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对采伐干扰的初期响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肖玖金 张健 +4 位作者 杨万勤 黄玉梅 杨鲁 李纪伟 严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31-4539,共9页
为了解采伐干扰对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于2005~2007年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采伐干扰前四季共获土壤动物4775头,分属4门11纲27目,... 为了解采伐干扰对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于2005~2007年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采伐干扰前四季共获土壤动物4775头,分属4门11纲27目,采伐干扰后获土壤动物4640头,分属4门10纲23目。采伐干扰后秋季(10月)、冬季(1月)和春季(4月)土壤动物个体数较采伐干扰前分别上升224头、368头和443头,而夏季(7月)下降了1170头。采伐干扰前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受土壤动物个体数变化的影响较小。与采伐干扰前相比,采伐干扰后枯落物层各季节土壤动物密度均低于采伐前,0~5 cm土层土壤动物密度与干扰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其波动较5~10 cm和10~15 cm土层大。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类群数四季共减少4个,采伐干扰前后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类群数波动小,采伐后常见类群类群数上升(除冬季外),稀有类群对采伐干扰较敏感,其类群数下降幅度较大。采伐干扰前后同功能种团均以杂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为主,两者百分比之和均在89%以上。密度-类群指数(DG)和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相似,采伐干扰前后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季节变化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干扰 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
作者 竹万宽 王志超 +1 位作者 黄润霞 许宇星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 以雷州半岛地区尾叶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连续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分析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旨在为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估算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为双峰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在4:00和16:00取得,分别为3.95μmol·m^(-2)·s^(-1)和3.29μmol·m^(-2)·s^(-1),日均值为3.61μmol·m^(-2)·s^(-1)。从昼夜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从月变化来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日碳排放量为2.59~4.56 g·m^(-2)。可见,对人工林土壤碳排放进行估算时应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方向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呼吸 昼夜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下幼龄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振道 周启华 +6 位作者 朱原立 朱慧 向旺 伍琪 任一平 李书玲 任世奇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设计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的垂直、水平、块状三种混交方式的试验林,以研究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红椿、大花序桉和闽楠分别在水平、块状、块状和水平混交模式下的树... 设计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的垂直、水平、块状三种混交方式的试验林,以研究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混交林的生长和水土流失规律。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红椿、大花序桉和闽楠分别在水平、块状、块状和水平混交模式下的树高增长率最大,依次为1560.00%、863.33%、457.50%和6.67%,因此水平混交模式和块状混交模式的林分树高生长效果较好。在尾巨桉×红椿和大花序桉×闽楠两种林分中的月均地表径流以块状混交模式最少,分别是107.72 L和215.24 L,月均土壤流失以块状混交模式较少,分别是4.95 kg和7.25 kg,因此块状混交模式对水土保持的效果较优于垂直混交模式和水平混交模式。综合考虑,采用块状混交模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混交林 混交模式 林分生长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桂南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限制因子诊断
4
作者 兰俊 张明慧 +4 位作者 付军 欧军 郭飞 杨春霞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21-429,共9页
为给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5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最小数据集,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对桂南4个不同代次5种林龄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限制因子... 为给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5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最小数据集,计算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对桂南4个不同代次5种林龄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采用限制因子诊断模型,筛选土壤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偏酸性。随桉树人工林代次和林龄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速效钙、速效镁、速效铁、速效锰、速效铜、速效锌和速效硼含量均变异大;土壤pH值变异小。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镁和速效硼含量可作为反映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最小数据集指标。不同代次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等级占比分别为0%、5%、80%、15%和0%。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铁和速效硼含量是桂南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建议重视有机和无机复合肥的施用,补充铁和硼等微量元素,根据不同代次和林龄实施相应的经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性质 最小数据集 土壤肥力质量 桉树人工林
下载PDF
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7
5
作者 黄玉梅 张健 杨万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02-250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巨桉人工林生物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变迁,客观全面地评价巨桉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对比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和青冈次生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方法,大型土壤动物采用野外分层手捡计数,中小型土壤动物用取土器分层... 为深入了解巨桉人工林生物养分循环及土壤肥力变迁,客观全面地评价巨桉人工林的生态效益,对比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和青冈次生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方法,大型土壤动物采用野外分层手捡计数,中小型土壤动物用取土器分层取土,带回室内分别用干湿漏斗分离并镜检。结果表明:(1)洪雅巨桉人工林共获1312头土壤动物,分属6门10纲21目,其优势类群分别为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纲、膜翅目;(2)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均低于青冈次生林,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分别为1·818和4·002,低于青冈次生林的1·963和8·091;(3)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中腐食性同功能种团比例为81·78%高于青冈次生林的64·18%;(4)巨桉人工林与青冈次生林土壤动物密度剖面分布具明显表聚性,二者经F-检验无显著差异;(5)巨桉人工林与青冈次生林土壤动物群落有比较高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Gower系数,表明两类林分在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分布上有比较大的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志宏 周国逸 +3 位作者 MORRIS J. 褚国伟 张宁南 尹光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204,共8页
对雷州桉树人工林集水区土壤水分及林冠层气象因子一年内(1999/10/01-2000/09/30)雨季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在雨季,土壤含水量(SMC)随着土壤深度变化而变化,在0-4m范围内层间含水量差异显著;雨季各层SMC... 对雷州桉树人工林集水区土壤水分及林冠层气象因子一年内(1999/10/01-2000/09/30)雨季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在雨季,土壤含水量(SMC)随着土壤深度变化而变化,在0-4m范围内层间含水量差异显著;雨季各层SMC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2)受充沛降雨量的强烈影响,雨季各层SMC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雨季各层含水量变异系数较干季同层次的变异系数大;(3)雨季地下50cm深(SM50)处SMC变化曲线波动较大,与太阳辐射(Rs)、降雨量(P)、风速(W)、水汽压差(VPD)、最高温度(Tmax)相关性极显著(α=0.001);(4)较深层次(即150cm,250cm,350cm)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与较浅层(50cm)SMC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均不同;(5)在雨季,三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α=0.01)。三组典型相关及重叠数值以第一典型相关值较大,第二、第三的重叠量较小,故林冠层气象因子主要由第一典型因素影响土壤含水量。林冠层气象因子通过3个典型变量可说明SMC总变异量的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水分 雨季 气象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雷州桉树人工林下土壤磷肥活化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淑仪 蓝佩玲 +3 位作者 廖新荣 徐胜光 王尚明 杨国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 ,对其在玄武岩母质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在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上 ,施活化剂处理磷肥均能显著地提高桉树生长量 ,其中经有机 2号活化剂处理后的磷矿... 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 ,对其在玄武岩母质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在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上 ,施活化剂处理磷肥均能显著地提高桉树生长量 ,其中经有机 2号活化剂处理后的磷矿粉增加生长量最大 ;有机活化剂的最适使用农度为 5 %。 (2 )玄武岩桉树人工林土壤中的Fe、Mn与P素有效性关系密切 ,且在还原条件下的土壤Mn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 ;Si有利于土壤中P的释放 ;适量的Ca也有利于提高P的活性 ;(3)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P的释放 ,还可控释水溶性P ,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 (4)在玄武岩砖红壤—桉树体系中 ,活化剂对P的促释和控释机理在于通过对土壤Fe、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人工林 土壤 桉树 活化剂 活化机理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玉梅 张健 +1 位作者 杨万勤 卢昌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81-2083,2292,共4页
[目的]探讨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生态学特征。[方法]大型土壤动物在样方中采用手捡的方法,中小型土壤动物是在样地内典型土壤剖面上取土样,然后在室内用Tullgren和Baermann的方法进行分离。[结果]通过初步鉴定,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 [目的]探讨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生态学特征。[方法]大型土壤动物在样方中采用手捡的方法,中小型土壤动物是在样地内典型土壤剖面上取土样,然后在室内用Tullgren和Baermann的方法进行分离。[结果]通过初步鉴定,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样地共发现15 228头土壤动物(不包括原生土壤动物),分属7门14纲31目。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DG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在秋季(10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夏季和冬季居中。土壤动物密度在土壤剖面上具明显表聚性。由于土壤动物捕食的原因,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动物有所不同。[结论]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比乡土树种青冈次生林稍低,但二者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特征 桉树人工林 土壤动物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后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俊誉 时忠杰 +3 位作者 徐大平 太立坤 周卫卫 杨曾奖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66-2369,共4页
天然林被人工林取代后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碳贮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海南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为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人工植被... 天然林被人工林取代后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碳贮量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海南天然次生林人工更新为尾细桉(Eucalyptus urophylla×E.tereticornis)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林前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人工植被更新对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和土壤碳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更新为桉树、马占相思人工林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减小,0~80cm土壤的最大贮水量、毛管贮水量和非毛管贮水量降低,桉树和马占相思人工林最大贮水量分别降低19.8mm和43.3mm,桉树人工林0-40cm土壤碳贮量降低6.77t.hm^-2,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增加14.68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桉树 马占相思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碳贮量
下载PDF
短轮伐林地土壤肥力的数值化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继洪 骆伯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7,80,共4页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桉树林地砖红壤的各肥力因子进行系统的数值化处理 ,通过隶属度函数模型和偏相关分析 ,确定了林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隶属度值及其权重 ,根据加乘法则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期桉树砖红壤的综合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研...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桉树林地砖红壤的各肥力因子进行系统的数值化处理 ,通过隶属度函数模型和偏相关分析 ,确定了林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隶属度值及其权重 ,根据加乘法则 ,对雷州半岛短轮伐期桉树砖红壤的综合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研究结果显示 ,雷州半岛林地砖红壤其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并不高 ,绝大部分土壤属于较低或极低水平 ,与实际土壤生产水平完全吻合。图 1,表 4 ,参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轮伐林地 桉树林地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隶属度 数值化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陈少雄 《桉树科技》 2009年第1期52-63,共12页
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较低,氮、磷、钾缺乏且有效性较差,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弱,淋溶严重,微量元素铜、锌、硼等也都普遍处在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的缺乏最为突出。桉树基肥应以无机肥加有机肥施用为主,有机肥和无机... 我国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总体水平较低,氮、磷、钾缺乏且有效性较差,土壤吸水保水能力弱,淋溶严重,微量元素铜、锌、硼等也都普遍处在缺乏或极缺乏水平,以硼的缺乏最为突出。桉树基肥应以无机肥加有机肥施用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都并非越多越好,要科学搭配。追肥只要是NPK的合理配比,都能增加产量。根据我国目前土壤肥力水平和经营现状,要获得并保持桉树人工林高产水平就必须大量施肥。施肥能少量增加木材纤维长度,显著增大纤维宽度,但并未降低木片基本密度,相反还略有增加,但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施肥 材性
下载PDF
不同土壤培肥处理对桂南桉树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覃祚玉 石媛媛 +4 位作者 赵隽宇 唐健 邓小军 宋贤冲 黎巍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22-528,共7页
为解决桂南地区桉树高代次纯林投入产出比逐年提高及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采用林下套种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和田菁(Sesbania cannabina)(T1和T2)、剩余物还林(T3)、施用有机肥(T4)、测土配方施肥(T5)和... 为解决桂南地区桉树高代次纯林投入产出比逐年提高及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采用林下套种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和田菁(Sesbania cannabina)(T1和T2)、剩余物还林(T3)、施用有机肥(T4)、测土配方施肥(T5)和常规施肥(CK)6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桉树人工林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综合评价各处理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T1~T5处理下,除T5处理的平均树高增量外,桉树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增量较CK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T1处理的桉树平均蓄积增量最大,其次为T5处理。T1、T2、T3和T5处理均能提高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T4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的短期促进效应不显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林下套种绿肥和剩余物还林处理在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上欠佳,施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是广西桉树人工林林地生产力提升和土壤提质增效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肥处理 蓄积量 土壤肥力 桉树人工林
下载PDF
桉树林地酶活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庆 刘有美 黄锦龙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性质和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同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有一定的专性特性;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同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间种菠萝林地较之纯林地具有更适宜的... 对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性质和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同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有一定的专性特性;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同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间种菠萝林地较之纯林地具有更适宜的酶活性;但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林地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林木生长 桉树
下载PDF
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铄星 刘晓蔚 +3 位作者 顾克潇 黄荣林 范建新 蒋邁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57% ~ 16.51%和15.39% ~ 18.67%,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6.01%~34.14%和16.95% ~43.99%,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桉-草模式下林地土壤pH值降低了9.2%~10.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7.5%~24.2%;土壤全量N、P和速效N、P的含量提高7.06% ~89.99%,提高幅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速效N>全量P>全量N>速效P,全量K和速效K含量减少,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14.14%.A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幅度大于B层.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复合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林地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是比较适宜推广发展的桉树复合经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草复合经营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益生菌肥料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宝灵 吕成群 +3 位作者 吕世凡 姚姜明 任函 孔艺菲 《桉树科技》 2015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促进林木生长,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保护环境,维护地力,本研究从林木根际分离植物益生菌,经系统试验,筛选出一批对桉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良菌株。其中的DU07菌株兼具固氮、解磷、解钾功能,被研制成菌剂、有机菌肥、益生菌复合肥... 为促进林木生长,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保护环境,维护地力,本研究从林木根际分离植物益生菌,经系统试验,筛选出一批对桉树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优良菌株。其中的DU07菌株兼具固氮、解磷、解钾功能,被研制成菌剂、有机菌肥、益生菌复合肥。菌剂接种桉树苗木的育苗和造林试验覆盖广西桉树大部分栽培区。在广西高峰林场建立的146.2 hm2示范林,18月龄林木平均树高达11.16 m,胸径7.38 cm,均分别高于对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含无机氮素的有机菌肥在试验初期的肥效较慢,但半年后,菌肥处理的林木胸径、树高均超过对照,其肥效显示长效缓释作用;施用菌肥的桉树根区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多,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有机益生菌复合肥总养分≥15%,比总养分≥30.0%的对照肥减少一半,然而1.5年生试验林的树高和胸径均分别高于对照,土壤的速效氮、磷、钾也均高于对照。表明益生菌肥有利于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在改善土壤状况和维护地力上具独特作用。这对于在生产中减少无机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肥料 桉树人工林 可持续发展 林木生长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速效养分
下载PDF
桉树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16
作者 李丽蓉 姚伯元 罗盛旭 《琼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
在研究桉树土壤体系的微量元素分布规律中,桉树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获得科学的数据,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准备到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阶段,采取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总结和... 在研究桉树土壤体系的微量元素分布规律中,桉树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获得科学的数据,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准备到土壤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阶段,采取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土壤 微量元素含量 样品采集 样品预处理
下载PDF
世界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菊娴 王聪 +2 位作者 何斌 尤业明 黄雪蔓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4-1154,共11页
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参与养分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来影响桉树生长发育,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类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 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参与养分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来影响桉树生长发育,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类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土壤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桉树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研究较少,当前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系统综述了不同经营方式、林分类型和林分年龄条件下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研究进展。与桉树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较少。与桉树人工纯林相比,桉树混交林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桉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一般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外生菌根真菌与内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随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参与桉树林土壤养分元素循环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桉树林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为维持桉树林土壤健康、促进林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循环 经营方式 林分类型 林分年龄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及其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涛 杨民胜 +2 位作者 刘德桃 易平 吴志华 《桉树科技》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研究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效应,并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地林地土壤属于贫瘠水平,表土层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显著高于中土层B层;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肥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依据综... 研究了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养分效应,并通过改进的内梅罗(Nemerow)综合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地林地土壤属于贫瘠水平,表土层A层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显著高于中土层B层;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肥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依据综合肥力系数大小:柳桉>巨尾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综合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呈正面效应。但由于多因素影响以及时间较短的缘故,而这种养分效应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内梅罗综合指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广东中西部桉树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林龄和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伟 张翠萍 魏润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57-4965,共9页
以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高要市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龄级林分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排序并通过相关分析,对物种分布和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龄级24块样地充足... 以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的高要市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龄级林分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排序并通过相关分析,对物种分布和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龄级24块样地充足,从第9块样地开始不同龄级的物种数目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桉树林分样地中共有136种植物,隶属54科107属,灌木层的种类最多,但以草本层物种为优势种。不同龄级林分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1—2年生林分低于2—4年生和5—6年生两个龄级;3—4年生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最高。对植被物种的分布,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和容重的影响明显,pH值也有一定程度作用,而对物种多样性,pH值和全氮是最为稳定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林下植被 物种多样性 林龄 土壤 CCA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种植初期土壤团聚体磷素有效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秦展 彭良富 +3 位作者 莫柳萍 义崇福 李梁华 张喆 《桉树科技》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研究土壤磷素有效性在团聚体尺度下的微观表征,对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传统轮伐期内1年生、2年生和4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以及邻近撂荒地土壤(CK)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0~20 ... 研究土壤磷素有效性在团聚体尺度下的微观表征,对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传统轮伐期内1年生、2年生和4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以及邻近撂荒地土壤(CK)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0~20 cm)并通过湿筛法将其分为>2 mm、1~2 mm、0.25~1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测定全土和团聚体中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和储量,并计算磷素活化系数。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在各粒径团聚体中分布较均匀,而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素活化系数在>2 mm粒径团聚体中最高。与CK相比,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所升高,且产生显著差异。随林龄的增长,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1年生时显著最高。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全磷和有效磷储量与土壤团聚体组成比例显著相关,CK和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磷素储量均在>2 mm粒径团聚体中较高。因此,在桉树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土壤>2 mm粒径团聚体的保护,以维持土壤团聚体的稳定和土壤磷素的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团聚体 磷素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