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Kind of GeoInformatics Built on Living Structure and on the Third View of Space 被引量:1
1
作者 Bin JIANG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22年第3期19-32,共14页
The third view of space states that space is neither lifeless nor neutral,but a liv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more living or less living.The living structure is defined as a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r ... The third view of space states that space is neither lifeless nor neutral,but a living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more living or less living.The living structure is defined as a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r simply characterized by the recurring notion(or the inherent hierarchy) of far more small substructures than large ones.The more substructures the more living,and the higher hierarchy of the substructures the more living.This paper seeks to lay out a new kind of GeoInformatics on the notion of living structure and on the third view of space.The new GeoInformatics aims not only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orms and processes of everyday space but also-maybe more importantly-to make the space or the Earth’s surface living or more living.We introduce two fundamental laws of living structure:Tobler’s law on spatial dependence or homogeneity and scaling law on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or heterogeneity.We further argue that these two laws favor statistics over exactitude,because the statistics tend to make a structure more living than the exactitude.We present the concept of living structure through some working examples and make it clear how a living structure differs from a non-living or less-living structure.In order to make a structure or space living or more living,we introduce two design principles-differentiation and adaptation-using two paintings and two city plans as working examples.The new GeoInformatics is a science of living structure,dealing with a wide range of scales of the everyday space,from the smallest scale of ornaments on walls to the scale of the entire Earth’s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ing law Tobler’s law differentiation adaptation everyday space third view of space
下载PDF
空间共享理念下日常与纪念的调和——以“象山书院”更新设计为例
2
作者 孙昊德 李浩宇 李欣蔚 《世界建筑》 2024年第7期108-113,共6页
空间共享理念旨在服务不同使用者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和谐、高效的共存,以激发更大的社会价值。设计实践中,日常性和纪念性需求往往同时存在,需要平衡使用模式的并置和复杂性,避免纪念性塑造导致的空间空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对“象山... 空间共享理念旨在服务不同使用者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和谐、高效的共存,以激发更大的社会价值。设计实践中,日常性和纪念性需求往往同时存在,需要平衡使用模式的并置和复杂性,避免纪念性塑造导致的空间空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对“象山书院”设计的再思考,探讨通过调和日常和纪念,以校园更新服务红色文化教育,延展师生居民的日常使用,实现空间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共享 校园更新设计 日常性 纪念性 象山书院
下载PDF
咖啡馆介入下的城市更新——以北京市老城区为例
3
作者 林雄斌 孙媛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在我国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绅士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空间格局在不断变化,出现了大量的休闲空间与消费空间。作为绅士化的产物,这些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变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北京老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平均最近邻、... 在我国城市更新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绅士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空间格局在不断变化,出现了大量的休闲空间与消费空间。作为绅士化的产物,这些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变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北京老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法及高德POI数据对研究范围内的咖啡馆分布特征、介入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独立咖啡馆反映了城市更新方式的转变;咖啡馆使城市更新更具“日常性”;咖啡馆构建了多样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馆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北京老城区 日常性
下载PDF
从标志性到公共性与日常性——存量语境下上海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 被引量:5
4
作者 支文军 王欣蕊 张懿文 《建筑师》 CSSCI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经过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扩张时期,上海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在全球城市竞争深化、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切实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体验等本质问题。聚焦公共性与日常性的... 经过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扩张时期,上海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在全球城市竞争深化、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切实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体验等本质问题。聚焦公共性与日常性的公共空间建设也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转型的路径之一。近几年上海以“全球卓越城市”为愿景,在城市发展思维、空间转型、治理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批典型项目体现了上海城市在公共性、日常性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思考与实践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性 公共性 日常性 公共空间 空间转型 有机更新 城市治理
下载PDF
日常公共空间的重塑 探索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实践式建筑教学 被引量:4
5
作者 曲菲 吴然 张轶伟 《时代建筑》 2022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存量发展时代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空间的保护和再生.针对"日常性"的理论探讨常常作为一种设计话语,影响城市更新中的价值判断.然而,现有的社会学理论尚缺少可供建筑实践参考的方法论,需要在实践和教学中探索在地性... 存量发展时代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空间的保护和再生.针对"日常性"的理论探讨常常作为一种设计话语,影响城市更新中的价值判断.然而,现有的社会学理论尚缺少可供建筑实践参考的方法论,需要在实践和教学中探索在地性的视角和策略.文章从日常空间的理论出发,论述了在公共空间实践中对日常性和都市性的思考,并展示了将实践所需的理论和策略融入本科设计教学的过程;围绕公共空间的理论建构与教学转译,探讨了三年来的真题式实践任务和项目流程如何启发学生对当下都市空间矛盾性和设计师角色的思考.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分析,文章提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互证有助于学生自主地认知空间社会价值并探寻改变决策者观念的实践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活力 空间生产 日常性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 被引量:3
6
作者 章明 陈波 鞠曦 《风景园林》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目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的设计实践将设计者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人文特征的思考融入丰富的工业遗存物质基底。选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空间生产特征... 【目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的设计实践将设计者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人文特征的思考融入丰富的工业遗存物质基底。选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空间生产特征。【方法】选取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更新的空间生产特征。【结果】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符合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通常特征,并具有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的独特性。【结论】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有3个显著的特征:1)其空间实践本质上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对工业时代时空秩序的重塑,实现了从被自然、工业所支配的空间向被生活、公共所取用的空间的转变;2)其空间表象体现为确定性与非确定的共生,即确定性的工业文脉、功能诉求、环境禀赋与非确定性的空间体验、建构原则、生态介入的共生;3)其表征性空间则体现为对日常性的回归,它以先天的微观地理优势与城市脉络关联,作为后工业时代上海社会结构调整与空间生产模式的有机补充,成为城市空间正义新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时代 城市更新 滨水工业区再生 公共空间 日常性
下载PDF
寻觅日常与制造仪式:九寨景区林卡景观空间设计评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凯中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评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是一个具有自主性、批判性的学术活动,该学术活动所产生的特定知识,可以令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有效扩展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理论深度,风景园林设计评... 【目的】风景园林设计评论(landscape architecture criticism)是一个具有自主性、批判性的学术活动,该学术活动所产生的特定知识,可以令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有效扩展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理论深度,风景园林设计评论也增进了全社会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认知理解,是风景园林设计与社会各界之间形成共识的一座桥梁。【方法】通过图纸还原、访谈设计师本人、现场体验等方法,以日常性和仪式感这2个议题作为评论路径,对朱育帆近期的作品九寨景区林卡景观空间进行评论。【结果】与朱育帆其他纪念性景观的实践不同,探索如何建立一种日常性与仪式感之间的平衡与互动,是林卡景观空间设计的特殊之处。也正是这一特殊设计策略的介入,使得林卡景观空间不仅成为本地居民日常游憩的栖居之地,同时也成为激发到访者想象的朝圣场所。之后以林卡景观空间的2个核心部分——“林卡花园”与“经幡广场”为进一步讨论的对象,从动线、形式及材料3个研究范畴出发,探究了“寻觅日常”与“制造仪式”的具体操作方法。【结论】最终可以看到,对九寨场所精神的敏锐捕捉和克制的设计语言让林卡景观空间成为实然和应然、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并成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想象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研究 风景园林评论 林卡景观空间 仪式感 日常性
下载PDF
以日常性为导向的公共空间设计——合肥淝河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笛 邓茜菲 《建筑技艺》 2023年第7期108-109,共2页
都市化进程自19世纪席卷全球,理性至上体现出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忽视,然而以日常性为导向的空间关系才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础。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支撑,围绕合肥淝河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的项目实践,展开对多元社群需求下公共空间... 都市化进程自19世纪席卷全球,理性至上体现出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忽视,然而以日常性为导向的空间关系才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础。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支撑,围绕合肥淝河中央智慧公园图书馆的项目实践,展开对多元社群需求下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日常性 社群需求 图书馆设计
下载PDF
重塑场所的“桥”——杭州滨江断点上的设计实践
9
作者 张晓雅 姚冠杰 章明 《建筑技艺》 2023年第7期22-29,共8页
从系统性空间营造的角度,回溯杭州滨江区域提升改造项目中绸桥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基于现状需求的解读,阐述如何以桥这种空间意象及形态要素回应功能需求、文脉延续、场所关系、空间感知四个层面的设计思考。
关键词 空间营造 基础设施 建构文化 日常性
下载PDF
日常性集体空间的生产 东莞万科松山湖集合宿舍
10
作者 伍端 《时代建筑》 201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文章通过评析万科松山湖集合宿舍设计,提出当代建筑在建造技术产业化这一思维模式下呈现的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所生产的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策略将人们从枯燥机械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万科松山湖集合宿舍对这一趋势的创新尝试,对当代... 文章通过评析万科松山湖集合宿舍设计,提出当代建筑在建造技术产业化这一思维模式下呈现的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所生产的建筑作为一种空间策略将人们从枯燥机械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万科松山湖集合宿舍对这一趋势的创新尝试,对当代建筑如何通过主体的空间实践消解社会、经济和权力规训的阶级分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性 集体的 建构 情境 空间
下载PDF
棠之酒店——六片墙之间
11
作者 周维 《建筑技艺》 2022年第11期46-55,共10页
棠之酒店项目位于东江湖畔,作为风景名胜区内的酒店建筑,以“旅行者的家”为设计出发点,采用以公共空间为主体的设计,达成建筑内部和外部两种体验的相互感知,用建筑技术改变空间特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动线构成时间的剖面,置入乡村场地... 棠之酒店项目位于东江湖畔,作为风景名胜区内的酒店建筑,以“旅行者的家”为设计出发点,采用以公共空间为主体的设计,达成建筑内部和外部两种体验的相互感知,用建筑技术改变空间特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动线构成时间的剖面,置入乡村场地的新建筑在矛盾与共生中展开日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建筑 公共空间 建筑技术 乡村 时间剖面 日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