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nd Strategies of Rail Transit Network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1
作者 Xiaorong Wang Rong Li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one of the key focal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Urban integration is an emerging trend in metropolitan area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ffic demand...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one of the key focal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Urban integration is an emerging trend in metropolitan area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ffic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rail transit within metropolitan regions and argu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support their development.Rail transit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fers both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ime and space resource utilization,fostering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However,the integration of rail transit networks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including road network planning,technical standards,and operational organization.Using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as a case stud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rail transit network integration and proposes strategic solutions fo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 transit Metropolitan area rail network integration urbanIZATION
下载PDF
Integrated Layout and Transfer of Urban Rail Transit Hubs 被引量:1
2
作者 Jia Huang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2年第4期48-54,共7页
This paper is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urban rail transit hub integration and transfer.Firstl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ace division,the aggregation form of hub subsystems,the spatial layout of hub subsystems,and... This paper is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urban rail transit hub integration and transfer.Firstl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ace division,the aggregation form of hub subsystems,the spatial layout of hub subsystems,and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functions to achieve an integrated layout.In addition,this study also conducted a selection of transfer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fer station layout of urban rail transit hubs,with the aim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nctions of urban rail transit hubs,the rationality of transfers,an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hub system which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tra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hub Integrated layout Transfer design
下载PDF
Estimating walking access area for rail transit station based on discrete choice model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Ning Shi Zhuangbin +1 位作者 Zhang Yunlong Zhang Xiaojun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8年第3期377-385,共9页
The discrete choice model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walking access area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whil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existing competition from other traffic modes. The acceptable walking access area is de... The discrete choice model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walking access area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whil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existing competition from other traffic modes. The acceptable walking access area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willingness of passengers to walk who prefer rail transit compared with bus and automobile. Empir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six stations from the rail transit in Nanjing,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il transit is more preferable compared with bus and private automobile in this case when ex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t is found that passengers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ir willingness to walk. The acceptable walking access area of every rail transit s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Suburban stations generally have a larger walking access area than downtown stations. In addition, a better walking environment and a scarcer surrounding traffic environment can also lead to a larger walking area. The model was confirmed to b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according to the model validation. This study can be of benefit to the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demand estimation in the location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rail transit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ing access area urban rail transit discretechoice model walking environment competing trafficmodes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demand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实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房建 王宏轩 +3 位作者 郑稳稳 涂祥国 雷晓燕 练松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曲线半径及钢轨接头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布规律的影响.然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谱进行拟合.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统计谱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直线段接头区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整个分析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多特征峰值;直线段接头区上、下行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值随波长的分布特征和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上、下行的轨面不平顺状态基本相同;钢轨的磨耗程度与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内、外轨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的差异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半径是影响轨面不平顺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线路类型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的影响不大,不同曲线半径、焊接接头影响明显,在对轨道进行维护和养护时需关注小曲线半径区段以及焊接接头区段的不平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面短波不平顺 功率谱密度 改进协方差法 焊接接头区 曲线半径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1 位作者 张永伟 赵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站点功能演变 影响因素 西安市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对容积率影响的定量分析——以东京为例
6
作者 李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214,共8页
以东京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容积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提供指导依据。选取区位、建筑类型、到车站距离、地价作为影响地块容积率的因素,并构建了带交互项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以东京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容积率影响的定量关系,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提供指导依据。选取区位、建筑类型、到车站距离、地价作为影响地块容积率的因素,并构建了带交互项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值检验结果表明带交互项模型更适用。研究显示“到车站距离”对商业建筑容积率的影响大于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核心区”与“到车站距离”间交互影响程度最大,居住建筑“市区”与“到车站距离”间交互影响程度大于郊区。研究结果为调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站区商业建筑物布局,优化城市核心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建筑物容积率及调控城市市区与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物差异化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 土地利用 容积率 区位
下载PDF
铁路至城市轨道单向免安检条件下换乘效率提升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尔辉 夏荷香 +1 位作者 胡啸 谭明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43,共7页
安检互认能够兼顾保障站厅运行安全与提升疏散通行效率的优点,为有效提升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二者之间的换乘效率,定量研究了铁路至城市轨道单向免安检实践中的换乘效率提升情况。以广州南站为例,首先,根据高铁单向安检客流要求,重新优... 安检互认能够兼顾保障站厅运行安全与提升疏散通行效率的优点,为有效提升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二者之间的换乘效率,定量研究了铁路至城市轨道单向免安检实践中的换乘效率提升情况。以广州南站为例,首先,根据高铁单向安检客流要求,重新优化站内功能区布局并梳理构建客流进出流线;其次,通过Anylogic微观动态仿真软件标定好模型参数,输入实际调查客流数据,基于社会力模型对乘客真实的高铁至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行为构建行人仿真模型模拟研究;最后,通过确定评语集、建立因素集,选取时间效率、速度效率、拥挤程度三方面指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实施单向免安检前后的交通组织方案换乘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施单向免安检后,铁路至城市轨道换乘平均时间下降约16s,安检平均排队人数减少28人,铁路站厅内平均人数下降110人。方案评价得分由2.16上升至2.93,增加0.77,实施单向免安检后效率评价由“一般”上升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枢纽 换乘效率 单向免安检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沪苏城市轨道交通票务互联互通研究
8
作者 陆海亭 付保明 +1 位作者 金立艳 张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为推动上海和苏州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其建设的业务需求、现存难点及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梳理上海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业务需求。然后从密钥体系、票卡结构以... 为推动上海和苏州两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其建设的业务需求、现存难点及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梳理上海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业务需求。然后从密钥体系、票卡结构以及软件接口3方面详细探讨票务系统互联互通的难点和挑战。最后,综合考虑这些需求和难点后,从二维码车票互通、换乘客流组织以及票务处理3个方面提出沪苏城市轨道交通票务互联互通的解决思路及相关方案,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畅通的出行体验。可有效推动沪苏城市间票务系统“互联互通”格局的建立,同时为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互联互通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票务系统 互联互通 沪苏都市圈
下载PDF
ATC车辆基地咽喉区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9
作者 黄宗志 肖雅玲 柏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车辆基地发车能力逐渐成为提高早高峰正线运营水平的瓶颈,部分城市开始探索建设自动化列车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车辆基地,针对ATC车辆基地收发车能力计算复杂,现有收发车能力计算方法难以应用的弊端,研究了ATC车辆基地咽... 车辆基地发车能力逐渐成为提高早高峰正线运营水平的瓶颈,部分城市开始探索建设自动化列车控制(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车辆基地,针对ATC车辆基地收发车能力计算复杂,现有收发车能力计算方法难以应用的弊端,研究了ATC车辆基地咽喉区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在ATC灭灯模式下,通过比较得到不同列车发车顺序下的最小列车总发车时间;其次,计算得到ATC车辆基地的最大咽喉区通过能力;最后以广州萝岗车辆基地为案例,进行ATC灭灯模式下咽喉区通过能力计算模型有效性的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TC灭灯模式、ATC点灯模式、列调结合模式和列车进路模式下咽喉区通过能力分别为28、17、13、11列/h;ATC灭灯模式较其他3种模式有更大的发车能力,能更好地满足早高峰正线的运营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评估车辆基地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咽喉区通过能力 发车顺序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滨海地区土岩复合地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施工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岩 殷建国 +2 位作者 李文斌 王宝泉 宋卓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7,192,共7页
[目的]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产生变形,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工程事故。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与围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深... [目的]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产生变形,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工程事故。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与围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深大基坑为工程背景,结合土岩复合地层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深大基坑各施工工况下的变形及内力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数据,研究土岩复合地层下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围护桩位移及支撑轴力的变形规律。[结果及结论]数值模拟表明:未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端头井东墙、西墙及南墙均发生侧向位移,且侧向位移方向均朝向基坑内部,最大侧向位移为2.19 mm,发生在南墙中部;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基坑端头井一侧旋喷桩加固过程中,端头井侧墙变形量出现峰值,最大变形量为2.21 mm。未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地连墙内力变化峰值出现在其腰部,最大值为101 kN;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端头井旋喷桩加固地层侧的地连墙结构内力变化明显,其内力变化峰值出现在地连墙腰部,最大值为96 kN。由此可见,双轴高压旋喷桩对基坑各施工工况下的地连墙的内力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但对基坑变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深大基坑 施工稳定性 土岩复合地层 滨海地区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区外地铁线路开行快慢车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少楠 陈炎 +2 位作者 叶轩 李晨曦 孟俊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对通勤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之间的地铁是主要的通勤交通线路,如何提高其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出行条件和服务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居民对通勤出行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连接中心城与外围新城之间的地铁是主要的通勤交通线路,如何提高其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成为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满足不同乘客对出行条件和服务效率的需求,提出通过开行快慢车实现旅速时间的节省。从既有客流特征入手,分析客流来源及目的地,指出既有线开行快慢车的必要性;在借鉴日本相关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开行快慢车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北京燕房线、房山线、15号线为例,分析不同线路的客流特征及线路条件,分别提出利用大行车间隔及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的方案;并提出两种方案的特点及实施要点。利用大行车间隔开行快慢车,即在客流较小的线路上利用富裕的能力开行快慢车,仅需对运营图进行优化设计,投资小;设置越行线开行快慢车,需根据工程实施条件、客流特征,选择合理的越行站点。经分析研究,采用两种方式均可实现节省旅行时间的目的,对提升中心城区外客流快速进城需求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快慢车 客流特征 行车间隔 越行线 快速进城
下载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昭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208,共8页
为研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碳排放的影响,将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划分为建设和运营2个阶段的碳排放。基于都市圈轨道交通碳排放特点,系统梳理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碳排放构成,分析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全生... 为研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碳排放的影响,将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划分为建设和运营2个阶段的碳排放。基于都市圈轨道交通碳排放特点,系统梳理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碳排放构成,分析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在传统规划技术路线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对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在规划目标及指标中增加能耗及碳排放指标,在规划技术路线中增加碳排放预测、绿色装备、智慧能源、绿色机制等相关内容;建立了涵盖都市圈轨道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并以西安都市圈富平—机场市域(郊)铁路作为案例,从建设投资、客流效益、建设阶段碳排放、运营阶段碳排放等方面对轨道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都市圈 轨道交通规划 碳排放预测模型 规划技术体系
下载PDF
广州主城区轨交站域活力时空分异与分类优化探讨
13
作者 高富丽 王成芳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6期61-65,共5页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 基于GIS平台结合百度热力图工作日和休息日全时段数据,深度解析广州主城区164个地铁站域活力时空分布,并基于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划分6种站点类型,分类解析及探讨优化提升策略。研究表明:(1)时间维度:工作日站域活力集聚比休息日早,整体持续时间长;空间维度:工作日和休息日热力空间分布整体无显著差异,呈“从中心向外围逐步衰减”圈层结构。(2)以“平均活力值”和“活力离散系数”双重指标将164个站点分为6种类型,其中“高活力-低离散型”站点占51.8%。(3)不同类型站点活力变化差异显著,低活力站点开发强度低、高离散站点用地不均衡现象严重,建议根据6类站点不同活力特征进行精细化空间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轨交站域 平均活力值 活力离散系数 广州主城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线路问题分析
14
作者 李佩璇 苏明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干线铁路等多种方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想,并依托新的交通技术来扩大航空经济辐射地,赋予大湾区全新的交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空铁联运 航空经济 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干线铁路
下载PDF
轨道交通促进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
15
作者 洪小春 孙王虎 张建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中心区 地下公共空间 精细化城市设计 南京新街口
下载PDF
多圈层视角下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与东京都市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蕾 郭然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更好支撑新发展阶段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东京都市圈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多尺度分析和总结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在8 km以内、8~15km、15~30km、30~50km和50km以外5个... 为更好支撑新发展阶段下北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以东京都市圈与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在多尺度分析和总结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在8 km以内、8~15km、15~30km、30~50km和50km以外5个圈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及不同圈层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形成相关量化指标,并通过指标对比,总结东京都市圈和北京市不同圈层轨道交通的特征差异,最后以此为据提出北京市未来的轨道交通发展建议,以期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城市圈层 线网规模 服务水平 数据对比 发展建议 东京都市圈 北京市
下载PDF
精微链接——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出入口设置特征与策略
17
作者 褚冬竹 苏红 《新建筑》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轨道交通枢纽站是城市交通与空间发展中的聚焦点、复杂点。出入口作为站城融合的首位空间,与轨道站点运行质量和城市空间发展趋向关联密切。基于城市显微的精细化视角,对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慕尼黑5个城市的10个枢纽站进行数据... 轨道交通枢纽站是城市交通与空间发展中的聚焦点、复杂点。出入口作为站城融合的首位空间,与轨道站点运行质量和城市空间发展趋向关联密切。基于城市显微的精细化视角,对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慕尼黑5个城市的10个枢纽站进行数据采集、量化分析与实例解读,提出3种不同类型(水平延展型、地下纵深型、竖向整合型)站点的出入口设置策略与方法。通过探求不同国情与理念下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出入口设计特征,为我国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精细化城市设计 站点出入口 站城融合
下载PDF
引入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后的南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
18
作者 刘祥勇 冷海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南通新机场(枢纽)站等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入,不仅将极大提升南通市的对外交通能力,也对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 [目的]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南通新机场(枢纽)站等重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引入,不仅将极大提升南通市的对外交通能力,也对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轨道交通线网与对外交通枢纽的高效衔接,成为南通市交通规划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南通市及周边城市对外交通枢纽的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情况,结合上位规划及相应枢纽规划,深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南通市轨道交通线网与枢纽的衔接策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衔接建议方案。[结果及结论]南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构建主要以L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主。调整后的新线网规划方案增加了南通站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数量,着重考虑了南部地区与南通站的直接联系,提升了南通市各功能区到达南通站的便捷程度,还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南通新机场(枢纽)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对外交通枢纽
下载PDF
首尔都市区轨道交通演进特征及启示
19
作者 周娜 王超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2,20,共6页
[目的]深入掌握国外发达都市区轨道交通演进历程,有利于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建构科学的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安排合理的建设时序。首尔都市区与我国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发展基础有更强的类似性,更值得深入研究。[方法]采用案例比较... [目的]深入掌握国外发达都市区轨道交通演进历程,有利于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建构科学的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安排合理的建设时序。首尔都市区与我国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发展基础有更强的类似性,更值得深入研究。[方法]采用案例比较与演绎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首尔都市区人口与土地空间演进历程特征,分别研究了地铁、都市快轨、准高速通勤快线等的供给特征。[结果及结论]首尔都市区轨道供给存在普遍性规律,也有其独特性。我国超大城市都市快轨供给不具备首尔都市区的历史条件,且受空间形态影响,因此其里程占比应远小于首尔都市区的;站间距指标对实现都市快轨预定职能有重要的保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都市区 土地空间 都市快轨
下载PDF
列车车载轨行区障碍物主动检测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杨秀英 吴鸣晢 +4 位作者 施裕斌 李云 徐健 刘德伟 徐建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320,325,共5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被动式检测方法在检测轨行区侵限障碍物时的滞后性问题,给列车制动预留更多的反应时间,降低列车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后果,需研究列车车载轨行区障碍物主动式探测技术。[方法]通过多种传感器、多检测子任务组合同多个列... [目的]为解决现有被动式检测方法在检测轨行区侵限障碍物时的滞后性问题,给列车制动预留更多的反应时间,降低列车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后果,需研究列车车载轨行区障碍物主动式探测技术。[方法]通过多种传感器、多检测子任务组合同多个列车信号系统单元的联合,提出了一种主动检测轨行区是否有侵限障碍物的列车车载系统,并在平直轨行区内采用该系统对不同障碍物进行了试验,得到不同障碍物的有效识别距离。[结果及结论]该障碍物系统可为列车提供自主感知能力,在前方轨行区出现侵限障碍物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或实施列车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行区 障碍物检测 主动检测 列车制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