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8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ilemma regarding preliminary proof of causality and methods used by victims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health litigation
1
作者 Shufen Sun Youhai Su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Environmental health incident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in China,however,litigat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victims due to their heavy burden of proof.In order ... Environmental health incident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in China,however,litigation has not been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victims due to their heavy burden of proof.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burden of proof for victims,the environmental judicature in China introduced the rule of inversion of burden of proof;this means that the victim only assumes the preliminary burden of proof,but in practice it has not been sufficient.Victims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litigation still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proving causality.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judicial big data,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ree dilemmas faced by victims.First,the preliminary burden of proof of causality has a high standard.Second,the victim's ability to produce evidence is low.Third,the cas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ution behaviors and health damage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When examining the possible legal instruments,there are three aspects to the causes of these dilemmas:theory,judicial practice,and society.The theoretical aspect manifests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ule of inversion of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presumption of causality;the practical aspect manifests as the lack of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personal injury;and the social aspect manifests as the victim's lack of economic,scientific,technological,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as well as the absence of assistance from government sector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Combining Chinese law with judicial practice,this paper proposes a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of victims needing to prove causality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litigation.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version of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presumption of causality,China should adhere to the rule of inversion of burden of proof,establish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personal injuri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use methods such as epidemiological causality,indirect counterevidence,and prima facie bewies.Furthermore,the full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must be brought into play.This will not only help victims demonstrate causality,it can also help victims achieve equitable reli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health litigation proof of causality Inversion of burden of proof
下载PDF
Rethinking the Method and Function of Proportionality Test in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2
作者 范继增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6年第1期47-86,共40页
Strasbourg’s application of proportionality test has some unique features.Due to the Court inherent subsidiary role,it hardly transplants the formulas and criteria adopted by the German Constitutional Court or Court ... Strasbourg’s application of proportionality test has some unique features.Due to the Court inherent subsidiary role,it hardly transplants the formulas and criteria adopted by the German Constitutional Court or Court of Justice European Union(CJEU) in the complete sense.Consequently,the Strasbourg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rtionality has been depicted as a "mysterious house" for the reason that it lacks of certainty.Therefore,some scholars often worr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rtionality test will threaten the predictability and the Strasbourg rule of law.Generally,the proportionality test has two internal functions for the Strasbourg judges:(1) strike fair balance between/among the competing interests;(2) testing on the reasonable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between the measures employed and aim pursued.In the first category,the primary task of the Court is to protect the scope of "essence" of the Convention rights from the interference of collective goods relying on the interest-based rights theory.Beyond this scope,the Court would have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explici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vention rights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collective goods claimed by the state authorities.In some sensitive judgments,the Strasbourg Court tends to impose the onerous responsibility of "burden of proof" to the State authorities,or strategically defers to the domestic decisions unless they will be found "manifestly unreasonable".Secondly,the Court must take a scrutiny towards the appropriateness between the means employed and ends pursued,and then it has to decide whether a less intrusive alternative existed or will possibly be found or not.Sometimes,the Court might impose state authorities an obligation looking for a new alternation.However,due to subsidiar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rasbourg Court,the task of the assessments sometimes is complicated and time-consuming,so the Court are not capable of evaluations in all occasions.Finally,the Court could strike down the "chilling consequence" caused by some few of the legitimate measures which may highly potentially threaten the individual rights in the National legal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subsidiary role margin of appreciation balance between competing interest "means-ends" test chilling effects burden of proof
下载PDF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
3
作者 石晓波 卢炳权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及其证明标准如何设定,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仍有很大争议。在证明责任分配问题上,解决路径在于参照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的规定,由被告承担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 当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责任如何分配及其证明标准如何设定,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仍有很大争议。在证明责任分配问题上,解决路径在于参照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的规定,由被告承担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客观证明责任。与此同时,原告需提供能够证明关联性事实的初步证据。这一规则应当理解为因果关系的法律推定。将因果关系法律推定规则引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具有合理性基础,如纠正人们对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要件“证明责任倒置”的错误认识、防止原告滥用诉权、平衡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负担。在证明标准问题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标准应因事后救济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划分而有所区别,且受关联性事实认定标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因果关系 初步证据 证明责任分配 法律推定 证明标准
下载PDF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接触加相同”举证规则之反思
4
作者 杨雅妮 郝慧耀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接触加相同”举证规则是基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而对原、被告举证证明义务的一种新探索,目的在于减轻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举证负担。当前,该规则虽已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2条所明确规定,但在适用过程中仍面临本质定位不清... “接触加相同”举证规则是基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而对原、被告举证证明义务的一种新探索,目的在于减轻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举证负担。当前,该规则虽已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2条所明确规定,但在适用过程中仍面临本质定位不清、判断标准不明、内部逻辑混乱及过分加重涉嫌侵权人举证负担等问题。为此,要正确适用“接触加相同”举证规则,应厘清其本质定位、明确其判断标准、理顺其内部关系,科学利用司法技术对“接触加相同”举证规则进行修正,以实现对原、被告双方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平等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侵权 “接触加相同” 举证责任 法律推定
下载PDF
社会法特别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探究
5
作者 周湖勇 蔡潇琳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在社会法特别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影响案件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关系到社会成员权益的维护及社会法立法目的的实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法诉讼特别程序,在社会法纠纷解决时主要适用传统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这与社会权... 在社会法特别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影响案件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关系到社会成员权益的维护及社会法立法目的的实现。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法诉讼特别程序,在社会法纠纷解决时主要适用传统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这与社会权救济存在冲突,影响救济效果。基于社会法纠纷的性质,社会法特别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应以倾斜保护弱势群体、公正与效率并重为价值原则,通过一般规则、举证责任专属与自由裁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设计,以妥善解决社会法纠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 社会法特别诉讼 社会法纠纷 社会权
下载PDF
医疗损害责任过错要件证明之困境及其破解
6
作者 刘小砚 龚瑶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司法实务中,大量医疗损害责任之过错要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存在混乱、医疗“违法违规”认定泛化和机械适用《民法典》第1222条第2款及第3款来推定过错,致对医疗损害责任过错要件的证明面临困境;进一步探究其因,是人类的技术与认知局限无法... 司法实务中,大量医疗损害责任之过错要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存在混乱、医疗“违法违规”认定泛化和机械适用《民法典》第1222条第2款及第3款来推定过错,致对医疗损害责任过错要件的证明面临困境;进一步探究其因,是人类的技术与认知局限无法查明诊疗过错的事实、主观心理状态与客观证据的关联性弱,以及过错事实证明标准不统一而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故需在厘清与细化《民法典》第1222条过错推定规则的基础上,建立重大医疗瑕疵规则、强化医疗机构事案解明义务、合理适用证明妨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侵权 过错要件 证明责任 证明妨碍
下载PDF
Should Patients Carry the Burden of Proof When Medical Disputes Arise?
7
《Beijing Review》 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
Rigorous debates have followed the formulation of a new law that changes the way Chinese courts handle medical disputes.The draft Tort Liability Law,which is being deliberat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NPC),C... Rigorous debates have followed the formulation of a new law that changes the way Chinese courts handle medical disputes.The draft Tort Liability Law,which is being deliberated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NPC),China’s top legislature,deals with when a person/organization can be su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uld Patients Carry the burden of proof When Medical Disputes Arise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医疗侵权纠纷中的责任承担与举证分配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洧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涉及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民事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与举证分配已成为愈发重要的法学课题。不同国家对于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分配机制是不同的。在我国,人工智能医疗侵权责任具有医疗损害责任与产品责任两种属性。根据实体法上的法律要件... 涉及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的民事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与举证分配已成为愈发重要的法学课题。不同国家对于人工智能侵权责任的分配机制是不同的。在我国,人工智能医疗侵权责任具有医疗损害责任与产品责任两种属性。根据实体法上的法律要件分类进行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民事案件的一般规则。鉴于人工智能医疗存在技术上的特殊性与证据偏在的情形,有必要对其适用危险领域理论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法院需要在人工智能医疗纠纷中根据具体情形进行举证责任的倒置与举证责任的减轻;同时,法院也可依当事人申请进行证据调查活动,通过文书提出命令等手段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证据收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纠纷 产品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 举证责任 危险领域理论
下载PDF
多份合同场域下合同变更的适用机理——《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4条第3款评注
9
作者 李亚超 李建伟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30-141,178,共13页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4条第3款细化了多份合同场域下的合同变更规则,并赋予法官依职权查明合同是否发生变更的权力。但面对实践中复杂多样的合同变更纠纷,在多份合同均合法有效且存在内在关联时,此举无疑会加剧法官轻易推定合同发生整... 《合同编通则解释》第14条第3款细化了多份合同场域下的合同变更规则,并赋予法官依职权查明合同是否发生变更的权力。但面对实践中复杂多样的合同变更纠纷,在多份合同均合法有效且存在内在关联时,此举无疑会加剧法官轻易推定合同发生整体性变更的“惯性”做法。应当认为,本条规定所指向的合同变更应恪守阐释性合同解释及合同的独立性,而不应滥行体系解释、合同漏洞填补等作业,同时多份合同中合同变更应主要是法律拟制,而不应不当适用合同变更推定规则。合同变更与否本质上系属意思表示解释的范畴,在无法探明当事人是否就合同变更的内容达成一致时,应推定合同未发生变更,这不仅契合合同禁止推定变更的规范意蕴,也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变更 阐释性合同解释 推定规则 举证责任
下载PDF
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反垄断规制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雪飞 田翔宇 《竞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平台大数据杀熟会对市场其他经营者产生排挤效应、剥削效应、抑制创新,有可能落入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差别待遇行为。然而,大数据“杀熟”面临着“犯众怒而无规制”的状况,尤其表现在差别待遇的违法性构成要件认定困难、监管机构难以突破... 平台大数据杀熟会对市场其他经营者产生排挤效应、剥削效应、抑制创新,有可能落入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差别待遇行为。然而,大数据“杀熟”面临着“犯众怒而无规制”的状况,尤其表现在差别待遇的违法性构成要件认定困难、监管机构难以突破算法“黑箱”进行规制,以及消费者基于信息劣势难以有效举证等问题,亟待厘清。基于此,当前应首先明确适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要件;其次,构建吹哨人与守门人制度,并利用高科技手段推动反垄断穿透式监管;最后,立足消费者利益视角,建立以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倒置、专门申诉渠道为核心的行为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杀熟 反垄断 差别待遇 举证责任
下载PDF
行政协议反向诉讼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黄鹏 孙韡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行政协议被201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首次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实践中,行政主体虽能运用单方变更、解除协议、非诉强制执行、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但是在追求诉权平等、区分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等问题上仍具有构建反向... 行政协议被201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首次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实践中,行政主体虽能运用单方变更、解除协议、非诉强制执行、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但是在追求诉权平等、区分行政协议与行政行为等问题上仍具有构建反向诉讼制度的必要性。该制度的构建从立法目的和域外实践来看,无论是在诉讼程序的启动上还是在举证责任的完善上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反向诉讼 诉权平等 举证责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阶梯式精确性理念
12
作者 刘晓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1,共25页
我国法院普遍秉持高度精确性的损害赔偿理念,很少认可推断方法,导致原告很难证明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的确切数额,只能大量适用法定赔偿,赔偿数额的精确性较低。比较法上降低原告证明难度的方法有二:一是降低原告的证明标准,二是在原告与... 我国法院普遍秉持高度精确性的损害赔偿理念,很少认可推断方法,导致原告很难证明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的确切数额,只能大量适用法定赔偿,赔偿数额的精确性较低。比较法上降低原告证明难度的方法有二:一是降低原告的证明标准,二是在原告与被告之间分配证明责任,蕴含了阶梯式精确性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原告只需通过推断等方法初步证明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的合理数额,就可完成证明责任,随后由被告进一步举证提升赔偿数额的精确性。阶梯式精确性理念可以大幅提升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的适用比例,以较低的成本提升赔偿数额的精确性,优于现有做法,值得我国法院采纳。以电商平台案件为例,应用该理念的关键是提出推断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的阶梯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阶梯式精确性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推断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之实践、机理与中国模式
13
作者 王从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证明责任的本质功能在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为法官裁判提供制度装置,重要功能在于促使控辩双方积极举证以推进诉讼程序。我国正当防卫条款之所以久唤不醒,正当防卫认定之所以举步维艰,除正当防卫实体要件的厘定外,关键在于正当防卫证明... 证明责任的本质功能在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为法官裁判提供制度装置,重要功能在于促使控辩双方积极举证以推进诉讼程序。我国正当防卫条款之所以久唤不醒,正当防卫认定之所以举步维艰,除正当防卫实体要件的厘定外,关键在于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之厘清。然而,司法实务中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承担存在着随意和混乱的顽疾。分析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正当防卫证明责任承担的历史流变及影响因素,可为厘清我国正当防卫之证明责任承担提供借镜。不过,正当防卫证明责任作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汇场域,需立基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诉讼模式及控辩力量,确立被告人就正当防卫承担修正的提供证据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证明责任 犯罪构成 诉讼模式 修正的提供证据责任
下载PDF
论证明责任分配对企业合规的激励功能
14
作者 张超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证明责任理论不仅决定着企业合规免责的正当性证成,同时也激励着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合规建设。审判程序中企业合规免责分为两种模式,在主观过错免除模式中,基于企业独立意志理论与司法实践存在的主观过错推定,应由控方就入罪事实承担行为... 证明责任理论不仅决定着企业合规免责的正当性证成,同时也激励着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合规建设。审判程序中企业合规免责分为两种模式,在主观过错免除模式中,基于企业独立意志理论与司法实践存在的主观过错推定,应由控方就入罪事实承担行为责任及相应的结果责任,由被诉企业就其内部合规事实承担行为责任及相应的结果责任;在法定管理义务履行模式中,基于该模式的特殊适用范围,应由控方就入罪事实承担行为责任和相应的结果责任,被诉企业并不承担证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规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标准
下载PDF
民间借贷纠纷要件事实证明责任论
15
作者 王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民间借贷规定》第16、17条规定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民诉法解释》第90条的规定相左,混淆了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抗辩与否认、本证与反证,证明责任分配不当。应在要件事实证明责任论框架下,厘清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 《民间借贷规定》第16、17条规定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民诉法解释》第90条的规定相左,混淆了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抗辩与否认、本证与反证,证明责任分配不当。应在要件事实证明责任论框架下,厘清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和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的民间借贷诉讼中存在的事实认定问题,明确原告对借贷关系的证明责任,以发挥民法作为行为规范的指导作用,提高原告保留证据的自我责任意识。另外,借贷关系的事实认定往往需要借助鉴定,而仅依据证明责任分配并不能明晰债权凭证申请鉴定的责任,应结合证明标准和法官心证程度,根据主观证明责任的转移来确定由谁申请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要件事实 证明责任 鉴定责任
下载PDF
夫妻共同债务的类型界分及其承担规则
16
作者 朱红建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及债务清偿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几经演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家庭婚姻编第一千零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关情形,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更为多元化,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夫妻债务的情形纷...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及债务清偿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几经演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家庭婚姻编第一千零六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关情形,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更为多元化,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夫妻债务的情形纷繁复杂,因此该问题的司法认定在司法实务中存在较多争议。通过类型化研究方法对夫妻共同债务类型化区分,分为“共债共签”型、“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型、“共同生活”型、“共同生产经营”型这四种共同债务类型。建立廓清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建立分配债权人和非举债方配偶一方之间的举证规则,明确夫妻双方在清偿夫妻共同债务时各自承担的责任比例,努力在债务人、非举债配偶和债权人之间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共同债务 类型界分 举证责任 承担规则
下载PDF
面向不确定性: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规则反思与重构
17
作者 罗贵月 《时代法学》 2024年第3期85-95,共11页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贯彻了风险预防原则。分析典型案例发现,侵权要件式证明责任规则预设并不能够适配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生逻辑有一系列不确定性,其事实认定模式是风险控制型而非传统回溯型...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贯彻了风险预防原则。分析典型案例发现,侵权要件式证明责任规则预设并不能够适配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生逻辑有一系列不确定性,其事实认定模式是风险控制型而非传统回溯型。这导致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明需要面对和处理特有的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具体包括重大风险的定义、重大风险的发生、重大风险的承担均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和消减不确定性,未来从概念、方法和规则方面入手,采取从严限缩解释重大风险的定义、培根式概率评估重大风险的发生、经验规则认定重大风险的承担等方式重构证明责任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证明责任 风险预防
下载PDF
专利侵权合法来源抗辩实证研究——基于63件实务案例的考察
18
作者 罗宗奎 张袁然 李明达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4年第7期74-80,共7页
专利侵权诉讼中,合法来源抗辩常常作为销售者免除侵权赔偿责任的重要法定理由,但该抗辩在司法实践中并不经常得到法院的支持。本文通过对63件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法院在该类案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证据认定标准不一、举证... 专利侵权诉讼中,合法来源抗辩常常作为销售者免除侵权赔偿责任的重要法定理由,但该抗辩在司法实践中并不经常得到法院的支持。本文通过对63件相关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法院在该类案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证据认定标准不一、举证责任分配不明确的问题,针对合法来源抗辩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方便予以完善,包括对不同主体分配不同证明责任,对其证据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以及追加第三人过程中需保障司法效率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衡等,以期为今后的法律实务工作提供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侵权 合法来源抗辩 举证责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完善路径
19
作者 徐任远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新时代的环境保护,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更应从司法层面入手,从制度和政策的构建中做到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证明责任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对于主要查明案件事实和保护环境公... 新时代的环境保护,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更应从司法层面入手,从制度和政策的构建中做到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证明责任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对于主要查明案件事实和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有重要影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不便重构,而应在现有框架下进行解构与补充。应从收集证据的强制力、科学地分配举证责任以及设置生态保护案件中行政机关履职及举证标准3个方面入手,最终达到保护环境公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法规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举证责任
下载PDF
论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类型及适用研究
20
作者 左倩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4-74,共11页
严格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是在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下发展出的不同形式,在理念和适用规则方面并无本质不同。在传统大陆法系理论背景下,过错推定责任是责任主义与证明责任再分配的结合,能够兼顾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满足政策和社会需求... 严格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是在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下发展出的不同形式,在理念和适用规则方面并无本质不同。在传统大陆法系理论背景下,过错推定责任是责任主义与证明责任再分配的结合,能够兼顾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满足政策和社会需求。从这一视角出发,宜将《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第17条理解为对过错推定责任的规定,即控方无须对实施性侵者是否明知女方年龄承担举证责任。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未满12周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女,行为人不得以确实不知女方年龄作为辩护事由,可以就客观方面和其他主观因素提出辩护事由;第3款规定的“已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女,行为人可以就女方年龄事项提出“确实不知”的辩护事由,并承担提出和说服责任。在《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犯罪中,对被害未成年女性负有特殊职责的人员不得以年龄认识错误做为辩护事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 性侵害幼女 明知 举证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