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liver X receptor in HEK293 cells by six main diterpene esters in Semen Euphorbiae
1
作者 Si-Yuan Ma Fan-Miao Kong +8 位作者 Xiao-Tong Wei Jun-Li Zhang Hai-Ting Zhu Xin-Ning Zhang Yu-Feng Hu Ming-Rui Jiang Hui-Nan Wang Yi-Cen Xu Ying-Zi Wang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CAS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Background: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main diterpene esters in Euphorbia factor L_(1),L_(2),L_(3),L_(7a),L_(7b)and L_(8)on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liver X receptor(LXR).Methods:The effe... Background: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main diterpene esters in Euphorbia factor L_(1),L_(2),L_(3),L_(7a),L_(7b)and L_(8)on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liver X receptor(LXR).Methods:The effect of the main diterpene ester components in Semen Euphorbiae on the viability of HEK293 cells were studied by MTT assay.The LXR-Luc plasmid vector was transfected into HEK293 cells and treated with Euphorbia factor L_(1),L_(2),L_(3),L_(7a),L_(7b)and L_(8)for 24 h.The effect of the main diterpene ester components of Semen Euphorbiae on LXR-Luc luciferase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by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system,and the expression of LXRα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Euphorbia factor L_(1),L_(2),L_(3),L_(7a),L_(7b)and L_(8)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y(RLU)of LXRα,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XRα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Conclusion:Euphorbia factor L_(1),L_(2),L_(3),L_(7a),L_(7b)and L_(8)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LXR protein level,which may be achieved by inhibiting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LX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en euphorbiae diterpene esters HEK293 LXR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system
下载PDF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正常及癌性腹水模型小鼠泻下逐水效应与毒性研究
2
作者 马思媛 胡宇峰 +6 位作者 魏晓彤 王梦琳 石双慧 姜明瑞 王慧楠 张婧秋 王英姿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45-652,共8页
目的:筛选千金子泻下逐水药效部位,探究其制霜前后泻下逐水效应及结肠、肾脏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等生物效应指标筛选千金子药效部位;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灌胃千金子生品、霜品石... 目的:筛选千金子泻下逐水药效部位,探究其制霜前后泻下逐水效应及结肠、肾脏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等生物效应指标筛选千金子药效部位;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灌胃千金子生品、霜品石油醚部位,结合生物效应指标、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及水通道蛋白表达考察千金子的泻下逐水效应;采用正常小鼠,以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考察千金子制霜前后的毒性差异。结果:千金子制霜前后石油醚部位能够提高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粪便含水量、尿量,降低小鼠腹水量(P<0.05,P<0.01),非石油醚部位无显著作用。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在灌胃石油醚部位后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且能抑制结肠、肾脏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蛋白表达水平。毒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小鼠给药后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肠、肾脏组织损伤,TNF-α、IL-1β分泌增加,肾功能指标呈上升趋势,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制霜后该损伤降低。结论:石油醚部位是千金子制霜前后泻下逐水的药效部位,千金子制霜后毒性显著降低的同时,其泻下逐水功效得以保留,表现为减毒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制霜 泻下逐水 药效部位 减毒存效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千金子制霜工艺及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变化分析
3
作者 魏晓彤 石双慧 +7 位作者 王梦琳 马思媛 胡宇峰 姜明瑞 张婧秋 王慧楠 梁少国 王英姿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5期567-574,共8页
目的:优选得到千金子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明确其工艺参数,并分析制霜前后千金子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千金子霜外观性状和脂肪油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千金子机... 目的:优选得到千金子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明确其工艺参数,并分析制霜前后千金子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千金子霜外观性状和脂肪油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千金子机械压榨制霜工艺的制霜温度、压制时间和制霜压力,以确定千金子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千金子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得到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条件:取千金子种仁碾成泥状(粒度约为40~60目),在50℃、50 MPa的压力下压制1次,压制时间为10 min。千金子生品和霜品脂肪油中共检出14种共有脂肪酸甲酯,制霜前后脂肪油中脂肪酸成分组成基本一致,相对含量略有差别,但变化不大。结论:优选得到的千金子机械压榨制霜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为千金子霜饮片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HPLC测定千金子和千金子霜中两种泻下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英霞 袁敏 +3 位作者 陈永艳 侯立静 邵新 慈倩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3,共4页
目的:对不同地区千金子药材及其炮制品千金子霜中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柱温:40℃,检测波长:280nm... 目的:对不同地区千金子药材及其炮制品千金子霜中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柱温:40℃,检测波长:280nm。结果: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分别在0.200μg~1.200μg、0.206μg~1.65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和r=0.9999。不同产地千金子中所含两种成分的量略有差别,续随二萜酯的质量分数在0.4508%~0.6251%,多数在0.4500%以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质量分数在0.6923%~0.7529%,多数在0.7200%以上。千金子霜中两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1568%~0.2211%(多数在0.2000%以下)和0.2322%~0.2830%(多数在0.3000%以下)。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脂肪油中两种泻下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毒性中药千金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千金子霜 续随二萜酯 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千金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正平 高燕 赵渤年 《食品与药品》 CAS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千金子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研究表明,千金子含有脂肪油、二萜、香豆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致泻、抗肿瘤等。最近,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分离出一些新的化学成... 千金子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研究表明,千金子含有脂肪油、二萜、香豆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致泻、抗肿瘤等。最近,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分离出一些新的化学成分,取得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千金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千金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炮制对甘遂、牛膝、苦杏仁特殊毒性及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聂淑琴 李泽琳 +3 位作者 梁爱华 薛宝云 李桂琴 王孝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炮制前后毒理学研究表明,经炮制可降低甘遂、牛膝、苦杏仁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激活作用,降低甘遂的皮肤刺激作用、二阶段皮肤肿瘤促进作用及峻泻作用。减毒同时可保留药效或增效。
关键词 炮制 毒性 甘遂 牛膝 苦杏仁
下载PDF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大鼠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凤英 王英姿 +5 位作者 李文华 张瑜 骆声秀 张春泥 聂瑞杰 孙振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化学成分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千金子素L_3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成分的浓度。结果... 目的:研究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化学成分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千金子素L_3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差异。方法: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酯类成分的浓度。结果: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和千金子素L_3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依次分别为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19.81±0.24)^(26.89±1.01)、(15.79±1.70)^(24.03±2.60)、(19.37±2.14)^(26.66±1.33),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5.38±1.27)^(21.92±3.74)、(9.67±1.01)^(17.51±2.35)、(14.56±0.93)^(22.31±2.29);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和千金子素L_3在大鼠各肠段的药物表观渗透系数(Papp)依次分别为在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2.36±0.23)^(3.10±0.11)、(1.84±0.30)^(2.51±0.35)、(2.32±0.20)^(2.87±0.24),千金子霜品提取物中(1.74±0.18)^(2.55±0.51)、(0.99±0.22)^(1.58±0.14)、(1.62±0.20)^(2.15±0.14)。千金子生品提取物中上述3成分的Ka、Papp值大于千金子霜品提取物的相应成分的Ka、Papp值。结论: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中主要二萜醇酯类成分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千金子素L_3在整个肠段吸收均较好,制霜可以显著减少千金子素L_1、千金子素L_2、千金子素L_3的吸收,进一步揭示了千金子制霜减毒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千金子霜 提取物 在体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
下载PDF
千金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秀梅 张兆旺 曹艳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81-983,共3页
关键词 千金子 炮制 历史沿革 现代研究
下载PDF
千金子及不同含油量千金子霜急性毒性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付军 宋卫国 李英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考察千金子霜脂肪油含量与其急性毒性的关系,探讨千金子霜合理的含油量限度标准。方法以传统法制得千金子霜含油量为参考,采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千金子、千金子脂肪油、脱脂千金子粉及不同含油量(22.3%、25.0%、28.4%)... 目的通过考察千金子霜脂肪油含量与其急性毒性的关系,探讨千金子霜合理的含油量限度标准。方法以传统法制得千金子霜含油量为参考,采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千金子、千金子脂肪油、脱脂千金子粉及不同含油量(22.3%、25.0%、28.4%)的千金子霜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观察小鼠进行急性毒性症状及体重变化。在无法测得LD50情况下,又对不同含油量的千金子霜小鼠出现俯卧、食少、被毛潮湿等轻度中毒反应的时间和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千金子的毒性部位在于脂肪油,脂肪油累积剂量达96g/kg/d,千金子和千金子霜累积剂量达39.96g/kg/d动物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小鼠口服含油量分别为22.3%、25.0%和28.4%的千金子霜出现俯卧、少动等轻度中毒反应的时间和程度略有差别,随含油量的增加出现轻度不适反应的时间略早,程度略重。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千金子中的毒性部位在于脂肪油,腹泻、弓背、被毛潮湿是主要的急性中毒症状。去油制霜后毒性明显降低。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结合制霜生产实际和传统法制备霜品的含油量范围,建议千金子霜含油量限度标准从18.0%~20.0%可适当放宽为18.0%~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千金子霜 急性毒性 含油量范围
下载PDF
千金子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书勤 薛存宽 +1 位作者 何学斌 刘志高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10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观察千金子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染色法(MTT),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白血病(K_(562))细胞株,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密度、形态,检测吸光度(A),计算抑瘤率。结果:千金子提取物组瘤细胞明显少于溶剂组,尤... 目的:观察千金子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染色法(MTT),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人白血病(K_(562))细胞株,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密度、形态,检测吸光度(A),计算抑瘤率。结果:千金子提取物组瘤细胞明显少于溶剂组,尤其以大剂量组更为突出,边缘见有少许细胞与结晶体,并可见许多细胞残片,与溶剂组比较,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且抑瘤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千金子提取物对肿瘤细胞Hela、K_(562)在体外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提取物 抗肿瘤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德英 张宏伟 +2 位作者 吴瑞环 张振凌 李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比较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含有量,进一步确定千金子去皮壳的意义。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千金子种子、种仁和种皮中重金属元素含有量。其中铜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铅、砷、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汞用冷吸收法(HG... 目的比较千金子种子、种仁及种皮中重金属含有量,进一步确定千金子去皮壳的意义。方法原子吸收法测定千金子种子、种仁和种皮中重金属元素含有量。其中铜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铅、砷、镉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汞用冷吸收法(HGAAS)测定。结果不同批次千金子种皮中铜、镉、铅、砷、汞的量均高于种仁中量。结论千金子净制去壳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重金属 净制去壳 炮制工艺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中二萜酯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超 朱娟娟 +1 位作者 王英姿 孙秀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考察千金子素L8、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3四种化合物在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用HPLC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1,柱温25℃;... 目的:考察千金子素L8、千金子素L1、千金子素L2、千金子素L3四种化合物在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用HPLC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5 nm。结果:4个二萜酯类化合物在石油醚部位中含量最高,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较少,在剩余水部位基本检测不到二萜酯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比较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二萜酯类化合物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不同极性部位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千金子粕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学花 陶阿丽 +2 位作者 戴一 曹殿洁 宋祖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115,129,共4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金子粕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5∶1、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条...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金子粕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35∶1、超声功率550 W、提取时间30 min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1.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粕 总黄酮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千金子醋糊外用对豚鼠体癣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苗明三 崔体圣 +1 位作者 田硕 陈元朋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千金子醋糊外用对豚鼠体癣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须癣毛癣菌接种于豚鼠皮肤创面制作体癣模型,观察千金子醋糊大、小剂量组(0.2 5,0.15 g·m L-1)外用对体癣模型豚鼠体癣症状积分、病灶皮肤逆培养、病灶局部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千金子醋糊外用对豚鼠体癣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须癣毛癣菌接种于豚鼠皮肤创面制作体癣模型,观察千金子醋糊大、小剂量组(0.2 5,0.15 g·m L-1)外用对体癣模型豚鼠体癣症状积分、病灶皮肤逆培养、病灶局部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大、小剂量千金子醋糊外用可显著降低体癣模型豚鼠的体癣症状积分(P<0.0 1,P<0.0 5);明显提高病灶皮肤逆培养转阴率(P<0.0 5);显著改善体癣病灶局部病理变化(P<0.0 1)。结论千金子醋糊外用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醋糊 外用 须癣毛癣菌 体癣模型 豚鼠
下载PDF
千金子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群 江波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千金子制霜新工艺。方法:以秦皮乙素、七叶树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对传统制霜和新法制霜制得的成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新法与传统法制霜的成品在脂肪油、秦皮乙素、七叶树苷的含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 目的:探讨千金子制霜新工艺。方法:以秦皮乙素、七叶树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对传统制霜和新法制霜制得的成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新法与传统法制霜的成品在脂肪油、秦皮乙素、七叶树苷的含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新法(提油返油法)制霜完全可以代替传统方法,不仅提高效率、更易控制成品质量,而且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炮制工艺 提油返油法制霜新工艺
下载PDF
千金子制霜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英霞 侯立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优选千金子最佳制霜工艺。方法:利用新研制的制霜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种仁前处理方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为三个因素,以千金子霜含油量及主要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其制霜工艺。... 目的:优选千金子最佳制霜工艺。方法:利用新研制的制霜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种仁前处理方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为三个因素,以千金子霜含油量及主要泻下成分续随二萜酯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其制霜工艺。结果:千金子最佳制霜工艺为:种仁微炒后粉碎成泥状(粒度为40~60目),于55℃加热30min,出油率控制在51%~53%(g/g),出霜率控制在45%~47%。结论:加热温度对千金子霜含油量及主要泻下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种仁前处理方式和加热时间对千金子霜含油量及主要泻下成分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制霜新工艺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千金子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娟娟 张超 +1 位作者 王英姿 孙秀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381-382,391,共3页
目的:对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千金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 目的:对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千金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千金子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3-O-苯甲酰基-5,15-O-二乙酰基续随子醇,3,7-O-二苯甲酰基-5,15-O-二乙酰基-7-羟基续随子醇,3-O-苯乙酰基-5,15-O-二乙酰基-6(17)-环氧续随子醇,千金二萜醇二乙酸烟酸酯,3-O-苯甲酰基-5,15,17-O-三乙酰基-17-羟基异续随子醇,胡萝卜苷,秦皮乙素,油酸甘油酯,水杨酸,油酸。结论:水杨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石油醚萃取物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千金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英霞 胡乃合 +2 位作者 苏本正 梁焕 杜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6-997,共2页
目的:对不同地区千金子药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冰醋酸(12:88:0.08)为流动相,使用C18柱,检测波长340nm。结果:秦皮乙素在0.05216—0.3651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 目的:对不同地区千金子药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冰醋酸(12:88:0.08)为流动相,使用C18柱,检测波长340nm。结果:秦皮乙素在0.05216—0.3651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8%,各地千金子药材中秦皮乙素含量一般在0.0020%~0.0098%。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控制千金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秦皮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霞 张卫明 孙力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第2期51-53,共3页
测定千金子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L-酪氨酸为底物,采用比色法测定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得到了千金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0.150 mg/mL,0.813 mg/mL,7.... 测定千金子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L-酪氨酸为底物,采用比色法测定千金子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得到了千金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0.150 mg/mL,0.813 mg/mL,7.570 mg/mL,并对乙酸乙酯相进一步分离得到七叶内酯,其IC50值0.103 mg/mL。结果表明千金子中起到酪氨酸酶抑制性的物质为七叶内酯,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相中。为千金子中酪氨酸酶抑制性物质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半数抑制率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及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建设 赵俊峰 +4 位作者 陈瑞廷 张林超 孙继建 潘世杰 杨锦建 《癌症进展》 2017年第6期631-633,649,共4页
目的探讨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肾癌Renca细胞株悬液注射法建立肾癌裸鼠模型,共50只,接种当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成瘤5 d后再予以千金子),每组25只,分别于... 目的探讨千金子对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肾癌Renca细胞株悬液注射法建立肾癌裸鼠模型,共50只,接种当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成瘤5 d后再予以千金子),每组25只,分别于成瘤后第5、10、15、20、25天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水平,Western Blot分析测定癌症组织Livin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测定两组裸鼠肿瘤直径,并记录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第20天开始,治疗组血清中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5天开始,治疗组的癌症组织Livin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0天开始,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抑瘤率逐渐增高。结论千金子可以降低肾癌模型裸鼠癌症组织Livin蛋白及TNF-α表达水平,对裸鼠肿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肾癌模型裸鼠 LIVIN蛋白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