C/N比值,而提高成花率,是解决荔枝暖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多效唑和乙烯利 内源激素 碳氮营养
下载PDF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唐志鹏 蒋晔 +1 位作者 甘霖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以6年生鸡嘴荔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寻找解决鸡嘴荔成花率低和坐果率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提高鸡嘴荔的成花率,其中,对鸡嘴荔成花率提高作用最明显... 以6年生鸡嘴荔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寻找解决鸡嘴荔成花率低和坐果率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提高鸡嘴荔的成花率,其中,对鸡嘴荔成花率提高作用最明显的是处理A(乙烯利800mg/L),末次梢成花率达到91.88%,比对照提高了18.59%;其次为处理D(多效唑600 mg/L),处理C(乙烯利400mg/L)和处理B(多效唑1000mg/L),成花率分别为91.81%,80.44%和76.37%,分别比对照提高18.52%,7.15%和3.08%.在花芽分化前期,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IAA和GA3的含量,提高ABA和ZT的含量,其中,处理A和处理D的效果优于处理B和处理C.在花芽形态分化前期,IAA,GA3,ABA和ZT含量都有一个上升高峰.在中后期,除GA3有波动之外,IAA,ABA和ZT则持续下降.此外,各处理的ZT与GA3的比值前期均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嘴荔 多效唑 乙烯利 内源激素 花芽分化
下载PDF
长春花叶片中吲哚生物碱增产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秀省 张荣涛 +2 位作者 聂莉莉 郭玉海 翟志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乙烯利、乙酰水杨酸、色氨酸3种试剂对长春花植株中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试剂溶液分别处理温室盆栽长春花植株,2d后,测定叶片中的总吲哚生物碱含量,并采用RP-HPLC法测定长春碱和长春质碱的含量。结果3... 目的探讨乙烯利、乙酰水杨酸、色氨酸3种试剂对长春花植株中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试剂溶液分别处理温室盆栽长春花植株,2d后,测定叶片中的总吲哚生物碱含量,并采用RP-HPLC法测定长春碱和长春质碱的含量。结果3种试剂处理后吲哚总碱、长春碱、长春质碱的积累均有明显的提高,并确定了最适的处理质量浓度。结论3种试剂对长春花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长春碱 乙烯利 乙酰水杨酸 色氨酸
下载PDF
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雪兰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史益敏 陶懿伟 +1 位作者 秦文英 费雪南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研究低温和低温加赤霉素处理以及应用乙烯利处理后再结合低温加赤霉素处理等措施对香雪兰花芽分化和提前开花的效应。结果表明,香雪兰种球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下旬开始部分解除休眠,在此后进行低温处理或低温加赤霉素处理,可使其在低... 研究低温和低温加赤霉素处理以及应用乙烯利处理后再结合低温加赤霉素处理等措施对香雪兰花芽分化和提前开花的效应。结果表明,香雪兰种球在自然条件下于8月下旬开始部分解除休眠,在此后进行低温处理或低温加赤霉素处理,可使其在低温处理阶段完成花芽分化,分别提前60天和70天开花;在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前45天,以50mg/kg乙烯利处理种球,可提前花期7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雪兰 赤霉素 乙烯 低温处理 开花
下载PDF
乙烯利对珍珠菠萝综合催花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胜辉 臧小平 +1 位作者 孙光明 叶春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80,共3页
用100、200、400、600和800 mg/L(各含2%尿素)乙烯利对湛江地区的珍珠菠萝进行综合催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乙烯利在夏季进行催花的最佳浓度为200 mg/L,随着浓度的增加,菠萝果实越小,各处理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植株重量、最长叶宽等... 用100、200、400、600和800 mg/L(各含2%尿素)乙烯利对湛江地区的珍珠菠萝进行综合催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乙烯利在夏季进行催花的最佳浓度为200 mg/L,随着浓度的增加,菠萝果实越小,各处理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植株重量、最长叶宽等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对抽蕾时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菠萝 乙烯 催花效应
下载PDF
菠萝R2R3-MYB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哲 胡福初 +3 位作者 阮城城 范鸿雁 郭利军 张治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58-1971,共14页
R2R3-MYB转录因子参与植物众多生命活动的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菠萝基因组中筛选鉴定R2R3-AcMYB转录因子,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和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PCR分析,... R2R3-MYB转录因子参与植物众多生命活动的调控,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菠萝基因组中筛选鉴定R2R3-AcMYB转录因子,并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和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后菠萝顶端分生组织MYB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菠萝基因组含有103个R2R3-AcMYB转录因子,其中67个的基因结构组成为3(外显子)+2(内含子),17个为2(外显子)+1(内含子)。103个R2R3-AcMYB蛋白中,有31个偏碱性,55个显酸性和17个呈中性。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有67个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质,20个定位于细胞核。保守基序分析发现,有91个R2R3-AcMYB的序列包含SANT结构的motif 1和motif 2。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81个R2R3-AcMYB转录因子可以分别被归入18个亚组,其余22个R2R3-AcMYB转录因子则未能进行明确归类。基于转录组数据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发现菠萝顶端分生组织中多个MYB基因的表达受到乙烯利的诱导或抑制,暗示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乙烯利诱导条件下菠萝生长发育(包括开花诱导等)调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菠萝激素响应、生长发育和开花调控等基因,揭示菠萝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R2R3-MYB 生物信息学 乙烯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的功能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进 安锋 +3 位作者 蔡秀清 邹智 张薇 林位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5,共7页
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1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2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1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 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和HbPIP2进行功能鉴定,发现HbPIP1具有快速水分传输功能而HbPIP2不具该功能。推测HbPIP1基因表达可能与乙烯利刺激橡胶树增产机制有关。因此,选择对乙烯利较敏感的橡胶树PR107品种,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bPIP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乙烯利刺激后橡胶树排胶体积、排胶时间、干含和总固形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HbPIP1在树皮、胶乳和次生木质部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胶乳中HbPIP1的表达量随乙烯利刺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树皮中HbPIP1的表达量则呈降低的趋势;乙烯利通过调节HbPIP1的基因表达促进水分向乳管细胞的运输,从而降低胶乳干含和总固形物,延迟排胶时间,增加排胶体积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水通道蛋白 功能鉴定 表达分析 组织特异性表达 乙烯利刺激 胶乳稀释
下载PDF
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对低频刺激割制的适应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8
作者 罗世巧 校现周 +2 位作者 魏小弟 刘实忠 吴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8-33,共6页
研究了速生高产优良无性系热研7-33-97在幼龄开割期对低频刺激割制的适应性。3a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幼龄开割期使用低频乙烯利刺激割胶表现出胶乳再生能力强、用于生长的干物质分配率高、排胶速度快等生理特性。采用低频、短线、少药等技... 研究了速生高产优良无性系热研7-33-97在幼龄开割期对低频刺激割制的适应性。3a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幼龄开割期使用低频乙烯利刺激割胶表现出胶乳再生能力强、用于生长的干物质分配率高、排胶速度快等生理特性。采用低频、短线、少药等技术措施,有利于胶树的产胶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热研7-33-97 幼龄开割树 乙烯利 产量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乙烯利刺激对橡胶树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的乳胶生理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魏芳 吴明 +4 位作者 罗世巧 杨文凤 郑乾坤 仇键 校现周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8,共6页
通过对未开割胶树进行2%乙烯利刺激,在刺激后的6 h、12 h、24 h、48 h、72 h和CK (未用乙烯利刺激)割胶,分析对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的乳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刺激稀释胶乳后72 h发生强烈稀释,蔗糖在刺激后4... 通过对未开割胶树进行2%乙烯利刺激,在刺激后的6 h、12 h、24 h、48 h、72 h和CK (未用乙烯利刺激)割胶,分析对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的乳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刺激稀释胶乳后72 h发生强烈稀释,蔗糖在刺激后48 h开始大量转运进入乳管;乙烯利刺激不同时间后割胶,与对照CK相比:随着割胶刀次递增,干胶含量递减,蔗糖、无机磷(除刺激24 h和72 h外)和硫醇含量在第2刀出现1个最低点,随后逐步升高。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刺激72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干胶含量差异显著,长时间刺激(24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6~12 h)割胶蔗糖含量差异显著,72 h内刺激割胶无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故涂乙烯利刺激72 h后割胶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橡胶树 割胶 胶乳生理
下载PDF
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毅 任吉君 +1 位作者 李春梅 王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调查了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在 1~ 3片叶使用 5 0mg·L-1乙烯利处理能增加雌花数 ,但在子叶期使用无效果 ,使用时间过迟会使第 1雌花出现节位升高。赤霉素 (GA 4 +GA 7)的混合物会促进雄花发生 ,利用乙烯利与赤霉... 调查了乙烯利和赤霉素对黄瓜性别表现的影响。在 1~ 3片叶使用 5 0mg·L-1乙烯利处理能增加雌花数 ,但在子叶期使用无效果 ,使用时间过迟会使第 1雌花出现节位升高。赤霉素 (GA 4 +GA 7)的混合物会促进雄花发生 ,利用乙烯利与赤霉素的联合作用可控制植株的雌雄性别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赤霉素 黄瓜 性别表现
下载PDF
乙烯利刺激对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文海涛 赵红英 +4 位作者 林励 邱贤秀 闫冲 蔡冲 郑来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建立檀香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乙烯利刺激对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未经刺激的檀香叶总黄酮含量在69.67~72.81mg/g之间。经过刺激的檀香叶总黄酮... 【目的】建立檀香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乙烯利刺激对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未经刺激的檀香叶总黄酮含量在69.67~72.81mg/g之间。经过刺激的檀香叶总黄酮含量在105.71~167.98mg/g之间。【结论】乙烯利刺激能提高檀香叶中总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化学 总黄酮/分析 乙烯利刺激 分光光度法 紫外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乙烯利对小麦幼苗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永华 史吉平 +2 位作者 李广敏 韩建民 商振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d后其活性急剧下降,复水后PEPCase活性继续下降,说明小麦幼苗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喷乙烯利后,PEPCase活性上升减缓,下降加快,即乙烯利抑制了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同时乙烯利加速了叶绿素降解,使得丙二醛累积增加,说明乙烯利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小麦 土壤 PEPCase 抗旱性
下载PDF
喷施GA_3和乙烯利对柿果实成熟及内源GAs活性、AB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国华 米森敬三 +1 位作者 平野健 杉浦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选用柿极晚熟品种宫崎无核,于果实发育第二期末(10月19日),叶面喷施100ppm的GA_3明显地抑制了果实的肥大生长、着色、糖的积累及果肉软化。对果实内源GAs活性和ABA含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_3使内源GAs活性大大提高,同时使ABA... 选用柿极晚熟品种宫崎无核,于果实发育第二期末(10月19日),叶面喷施100ppm的GA_3明显地抑制了果实的肥大生长、着色、糖的积累及果肉软化。对果实内源GAs活性和ABA含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叶面喷施GA_3使内源GAs活性大大提高,同时使ABA的增加受到抑制。与GA_3处理相反,果实发育第三期(10月1日),对中熟品种富有进行25ppm乙烯利的叶面喷施处理,明显地促进了果实的成熟,其作用尤以促进着色、加速果实软化最为明显。对内源GAs活性及ABA含量亦有明显影响,前者因乙烯利处理而降低,后者则因乙烯利处理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乙烯利 脱落酸 果实成熟
下载PDF
乙烯利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肃 段志文 +1 位作者 金焕荣 张越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1-93,共3页
用Ames 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乙烯利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mes 试验各剂量组,加及不加S9 ,四个菌株均呈阴性;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高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用Ames 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乙烯利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mes 试验各剂量组,加及不加S9 ,四个菌株均呈阴性;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高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具有潜在诱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AMES试验 小鼠微核试验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小虎 方永军 +3 位作者 曹冰 龙翔宇 秦云霞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分析橡胶树EST数据库,得到一个注释为SPS(蔗糖磷酸合成酶)的EST序列重叠群(contig)。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和基因组序列,命名为HbSPS1。序列分析显示,HbSPS1基因长度为5 298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对应... 分析橡胶树EST数据库,得到一个注释为SPS(蔗糖磷酸合成酶)的EST序列重叠群(contig)。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和基因组序列,命名为HbSPS1。序列分析显示,HbSPS1基因长度为5 298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对应的cDNA编码序列(CDS)为3 156 bp,推测编码1 050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118.1 ku,等电点为6.05。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bSPS1基因主要在胶乳中表达,在乙烯利和机械伤害处理的胶乳中呈下调表达,在割胶影响下略有上调表达趋势,同时该基因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呈上调表达。说明HbSPS1基因可能参与胶乳蔗糖代谢和叶片发育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蔗糖磷酸合成酶 表达分析 乙烯利 机械伤害
下载PDF
乙烯对苹果果实细胞壁降解效应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力 王江浪 马惠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0-326,共7页
以陕西主栽苹果品种秦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以及加热处理下苹果果实中与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细胞壁组分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乙烯对各细胞壁酶活性的促进效应因乙烯利施用浓度不同而异.乙烯利浓度由10mg/L增至100... 以陕西主栽苹果品种秦冠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以及加热处理下苹果果实中与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细胞壁组分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乙烯对各细胞壁酶活性的促进效应因乙烯利施用浓度不同而异.乙烯利浓度由10mg/L增至1000mg/L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S)的活性先逐渐增强,而后又被抑制;木聚糖(Xyl)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加热处理可增进乙烯利的作用,如在60℃时,PME、PG、CS、Xyl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5、2.7、1.1和1.5倍.PG活性的显著增加同时引起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显著升高,但其他酶活性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无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细胞壁酶 可溶性糖 细胞壁物质
下载PDF
低温及乙烯利处理鳞茎对药百合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曹毅 周荣 +1 位作者 黎明星 张长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调查了不同的低温处理和乙烯利浓度对药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 2 0 mg· L- 1 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鳞茎后 ,配合 5~ 8℃的温度 2 8d可缩短发芽日数、到花日数 ,增加了花蕾数。
关键词 温度 乙烯利 药百合 生长发育 种子处理 鳞茎 观赏价值
下载PDF
2,4-D和乙烯利对玉米幼苗抗旱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骁 荆家海 +1 位作者 卜芸华 王晓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7-102,共6页
水分胁迫下,20mg/L2,4-D和400mg/L乙烯利(CEPA)分别不同程度地降低和提高玉米幼叶生长部位的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调节能力(OA)。胁迫后期,玉米幼叶中脯氨酸含量(Pro)为:CE... 水分胁迫下,20mg/L2,4-D和400mg/L乙烯利(CEPA)分别不同程度地降低和提高玉米幼叶生长部位的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渗透调节能力(OA)。胁迫后期,玉米幼叶中脯氨酸含量(Pro)为:CEPA>对照(CKs)>2,4-D。随胁迫的进行,2,4-D处理幼叶的膜相对透性(RP)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幅度较大,叶片延伸生长速率(LER)对RP的变化较为敏感;而CEPA处理则与此相反。胁迫72h,2,4-D和CEPA分别降低和提高玉米幼叶生长部位质膜H+-ATPase(PMH+-ATPase)活性,质膜H+-ATPase活性与此时的LER呈一定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乙烯利 玉米 抗旱性 幼苗
下载PDF
不同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对大丰95产量及生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文凤 刘汉文 +6 位作者 吴明 骆明华 罗世巧 魏芳 仇键 高宏华 校现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2-205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对橡胶树大丰95干胶产量及其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为制定适宜大丰95的割胶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2d3割制对开割3年后的大丰95并涂施不同浓度(0、0.25%、0.50%和0.75%)的乙烯利,测定分析各...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对橡胶树大丰95干胶产量及其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为制定适宜大丰95的割胶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2d3割制对开割3年后的大丰95并涂施不同浓度(0、0.25%、0.50%和0.75%)的乙烯利,测定分析各处理胶树的干胶产量、干胶含量及胶乳硫醇、蔗糖、无机磷、镁离子含量、排胶初速度和堵塞指数等生理参数。【结果】在0.25%和0.50%乙烯利刺激下大丰95的干胶净增产率分别为15.3%和26.2%,乙烯利刺激浓度为0.75%时干胶产量随刺激浓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干胶含量开始极显著下降(P<0.01),无机磷持续显著增加(P<0.05,下同),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及硫醇、蔗糖和镁离子含量均下降。采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大丰95干胶含量与乙烯利刺激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847),干胶产量与乙烯利刺激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705)。【结论】采用S/2d3低频割制配合采用0.25%和0.50%乙烯利刺激开割3年后的大丰95橡胶树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应,胶树死皮率未明显增加,对胶树生长的影响也较小,可在大丰95割胶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大丰95 乙烯利刺激 干胶产量 生理参数
下载PDF
乙烯利在植物成花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陈香玲 卢美英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综述了乙烯利在植物成花调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对观赏植物、北方落叶果树和南方常绿果树的开花调控,并指出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应用阶段,今后应加强乙烯利的成花机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乙烯利 植物 成花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