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挥发油对小鼠皮肤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燕萍 赵思烨 +5 位作者 颜伟泓 林欣欣 苟文韬 叶明星 吴艺锦 张伟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7期23-27,共5页
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引导学生将科研课题“丁香挥发油对小鼠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的影响”设计成本科生初步研究性实验。通过考察丁香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评价该挥发油的安全性。方法: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引导学生将科研课题“丁香挥发油对小鼠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的影响”设计成本科生初步研究性实验。通过考察丁香挥发油的皮肤刺激性,评价该挥发油的安全性。方法: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采用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实验。结果: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实验组小鼠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的皮肤反应平均积分值都为0;多次给药皮肤刺激实验中,实验组小鼠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的每天每只动物皮肤反应平均积分分别为0和0.31,以上各组积分均小于0.5,初步表明该挥发油为无刺激性。结论:广西产地的丁香挥发油对小鼠的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展示了丁香一定的应用价值。该实验包含提取制备技术和急性皮肤刺激性实验的原理、操作,对本科生的客观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起到正向反馈的作用,以便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挥发油 皮肤刺激性 小鼠 安全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分子蒸馏提取丁香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于泓鹏 吴克刚 +3 位作者 吴彤锐 钟少枢 柴向华 李泽洪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8,共5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DE)萃取丁香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SCD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 MPa、解析温度50℃。SCD...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DE)萃取丁香精油,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所得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与传统提取方法比较。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SCDE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2 MPa、解析温度50℃。SCDE得油率达到21.04%,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22种成分,主要成分丁香酚GC含量为67.56%,经MD精制后,尽管丁香酚、β-石竹烯、乙酰基丁香酚3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与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回流法相差不大,但精油中丁香酚提高至68.75%,精油色泽和流动性明显改善,品质明显提高。SCDE-MD技术萃取丁香精油的得油率为19.18%,高于水蒸气蒸馏法(11.38%)和正己烷回流法(17.40%),而且萃取时间短,色素、树脂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下载PDF
当归、丁香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婷婷 张彤 +2 位作者 项乐源 王红梅 尹胜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研究当归、丁香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方法以丹参酮ⅡA、葛根素、人参皂苷Rg1为模型药物,测定这两种挥发油(0.5%、2%、5%)对小鼠离体皮肤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结果当归、丁香挥发油对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g1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相当... 目的研究当归、丁香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方法以丹参酮ⅡA、葛根素、人参皂苷Rg1为模型药物,测定这两种挥发油(0.5%、2%、5%)对小鼠离体皮肤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结果当归、丁香挥发油对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g1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相当,与对照组相比,其增透倍数为2~17,前者对葛根素的促透皮吸收作用略大于后者。挥发油体积分数越高,渗透系数越大。结论当归、丁香挥发油可作为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丁香 挥发油 丹参酮ⅡA 葛根素 人参皂苷RG1 促透皮吸收作用
下载PDF
可见光及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黎彧 凌伟忠 +6 位作者 叶勇 李梅娣 蓝方存 肖爱玲 郑康伟 黄国朝 黄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1-272,共2页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丁香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 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46%,紫外光法是99.13%。RSD分别是1.15%和0.9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总黄酮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青 杨卫帆 +1 位作者 覃丽金 吴忠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大叶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McGrvgo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大叶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McGrvgo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 LC50值为4.31 mg/mLL;其13.33 mg/mL对皮氏叶螨的48 h和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82%和95.35%,其6.67 mg/mL对皮氏叶螨的72 h校正死亡率为75.58%;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在5.0、4.0、3.0、2.0、1.0 μg/mL的质量浓度下,对皮氏叶螨酯酶、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大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酸性磷酸酯酶则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 香蕉 皮氏叶螨 毒力分析 代谢酶活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公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但春 付铁军 +1 位作者 刘忠荣 周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7-88,共2页
  公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的干燥花蕾.原植物系常绿乔木,主产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南方已大量引种.作为中药,公丁香具有温中降逆和补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   公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的干燥花蕾.原植物系常绿乔木,主产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南方已大量引种.作为中药,公丁香具有温中降逆和补肾助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和肾虚阳痿[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genia caryophyllata FLOWER Essential oil Chemical component GC - M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中防腐剂苯甲酸钠含量 被引量:8
7
作者 戴翔翎 凌娅 潘青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测定丁香药材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溶液(500mL 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分别加入冰醋酸和异丙醇各11.6 mL)(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 目的:测定丁香药材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溶液(500mL 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中分别加入冰醋酸和异丙醇各11.6 mL)(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31nm 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结果:本法对丁香药材中苯甲酸钠检测重现性较好,苯甲酸钠在12.08~96.64μg·mL^(-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5%,相对标准偏差 RSD:1.2%(n=5)。结论:本法对控制中药材中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防腐剂 苯甲酸钠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下载PDF
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田玉红 黄琼 +2 位作者 陈志燕 蒋宏霖 张祥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542-14543,14553,共3页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酯(8.845%~30.584%)、β-石竹烯(1.758%~5.680%)、α-石竹烯(0.257%~1.005%)。[结论]蒸馏时间对丁香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丁香酚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乙酸丁香酚酯的含量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精油 蒸馏时间 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丁香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韩艳 王庆伟 +3 位作者 张琰 刘新友 覃华 杜小燕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目的考察丁香挥发油及丁香酚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丁香酚的含量。以氨苄西林为对照,体外法测定丁香挥发油、丁香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物及丁香酚对8种幽门螺杆菌菌... 目的考察丁香挥发油及丁香酚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丁香酚的含量。以氨苄西林为对照,体外法测定丁香挥发油、丁香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物及丁香酚对8种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氨苄西林对8种幽门螺杆菌菌株的MIC范围为1.25~2.50μg.mL-1,丁香挥发油的MIC范围为5.00~10.00μg.mL-1,丁香酚的MIC范围为2.50~5.00μg.mL-1,丁香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物无抑菌作用。结论丁香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成分是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丁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挥发油 丁香酚 幽门螺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丁香中丁香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益玲 祝彦忠 +1 位作者 陈冠华 齐小菊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公丁香和母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采用 Bio-Focus 3000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无涂层毛细管柱(50 cm×50 μm,有效长度为45.4 cm),检测波长205 nm,压力进样137.8 kPa·s,分离电压15 kV,温度25℃... 目的: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公丁香和母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方法:采用 Bio-Focus 3000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无涂层毛细管柱(50 cm×50 μm,有效长度为45.4 cm),检测波长205 nm,压力进样137.8 kPa·s,分离电压15 kV,温度25℃,运行缓冲液:0.06 mol·L^(-1)碳酸盐缓冲液(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至9.7)。进样前毛细管分别以水(30s)、1 mol·L^(-1)的盐酸(30 s)、水(30 s)、1 mol·L^(-1)氢氧化钠(30 s)、水(60 s)和运行缓冲液(120 s)的程序进行冲洗。结果:该法丁香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3%,RSD 为1.7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消耗少,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丁香 丁香酚
下载PDF
丁香油树脂抑菌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传茂 陈雄 吴小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共1页
丁香油树脂对食品常见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汉逊氏酵母、黑曲霉、青霉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丁香油树脂 抑菌 防腐剂
下载PDF
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焕芸 王玉华 +1 位作者 贾彦胜 杜海燕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S1期534-537,共4页
目的:建立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丁香药材中的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HPLC定量时槲皮素色谱峰峰形好、... 目的:建立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丁香药材中的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HPLC定量时槲皮素色谱峰峰形好、分离度符合要求,槲皮素在0.48g/mL^24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作为丁香药材中槲皮素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槲皮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黄连丁香提取物在模拟胃液酸性条件下对亚硝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蔚文 叶富强 +1 位作者 李茹柳 朱旭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阻断或减少亚硝胺的生成是预防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本实验在试管内模拟胃液酸性环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二乙基亚硝胺生成的实验研究,并观察丁香、黄连提取物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亚硝酸钠与二乙胺反应... 阻断或减少亚硝胺的生成是预防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本实验在试管内模拟胃液酸性环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二乙基亚硝胺生成的实验研究,并观察丁香、黄连提取物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亚硝酸钠与二乙胺反应,合成物与二乙基亚硝胺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所测得的生成物生成率为24.5%。试验结果还表明黄连生物碱可引起生成物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拮抗剂 黄连 丁香 药理学
下载PDF
丁香花蕾精油乳液的制备及其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瑞瑜 吴迪 +3 位作者 蔡成岗 于林凯 沙如意 应嘉雯 《科技通报》 2018年第4期99-103,共5页
本试验制备了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精油乳液对浓度为106和107cells/m L大肠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4.7%和17.4%。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对... 本试验制备了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精油乳液对浓度为106和107cells/m L大肠杆菌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4.7%和17.4%。丁香花蕾精油乳液对霉菌的抑制效果也较显著:通过平板熏蒸法对链格孢的平均抑菌率为20%;通过直接接触法涂布平板150μL和200μL对链格孢的平均抑菌率分别为44.8%和55.1%;通过直接滴加法滴加100μL和200μL对链格孢的平均抑菌率分别为21.6%和44.1%。研究结果为丁香花蕾精油在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花蕾精油乳液 大肠杆菌 链格孢 抑菌率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丁香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利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4-167,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浸提丁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丁香总黄酮的浸提工艺参数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乙醇)的浓度对丁香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丁香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浸提丁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丁香总黄酮的浸提工艺参数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乙醇)的浓度对丁香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丁香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90min,按照此工艺参数条件浸提丁香总黄酮,提取率高达(8.51±0.03)%。验证实验表明:正交实验法优化得到的丁香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丁香总黄酮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总黄酮 正交实验 超声波辅助提取
下载PDF
基于荧光分析法的丁香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晓霞 《衡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3-44,42,共3页
几种不同提取条件下对丁香中丁香酚进行提取,比较提取后丁香酚溶液在发射波长为315 nm,激发波长为280 nm处的荧光强度,发现用无水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效果最好,而且无水甲醇自身的荧光强度很弱,不影响用荧光分析方法对丁香酚定量研究;超声... 几种不同提取条件下对丁香中丁香酚进行提取,比较提取后丁香酚溶液在发射波长为315 nm,激发波长为280 nm处的荧光强度,发现用无水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效果最好,而且无水甲醇自身的荧光强度很弱,不影响用荧光分析方法对丁香酚定量研究;超声波提取方法效果最好,用无水甲醇做溶剂超声5 min即可从丁香药材中将丁香酚全部提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丁香 丁香酚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丁香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传茂 吴周和 《湖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丁香提取液对汉逊氏酵母、青霉、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 (3.12 5~ 12 .5 ) m g/ m L,活性 p H4~ 6 .5 ,在 10 0℃以内对热稳定 .
关键词 丁香 提取液 抑菌作用 中药 青霉 黑曲霉
下载PDF
癣药膏的抗炎抗菌及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静瑜 洪华炜 倪峰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48,共2页
为研究中药癣药膏的主要药效及急性毒性反应 ,我们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平皿挖洞灌药法对其进行抗炎抗菌试验 ,并观察癣药膏用于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癣药膏能明显降低二甲苯造成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 ,对多种真菌呈抑... 为研究中药癣药膏的主要药效及急性毒性反应 ,我们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平皿挖洞灌药法对其进行抗炎抗菌试验 ,并观察癣药膏用于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癣药膏能明显降低二甲苯造成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 ,对多种真菌呈抑制作用 ,且无明显毒性反应 ,为中药治疗手足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癣药膏 丁香 药理学 露蜂房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丁香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莹莹 王志祥 +1 位作者 史益强 丁朝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优选丁香中丁香酚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以丁香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丁香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优选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h,夹带剂体积分数... 目的优选丁香中丁香酚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以丁香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丁香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优选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h,夹带剂体积分数90%乙醇,夹带剂流量0.04mL.min-1,原料粒径100目,在此条件下丁香酚得率可达到17.41%。结论优选的萃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丁香酚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丁香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莎莎 李凡 +3 位作者 李芳 张景霞 毛阿娟 王卫锋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63-868,共6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丁香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结果大量研究表明,丁香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 目的综述近年来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有关丁香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结果大量研究表明,丁香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在药品、食品、香精、香料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结论丁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