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药三桠苦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康国娇 杨树娟 +2 位作者 周海瑜 杨增明 陈凌云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产傣药三桠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从傣药三桠苦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3'-三甲氧基槲皮素(1)、3...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产傣药三桠苦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从傣药三桠苦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3'-三甲氧基槲皮素(1)、3-异戊烯基伞形花内酯(2)、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3)、β-谷甾醇(4)、3,7-二甲氧基山柰酚(5)、吴茱萸春(6);从其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芝麻素(7)、p-O-香叶基香豆酸(8)。结论: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国产三桠苦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芝麻素 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 3-异戊烯基伞形花内酯 吴茱萸春
下载PDF
不同分离条件对三叉苦内生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阿伟 王兰英 +1 位作者 刘诗诗 骆焱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为寻求三叉苦内生真菌的较优分离条件,采用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培养基以及植物组织添加量,研究了其对三叉苦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对根部和茎部消毒16min、叶部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察氏培养基从三叉苦根部和叶部获得的... 为寻求三叉苦内生真菌的较优分离条件,采用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培养基以及植物组织添加量,研究了其对三叉苦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对根部和茎部消毒16min、叶部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察氏培养基从三叉苦根部和叶部获得的内生真菌最多,达10种;马丁氏培养基从茎部获得的内生真菌最多,达8种;当组织添加量为20g/L时,从根部和叶部分离的内生真菌种类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苦 内生真菌 分离方法
下载PDF
三桠苦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彩和 刘丽芬 +1 位作者 郑琳 普兴伟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以三桠苦的叶片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法开发新型烟用香料。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认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3,4,4α,5,6,8α-6H-2... 以三桠苦的叶片为原料,采用常规提取法开发新型烟用香料。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认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3,4,4α,5,6,8α-6H-2,5,5,8α-四甲基-2H-1-苯并吡喃(1.33%),2,6-二甲喹啉(2.49%),9-甲基-S-八氢蒽(0.95%),榄香素(0.55%),斯巴醇(0.67%),丁基化羟基甲苯(38.78%),2,4,6-三异丙基苯乙酮(2.16%),六乙苯(17.9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2%),2,4,6-三特丁基-苯酚(5.53%),植醇(0.71%)。并进行了卷烟加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具有增加烟气甜润感和细腻性、柔和烟气、提升烟气浓度和丰富性、谐调烟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桠苦 同时蒸馏萃取 挥发性成分 GC/MS 烟用香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