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Management
1
作者 Hong F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5期54-55,共2页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value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 value evaluation model of performance was established.Then,...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value management was applied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a value evaluation model of performance was established.Then,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it evaluated the cost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embers and the functions realized.Finally,it determined the performance value level and came up with the value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Value manage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下载PDF
Empirical research of advantage disciplines of C9 League 被引量:1
2
作者 Shu FANG Haiyun XU +3 位作者 Zenghui YUE Hongpei LI Yan QI Bingxu LEI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年第4期79-96,共18页
Purpose:Based on the case of the top nine elite universities in China(i.e.C9 League),we evaluate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outputs and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articles.Combining with the discipl... Purpose:Based on the case of the top nine elite universities in China(i.e.C9 League),we evaluate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outputs and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articles.Combining with the discipline collaboration analysis,we provide suggestions 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collaboration for C9 League member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First,we carry out a correlation analysis.Then,we obtain the new combin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on seven primary indicators from InCite platform.Afterwards,we assign the weighted values to different indicators in order to get the evaluation scores and the ranking for each C9 League member.Then,we obtain the bibliographic data of the C9 League members for extracting the category classifications from the Web and transforming them into Degree-Granting and Personal Trainning Courses Catalogue(DPTCC).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collaboration frequencies among C9 League members,we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n two-mode collaboration networks.Finally,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Findings:There is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utputs of scientific papers and influence indicators,so 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various indicators to acquire the more scientific evaluation.Meanwhile,league members are different i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level,and have inadequate collaboration with each other,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great potential for further collaborations.Research limitations:Despite the relative high quality SCI papers,preference for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SCI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 features for C9 members probably exert negative influence on evaluation results.Practical implications:We provide a research thought and an operational approach to the disciplines evaluation,which would promote more methods for scientific discipline evaluation and reasonable management for universities.Originality/value: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rticles on the universities evaluation indexes,but rarel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dicators.Therefore,our approach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ipline evaluation University evaluation Scientific assessment evaluation index
下载PDF
因循与超越: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创新——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研究的视角
3
作者 钱晓辉 黄岚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RWU)等四大机构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呈现出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共性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范式局限... 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ARWU)等四大机构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呈现出以知识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共性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范式局限。以世界性评价为参照,能更好地把握我国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索更科学的学科建设评价路径,即加强学科内涵发展,以创新驱动学科融合发展,构建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加强学科评价理论研究,推动全过程学科评价实践,构建中国在世界学科评价中的话语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评价 全过程评价 学科内涵发展
下载PDF
焦点循环管理法用于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效果分析
4
作者 郭远新 蒲诗云 +3 位作者 周红静 冯滔 范玉婷 周后凤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4期21-25,共5页
目的 优化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方法 利用焦点循环管理(FOCUS-PDCA)法改进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质量,以FOCUS程序确定药学学科能力建设不足的原因,以PDCA循环落实体系的构建与过程优化。比较改进前(2017年至2019年... 目的 优化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方法 利用焦点循环管理(FOCUS-PDCA)法改进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质量,以FOCUS程序确定药学学科能力建设不足的原因,以PDCA循环落实体系的构建与过程优化。比较改进前(2017年至2019年)和改进后(2020年至2021年)的药学科研绩效水平。结果 与改进前比较,医院改进后的年均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课题立项、获得资助经费总额、学术论文发表及成果(奖项)荣誉数分别增加32.50项、18.17项、31.65万元、2.67篇、1项;药学人员综合能力自评分由(35.00±2.65)分升至(46.67±1.49)分(P <0.05)。结论 FOCUS-PDCA法用于医院药学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质量改进,可从运行机制上促使学科建设工作更科学、合理,从实施过程中客观评估学科建设工作的现状和不足,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医院药学学科与药学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循环管理法 医院药学 学科建设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下载PDF
江西省主要大学学科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
5
作者 张发亮 周亚阳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大学是由若干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学科构成,其内部学科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大学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准确评估江西省主要大学的学科发展与结构分布状况,为学科结构优化和大学整体发展提供依据,尝试利用科学计量等方法,定量测度大学内部学... 大学是由若干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学科构成,其内部学科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大学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准确评估江西省主要大学的学科发展与结构分布状况,为学科结构优化和大学整体发展提供依据,尝试利用科学计量等方法,定量测度大学内部学科结构。首先,以江西省具有独立博士点授予权的9所大学为例,基于中外文核心期刊数据,从学科规模、影响力和成长性等维度对内部各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其次,基于学科发展等级、学科属性战略坐标等分布情况对大学的学科结构进行评估。最后,总结江西省主要大学的学科结构现状与特点,提出相关优化思路和建议,以推动江西省高等教育与“双一流”工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大学 学科评价 学科结构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论文的高校二级学院学科贡献评价与分析
6
作者 云玉芹 王欣妮 孙小梅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评价分析高校二级学院对学校的学科贡献情况,助力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文章以2013—2022年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量化指标客观评价和分析该学院发表的Web of Science (WoS)论文对学校的学... 评价分析高校二级学院对学校的学科贡献情况,助力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文章以2013—2022年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量化指标客观评价和分析该学院发表的Web of Science (WoS)论文对学校的学科贡献情况。数据分析发现,该学院发表的WoS论文对学校的学科贡献整体表现一般,主力作者贡献不突出,高被引论文数量偏低,论文整体质量不高。学院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国际合作,鼓励科研,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促进学院的整体实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学院对学校的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学科贡献 评价 分析
下载PDF
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邵燕霞 于会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学科评价作为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评价的一个特殊范畴,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符合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特征。运用组合评价理论对学科进行多维多元评价是学科评价发展的趋势。本文以教育部印发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哲... 学科评价作为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评价的一个特殊范畴,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判问题,符合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特征。运用组合评价理论对学科进行多维多元评价是学科评价发展的趋势。本文以教育部印发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征指标构建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价法以及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将评价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定性指标数据进行量化、标准化,并通过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基于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结合模糊思想及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全流程组合评价方法。本研究为组合评价理论体系在具体学科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充实了学科评价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 组合评价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省域视角下中国优势学科识别与分析——基于分级评价方法
8
作者 赵展一 钟永恒 +2 位作者 刘佳 孙源 李贞贞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优势学科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视角可以是国家、省份、机构、学科等。目前评价学科水平主要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为依据,但ESI学科分类并不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的学科发展情况,且ESI及其他一些引文分析法存在时滞性和缺乏省际横向比较... 优势学科是一个相对概念,比较视角可以是国家、省份、机构、学科等。目前评价学科水平主要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为依据,但ESI学科分类并不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的学科发展情况,且ESI及其他一些引文分析法存在时滞性和缺乏省际横向比较的弊端。因此,从省域视角探索建立优势学科识别与分析方法体系,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促进各省份完善学科布局提供参考。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为数据源,以SCI期刊分类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进行映射得到的77个学科作为依据,建立学科相对优势指数和发展潜力优势指数,并综合考虑省份学科规模和质量水平,利用分级评价的方式识别中国31个省份各自的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结果显示,中国31个省份的优势学科合计125个、潜力学科合计129个。这与各省份学科发展现状基本吻合,证明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据此,各省份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有优势,同时对亟需资助的潜力学科、弱势学科给予倾斜,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潜力学科 分级评价 相对优势指数 发展潜力优势指数 中国省域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的院校竞赛评估模型
9
作者 邢存远 张洁 金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赛事的举办和参与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大学生学科竞赛能够反映参赛院校的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而基于竞赛数据对院校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院校对竞赛的重视和参与...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赛事的举办和参与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大学生学科竞赛能够反映参赛院校的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而基于竞赛数据对院校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院校对竞赛的重视和参与度。在之前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学校的竞赛水平评估大多局限在奖项得分的堆叠上。这种基于“唯奖项”论的模型因为忽略了院校自身发展水平等因素而存在片面性。在这项工作中,参赛院校的竞赛水平可以用参赛积极性、参赛优异度和获奖稳定性3个指标刻画并构建评估模型;通过最大化院校间得分差异确定指标的最优权重,从而获取院校的参赛得分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院校在竞赛的不同赛道上的不同表现可以作为更加细化的特征。通过t-SNE降维、可视化与聚类分析,参赛高校被划分成4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文中分别提供了提高比赛表现的针对性建议。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举办至今的数据被用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学科竞赛 高等院校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从“外塑”到“内生”:我国学科评价的反思与重构
10
作者 杨旭婷 王战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5,共8页
既有的学科评价多遵循“外塑”式的评价逻辑,形成了外部主体主导与评价话语权的垄断、“局外人”立场与评价内容的偏颇、外部服务导向与评价结果的异化等现象,学科评价偏离于学科发展。立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学科评价应从学科之... 既有的学科评价多遵循“外塑”式的评价逻辑,形成了外部主体主导与评价话语权的垄断、“局外人”立场与评价内容的偏颇、外部服务导向与评价结果的异化等现象,学科评价偏离于学科发展。立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学科评价应从学科之外走向学科之内,朝着“内生”式学科评价转变,回归学科建设场域,以反映学科建设真实状态为评价起点,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交流协作,共同建构评价体系、开展评价活动,为学科建设持续改进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支持。推进学科评价从“外塑”走向“内生”,需要从简单评价思维转向复杂评价思维,增强高校学科建设主体在评价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推进学科评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价 学科建设 “外塑”式评价 “内生”式评价
下载PDF
区域性临床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11
作者 陈萌萱 熊雪晨 +2 位作者 吴萍 李鸿钰 罗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1,共5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区域的临床医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效提供参考工具。方法基于相关政策以及文献研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赋予相应权重,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深圳市某区10个临床学科进行实... 目的构建适用于区域的临床医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效提供参考工具。方法基于相关政策以及文献研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赋予相应权重,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深圳市某区10个临床学科进行实测分析,应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学科总分以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验证评估结果有效性。结果形成一套包括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以及54项三级指标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量化了各级指标权重。结论所构建的区域性临床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积极性、权威性与协调性较高;实证评估结果有一定区分度,且与专家评分排序结果高度相关,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学科制度中知识规范与社会建制的耦合
12
作者 王俊鹤 李欣欣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6,I0004,I0005,共10页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前提。在中国学科建设的话语环境下,学科制度可视为内在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和外在法定化的建制体系。从知识规范层面来看,学科制度是知识生产演化的建构产物;从学科制度的社会建制层面来看,学科制度很大程度上...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前提。在中国学科建设的话语环境下,学科制度可视为内在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和外在法定化的建制体系。从知识规范层面来看,学科制度是知识生产演化的建构产物;从学科制度的社会建制层面来看,学科制度很大程度上产生于政策场域内的理性选择,这与制度发生学理论中“制度产生于自发演化及理性创设的双重路径”相耦合。在学科制度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顺两个层面的关系,既要强调知识与理论层面的智识建设,也要注重实践与政策层面的组织建制,在学术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中寻求一种平衡,以实现制度认同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制度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学科知识体系
下载PDF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3
作者 王利萍 邢大风 +3 位作者 于晓猛 高颖华 李雪 连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6期57-60,90,共5页
目的构建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最终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第二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 目的构建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最终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第二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4,两轮函询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75和0.306(P<0.05)。学科管理、人才梯队、学科辐射能力和影响力、学科专业技术、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科技优势及教学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权重依次为0.140、0.174、0.126、0.227、0.172、0.161。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评价医疗机构的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重点学科 评价体系 天津市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局限与洞见
14
作者 黄绍婧 覃莉 杨曦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9,I0005,共13页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作为一种第三方评价,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应用的局限有待严格审视。当前软科排名存在失真的“长尾分布”、对人文社科评价的系统性偏差、人才培养维度指标的有效性和顶尖期刊选择的偏误等局限,...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作为一种第三方评价,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应用的局限有待严格审视。当前软科排名存在失真的“长尾分布”、对人文社科评价的系统性偏差、人才培养维度指标的有效性和顶尖期刊选择的偏误等局限,但仍能为地方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些许洞见,可以监测学科发展的“黑马”,呈现地方高校的优势学科领域,突出关键性指标“0的突破”的目标价值等,对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发展监测、学科标杆选择、学科发展策略的制定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大学排名 学科建设 教育质量
下载PDF
跨学科学习评价框架分析:国外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周玮 蔡旻君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跨学科评价框架主要以跨学科知识的可迁移性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变化为出发点,当前已基本形成了评价跨学科学习综合能力和评价跨学科学习学科素养两种类型的跨学科评价框架。国外跨学科学习评价的框架主要有将... 跨学科评价框架主要以跨学科知识的可迁移性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科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变化为出发点,当前已基本形成了评价跨学科学习综合能力和评价跨学科学习学科素养两种类型的跨学科评价框架。国外跨学科学习评价的框架主要有将学习任务情景化、将学习过程可视化、将评价方法技术化、将评价结果证据化等特点,这些对我国进一步构建跨学科学习评价框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跨学科学习评价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跨学科实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评价 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 学科素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
16
作者 段莹茹 汪巧红 常大伟(整理)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1,125,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探索和新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总结几十年中国档案学科发展成效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档案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探索和新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总结几十年中国档案学科发展成效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档案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档案学人应该发挥主体意识,以历史为观照、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巩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增强中国特色档案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档案学 学科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学术评价 主体意识 本土化 代表作
下载PDF
以ESI视角探析高校学科发展路径——以常州大学为例
17
作者 夏敏 孙荪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期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评价学校建设成效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纳ESI学科评价体系。文章以常州大学为例深入解析ESI评价指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ESI学科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及学科建设宏观举措,为我国高校对标世...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期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评价学校建设成效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纳ESI学科评价体系。文章以常州大学为例深入解析ESI评价指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ESI学科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及学科建设宏观举措,为我国高校对标世界一流、探索研究学科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评价指标 学科建设 InCites数据库
下载PDF
表现性评价量规在落实初中学科德育中的应用
18
作者 赵楠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取课前观察与课内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以表现性评价量规为学习支架,以观察蜗牛为活动载体,首先透过学生自主实施的观察活动及撰写的观察日志,摸清学生的先前知识、思维基础和现有探究能力,了解学生对评价量规的把握情况;接着,对学生的... 采取课前观察与课内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以表现性评价量规为学习支架,以观察蜗牛为活动载体,首先透过学生自主实施的观察活动及撰写的观察日志,摸清学生的先前知识、思维基础和现有探究能力,了解学生对评价量规的把握情况;接着,对学生的观察日志分类汇总,形成教学素材,通过结构化的课堂研讨,助力学生在发展科学理解的过程中,形成对评价量规的具象理解,进而落实科学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量规 学科德育 科学观察 科学思维
下载PDF
依托地区发展和校本特色医学用途英语课程建设探索
19
作者 李丹云 刘佳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在教育部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实施步伐的背景下,特别强调“四新”建设,其中“新医科”中“医文”模块尤其关注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大融通,这对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高校英语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亦充满挑战。同时,基于特定的省... 在教育部提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快实施步伐的背景下,特别强调“四新”建设,其中“新医科”中“医文”模块尤其关注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大融通,这对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高校英语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亦充满挑战。同时,基于特定的省情、校情,以及公共英语教师自身面临的职业发展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教师融合、方法融合、环境融合、医文融合”的改革新路径,以期为医学英语教育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用途英语 教师融合 方法融合 评价融合 学科融合
下载PDF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
20
作者 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更加充分发挥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进而全面助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于该框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充分遵循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策要求,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顽疾,并以把握思想方向与中国范式、关注过程建设与发展潜力、重视内涵发展与实质创新、适用多元标准与专业方法为运作锚点,确保评价活动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其实践重点包括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机制及其成效、评估教师梯队合理性与人才引育机制、完善以代表作评价为核心的科研评议机制、实施“案例式”社会影响评价、生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成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